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900000006

第6章 旷达人生(5)

七月二日,权监察御史里行舒亶第二个上阵。他将苏轼在杭州出版的《苏子瞻学士钱塘集》这部诗集献给神宗皇帝,认为苏轼的诗文处处都在讽刺新法、侮辱朝廷甚至宋神宗本人。这些诗文在朝廷内外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对皇上对朝廷实在是大大的不敬。皇上给贫民发贫困补助款,苏轼在诗中讽刺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皇上颁布新法令考核官员,他讽刺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皇上兴修水利,造福农桑,他讽刺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皇上下令盐业专卖,严禁私营,他讽刺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总而言之,只要皇上、朝廷有新举措,他就应口而言,极尽讥讽之能事。这些言论或者刻在书版上,或者刻在石碑上,广为传播,自以为能。而苏轼最近所上《湖州谢上表》,更是对变法横加指责,其言论在街头闾巷广为流传,志义之士无不愤怒。舒亶请求神宗皇帝立即将苏轼交付有关部门,严加惩处,杀一儆百(语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

但是三十二岁的宋神宗并没有明确表态,也许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还在观望犹豫。

就在舒直上言的同一天,御史中丞李定终于亲自出马,他上奏皇帝,明确指出苏轼犯有四大该杀之罪--

第一,苏轼此人本来不学无术,只不过偶然考中科举,浪得虚名,在朝廷滥竽充数罢了。他三番五次诽谤朝廷,当今圣上皇恩浩荡,宽宏大量,不追究他的罪名,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没想到他依然怙恶不悛,其罪恶昭然天下,该杀!

第二,古人说。对于恶人,先行教导,如果不听从,然后可以诛杀之。陛下等待苏轼悔过自新已经很久了,可是他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面对朝廷、圣上,依然口出狂言,傲慢无礼,为中外人士所知,该杀!

第三,苏轼讥讽、诽谤、抨击圣上朝廷的诗文言论,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却颇能蛊惑人心,混淆视听。为官之人,不遵循陛下的法令,内心冥顽不化,不服从皇帝的教化,按照先王的法令就该杀头!

第四,苏轼精通史传,应该懂得侍奉皇上要遵守君臣之礼,诽谤圣上就是死罪。但他却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私愤,公然诋毁圣上的名誉。苏轼怨恨陛下不重用他,所以对陛下所施行的一切政策都彻底地诋毁,真可谓明知故犯,该杀(语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

连续四大罪状,连续四个该杀,这个导火索一点着,火苗就“呼呼”地直接烧到皇帝头上,苏轼不死也难啊!现在,神宗手里攥着好几张措辞激烈的起诉书,他必须也可以作出决定了,他下达圣旨,将苏轼的案子交付御史台调查处理。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苏轼的这个案子被称为“乌台诗案”。

李定等人立即布置派遣太常博士皇甫馔前去缉捕苏轼。皇甫馔带着儿子与两名军士,一行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湖州。情况万分危急,可苏轼还蒙在鼓里!

千里缉捕锒铛入狱

最先得知这个坏消息的是驸马王诜,他的夫人是神宗的姐姐。王诜与苏轼交情深厚,他火速通知在南都(今河南商丘)任职的苏辙。苏辙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惊呆了,立刻派人飞马奔赴湖州,希望赶在皇甫僎之前通知苏轼,好让兄长有个思想准备。苏辙派出的飞马哪里赶得上皇甫馔这个官差的骏马?多亏皇甫馔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儿子忽然生病,结果耽误了半天,苏辙的信差终于抢先一步赶到,给苏轼报告了这个爆炸性消息(事载宋·孔平仲《孔氏谈苑》)。

七月二十八日,皇甫馔一行抵达湖州。此时苏轼正在休假,由他的副手、湖州通判祖无颇代知州事。皇甫馔身穿官袍官靴,手持笏板,气势汹汹径直闯入州衙。两位御史台军士身着白衣,头扎青巾,怒目圆睁,脸色狰狞,分列在皇甫馔两侧。衙门上下人心惶惶,一片混乱。

