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400000012

第12章 孙子谋略人生(11)

“稷儿……你死得好惨哪!”梁有稷母亲哭叫着。

“别叫唤了,快闭嘴!”梁邱据没好气地制止道,“稷儿是叫雷劈死的,不光彩,你还到处张扬什么?”

“稷儿呀……”梁有稷母亲未能止住啼哭。

孙府里,孙凭盘问孙武事情的经过,孙武没有说出实情。于是一家人又各自睡下了。

孙武心里有些内疚,觉得自己不该欺瞒父亲。但往深处想,又觉得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这倒不全是因为告诉父亲就意味着出卖了田盘,更重要的是,一旦让父亲知道了真相,就会使父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如果跟孙武一起保守着这个秘密,就等于掩盖着一桩罪行,这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他如果将这桩罪行揭露出来,就等于背叛了整个家族,这同样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父亲最好是不知道事情的底细。

“那么,我就是掩盖罪行唯的一帮凶了!”孙武对自己说,“把这件事永远地埋在心底吧!”

第二天傍晚,孙武带着水果去看望叔父田穰苴,田穰苴问起了梁有稷的事,孙武仍然没有说出真相。

“不管怎么说,毕竟同窗了一场,他走了,你们应当去送一程。”田穰苴说。

“谢谢叔父的提醒。”孙武流着泪说,他被叔父的善良和大度感动了。

梁邱据派人把山上被烧焦了的藤条和树枝都砍掉了,因为当地人相信,被雷击死的人必定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很不名誉。葬礼也尽量从简,梁邱据不想把动静闹得太大。

但送葬的时间孙武打听到了,他立刻就来找田盘。

“那件事你告诉别人了没有?”一见面,田盘就问。

“没有。”孙武答道。

田盘不放心:“我是说,你父亲,叔父田穰苴……”

“你放心,他们都问过我,但我对他们都没说。”

“真的?”

孙武没有回答,正眼看着田盘。

田盘有些不好意思,知道自己这一问是多余的,也显得很小器的,就说:“看来你比我更能成大事。”

“为什么?”

“我回去以后,不等父亲盘问,就什么都说了!”

孙武没说什么。

“你不想知道我父亲说了什么?”田盘问。

“他说什么?”孙武反问道。

“他说了两个字:报应!”田盘说,显得有些得意。

“他说的不光是这两个字。”孙武说。

“他还说什么来?”田盘问。

“他还夸你干得好,有出息。”

田盘眼睛瞪得老大,百般惊奇地看着孙武:“他确实这么说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出来的。”孙武说。

“料事如神,料事如神!”田盘竖起了大拇指。

“明天梁家为梁有稷送葬,咱们都去参加。”孙武说。

“什么什么?让我去给他送葬?”田盘嚷了起来,“你放的什么疯话!”

“不光是你。”孙武说,“同窗的学友都要去。”

“你们想在梁邱据面前买好,那是你们的事。”田盘仰着脖子说,“可是我不去!”

“我刚才说了,同窗的学友都要去。”孙武寸步不让。

“你是谁呀?敢对我下这样的命令?”田盘傲慢地看着孙武。

“不是命令,是请求,我请求你去!”

“抱歉,你现在已经是孙氏家族的人了,你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请我去!”

“看样子,你是不想吃软的了!”

“不想吃怎么着,你还敢来硬的?”

“你要是敢不去,我就把你的在林子里干的事抖搂出来!”孙武说完,转身就走。

田盘瞠目结舌,过了一会儿,喊道:“我去就是了!”

孙武站住了,回头说:“记住老子说过的话:‘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一然后转身走了。

田盘望着孙武的背影,似有所悟。

怀志远游

“叔父,身体好些了吗?”一进门,孙武就问。

田穰苴答道:“好多了。”

孙武看见案桌上摆满了简片,便问道:“叔父又在撰写兵法。”

“是的。”田穰苴说,“搜罗群言,成一家之说,传之后世,以遂平生之愿。”

“我帮叔父整理吧!”孙武说。

“不,我的兵法是对以往兵家理论和战争实例的总结。”田穰苴摇要头,“你如果有志于兵法的着述,应当建立一套新的学说。”

“新的学说?”孙武有些吃惊。

“对。因为诸侯之间的战争出现了缓慢却又微妙的变化。”田穰苴说,“这个变化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仁战、义战和礼战向力战、利战和诡战转化;二是车战向步战和骑战转化。这样,旧有的兵法就未必完全适用于新的战争。你将来的兵法着述,要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按照新的战争特点来写。”

