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600000011

第11章 规划三分(7)

建安五年夏,孙策再次西击黄祖。此时,原广陵太守陈登乘孙策西征,招诱严白虎余党图谋起事。孙策回军欲进击陈登,兵至丹徒(治今江苏镇江东南),驻兵待粮。一次,孙策外出打猎,恰逢被他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宾客,这个宾客为主人报仇,用暗箭射中孙策面颊。孙策伤势很重,生命垂危,便把谋士张昭等人叫来,对他们说:“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又把弟弟孙权叫过来,将自己的印绶带在他的身上,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的意思很明显,要孙权继承他的事业,在众臣的辅佐下,保住江东。

孙策死后,张昭等率领僚属,拥立孙权上表朝廷,下移属城,使中外将校,各奉其职。不久,周瑜也赶回赴丧,以中护军之职与张昭共掌众事。在周瑜的推荐下,孙权接见了鲁肃,与之相谈,甚是投机。当众人退去后,孙权把鲁肃单独留下,与他合榻对饮。孙权问道:“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回答说: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为孙权在江东建功立业所作的策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立足江东;第二步打通长江中上游,全据长江;第三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第二步需要实力,第三步需要时机,只有第一步是当务之急,且符合哥哥的临终嘱咐。

孙权是个英杰人物,他的即位,意味着孙吴对江东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在北方,曹操与袁绍两大军事集团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

袁绍以讨董卓起家,在关东群雄联合讨董时,袁绍被推为盟主。名为盟主,实际上只占勃海一郡,实力并不雄厚。他先用软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冀州刺史韩馥让出冀州,又用武力打败公孙瓒取得幽州,与此同时又派长子袁谭占据青州,任外甥高于为并州刺史。这样,到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已占据了青、冀、幽、并四州。

曹操一开始也参加了讨董联盟,后来,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郡城设在东武阳(治今山东莘县东南)。青州黄巾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接曹操任兖州刺史。曹操据有兖州,又打败并收编了青州黄巾,势力开始壮大。汉献帝兴平二年(195),杨奉、董承、韩暹等人迎献帝东归,经过艰苦跋涉,到达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袁绍的谋士沮授建议把献帝接到邺县(治今河北临漳西南),但缺乏政治远见的袁绍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这无疑给曹操留下了机会。当时曹操正在许县(治今河南许昌东),他听从谋士荀彧的主张,立即派人把汉献帝迎到许县。从此,曹操不但尽有豫州之地,而且还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建安三年(198),曹操又击杀占领徐州的吕布,从此,徐州也归曹操所有。

袁绍据有青、冀、幽、并四州,曹操据有兖、豫、徐三州。袁术已在建安四年称帝不成呕血而死。这样,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有实力的割据者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了。一山不容二虎。袁、曹各自势力的发展,使他们都成为想吞掉对方的老虎,一场兼并战争在所难免。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曹操两个军事集团在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进行决战。结果,处于劣势的曹操战胜了处于优势的袁绍。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身居隆中的诸葛亮,没有一天不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变化。

心怀远志的诸葛亮,对上述形势的每一个变化,都了如指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首先得益于荆州襄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史载:“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这种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使得襄阳成为南来北往人流的交汇所在。当时四面八方的军政情况,必定随着来来往往的过客传到这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还得益于所接触的各种人物。他在隆中所接触的人物,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诸葛亲族,在野士人,政界要人。

兴平元年(194)夏,曹操令荀彧、程昱驻守鄄城,自己率军第二次攻打徐州,“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所过多所残戮”。诸葛亮已随叔父离乡,哥哥诸葛瑾仍奉继母在家。徐州再一次遭难,在“本州倾复,生类殄尽”的大难中,诸葛瑾只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避乱江东”。孙策死后,孙权广揽江东人才,以保江东巩固。由于孙权姊婿的推荐,诸葛瑾被任为长史,转中司马。另外,除诸葛亮兄弟南迁以外,还有许多诸葛族人留在家乡。诸葛亮可以通过与他们的联系知道一些有关江东、中原方面的情况。

诸葛亮在隆中时,曾和许多在野名士交往,如庞德公、司马徽、庞统、马良、徐庶、石韬、孟建、崔州平等,这些人既有荆州本土的,也有来自北方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文化素养高,具有政治远见,社会联系广泛。例如庞统,善于品评人物,而且常常过分称其才华,意欲“兴风俗,长道业”,“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庞统不但在荆州被称为俊秀人物,而且与江东士人联系密切,影响颇大。会稽余姚(治今浙江余姚)人虞翻,饱学诗书,是江东着名学者。吴郡吴人陆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术无不该览”。顾劭出身于江东名族,少与陆绩齐名。庞统与他们都是好朋友。庞统与江东士人关系如此密切,诸葛亮与之交往,自然可以了解许多江东的情况。

诸葛亮虽不愿辅佐刘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与荆州的政界要人没有接触,相反,这种接触是相当广泛和密切的。

