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600000009

第9章 规划三分(5)

尤其是为了实现理想,诸葛亮更必须谨慎。择主不慎,不仅理想不能实现,而且身败名裂之事在他那个时代是常有的,最典型的就是荀彧。荀彧是颍川人,董卓之乱后,他预料家乡必为战火所焚,便离乡投奔冀州牧韩馥。韩馥被袁绍所灭,荀彧又为袁绍所用。不久,他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便于初平二年(191)投奔曹操。同是避乱离乡,诸葛亮是流徙隐居,苟或是两易其主,可见二者在择主问题上态度之差异。然而荀彧的悲剧并未止于此,问题是他最后选中的曹操并非他理想的明主。荀彧投奔曹操后,为曹氏集团立下不少功劳。曹操攻打徐州,荀彧在后方为他力抵吕布的进攻。曹操平定吕布之后,荀彧又为他出迎奉献帝定都许昌的谋策。此后又帮曹操败袁绍于官渡,再灭袁绍之余烬,并献进军荆州之计,迫降荆州刺史刘琮。然而后来因反对曹操封魏公、加九锡,说得明白点,反对曹操觊觎汉家帝位,遭到曹操的忌恨。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征吴,荀彧从行。曹军向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据说当时曹操派人给他送一盒子“馈食”,荀彧打开一看,里面是空的。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便“饮药而卒”。对于荀彧的评价,后代人众说纷纭,我们姑且不论,仅就魏晋时期而言,对其持批评之词者颇多。陈寿评价荀彧说他“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南朝刘宋裴松之说:“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或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疾焉。”荀彧虽有才干,但择主见识不高,这是魏晋时舆论对他的评价。“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曹氏。”可见这种评价一直到裴松之时仍占上风。裴松之是不同意这种批评的,他对荀彧所作所为另有评价。然而这种评价,仍是荀彧择主不慎,理想化灰的绝好注脚。我们还是看看裴松之是怎么说的吧:

(荀)彧岂不知魏武(指曹操)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峻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着,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于当年,布诚心于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在裴松之看来,荀彧已经看出曹操并非汉室忠贞之臣,只是在汉室衰微之时,为了拯救汉朝,不得已借助曹操的力量。但无论如何,荀彧并未实现拯救汉室的理想,在曹操篡汉之心日明之时只得亡身殉节。

看看东汉末的社会风气,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诸葛亮择主如此谨慎。对比荀彧的身世经历,我们就会钦佩诸葛亮择主的明智。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桐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明主不依。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诸葛亮期待着他理想中的明主。他知道,理想中的明主出现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时。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这个比喻像一个哑谜,弄得后来一些人大惑不解。

管仲何许人也?管仲是春秋时齐人,那时的齐国政治相当混乱。齐襄公是个无道昏君,他为了与鲁桓公的夫人通奸,将鲁桓公杀死。不但如此,他还多次诛杀无辜,欺辱大臣,长期沉溺于女色。一些有识之士看出齐国的政治早晚要出乱子,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就说过:“君使民慢,乱将作矣。”为了避乱,鲍叔牙便奉齐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管仲也看到了这一点,便和召忽一起辅佐另一个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辅佐的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是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君主。而管仲辅佐的纠,才能比不过小白,所以在继承齐国王位这个问题上,小白战胜了纠。西晋人张辅在论二人优劣时说:

管仲不若鲍叔。鲍叔知所奉,知所投,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三归反坫,皆鲍不为。

看了这段议论,人们不能不想,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而诸葛亮择主谨慎明智,所建功业甚多。诸葛亮与管仲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呢?

再看看乐毅。乐毅是战国时中山国人,赵武灵王灭中山,乐毅入赵。赵国发生动乱,乐毅又离开赵国进入魏国。后来,乐毅作为使臣出使燕国,受到燕昭王的礼遇,于是便背魏人燕。燕昭王死,新即位的惠王不信任乐毅,乐毅又离开燕国投奔赵国。乐毅像住店一样轻易去就于几个国家,而诸葛亮则不同,他不轻易择主,一旦选中他理想中的明主,便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在有些人看来,诸葛亮与乐毅的区别还不仅于此。西晋人张辅《名士优劣论》比较诸葛亮与乐毅时说:

乐毅诸葛孔明之优劣,或以毅相弱燕,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为五国之兵,共攻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夫孔明包文武之德,刘玄德以知人之明,屡造其庐,谘以济世,奇策泉涌,智谋纵横,遂东说孙权,北抗大魏,以乘胜之师,翼佐取蜀。及玄德临终,禅登大位,在扰攘之际,立童蒙之主,设官分职,班叙众才,文以宁内,武以折冲,然后布其恩泽于中国之民。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勋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谋谟弘远,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振于遐迩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贪夫廉。”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徙乐毅为伍哉!