孙武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田穰苴,没有应声。

“古代战争,讲究‘兴兵甲以伐不义’,有不人道的国君,周围的诸侯就会加以讨伐。因此,发动战争的一方,总用出师有名。”田穰苴侃侃而谈,“齐灵公十三年,楚国要出兵讨伐陈国,这时得到了陈成公死去的消息,楚国便放弃了征讨计划。为什么?因为趁人家有丧事的时候攻打人家是不仁义的。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也要讲究仁义。下面我来给你讲几个战例。齐孝公五年,宋楚的泓水之战很能说明一百多年前的作战程式。本来,这次战役对宋军很有利,宋襄公率领军队已经在泓水岸边布好了阵势,楚军来得晚,等他们有一半渡过河去的时候,宋国的大司马子鱼说:‘楚军力强,我军人少,应当趁他们未渡完河时发动攻击。’宋襄公说:‘对方渡河未毕,攻之不义。’楚军全部渡过河来,但还没摆好阵势,子鱼又催说:‘应当趁此机会攻击。’宋襄公说:‘不能进攻没有布好阵势的军队。’后来,楚军布好了阵势,一打,宋军大败,宋襄公受了箭伤,第二年就死去了。”

孙武早就知道这一战例的大略,现在听叔父说起它来,感触更深了,便说:“这个宋襄公太迂阔了!”

“你说得非常好。”田穰苴说,“我仅仅叙说了一下事情的梗概,你并没有对这次战役作详细的考察,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宋襄公的失误,这说明今天的人与百年前的人对战争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晋楚的邲之战也很有意思,楚军大获全胜,但他们居然教导晋军如何逃跑。’齐灵公七年晋楚在鄢陵打了一仗,这一次是晋国大胜,但晋国的大将郤至见到楚王逃走的时候,竟然脱下头盔向这位敌国的国君敬礼。”

“这仗打得很有意思。”孙武笑了。

“这些战例,现在看来确实有些可笑。”田穰苴说,“但如果你了解了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人们的观念,就不觉得奇怪了。那时的人们,只是把战争当作一种震慑手段,而不是杀人手段,其目的是迫使对方屈服。于是就有了许多温和的、仁慈的原则: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不能追逐逃跑的敌军,只要敌人屈服了就放过他,不在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等等。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参加的战争有二十三次,但都是仁义之战,是‘正而不谲’,因此他在诸侯当中建立起崇高的威望。”

“在这种情况下,摆脱‘仁义’纠缠的一方往往可能取得胜利。”孙武说。

“正是这样。”田穰苴点了点头,“但是,抛开了‘仁义’的一方总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从而使自己走向孤立。但现在不同了,看样子,正义的舆论力量越来越微弱,而兵力的强弱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了。说得直白一点,战争中仁义的成分在逐渐降低,而诡诈的成分则在逐渐上升;温和的成分在逐渐降低,而残酷的成分则会逐渐增高。”

孙武显然被叔父精辟的论说折服了,他以前也感觉到战争的观念正在改变,但有哪些改变?说不清。向哪个方向改变,也不明了,因为眼前只是呈现出战争变化的一些模糊的痕迹。他朦胧地意识到,这些痕迹只有在今后的岁月中才能变成普遍的现象,要研究它,就只能等待。但叔父的话使他豁然开朗了。

“车战向步战和骑战转化只是一个预测。”田穰苴继续说道:“西周时候,兵车一乘,有甲士十人,三人在车上,七人在车下,另有步卒十五人,共二十五人,这是基本的编制单位,称为‘两’。后来,兵车一乘增加到三十人。现在呢,兵车一乘,三人在车上,七十二人在车下,共七十五人。步卒比例的增加,说明兵车作用正在减低,此其一。西周至今,大体上都是春秋两季在平原上作战,因此兵车能够起到较大的功效。但兵车在山林沼泽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二十年前,晋国与北狄作战,不得不捣毁战车,进行步战。去年,郑国平息叛乱时,用的全是步卒。估计今后有很多战争,要扩展到山峦沟壑水洼密林之地,兵车就可能成为累赘了,此其二。商周至今,大体上都是阵战,即双方摆好了阵势,然后击鼓开战,但今后的战争,有可能完全不讲阵势,或者说会出现千变万化的阵势,而兵车,调度不灵活,变化阵势比较缓慢,此其三。将来的战争,有可能更重视攻城战,兵车同样显得无能为力,此其四。从这四个方面看,若干年后,车战有可能被淘汰,代之而起的将是步战和骑战。步战容易指挥,但它的行动不够迅速;骑战能够迅雷不及掩耳,威力更大,但骑战需要大量马匹,而且由于行动太快,军需辎重就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我估计,未来的骑战只能是步战的补充,规模不会太大。”

“叔父,您说得真好,现在没有人会想得这样深远。”孙武激动地说,“这两个预测肯定会在今后的战争中得到证明的。”

“我也相信这一点。”田穰苴说,“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得到证明,因此我的兵法只能是传统的思路。”

说到这里,田穰苴闭上了眼睛,沉默了。

孙武心想:真可惜,现实并没有给叔父提供新型的战例,从而使他失去了撰写新式兵法的时机,这或许就叫生不逢时吧!