关于诸葛亮与荆州政界要人的关系,我们还是从一桩被后代人引为美谈的婚姻谈起。

诸葛亮到达荆州时年龄十五岁,住进隆中时大约十七岁。他身长八尺,聪颖睿智,无论从体态上,还是气质上,都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当时的社会,普遍实行早婚,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都在十五至十六岁左右。早者如徐州刺史陶谦,十四岁就已娶妻成家。诸葛亮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不免也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在襄阳沔南地区,住着一位大名士,名叫黄承彦。论年龄,他是诸葛亮的长辈,但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议论时势,早已成了忘年之交。他喜欢这个聪明好学、见识深刻、志向远大、才华过人的年轻人。黄承彦膝下有个女儿,也很聪睿有才。他听说诸葛亮在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有意把女儿嫁给他。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像诸葛亮这样才貌双全之人毕竟不多,而自己的女儿呢?不仅不美丽,甚至还有些丑,黄黄的头发,黑黑的皮肤,怎能配得上诸葛亮呢?如果黄承彦彻底绝望,这段历史姻缘也就不存在了。偏偏黄承彦没有绝望,他实在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黄承彦发现诸葛亮在择妇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把相貌看得很重要,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他决心试一试。

有一天,黄承彦问诸葛亮:“听说你欲择妻?”诸葛亮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这一举动,分明是作了肯定的回答。黄承彦又问:“不知你理想中的妻子是什么样?”诸葛亮见黄老先生如此关心自己,便爽快地答道:“后生对婚姻大事不敢有过分奢望。先生知道我平生志愿,我只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贤内助足矣。”黄承彦见诸葛亮这样说,干脆把话挑明:“我有一女,论才干能与你相匹配。只是……”黄承彦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只是她生得黄发黑面,模样丑了点。”

诸葛亮不止一次去过黄承彦家,对于他的女儿也并不陌生,她谈不上漂亮,但确实聪明而有才干,若与她结为夫妻,无疑会理解支持自己今后的事业。想到这里,诸葛亮对黄承彦说道:“先生之言差矣。亮岂是只重姿色的庸俗之辈?亮自幼失父,如今叔叔又不在了,若蒙先生错爱,亮之婚姻之事愿由先生做主。”

亲事就这样定下了。不久,黄承彦便选了一个好日子,把女儿送到了诸葛亮家。诸葛亮成了黄承彦的女婿,消息不胫而走,又引起了人们一番议论。更有好事者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不但当时有人不理解诸葛亮择妇之举,就是后人也有偏颇之论。有人把诸葛亮说成爱情至上的典型,夸大他以才而不以貌取人的婚姻观。也有人把诸葛亮贬为借婚姻而抬高自己,扩大自己社会影响的俗人。对这两种观点,我们都不能苟同。

恩格斯在谈到资产阶级的两种婚姻缔结方式时说:“在这两种场合,婚姻都是由双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因此总是权衡利害的婚姻。”这同样适用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诸葛亮的婚姻选择,决不是什么爱情至上的表现,而是一种利害权衡的结果。但诸葛亮权衡利害的标准,不是是否能抬高自己,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而是是否有利于兴复汉室事业的实现。这种利害权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诸葛亮既然选定了兴复汉室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必然要把所有的智慧精力都投入进去。因此,有一位理解自己、支持自己、协助自己的妻子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史籍中,关于诸葛亮妻子的记载不多,但我们通过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妻子在这方面是合格的。第一件事:诸葛亮结婚后,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诸葛亮赶忙让妻子磨面做饭。不料妻子很快就把饭做好了。诸葛亮很奇怪,一般人磨面是不能这么快的。于是,诸葛亮悄悄到磨房观看,只见磨房里有几个木头人在“运磨如飞”。诸葛亮当即便向妻子“求传是术”。据说二十年后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时,用来运输军粮的木牛流马就是受妻子磨面木人的启发而改造的。诸葛亮的妻子如此聪明能干,肯定会对诸葛亮的事业有所帮助。第二件事:诸葛亮从隆中出仕以后,终生“忘身忧国”,把一切都献给蜀汉政权,仅在北伐战场上就长达八年之久,直至积劳成疾而去世。其家中撑持家务,教育子女等事,主要由黄氏承担。她确实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希望和托附,这也说明了他的妻子对其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我们在考察诸葛亮与黄氏的婚姻时,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黄家与荆州政界人物有着姻亲关系。史称: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即刘表)后妇,瑁之姊也。

同类推荐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我的神(下)

    我是我的神(下)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九重宫阙(上)

    九重宫阙(上)

    意外入宫,深陷其中,步步为营,机磁算尽,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意爱上一个本不该爱的人。为人淡然,不喜争夺,却被逼步入高位,这营中本就无真正的姐妹与敌人,但即使身处高位,却也高处不胜寒,奈何她却无回头之路……
  • 狄小杰侦探社(合集)

    狄小杰侦探社(合集)

    一桩桩邪恶的交易,一幕幕战栗的黑暗,一次次恐怖的经历,一层层骇人的阴谋……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发生,在他们身边、在他们的手上化为乌有。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他是长相平平、身材一般,穷困潦倒的毛头小伙,她是才色双全、身材火辣,家庭富足的千金小姐。他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善于透过离奇恐怖的事件表象,寻找蛛丝马迹,她直觉敏锐、大胆直率,擅长抛弃繁冗复杂的感情因素,揪出幕后黑手。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
  •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血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看透它的本质,去除根,是一门学问。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超过了2 亿人,每10人中就有2 个高血压病患者,并且每年正以相当快的速度迅速增加。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书就是通过对高血压进行寻根溯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科学趣味的漫画,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高血压常识,以及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高血压的方法,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阅读本书,你还能学到一种健康态度,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