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000000003

第3章 庄子与《庄子》(2)

这种辨伪显然存在一个问题,即所谓的真伪是指文章是否庄子本人所写而言,凡是认定是庄子所写的就是真品,凡是认为不是庄子所写的就是伪作。但是要确切判定哪些为庄子所作并非容易,因为:其一,《庄子》的所有文章中,都没有足以表明某篇为庄子所作的明显标志,甚至也没有暗示,即使是被传统观点公认是庄子手订的《内篇》也是如此。实际情况是,在庄子那个时代,不仅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有什么“知识产权法”,甚至也没有着作权的观念和意识,就是自己写的文章也是不署名的,更何况文章在流传过程中,读者可以作合乎自己思想的增删或改动。其二,后人在整理编辑先秦古籍时,往往把编者认为是一派的思想或风格相似或相近的文章收集在一起,而以这一学派的创始人的名字来命书名,以示尊崇师道之意,这样就形成了“凡称子书,多非自着”(章学诚语,见《文史通义·公言》。孙星衍亦有此见,见《晏子序》)的特点。所以,要判定《庄子》中某篇为庄子本人所作是困难的。那么,这是不是说前人的辨伪工作就是徒劳无益的呢?当然不是。如果不拘泥于今天所说着作权的狭隘范围去评价古人的辨伪工作,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努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其学术价值是不容否定的。那就是:这些考证正确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从思想倾向、内容深浅、文体风格、名物制度、语言特点等诸多方面看,《庄子》33篇之间,甚至有些篇中各章节之间,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别,这些差别说明《庄子》不仅不是一人之作,而且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手笔,它应该是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人们学术着作的汇集。因此,《庄子》一书就不仅对研究庄子本人思想或庄子学派思想,而且对研究整部《庄子》所反映的一个较长时代的社会思想以及其时各派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社会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回顾庄学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和启发下,后世学者才能沿着探讨学派特色的方向把庄学研究向前推进,并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

清代以后,关于《庄子》的考辨,基本上是朝着下面两个方面发展。其一,认为《庄子》一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各派道家文章的总集,考辨的重点放在《外》、《杂》篇的学派分野问题上,罗根泽和张恒寿可作为这方面的代表。罗根泽在《(庄子>外、杂篇探源》(见《诸子考索》)中,将《外》、《杂》26篇分作12组,对每一组文章的产生时代和思想派别都有具体考论。其结论是:一、《骈拇》、《马蹄》、《肱箧》、《在宥》为战国末年“左派”道家所作;二、《天地》、《天道》、《天运》为汉初“右派”道家所作(罗氏所谓的“左”、“右”,是以其对待孔子和儒家的态度来区别的);三、《刻意》、《缮性》为秦汉神仙家所作;四、《秋水》、《达生》、《山木》、《田子方》、《寓言》为庄子派所作,或说是庄子弟子或后学所作;五、《至乐》、《知北游》、《庚桑楚》为战国末年老子派所作;六、《徐无鬼》、《列御寇》为战国后期人编的道家言论和道家故事的杂汇;七、《外物》为西汉道家所作;八、《则阳》为战国末年老庄混合派所作;九、《让王》、《渔父》为汉初道家隐逸派所作;十、《盗跖》为战国末年道家所作;十一、《说剑》为战国末年纵横家所作;十二、《天下》为庄子所作。罗根泽对《庄子》的考论,在上世纪30年代前期问世,当时确为别开生面之作,使人耳目一新,影响颇大。正如今人崔大华所评论的:“对宋代以来关于《庄子》外、杂篇的纷纷不一的怀疑和议论,罗氏能给予确定性的解释或理解,这无疑是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进步。”(崔大华《庄学研究》第74页)沿着这个研究方向又取得新的成果的,以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张恒寿的《庄子新探》最为突出。张恒寿突破了《内篇》为庄子自着的传统观点,打破《内》、《外》、《杂》的界限,对《庄子》全书进行考论,从而确定各篇、乃至一篇中的各章的写作时代的先后和学派的归属,“比较清晰地显示了在内、外、杂篇之分和篇目之名的帷幕遮掩下的庄子思想本来面目和发展演变过程,是庄学研究的新进展。”(崔大华《庄学研究》第80页)张氏的考论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现将其结论概括介绍如下:《内篇》7篇除《人间世》前三章和其他篇中一些属杂章节外,基本上都是庄子的早期作品;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除羼杂部分)为庄子的典型作品。《外篇》15篇中,《骈拇》、《马蹄》、《肱箧》3篇和《在宥》篇的第一、二章,为秦统一前夕道家“左派”作品;《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诸篇颇为驳杂,多是秦、汉间道法派、黄老派、养生派、神仙派的思想杂烩;《秋水》以下6篇为庄子嫡派或后学作品,其中《达生》有早出的证据。《杂篇》11篇中,《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列御寇》6篇基本是先秦时作,其中《列御寇》近于杂俎,《外物》无甚精意,其余4篇堪称全书精品,多能发《内篇》未发之旨;《让王》、《盗跖》、《说剑》、《渔父》为伪作,但除《说剑》外,其余3篇与道家思想有联系;《天下》篇是荀子以后司马谈以前介乎儒道之间的学者所作。不难看出,上述罗、张两家的考论尽管结论不同,但有一个基本事实是两家都承认的,即《庄子》一书非一人一时之作。既然时代有先有后,自然就有个学术源流问题。由于这些认为《庄子》是道家学派总集的学者,在考论时对《庄子》中后出作品的学术分派过于烦细,有些分类的标准与界限也不甚明确,因而在说明它们的学术渊源特别是它们与庄子思想的关系时就不够清晰。这个缺憾在主张《庄子》一书为庄子学派总集的学者们那里得到了纠补。