苏轼哪见过这阵势!他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非常害怕,不敢出去,在衙门后与祖无颇商量对策。祖无颇安慰他说:“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总还是要出去应对吧!”苏轼问:“我现在已经是罪人了,恐怕不能再穿朝服了吧?”祖无颇头脑还算冷静,他对苏轼说:“你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罪名,还不是罪人,当然应当穿朝服出迎。”

苏轼的情绪这才稍稍稳定,他穿上官服,手持笏板,出去见皇甫馔,祖无颇等官员也都身穿官服排在他身后。但见那两位御史台军士的腰间鼓鼓囊囊,好像藏有匕首。皇甫馔脸色铁青,一言不发,气氛更加恐怖。最终还是苏轼先开口,他说:“我知道自己多次激怒朝廷,今日使者前来,肯定是赐死,死倒不怕,只求能与家人诀别。”皇甫馔这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倒还没有那么严重!”

祖无颇这时上前问:“您一定带来皇上的诏命了吧?”皇甫馔厉声问他:“你是何人?”祖无颇回答:“代理知州。”皇甫馔于是拿出诏命,众人打开一看,不过是将苏轼革职带进京的普通公文,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皇甫馔催促立即上路,两名士兵立刻上前将苏轼五花大绑,片刻之间,苏轼这位湖州知州如鸡犬一般被拉出城外,拖上官船(事载《孔氏谈苑》)。

苏轼的妻儿老小急忙追赶出来,哭天抢地紧随在后。苏轼心里既慌乱又难过,但他依然不失文人本色,在这个当口儿,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来:当年宋真宗招揽贤才,有人推荐诗人杨朴。宋真宗立即召见,让杨朴作诗。杨朴说不会,真宗问:“你临走的时候有人作诗送行吗?”杨朴说:“没有,只有我老婆写了一首绝句,说:‘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家了。

这个故事苏夫人也听说过,这会儿苏轼回头安慰夫人说:“别难过了,你能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写首诗送我?”苏夫人不禁含泪失笑(事载苏轼《东坡志林》)。

这边儿苏轼刚押走,那边御史台就派人去搜查苏轼的诗文。当时苏轼的全部家人正乘船奔赴南都投奔苏辙,官府连夜在宿州拦截这艘船,翻箱倒柜搜查一通,吓得一家人魂飞魄散。个性一向温顺的苏夫人不禁怒火中烧,她气愤地说:“都是吟诗作文惹来这场大祸,他究竟得到什么好处,把我们吓个半死!”一怒之下,将手中残存的苏轼手稿烧了个干净(事载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

半个月后,御史台开始正式审理苏轼这起皇帝钦定的大案要案。这个案子怎么审?

起诉书上罗列苏轼的一大堆罪状,几乎都与诗文有关,那就先调查诗文的真实含义再说吧?不行!先定罪再说。审讯一开始,审讯官员就问苏轼五代以下有无誓书铁券。誓书铁券乃是皇帝特赐给功臣及其子孙的免死诏书,苏轼出身低微,哪有什么誓书铁券?这完全是讯问死囚犯的方式(事载宋·朱或《萍洲可谈》)。可见李定等人早就将苏轼内定为死罪,只等证据拿到,再屈打成招,便算大功告成。

证据在哪里?唾手可得!

首先,将已经出版的苏轼诗文全部收集起来,选出一百多首认为有问题的作品。其次,向各地方政府发出公文,务必上交个人手中所有苏轼的诗文,不得隐瞒。结果短到一张便条,长到一首完整的诗统统上交御史台,仅杭州一地就上缴了数百首之多。然后拿出一首,让苏轼自己解释一首。最初,苏轼只承认个别诗作有讥讽朝政乃至新法的意思。御史们立刻暴跳如雷,他们一口咬定苏轼不老实,展开车轮战法,除非苏轼对诗歌的解释符合他们的心愿,否则就没完没了。

