第四篇媒体篇——教育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4)
崔宇: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教育孩子,另外是自己的素质不够,没有底气帮助孩子做人生规划。其实平时在家的时间太少、孩子很叛逆等,这些都是最小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家长与时代脱节,家长不学习。
家长一定要记住的一首诗
记者:您认为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对孩子有好的教育和影响呢?
崔宇:家长也要“悟道”,没有哪个方法一下子就能把孩子教育好。根据人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特性把他引到他感兴趣的那个轨道上,把他喜欢做的事升华为他的事业追求,引导他走上成功之路。再有,关怀你的孩子,当他遇到高兴的事时你能和他一起手舞足蹈,当他遇到悲伤的事时你能及时抚慰他,当他人生失意的时候,你能把他搂在怀里默默地支持他、陪着他,这就是关怀。任何一个孩子,都喜欢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也是必然的,任何孩子都不喜欢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诗人马迪·金有首诗叫《如果您能记住》,说出了教育的真理。
如果您能记住,
您走一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赶上;
如果您能理解,
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
如果您在我乐意的时候让我自己试试,
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挡在后面;
如果您能满怀爱心地感受我的人生,
不剥夺我自决的需要,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
我需要时间获得您已有的生活经验;
如果您能理解,
只讲述那些相对我的成熟程度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时,
让我独自迈出一步,
而不是把我猛推出去或拉回来;
如果您能用您的希望感受我的生活,
而不破坏我对现实的感觉,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
我像您一样,失败后再试需要勇气,
如果您能理解,
我必须自己弄清我是谁;
如果您在我想要时让我自己寻找自己的路,
而不是为我选择您认为我该走的路;
如果您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
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记者:您觉得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崔宇:核心的原因在于家长对“教育”一词理解得不够透彻。我经常说一句话:教育是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句话展开了就可以这么细说,家长一板一眼地跟孩子说教大部分都是无用功,关键在于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要孩子有好习惯、品质,家长就得先具备。
再有,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关怀孩子,这也是造成教育矛盾的根源之一。关怀孩子不是说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叫关怀孩子,真正的关怀是有效的管理加上温馨的爱护。真正关心孩子,既要从生活起居、心理素质上给予孩子充分的爱护,还要帮孩子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所谓的“家长威严”。家长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我是你老子”的高姿态,也是造成现在很多家庭出现亲子矛盾的根源所在。孩子都有反抗心理,大人越强迫,孩子就越“忤逆”。如果大人能放下身段,与孩子交朋友,有些问题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出现了。
记者:在您看来,您觉得什么样的才是成功的教育?或者说教育成功与否有没有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
崔宇:成功的教育不是说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那就叫成功。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培养一个能够积极思考,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能够经受得起磨难和挫折,行事谦虚低调的人,就是成功的教育。教育是投资而非消费,它早晚都会有收益的。
关于崔老师个人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现在很多以个案为主的家教书的?
崔宇:现在很多人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之后,把自己的教育经验拿出来分享是好事,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建议家长看完书后静下来,多思考,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沉淀一下变成自己的方法。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千万别照搬,切莫看到书中优秀的孩子就拿自己的孩子对比,处处挑孩子的毛病,就适得其反了。
记者:您自己平时都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崔宇:因为我经常出差,常随身带一些休闲类的读物,如《读者》、《意林》,里面的文章篇幅不长,我想看哪篇就看哪篇。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看励志类的书比较多,总想突破自己,寻找成功的捷径。看这类书总让人充满激情,但是不能落实到工作中的话,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后来对名人传记开始感兴趣,从中获取了许多精神上的力量,看名人传记最多的感悟是没有人随随便便能成功,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超越常人的付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那些人比算不了什么了,心情也随之平静。最近这六七年看得比较多的是心理学和心灵修养方面的书,我自己感觉懂得心灵的修养是人生的一个比较高的境界。懂得修养身心的人,内心自然就充满了爱,当人人心中都有爱了,世界自然也就和谐了。
记者:您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切身的体会吗?
崔宇:讲课的时候我一般是理论实际结合讲,拿一些在实际陪伴孩子时我做的一些小事和大家分享。孩子教育越早越好,如果父母意识到这一点现在就开始也不晚,就怕一种父母,知道教育重要,天天找原因,处处有借口,就是不动手,这样真是后患无穷。一个母亲怀孕的时候,如果能在内心充满爱、充满快乐,这样孩子就会特别的阳光。比如说可以在怀孕时听听音乐,看看相声小品,让母亲一直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状态。与其做胎教,不如让怀孕中的母亲幸福快乐。前一阵有个妈妈咨询我说她女儿都五岁了还经常哭,哭起来没完没了,啥招都不好使,在谈话中她说从怀孕开始就和她爱人吵架,越看丈夫越不顺眼,经常发火,多少次都差点去做人流。你说这样的心情生出来的孩子会不会有问题?
