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800000016

第16章 仲尼(2)

求善处大重①、理②任大事、擅宠于万乘之国、必无后患之术:莫若好同之,援贤博施,除怨而无妨害人。能耐③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如是,有宠则必荣,失宠则必无罪。是事君者之宝而必无后患之术也。故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孔子曰:“巧而好度,必节④;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谦,必贤。”此之谓也。

愚者反是:处重擅权,则好专事而妒贤能,抑有功而挤有罪,志骄盈而轻旧怨;以吝啬而不行施道乎上,为重招权于下以妨害人;虽欲无危,得乎哉?是以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可炊而待也,可立而傹⑤也。是何也?则堕⑥之者众而持之者寡矣。

【注释】

①重:权,此指重要的官位。②理:顺。③耐:通“能”,能够。④节:适当、适度的意思。⑤傹:通“竟”,完毕。⑥堕:同“隳”,毁。

【译文】

寻求妥善地身居要位、顺利地担任要职、在万乘大国独自拥有君主的恩宠、绝不会有后患的方法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和君主同心协力,引进贤能的人,广泛地施舍,消除对别人的怨恨,不去想办法妨害别人。若是自己的能力能够担负起的职务,那就小心谨慎地奉行这种方法;若是自己的能力不能够胜任职务,而害怕因此而失去君主对自己的宠爱,那就不如及早和君主同心同德,推荐贤能的人,把职务让给他,而自己则心甘情愿地追随在后面。像这样做,拥有了君主的恩宠就必定会荣耀,失去了君主的宠爱也一定没有罪过。这是侍奉君主的法宝,也是决没有后患的方法。所以聪明人办事,圆满时考虑不足,顺利时考虑艰难,安全时考虑危险,周到地从多方面加以防范,仍然怕遭到祸害,所以办了上百件事也不会失误。孔子说:“灵巧而又遵循法度,就一定能做得恰到好处;勇敢而又善于和别人合作,就一定能胜利;聪明而又比较谦虚,就一定会有德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愚蠢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们身居要职、独揽大权的时候,就独断跋扈、嫉贤妒能,压制有功的人,排挤打击有罪过的人,内心骄傲自满,歧视与自己有旧怨的人,吝啬而不施舍,独揽大权,以致妨害了别人。这种人即使希望平安无事,可能吗?所以,他们身居高位却十分危险,职位过重而必定被废,独受宠幸却一定会遭到耻辱,这种情景稍立片刻就可以等到,只要烧一顿饭的工夫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毁害他的人多而扶持他的人少。

【原文】

天下之行术,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①则必圣,立隆而无贰也。然后恭敬以先之,忠信以统之,慎谨以行之,端悫②以守之,顿穷则疾力以申重之。君虽不知,无怨疾之心;功虽甚大,无伐德之色;省求多功,爱敬不倦。如是,则常无不顺矣。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则必圣,夫之谓天下之行术。

【注释】

①仁:通“人”。②端悫:端正诚实。

【译文】

有一种走遍天下都能行得通的办法,用它来侍奉君主就一定会通达,用它来做人就必定会圣明。确立礼义作为崇高的标准而不动摇,然后用恭敬的态度来引导,以忠信来贯通,小心谨慎地实行,端正诚实地扞卫,即使困厄的时候也尽力反复强调它;君主即使不了解、重用自己,也没有怨恨的心情;功劳即使很大,也没有夸耀的表情;要求少而功劳多,敬爱君主永不厌倦。像这样,那就永远没有不顺利的时候了。用它来侍奉君主就一定会通达,用它来做人就一定会圣明,这就叫做走遍天下都能行得通的办法。

【原文】

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有人也,势不在人上而羞为人下,是奸人之心也。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①之是犹伏而咶②天,救经而引其足也,说必不行矣,俞③务而俞远。故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

【注释】

①辟:通“譬”,譬喻。②咶:通“舐”。③俞:通“愈”。

【译文】

年轻的侍奉年长的,卑贱的侍奉高贵的,不贤的侍奉贤能的,这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而有的人,地位不在别人之上,却羞于处在人下,这是奸邪的人的想法。心理上没有除掉邪念,行动上没有离开邪道,却想要求有君子、圣人的名声,就好像是趴在地上去舔天、挽救上吊的人却拉他的脚一样,是一定行不通的,越是用力从事,就离目标越远。所以君子在形势需要自己屈从忍耐时就屈从忍耐,在时势容许自己施展抱负时才施展抱负。