实在不想说实话,那就只有辱骂和暴打了(事载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

面对如此的刑讯逼供,苏轼感到自己前途险恶、生死难料,他的精神多次面临崩溃的边缘。在押往汴京的途中,他就曾想投江自尽,想到兄弟亲人才作罢;入狱后他又准备了一些丹药,想着一旦被判死罪就先行自杀(事载宋·孔平仲《孔氏谈苑》)。面对苏轼的遭遇,我们不禁要问,苏轼究竟有没有写“抨击新法、讥讽朝政”的诗文?这些诗果真罪该杀头吗?我们来看一看、评一评:

第一,平心而论,苏轼的确写了不少讥讽、抨击新法的诗歌。这其中,有的是因为新法中确实存在问题,有的则是苏轼对新法的偏见。比如朝廷在全国推行各种新法,苏轼在诗中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山村五绝》)。意思是说,农民一趟趟往城里跑,就是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法令条例,好处没得到多少,跟在大人身后的小孩儿反倒学会了城里人的口音。要对付许多的新法条例当然会有些麻烦,但归根结底,这些麻烦的新法还是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好处,总不能因噎废食吧?这就是苏轼的不对了。

第二,只是一般性地讥讽朝政,并不一定针对新法,更不至于讥讽皇帝。比如朝廷实行官盐专卖,增加国库收入,苏轼在诗中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山村五绝》)。意思是说老百姓吃春笋没有味道,原因是三个月都没有吃盐了,其实就是埋怨官盐的价格太昂贵。官盐专卖是北宋开国以来就有的法令,并非新法的新规定,但也总算是讥讽朝政。

第三,含义比较模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但也被归人讽刺新法一类。苏轼有两句诗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杭州着名的钱塘江潮到来时,常常有人到江潮中浮游冲浪,甚至有人借此下赌获利。这种行为非常危险,皇帝曾下令不准百姓冒险弄潮。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说,龙王如果明白皇上的用意,最好将东海化作桑田,弄潮儿就老老实实去种田了。但是据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记录,苏轼在拷问中自己承认,这两句的意思是:龙王如果知道皇上喜欢大兴水利工程,索性直接将东海改造成万亩桑田算了,而这显然是荒唐不可行的事情。所以这两句诗有可能在讥讽宋神宗推行农田水利法不可能成功。但这是在拷问之下逼供出来的解释,究竟是不是苏轼的本意就难说了。

第四,就纯粹属于歪曲诬陷了,这一类在证据中占据大多数。

一天,宰相王珪忽然对神宗说:“苏轼对陛下确有不忠之心。”神宗吃惊地说:“苏轼固然有罪,但对我还不至于不忠吧。你为什么这么说?”王珪将苏轼写的一首描写桧树的诗交给皇帝:“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他指着后面两句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苏轼却求知于地下的蛰龙,这不就是不忠吗?”神宗虽然年轻,被这个案子弄得焦头烂额,但脑子还算清楚,他不以为然地说:“诗人之语怎么能这样理解呢?他不过是描写桧树而已,不关我的事。”翰林学士章悖也觉得王珪说得太离谱了,解释说:“龙并不惟独指国君,作臣子的也可以自称龙。”神宗点点头说:“自古自称龙的人多了,如诸葛孔明自称卧龙,他并不是国君。”王珪这才不吭声了。但是你看看,他们污蔑陷害的本领有多高!下朝以后,章悖实在忍不住了,问王珪:“你是不是非得让苏轼家破人亡才觉得高兴?”王硅说:“这都是舒直出的主意。”章悖不客气地说:“舒宣舒宜,他的口水也是可以吃的吗?”章悖后来评论王珪的卑劣行径说:“无所顾忌地诬陷残害他人,竟然可以达到这种程度!”(事载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宋·王巩《闻见近录》)

说来说去,究竟有没有一首诗可以导致杀头之罪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结论是: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不过是个做过几任地方官的诗人,政治立场较为保守,看问题虽然比较尖锐,有时候也很片面,再加上免不了有些文人习气,喜欢写诗发牢骚,喜欢在诗里说些尖酸刻薄的话,仗着博学多才,喜欢在诗里用些刁钻古怪的典故发泄怨气,在士大夫圈子里传来传去,造成一些不利于变法的舆论,但仅此而已,跟杀头的罪名八杆子都打不着。