其二,认为《庄子》一书是庄子学派的文章总集。考辨的重点放在《外》、《杂》篇与《内篇》的源流关系问题上。这一派在对《庄子》一书总的看法上又回到或接近传统的观点,即《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着,其中《内篇》基本是庄子所作,或者基本上反映了庄子的思想,是庄子学派的早期作品;《外》、《杂》篇则是庄子后学或崇庄者所作,成文时间有先有后,最晚的文章也不会在汉初以后。前者自然是源,是庄子学派思想的中心;后学自然是流,是庄子思想的继续与发展、演变。为了具体揭示这种源流关系,他们还对《外》、《杂》篇文章同《内篇》文章作了对应研究,这在清初王夫之的《庄子解》中已开其端倪。如他说《外篇》中的《天地》篇是“畅言无为之旨,有与《应帝王》相发明者”(卷一二);《刻意》篇“亦《养生主》、《大宗师》绪余之论”(卷一五);《缮性》“与《刻意》之旨略同”(卷一六);《秋水》篇是“因《逍遥游》、《齐物论》而衍之”(卷一七);《达生》“于内篇《养生主》、《大宗师》之说,独得其要”(卷一九);《山木》是“引《人间世》之旨,而杂引以明之”(卷二○);《田子方》“其要则《齐物论》‘昭之以天’者是也”(卷二一)。这就明确指出了《外篇》文章是在哪个方面继承了庄子思想,或发挥了庄子的哪个观点,其渊流线索自然清晰明白。沿着这个方向研究庄子而取得新成就的,可举出清代学者周金然为代表。周金然在《南华经传释》中把《庄子》的《外》《杂》篇分为7类,一一与《内》7篇对应,说明它们之间的渊流关系。关于周氏有关庄子文章的对应的具体情况我们依据郎擎霄《庄子学案》的引述列表如下:《内篇》〖〗《外》、《杂》篇《逍遥游》第一〖〗《秋水》、《马蹄》、《山木》《齐物论》第二〖〗《徐无鬼》、《则阳》、《外物》《养生主》第三〖〗《刻意》、《缮性》、《至乐》、《达生》、《让王》《人间世》第四〖〗《庚桑楚》、《渔父》《德充符》第五〖〗《骈拇》、《列御寇》《大宗师》第六〖〗《田子方》、《盗跖》、《天道》、《天运》、《知北游》《应帝王》第七〖〗《胠箧》、《说剑》、《在宥》、《天地》表中左边为《内篇》篇名,是《庄子》中的早期作品,是源;右边是《外》、《杂》中篇名,是庄子后学所作,是解释和发挥其对应的《内篇》文章之旨的,自然是流。此表中缺《寓言》和《天下》两篇,因为周金然把这两篇均看做是庄子的自序。今人崔大华亦认为《庄子》是庄子学派的着述汇集,并作了详细考论。其考论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以《庄子》各篇中对庄子生平言行的记述、《庄子·天下》篇对庄子思想的概述、荀子对庄子思想的评述三项为根据,来检验《内篇》各篇的中心思想或命题,从而判定《庄子·内篇》“所反映的思想特别是人生哲学思想,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庄子本人的思想,是庄学之源”(《庄学研究》第89页)。第二步是在此前提下,再将《庄子·外·杂》篇中各篇的思想与《内篇》比照,证明《外》、《杂》中除《说剑》外所有文章的思想、命题、概念、术语,都源自《内篇》,最后又援引刘笑敢近年提出的《内篇》早于《外》、《杂》篇的新证,作为补充论据(刘笑敢根据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是先有单音词,后有复合词的规律,对《内》、《外》、《杂》篇作了比较研究,指出《内篇》中只有“道”、“德”、“性”、“命”、“精”、“神”等词,而没有“道德”、“性命”、“精神”等词,而在《外》、《杂》篇中后者却多次出现;同时指出“道德”、“性命”、“精神”这些复合词,在早出的《论语》、《孟子》中也没有,而在晚出的《荀子》、《韩非子》中却都能找到,从而证明了《庄子》中的《内篇》早于《外》、《杂》篇,这确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内篇》是《外》《杂》篇思想之源,后者是流)。至于《说剑》一文,虽然思想观念上没有同《内篇》直接发生关系,但可在《外篇》中的《田子方》、《达生》中找到相应的词句,由此可以推断,《说剑》可能是更晚的庄子后学所作。《天下》篇在《庄子》中地位特殊,它是一篇概述先秦思想史的精美文章,它在思想观念上不仅与《内篇》有关联、犀通之处,而且与《外》《杂》篇在主要的、具有特征性的概念、术语的使用上,也是相通的或一致的;另外还能从语词发展上找到晚于《外》《杂》的证据(从“方”、“术”到“方术”,从“道”到“道术”,从“静而圣,动而王”到“内圣外王”等),因而它也应该是庄子后学的作品,其写作时间可能在《庄子》诸篇之后。