如果说管仲与诸葛亮之间有一些不同,那么乐毅与诸葛亮之间则有着较多的不同。

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有着区别,区别越大,可比性越小。既然不可比,还要常常比,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是有可比之处的。

齐襄公死后,国内君位虚以待人,在鲁国的公子纠和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欲回国即位。齐国大夫高侯与公子小白关系甚好,暗地配合小白回国。鲁国为了阻止小白回国,一面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一面令管仲带兵在半路截杀公子小白。管仲带兵在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埋伏下来,他见小白一行远远过来,便弯弓搭箭,朝小白射去。只见小白中箭,应声倒在车中。众人见主帅已死,顿时大乱。管仲回师,向公子纠报捷。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管仲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身上的衣带钩。足智多谋的小白将计就计,假装中箭,制造了身亡的假象。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顿时放下心来,回国的速度一下放慢了。公子小白趁此间隙,急速回国,在国内高侯等人的配合下,登上王位,控制了齐国,将公子纠御于国门之外。

小白即位之后,欲用鲍叔牙为宰相,不料鲍叔牙推辞说:“我只是个平庸之臣,在治理国家方面,有许多地方不如管仲。您若想治理好国家,非用管仲不可。”小白问:“你怎么不如管仲呢?”“我有五个方面不如他。”鲍叔牙伸出五个手指,一一数道:“宽惠柔民,我不如他。治国家不失其柄,我不如他。忠信可结于百姓,我不如他。制礼义可使四方效法,我不如他。执袍鼓立于军门,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也不如他。”“可是,他射中了我的衣带钩,差点致我于死命。他是我的仇人呀!”小白说。“请您不要这样想。”鲍叔牙劝解道:“人各为其主,他那样做是他忠于主人的表现。如果您能宽宥他,重用他,反过来他也会为您效忠。”

小白想了想,觉得鲍叔牙的意见很对,便决定依靠管仲治理国家。这年秋天,齐国与鲁国大战,鲁兵大败。齐桓公小白派人给鲁国君主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杀他,请你们将他处死。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我一定要活着得到他们,亲手处置。如果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将进兵鲁国。”鲁国接到这封信,害怕齐国继续进攻,便答应了齐君的要求,将公子纠杀死,把召忽、管仲捆绑着送回齐国。召忽不愿回国受辱,自杀而死。管仲被押回齐国,一人国境,便被除去桎梏,接着便沐浴斋戒,受到小白的厚礼迎接。小白不但不计射钩之仇,而且还重用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一个霸主。

战国时乐毅建功立业,也是由于遇到了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燕昭王未即位以前,燕国的朝政被一个叫子之的宠臣把持着。子之执政期间,国内非常混乱,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相攻伐,严重地削弱了国家实力。这时齐国乘燕国虚弱之时,出兵伐燕。结果燕国的“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国没有费多大力气便大胜燕国。燕昭王即位时,正值国家破败,国力虚弱之时。燕昭王有强国之志,他知道国家强盛振兴首先要有人才的辅佐,便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他来到一个叫郭隗的人家里,对他说:“齐国乘我之乱攻破我国。我自知国力弱小,难以报仇。但我想求贤士和我一起共振燕国,以雪国破之耻。怎样才能得到贤士辅助呢?”郭隗回答说:“这要看求贤者的态度了。如果是折节而事之,尊重对方而受之学,就会得胜己百倍之才。如果是开始尊重对方,后来改变态度,则能得胜己十倍之才。如果是见对方尊重自己才去尊重对方,就会得到与自己相当之才。如果是坐在那里傲慢地指手划脚,得到的只是仆役之人。如果是瞪着眼睛怒骂训斥,得到的只是奴隶。大王果真想得到贤才辅助,就要有尊贤重才的表现。天下贤人听到您的重才事迹,就会前来投奔您了。”燕昭王点了点头,又问:“我应向谁表示我的尊重贤才的态度呢?”