不过,杀头定罪这种事本来就与诗歌的内容没什么直接关系。他们只要想抓你,只要想定你的罪,想杀你的头,还担心找不到理由吗?更何况天下人都知道苏轼是反对新法的。漫长的审讯终于告一段落,苏轼写了两万多字的供状,御史们则准备以攻击新法、讥讽朝政的罪名起诉苏轼,只等神宗御笔一挥,即可结案。

而此时此刻的苏轼,神经也是高度紧张、高度敏感,其实即便旷达超迈如苏轼,一旦面对死亡的威胁,又如何能做到心如止水?苏轼在狱中时,曾与儿子苏迈约定,平时苏迈送饭,只送肉与菜,如果被判定死罪,则以送鱼为信。一天,苏迈出城办事,拜托一位朋友代为送饭,朋友为了给苏轼改善伙食,特地送来一尾鱼。苏轼看后大惊,以为死罪不免,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想到家中的妻儿老小,想到远在南都的兄弟苏辙,他的心情如何能够平静?绝望之余,他提笔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予以事系御史台狱,遗子由二首》其一)看来,明年就是我的周年,子由啊子由,我们只有下辈子再做好兄弟了(事载宋·陈善《扪虱新语》)!

难道,苏轼真的要被李定等人牢牢地钉在断头台上了?朝廷上下就没有一个人肯为这个文学天才说句公道话吗?苏轼的生命真的要终结在四十四岁了吗?

当然不会!当时开口救助苏轼的主要有这样几类人--

一是反对派中的退休大臣。七十多岁的退休宰相张方平是三朝元老,与苏家父子关系密切。老人给神宗皇帝写信呼吁赦免苏轼,但是当地政府官员胆子小,不敢转呈给皇帝。张方平大怒,就叫儿子张恕直接去交给朝廷。张恕生性怯懦,在登闻鼓院(专门受理上诉公私利害、朝政缺失、理雪冤案诉状的机构)门外徘徊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敢交出去。后来苏轼出狱后,看到张方平给皇上的这封信的副本,不禁大惊失色,连连吐舌头。原来,张方平在信中劈头就说苏轼“实天下之奇才”,劝神宗本着爱惜人才之心赦免苏轼。苏轼深知,当时说他是奇才,反而会激怒神宗,多亏张恕怯懦,没有交出这封信,否则苏轼下场就惨了(事载宋·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

二是革新派中的退休大臣。当时早已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的王安石给神宗写信说:“哪里有圣明的时代杀有才华的士大夫的?”王安石这句话起了很大的作用。毕竟,他是宋神宗器重的人物,虽然已经退居南京,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三是在职的中立派大臣。一天,宰相吴充问神宗:“陛下以为曹操这个人怎么样?”神宗回答:“不值一提。”吴充说:“陛下以尧舜为楷模,自然鄙视曹操。但连曹操这种坏人都能容忍当面骂自己的祢衡,您为什么就不能容忍说了几句怪话的苏轼呢?”一番话问得神宗心里发慌,只好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只不过想澄清是非,很快就会放了他。”(宋·吕本中《吕氏杂记》)

同类推荐
  • 吉祥起名一本通

    吉祥起名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起名:人生事儿;人与姓名,一生相伴;姓名命理与人生福运;好名伴一生,福运益终身;起名文化与风俗演变;起名方法微言大义,各有千秋等。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热门推荐
  • 南宫懿儿:女帝逍遥

    南宫懿儿:女帝逍遥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推虫子新书:倾绝天下:地狱新爵修罗女皇!结婚当天她死在了自己老公和最好的姐妹晴的手上。重生后,却再次看到长着和晴一模一样的脸。她能否过的了自己内心的那一关。是让仇恨横行呢?还是重新寻找新的快乐。。。前世伤了心,这世能否把心补回?渴望像风一样自由,于是开始她的学习如何站在别人束缚不了的地方。然后再实现自己的梦想,风一样的。。。。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前妻赖上门