前已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初任继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内篇》是汉初庄子后学的作品,不代表庄子的思想;而《外》、《杂》才是庄子本人所作,或者说是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的作品。任先生的观点虽然新异,但不为学术界多数人所接受,这里仅略作介绍,不再一一辨析。

关于《庄子》其书的研究,目前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多数学者的共识:第一,在《庄子》33篇中,《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或者是代表庄子思想的作品,写作时间在前。第二,《外》、《杂》26篇为庄子弟子或后学所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绝大多数或多或少与《内篇》有直接联系,写作时间在后,其中有些文章写成年代可能晚至西汉初年。第三,《外》、《杂》篇中许多文章在思想上都存在着与《内篇》不一致甚至相抵牾之处,或者说有超出《内篇》的观念,显示出与其他学派相融合的倾向;这种现象甚至在《内篇》各篇之间亦有少数章节存在。这种情况说明庄子后学有分化,庄学在后世有变异有发展,《庄子》在流传过程中有错简和羼杂。第四,综合上面三点,可以得出,《庄子》是一部有关学派文章的总汇的结论。至于说到底是道家学派着述的汇集,还是庄子学派的着述汇集,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比较合理。因为这种观点是站在庄子学派是道家学派中一个有别于其他学派的独立学派的立场上的,这更有利于把庄子学派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进行研究,更容易揭示这个学派的特点及其在整个道家学派中的地位,也有利于说明这个学派的演变过程,它的本源思想的特质,它在后期的发展中又具有哪些新的特点,以及它同其他学派的相互关系。总之,把《庄子》一书作为庄子学派的着作汇集,不仅有利于理解庄子学派的思想特质,而且也有利于反映思想史的实际和揭示思想体系发展的规律。

《庄子》一书内容博大丰富,思想也极为复杂多彩,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有才情特色的一部文化元典,也是最难理解的一部文化经典。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复杂性,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也最为纷繁多样,仁者、智者各抒己见,是此非彼,争论不休,愈演愈烈,至今仍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庄子是贵族,有人认为庄子是平民;有人认为其思想是唯物的,有人则认为是唯心的;有人认为其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也有人认为是积极的,至少消极中有积极因素。可以说各种意见是是非非,各有依据。要深人透彻地理解庄子,理解其思想的精髓,决非易事,这里根据我们的理解来大致描绘一下庄子思想文化面貌。

一般而言,一种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的象征,自有它不同于其他派别的独特的核心观念和理论,其他诸多观点和理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研究任何思想体系,首要的是抓住其核心观念和理论,然后才能准确地揭示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特点,以及它与此前已有过的旧思想体系比较起来增加了哪些新的东西,从而正确评价它在当时社会思想领域中以及它在后世思想发展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庄子学派也是如此。不过需说明一点:我们概述的是《庄子》这部书的思想,而不只限于庄子本人,因而也不限于传统观点认为是庄子自着的《内》7篇,而兼及《外》、《杂》篇。但是这部书及其思想体系既然以庄子命名,今天仍不妨用“庄子思想”来指称《庄子》的思想。不过,这里的“庄子思想”是一个思想体系的称谓,不单纯是指庄子这一个人的思想,尽管我们仍可以理解为主要是指庄子的思想。