记者:其实是把孩子害了!
崔宇:把全家都陷进去了,这种孩子到青春期以后更可怕,会有各种问题出现——无端辍学、性格偏激、人际关系差,即使有婚姻都很难幸福,这是父母造的孽啊!人家把种子种到肥沃的土地里了,他们把种子种进盐碱地里了,长出来的苗、开的出来的花都是枯黄的,不能结果的啊!
记者:挺可怕啊!您的孩子出生后您是怎么做的呢?
崔宇:我每天都用普通话和他说话,背诗、读散文,把孩子当成能听懂话的大人交流,每次和他说话时都注视着他的眼睛,让他从小就学会交流眼神不游离。很多成人在与人交流时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他们中可能大多数在小时候和家长交流时,家长就这么对他的。再有,和孩子交流时要说完整的话,等他长大时说话才能口齿清楚,有些家长和孩子对话,汽车叫车车,吃饭叫饭饭,衣服叫漂漂……这样必然会对孩子造成困扰。孩子爱用手抓东西、撕扯东西,那就让他们抓、让他们撕扯,一定要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撕书是孩子最常干的事,那就多准备几个本让他们尽情地撕吧,手巧了心就灵了,也就是大脑发育正常了。为什么很多爷爷奶奶带出的孩子学习容易出问题,就是因为老人不让孩子碰这碰那,孩子动手能力差,将来写作业就慢,跟不上就容易自卑。
记者:孩子还是应该跟着父母啊!您常年在外工作,怎么保证和孩子正常的交流呢?
崔宇:我的孩子快十岁了,每次出门和回来都要和他拥抱,每次都对他说“我爱你”,身体上的距离近了,心灵的距离也就近了,让孩子生活在关爱中,他也就能学会关爱别人。他经常听到“我爱你”,也就学会了对老师、对长辈、对玩伴这样说,这就给他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带孩子出门之前都把会遇到的事情做一次演练,遇到谁怎么打招呼,怎么问候,怎么握手,怎么照顾别人,当孩子做得体的时候,一定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与人交往的乐趣。很多孩子怕生人,大多数是在家训练不足,如同演员没经过彩排就上台,演砸了就会有阴影,上台就紧张。每次出差时,我都要把我的行程和工作内容跟孩子讲,每次都在地图上给他指出在哪儿,我把遇到的问题向他倾诉、遇到的快乐和他分享,把他当成和我一样的成人去交流。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有问题不和大人说,就是因为从小就没养成交流信息的习惯,你想要了解别人的内心,你自己要先敞开心扉。
记者:孩子现在上学了,您是不是也特别关心他的成绩?
崔宇:我关心他的成绩更多的是怕他给老师添麻烦,老师辛辛苦苦地工作,咱孩子给人扯后腿多不好啊。我的目标是让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考试成绩的高低不是我的关注点,我用自己的学习习惯影响他,每当我看书的时候都把快乐传递给他,看书时我经常乐得拍大腿,经常笑出声,动作稍有夸张,目的是让他感到读书很好玩。读书、听课、交友、参加训练是学习的四个方式,每次听完课都把听到的趣事和他分享,每当让他认识我的朋友,都给他讲朋友的优秀品质,或者他们在各个领域获得的成就以及为此次付出的努力,用行为影响他,要他学会欣赏人性的光芒。看到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东家长西家短的时候,我感到真是很遗憾。什么事都有正反两面,传达给孩子什么他就感受到什么,他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的人生。同样一个容器,盛垃圾和盛钻石的价值量是绝对不会一样的。孩子的大脑就如同计算机,输入什么它就输出什么。
记者:家庭教育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您看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呢?
崔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孩子的性格培养、心灵培养和爱的教育基本都是在家完成的。现在很多家长把眼睛盯在了名师和名校上,把希望都寄托在外面了,而忽略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最基本的爱的教育、心灵的唤醒都没有做到,孩子怎么会成才?这样的孩子,即使在高压下得了高分上了大学,也很难有所作为。
现在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这是根的教育啊!很多教育工作者怀揣梦想奔走于祖国各地为家庭教育呐喊,一个好家长抵过一百所好学校。教育家长,为家长创造学习机会是该领先经济建设的,这个基础打不好,经济发展也很难长远。现在全民搞经济,一切向“钱”看,忽略了国民教育,这是很危险的。在国民教育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南京的一个做法是可以提倡的,他们在当地组织了一个南京市民学堂,每两周举办一次,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讲演,一直坚持了四年。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动中国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大家不妨学习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