田穰苴忽然睁开眼,接着说:“我不让你参与我的整理,还因为这是一项烦琐而枯燥的事务,许多简片是散乱的,无法排列出顺序来,简片上也有许多字辨认不清,你加进来,只能浪费大量的宝贵精力。”

“如果我将来也撰写兵法,这类事也是要做的。”孙武说。

“那是将来,现在你不要做。”田穰苴摆了摆手说,“你现在要做的,是游历古战场,考察那里的气候地貌,从当地老人的口中听取对战争的遥远回忆。在游历的路途中,你也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直到现在,你始终是在简册里爬行的,不懂得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必须先走出去,闯荡四方。”

“叔父说的,正合侄儿的心意!”孙武恨不得立刻飞往远在天边的古战场。

“一年后,你云游回来,我就可以把整理、撰写完毕的兵法交给你了。”

“叔父的这一番苦心,侄儿真不知道如何报答。”孙武很感动。

田穰苴好像没听见孙武的话,只顾说下去:“但要想走出去,就先要具有自卫的本领,因此对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剑术。”

“学习剑术?”

“对!”田穰苴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你已经学了矛、戈、戟、斧、殳这些长兵器,它们是在车战中使用的。你要只身远游,就只能随身携带短兵器,那就是剑和匕首,主要是剑。”

“叔父想得真周到。”孙武惊喜地说。

“从明天起,我就教你练剑。”

“好!”孙武喜出望外。

田穰苴的眉头忽然皱了起来,然后坐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叔父!”孙武有些惶惑。

“你要撰写兵法,还缺少最重要的一门课。”田穰苴说,“那就是亲自带兵作战。”

“嗯。”孙武点点头。“但这一条路很渺茫。”田穰苴说。“为什么?”孙武有些心急。

田穰苴感慨地说道:“眼下,田氏家族的势力不断膨胀,引起了高、国、鲍三大家族的不安和嫉恨,三族联合之势已成,共同对付田氏,我的下野就是明显的信号。三族用重金收买梁邱据和裔款这两个国君的宠臣,以图把持朝政。现在国君的脾性越来越倾向于昏庸、奢侈、残暴和乖戾,连晏婴的话都听不进去了。想在这样的朝廷里有所作为,真是难上加难。退一步想,即使田氏把持了朝政,也不会给你施展作战才能的机会。你毕竟不是田常的嫡系后代,而且自从国君赐你爷爷姓孙之后,你跟田家虽然祖上有血缘关系,但现在已经分成两个家族了。你想想,倘若你伯父田常能够支配国君,那么执掌军权的只能是他的亲儿子田盘,而不可能是你。”

孙武的脸立即阴沉了下来,一股闷气塞满了胸腔。叔父的话是不容置疑的,没有谁能对齐国的朝廷作出如此深透的分解,想到自己的夙愿已经默默无声地被断送在襁褓中,他感到无限失望。

“你的机会不在齐国。”田穰苴又开口了,“而在别的国家。”

“别的国家?”

“是的。”田穰苴说,“你不要到称霸已久的大国去,比如秦国、晋国、楚国,那些国家不但人才济济,而且君与臣之间、臣与臣之间的关系犬牙交错,明争暗斗,你很难得到兵权,退一步说,即使你得到了兵权,由于这些国家本来就很强大,你打了胜仗也并不显得荣耀;你也不要到小国家去,它们终日战战兢兢,仰大国之鼻息,手头也没有多少军队让你指挥。你应当到刚刚走向旺盛的国家去,它们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处在求贤若渴的阶段,你就用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那就只能去吴国了。”孙武说。

“好样儿的,有眼力!”田穰苴惊喜地说。

“只是不知道吴国的国君是否贤明。”孙武有些疑虑。

“目光短浅是眼下各国君主的通病。”田穰苴说,“作为国君,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广罗人才,礼贤下士,就算是明智之举了。等他们成就霸业,性情就会为之一变,不是残忍暴戾,嗜杀成性,就是耽于酒色,醉生梦死,吴君当然不会是例外。你的机会是在吴国称霸之前,一旦在战场上建立了奇功而扬名天下,就尽快退出官场,隐姓埋名,着书立说,以免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孙武心里一惊:怎么叔父跟田盘的话一模一样?