游心于物之初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第一,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这样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编者有意交给读者一把理解庄子思想体系的钥匙,指出一扇进入庄子理论宫殿的大门。我们与文化思想大师庄子的对话也将从这里开始。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如《郑风·清人》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之句,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篇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如崔大华所说:“庄子思想发源于对人的精神自由(逍遥)的追求”,“庄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同类推荐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在这座城市里,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穿梭与阴阳之间,以猎魔为责,则天下以己任,隐藏在人群中,有的人亲切地称他们为‘猎魔者’“行之与彼岸,末之于阴阳”是他们生存的宗旨,穿梭于阴阳之间,守护着那永恒的七扇门……
  • 夫人入侵之王妃别闹

    夫人入侵之王妃别闹

    她来自二十一世纪,道:王妃说、说她要休夫嫁奕王!大婚之日到场宾客人手一份“见血封喉”!侍卫:………,方圆百里再无难产;传说:她只为他痴,头发掉,医科大毕业。发先白,……她说:某王震怒:嫁妆备下砒霜一斤,专攻妇产科;她还说:辰王是爱哭鬼,与君上穷碧落下黄泉;【本文宠文甜文温馨文,指尖破,牙出血便能引泪三尺;二十七岁高龄飘入十四岁少女体内,自此,妇科圣手强势入驻。辰王是醋坛子,不能看男人,一点小雷、二点小白、三点种田、四点医术,更不能想男人;他解释:夫人是从小培养的,倾尽天下只为你一身荣华;传说:她医术超群,鹤顶红一斤,谁伤他一寸她必还一尺;夫人是寸发未损的,费尽心机只求你一生无难;他再解释:夫人是独一无二的,期待加盟!】传说:她为君请命,愿此不入朝廷浪迹江湖;侍卫: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无辜拜倒在某女人的绣花鞋下,自此携手天涯:传说:他宠妻如命,王妃洗劫了奕王府某王:随她传说:她自损半命,人未老,断肠草一斤,不能摸男人,耗尽生命只愿你一世无忧;某王:任她侍卫:王妃说、说把奕王府腾出来某王:凭她高兴……传说:他娶妻随妻,设立医馆为她做小护士;传说:他只为妻狂,异性勿近娇妻一尺之内;……他堂堂一代战王,生下俩包子联络感情;她再说:他还解释:片段:传说:他爱妻成痴,鸩十只侍卫战兢,违抗圣命从此不再出征;辰王是色坯子;侍卫:王妃把奕王的妻妾全赶出去了
  •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俞敏洪说,幸福有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做到了这三件事,那你的生活每一天都很幸福。
  • 七扑夫君

    七扑夫君

    天刚刚的亮着,还有些灰蒙蒙的色彩,一个小小的身影拿着笔在一个小案上一笔一笔的画着什么东西。“一个大圆圈是他的大饼脸,两个小圆圈是他那双蛤蟆眼,两个黑点点是他那朝天吸气的鼻孔,一条横线是他最好永远不要张开的嘴巴,哈哈哈,什么第一美王爷?燕无痕,现在就是母夜叉都比你漂亮!”玄影得意的摇了摇她的小脑袋,看着纸上那个比鬼还要恐怖的画像,随手又加了几笔,细长的胳膊,粗壮的腿,嘿嘿,现在看你还怎么……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她好不容易接到一部戏,却在拍主角成亲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异世,而且穿着嫁衣华丽丽地穿越了的她,刚好还落到了新娘逃婚而去的新房里?这狗血的穿越事件怎么会让她给碰到?她可是还想着演好她的第一部戏好一炮走红呢,才不想待在这落后的古代当良家少妇!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人家新郎官似乎是赖上她了,还说什么既然都拜了堂了,那她就是自己的妻子,就连那妹妹逃婚跑了的皇帝都在这时候来凑了个热闹封了她个郡主……什么什么,难道以为人称“千面惜”的她是这么好欺负的吗?那么,腹黑王爷请接招,若是不能拿下她的心,那就别怪她包袱款款去出逃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世界级阴谋漩涡:X密码

    世界级阴谋漩涡:X密码

    肖克在病床上惊醒,发现自己记忆全失,身边的线索只剩下一张火车票和一串密码。在密码的指引下,肖克意外卷入一场世界级的阴谋漩涡,而他的真实身份,正是事件症结所在!面对各国间谍、特工、甚至整个军队的追杀,肖克必须在24小时内解开所有谜团,否则世界将再次进入失序的状态……时间分秒流逝,肖克能否寻回失去的记忆,挽救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这次坐着魔毯来到了另一个地球上的诡异位置——神农架。神农架各个方面在他们眼中都神奇诡秘,但他们来到此地最想解决的就是野人之谜。不像别的科学家来到此地只是,采集到野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跟野人多次照面,还误闯了野人谷,面对野人的围攻,他们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