    前妻赖上门

    这个女人!他明明已经跟她离婚一年零三个月了,现在她却可怜巴巴双手撑着下巴坐在他家台阶上,身边还蹲着一只和她一模一样神态的吉娃娃是什么意思?“老公……”“我们已经离婚一年三个月零三天又九个小时了,你怎么总是那么健忘?。”“人家叫习惯了嘛……言言……”“对不起,请不要当着我的面叫你的吉娃娃,你又忘记了!”这个女人,居然让一只狗和他同名!某人脸色一变,纤纤十指指向他,立马河东狮吼,“沈言!本宫告诉你!别给脸不要脸!本宫没地方住了,在你这暂住一段时间!给本宫开门去!”沈言,商界巨子,传说有一个貌美如花青梅竹马的妻子;传说曾经对妻子的宠溺到可以给她当马骑的程度;传说,他的妻子离他而去……那么,现在她若无其事地回来是怎么回事?难道他还是从前那个可以纵容她为所欲为的沈言吗?★★★★★★★★★★★★★★★★★★★★★★★★★米初七独白:亲爱的,你还记得吗?七岁那年,你为了我和人打破头,缝了十几针,换来我踮起脚尖在你额头一吻;亲爱的,二十岁我嫁给了你......亲爱的,世界上真的有如果吗?如果一切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在三岁的时候就把心嫁给你,然后二十三岁离开你......亲爱的,若有一天我离开,不是不爱你,而是太爱太爱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霸女军魂

    霸女军魂

    女帝,一女N男,男主不多。小雷文还有点血腥和战争。紫月,外冷内热,坚强果敢,英明睿智,她来自现代的一名特种兵,因救人而英勇牺牲,来到异世,阴云密布的宫廷,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危机四伏,置身于权力的顶端,所谓真情,不过是掩藏阴谋与利益的手段,谁将真心奉上,谁又将利刃掩藏?看她如何破开重重波浪,在权欲横流的宫闱争斗中,由四国鼎立态势,到独霸天下及找到世间至真深情。我制作了个视频地址是http://m.pgsk.com/p_m.pgsk.com有兴趣的去看下,我重新修改了视频有时间的亲可以去看下。---------------------------------------------------她伍紫月坚强,勇敢为人更是狠厉,冷漠,霸气,一双手更是粘满血腥成就霸业,一生荣辱不惊,有人说她是天使统一了四国拯救了万民,有人说她是恶魔一场战争血流成河。他,为人狡诈,性格霸道,偏偏喜欢独立而个性的紫月,为了她愿意付出一切,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他,青梅竹马,给与一切的包容。他,只有他不想骗的没有他骗不到手的,这回他能骗到芳心吗?他,野心勃勃,清冽神秘,虚无缥缈,暧昧难寻,原为骗取真心得其信任,怎奈却为她心动,无奈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含笑死在她的手上且看紫月的心最后会花落谁家呢?此文有战争有血腥,这篇会很有看头的。还请大家支持我,收藏票票偶是多多益善的。推荐花花自己的书地址是:###########################################【暗夜魅影——刺客】:新书求收藏,花花感激不尽【惹祸妖仙】【妖焰焚天】完结【龙战】完结【霸女军魂】完结【总裁的解语花】完结##########################################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开心休夫

    开心休夫

    她堂堂二十一世纪特警精英,医学世家传人,只因遭人陷害才命归黄泉,不幸穿越到一名柔弱的和亲公主身上,最可恨的是被当成替王妃冲喜的小妾,还在洞房当晚被王爷推得撞死过去,再次醒过来时,她的柔弱换成了强势,外加冷漠腹黑.既然他们兄弟不仁,将她拉进这皇权的争夺中,就别怪她不义,她可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凭着特警的敏锐和高超的医术,抽丝剥茧揭开层层面纱,方才知从一开始自己便入了局,一切只不过是一场阴谋!
  • 禁忌之恋:风飞扬

    禁忌之恋:风飞扬

    【心阙与错欢合作所写!】【轻松小白文,慎入】一次阴差阳错,晓风和飞扬成了兄妹。晓风想“当不成朋友了!”其实她的意思是一网打尽。原谅晓风,那时候她的语言能力低下。现在想起来,晓风绝对不会承认!不过,这一场不如世俗所容的爱恋,到最后,究竟谁成了谁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