郭隗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王,想不惜千金买千里马,但长达三年也没买到。他手下的一个官员自告奋勇为其买马,于是国王便把千金付与此官。没过三个月,果然发现一匹千里马,不过很可惜,这匹马刚刚死掉。那个官员便用了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回来交差。国王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谁让你花那么多钱买死马!”官员自有他的道理:“大王买死马尚且舍得花那么多的钱,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都知道您买马的诚意,还愁千里马不送上门来吗?”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三个人上门来卖千里马。

看着燕昭王若有所思的样子,郭隗才进一步把题点破:“大王真想求贤,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尊重,那天下比我强的贤才听说后一定会前来辅佐。”

燕昭王听后大喜,便拜郭隗为师,为他修筑华丽的宫室。那些有才干的人听说燕昭王如此求贤若渴爱惜人才,纷纷前来投奔。乐毅就是其中一个。乐毅来到燕国后,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被拜为亚卿。后来,燕昭王又拜乐毅为上将军,委之以军事大权,让他联合赵、楚、韩、魏等国共击齐国。五年之内,乐毅领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并攻破了齐国首都临淄,几乎将齐灭掉。

了解了管仲、乐毅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理解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苦心了。管仲有治国才能,但其治国才能的充分发挥,是因为他遇到了不计射钩之仇的齐桓公。乐毅有军事才能,但其军事才能的充分表现,是因为他遇到了求贤若渴的燕昭王。诸葛亮自信,自己有管仲之才、乐毅之能,如果遇到像齐桓公、燕昭王那样的明主,也会干出一番事业。然而,这样的明主至今尚未遇、到。知己的明主在当代还有没有?若有,现在在何处?他自信有管、乐之才干,又自叹无管、乐之幸运。

诸葛亮的这番苦心,在当时也并不是人人都理解的。一些人听了他自比管、乐的事之后,很不以为然。他们说:哈,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怀才不遇,比什么管仲、乐毅。当今州刺史刘表待他不薄,在他流徙时收容了他,为他学习提供条件,为他生活提供接济,听说他们还是亲戚哩!这不是可以投靠的人主吗?如果真有管仲、乐毅之才,为什么不以刘表为主,大大地施展一番呢?

对于这些世俗的议论,诸葛亮只能一笑置之。不错,凭着叔父与刘表的交情,凭着自己与刘表的亲戚关系,诸葛亮完全可以在刘表手下谋个职位,但他不愿意这样做。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刘表不是他理想中的明主。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汉室后裔中的英杰。诸葛亮对东汉光武帝刘秀评价很高,认为他超过西汉高祖刘邦。这一方面是由于刘秀作为汉家宗室的旁枝后裔使汉朝得以中兴;另一方面也由于刘秀具有神略计谋,生于天心,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的杰出才干。从对刘秀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择主的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具有兴复汉室的志向。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期间,曹操已经陆续战胜北方各割据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而诸葛亮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就是因为曹操阶董卓之祸,“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从诸葛亮对曹操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选择明主的又一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对他深信不疑、言听计从,使他尽展雄才的知己。从诸葛亮羡慕管仲遇到齐桓公、乐毅遇到燕昭王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标准。还有一件事也很说明问题。诸葛亮在曹操攻克荆州后,赶往江东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御曹操。孙权的谋臣张昭想把诸葛亮推荐给孙权,让他留在江东。诸葛亮不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这是诸葛亮依附刘备以后的事,退一万步去假设,即使孙权能尽诸葛亮之才,诸葛亮也未必会背刘依孙。不过这件事说明他择主的又一个标准。

用这三条标准衡量,刘表哪一条都不符合。

据当时史书记载,“刘表性缓,不晓军事”。和洽曾到荆州,他对刘表的评价是“无他远志”。裴潜在东汉末曾避乱于荆州,刘表待他甚有礼。然而他却看透了刘表的无能,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指刘表)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贾诩在南阳任张绣谋士时,曾到襄阳见过刘表,他对刘表的评价是:“平世三公之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这些评价说明,刘表虽是刘汉宗室后裔,但不是英杰人物。

刘表所据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然而他只知据地自重,“欲保江汉间,观天下之变”。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赵岐受董承之托,往荆州要刘表“身自将兵来卫朝廷”,刘表只是出资出人助修洛阳宫室,至于亲自带兵保卫朝廷,却始终是赵岐等人的一厢情愿。由此可见,刘表并非有心兴复汉室之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同样的意思也曾出于刘表的同时代人王粲之口:“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指刘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刘表为人若此,怎能对诸葛亮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呢?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岂止刘表不是,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四川的刘焉父子都不是!诸葛亮深知,理想中的明主可遇而不可求,他决心隐居于隆中,躬耕于垄亩,等待遇到明主的那一天。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到,能不能来到,他心中也没有底,然而他这样的信念是坚定的:一年不行就等十年,十年不行就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捉弄和珅