田穰苴叮嘱说:“你在一两年之内就可以撰写兵法,但你的兵法只能做自荐的凭据。如果你没有机会带兵打仗,那么你的兵法就不要公之于世,因为你写的东西不是抄袭前人就是漫无边际的空谈,世人就会指责你是欺世盗名之徒,你要切记!”

“侄儿记住了。”孙武点头说。

半年后,孙武果然仗剑远游了。

他是从西南的申门出城的,肩上只斜背着一个包袱,里面是一张斗篷和几件衣裳,在他随身穿着的夹衣里,藏着一串杂佩和二十几颗各种玉石,为了路途中不至于丢失或被偷盗,母亲把它们缝在夹衣的前襟和后背里面了;在行囊里,只放了八九颗玑玉、玖石和三十几块刀币。衣襟里的和行囊里的加在一起,就是他一年行程的全部川资。

在临淄城西南申池边的小山上,孙武回望着自己降生以后生活了十七年的齐国都城,鼻子忽然一阵发酸,眼睛随之湿润了。从城西北的那座红瓦屋顶,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含泪的面容。是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一双红肿的眼睛正在向他这边了望着。

同类推荐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嗜血总裁的狂野妻

    嗜血总裁的狂野妻

    为了报复飞氏集团,他不惜折磨她,设计她,逼迫她爱上他,在新婚当晚,他和别的女人厮混在一起。第二天,在她愤怒的眼神下,他当着大家的面前凌辱她,“你只不过是我利用飞俊楠的玩具!”他恶毒的话,如晴天霹雳击中了她的脑袋,她怒不可遏,狠狠地甩了他一把掌。“冷寒哲,你这个恶魔!我诅咒你不得好死!”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下,她一个高傲的女王,挺直背脊离开了现场,留下一脸阴霾的男人……【精彩片段:】“白芷薇,这辈子你都是我的女人!若让我发现你身上有别的男人痕迹,我一定会杀了你!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一双溢满泪水的美眸,泛着惊艳的倔强和不甘,“鬼才是你的!我是我自己的,你无权管我!”冷厉如鹰眸的寒光,直直射在她身上,一只大手捏紧她的下颔,“女人,你注定是我的,这辈子你逃不掉的!”
  •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最实用的平民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一本专门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关于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让你轻松获得经济蛋糕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赶紧来阅读吧。
  • 谋杀主角

    谋杀主角

    穿越小说世界,成为主角成功路上铁定死得凄惨的小喽啰。面对自己一直很怨念的主角,爱弥儿表示,为了活下去,自己还是干掉主角吧。但是,为什么计划刚刚开始,主角就不见了?
  • 死神的苍穹

    死神的苍穹

    如今却倍受凌辱。封琴大会之上,落魄皇子林沐雨,偶得奇人舍利,修炼通天道法,成为死神一脉最后传人。从此之后,曾享尽荣华,弑仙屠魔,终踏上修道巅峰……
  •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那些人,害死她的父亲,玷污了她的母亲,屠戮了她的族人,霸占了她的封地……她完颜蓁出生的那一日,想不到竟是家破人亡时!从那一天起,她就注定要走上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没有爱人!他,本是皇朝最最尊贵的太子,却因为一个用心险恶的谶语,被送进寺庙,渐离皇位。在这皇权的争夺倾轧里,他韬光养晦,终有一日,得以飞龙在天。他和她,本是一对和睦君臣,却因为宿命波谲,走到了爱恨两端。他情不自禁爱上了她。她却千方百计要杀他。他想做明君,她却是弄臣!他想要将一个安宁美好的天下,一个万人敬仰的后位,捧来给她,只望博红颜一笑。
  • 人脉就是命脉大全集

    人脉就是命脉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人脉力量不可不知的人脉拓展,每个人都需要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的人,我们称他的人脉好。人脉好是安全感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创造辉煌的平台。什么样的人有人脉?古道热肠者有人脉,和气宽厚者有人脉,急人所难者有人脉,侠肝义胆者有人脉,通情达理者有人脉,礼让谦逊者有人脉。什么样的人没人脉?无情无义者没人脉,刻薄寡恩者没人脉,自以为是者没人脉,尖酸善妒者没人脉,吝啬小气者没人脉,缺心缺肺者没人脉,颐指气使者没人脉。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
  • 穿越之教坊使女

    穿越之教坊使女

    比辍学打工苦逼的是被剩下了,比被剩下更苦逼的是莫名其妙穿了,比穿越还要苦逼的是居然被卖到教坊了!我去,我上上辈子到底做了多少孽啊!去死算了!
  • 苍生绝

    苍生绝

    当劫难降临,该选择逃避还是逆行?空间的大碰撞,另一个宇宙的侵略,六界至尊为保天下苍生,誓死捍卫亿万生灵,其间多少可歌可泣的传奇。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