    捉弄和珅

    本书从古代典籍中精选晏子、东方朔、侯白、苏东坡、解缙、唐伯虎、刘墉、纪晓岚等二十五位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闻逸事。作品隽永幽默,诙谐风趣,能够给读者带来艺术欣赏的乐趣。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失心王妃

    穿越之失心王妃

    “原来是又是十五了啊,难怪这么热闹。”说话的人正在延城最大的茶楼缘来楼悠闲的喝着茶。一身玄衣,英俊的脸上此刻正挂着坏坏的笑,邪邪的气质犹如勾魂的魔鬼,赫然竟是那两次半夜进入刘韵儿房间的黑衣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犀利王妃:单挑冷魅王爷

    犀利王妃:单挑冷魅王爷

    新婚夜,某王妃一手扯下红盖头,星眸狡黠:“王爷,你要休妻吗?我替你打官司。”冷面王爷深眸眯起,目光阴鸷:“本王没打算休妻,你,生是本王的人,死,也是本王的死人!”靠!生要当他的人,死要当他的死人!挨千刀的,不要以为你是高富帅,姐就会迷恋你。你不休我,这可是你自找的。屌丝王妃PK高富帅王爷,是平分秋色还是两败俱伤?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老公要专宠

    老公要专宠

    亲们看看,你说她强悍无比的高质量女人,要能力有能力,要样貌有样貌,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只不过滥情了一点,名声坏了一点什么?她栽在那些男人的手中了,怎么可能不就是男人吗,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男人满街都是,不就是几个男人,怎么可能搞不定这些男人呢。某日,三个男人齐刷刷的出现在某女眼前,三个风格迥异的男人,那是相当的养眼啊,一个沉稳霸气,一个飘然若仙,一个阳光邪魅某女的心不争气狠狠地剧烈的跳动着“女人,你最好给我一个解释。”“小漫,似乎给你太多自由的空间了。”“丫头,你越来越难管了。”霸道,淡然,温柔,三道不同的声音在屋内响起,某女眼前飘过一群乌鸦,这叫逼上梁山吗?NO!NO!NO!她不可能屈服的,脸上换上一抹自认为最美的笑容,“啊,我突然想起我还有个会还要开,我先走了啊,拜!”说着,准备脚底抹油,可是却被三双铁臂紧紧的桎梏着,“站住。”三声坚定外间愤怒的声音响彻整个房间,某女忍不住泪流满面,天啊,她这个外人眼中的交际花怎么行情变这么好了!!【NP】此文男主腹黑无敌,女主深藏不露,强强碰撞,如果有兴趣的亲一定要动动你们可爱的手指头收藏哦哦~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花心悍女:老公要专宠》
  • 豪门99天:你情我愿

    豪门99天:你情我愿

    做女人不易,做秦二的妻更不易,要打得小三,K得坏人,装得幸福。漫漫婚姻路,新婚数月,她成了A市众所丈夫抛弃婆婆嫌弃众所皆知的妒妇,只是……为何,在三儿与心上人挨了揍找上门告状时,他立即回身问媳妇“手可打疼了?”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村头狮吼农家夫

    村头狮吼农家夫

    人生何处不悲催。好不容易把农场弄到百级,不料却穿越了!穿越归穿越,别人锦衣玉食,美男后宫…可她呢?居然一来就被拉去濅猪笼!尼玛,说她不知廉耻,伤风败俗?靠,她哪里伤风败俗了?啥,就因为她穿着吊带!可是脱困在即,却又从天上掉下个孩子将她砸回河底…原本想要平平淡淡的过着小日子,却被某奶娃赖上。买地种粮,娶夫生娃,这都需要银子。因此她还要为了富婆生活而奋斗。
  • 风俗源流的故事

    风俗源流的故事

    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是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周海亮是国内最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这本收录的就是微型小说,共收小说67篇,包括:《穿过正午的马车》、《一条鱼的狂奔》、《请她来吃顿饭吧》等。
  • 重生之剩女大翻身

    重生之剩女大翻身

    一个剩女意外死掉,重生成猫,为了重新做人、顺利嫁掉,不得不和月老做交易做善事来改变命运。为此,她替摔成植物人的新媳妇回老家结婚,替被小三撬掉男友的女博士收回男人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