【鉴赏】

本篇取文章开头两字为篇名,与全文内容无关。篇中首先以问答的形式贬损了霸道,赞扬了王道,接着又论述了君主立身处世的原则。

孔子的治国理想是君主实现“仁政”,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天下。这是由于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情况还算比较安定,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相对实力均衡,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纷争,各国在这种情况下,对周王朝都还存有尊敬之心,礼教还没有彻底败坏。

“霸道”是孟子提出的,意思是用武力来征服天下。这是在春秋战国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特有的现象,当时许多大国都欺凌弱小的国家,大国之间又相互阴谋夺得他国的领土,在这样的状况下,只有武力强大的国家才能生存下去,那些弱小的国家甚至后来的周王朝都是在齐、秦、楚等几个大国的欺凌下苟且偷生。

针对于孔子的“仁政”和孟子的“霸道”,荀子提出了自己的“王道”。那么实行“王道”的君主是怎么样的呢?荀子说,他们“致贤而能以救不肖,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之。”和孔子一味的“仁”不同,荀子的“王道”首先主张推崇礼仪教化,然后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分子给予严厉打击,甚至可以诛灭。

【精典事例】

管仲辅佐公子纠与小白争位,后来小自得到帝位成为齐桓公,管仲不但没有像召忽那样追随公子纠自杀,反而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管仲的这种做法用当时的礼仪标准来讲,是不正确的,孔子却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公元前685年春,齐君无知到雍林游玩。雍林有人曾怨恨他,偷袭杀死他,向齐国大夫宣告说:“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我已将他处死。请大夫们改立其他公子中该即位的,我惟命是听。”

当初,襄公将鲁桓公灌醉杀死,与鲁夫人通奸,还屡屡杀罚不当,沉迷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他的诸弟都害怕祸患牵连,因此次弟纠逃亡鲁国,他母亲是鲁国之女。管仲、召忽辅佐他。次弟小白逃亡莒国,鲍叔辅佐他。小白母亲是卫国之女,很得齐厘公宠幸。小白从小与大夫高侯交好。雍林人杀死无知后,商议立君之事,高氏、国氏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鲁国闻知无知已死,也派兵护送公子纠返齐,并命管仲另带军队遏阻莒国通道,管仲射中小白衣带钩。小白假装死了,管仲派人飞报鲁国。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至齐国,而小白已先人齐国,高侯立其为君,就是桓公。

桓公当时被射中衣带钩之后,装死以迷惑管仲,然后藏在温车中飞速行进,也因为有高氏、国氏两大家族为内应,所以能够先人齐国即位,派兵抵御鲁军。秋天,齐兵与鲁兵在乾时作战,鲁兵败逃,齐兵又切断鲁兵的退路。齐国写信给鲁国说:“子纠是我兄弟,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将他杀死。召忽、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求活着交给我,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不然,齐兵要围攻鲁国。”鲁人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则要求囚禁。

桓公即位时,派兵攻鲁,本欲杀死管仲。鲍叔牙说:“我有幸跟从您,您终于成为国君。您的尊贵地位,我已无法再帮助您提高。您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侯和我也就够了。您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没有管夷吾不行。夷吾所居之国,其国必强,不能失去这个人才。”于是桓公听从此言。就假装召回管仲以报仇雪恨,实际是想任他为政。管仲心里明白,所以要求返齐。鲍叔牙迎接管仲,一到齐国境内的堂阜就给管仲除去桎梏,让他斋戒沐浴而见桓公。桓公赏以厚礼任管仲为大夫,主持政务。

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心?对君主百依百顺,想方设计地讨好的大臣,一定不是忠心的。反倒是那些与君主常常“作对”的大臣,才真是国家的栋梁。

汉光武帝刘秀任命睢阳县令任延当武威太守。刘秀亲自召见,告诫他说:“好好侍奉长官,不要糟蹋好名声。”任延回答:“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不随声附和,随声附和的臣子不忠诚。履行正道,奉公守法,是臣子的节操。如果下级对上级的话人云亦云,那不是陛下的福分。陛下说要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奉此诏令。”刘秀感叹地说:“你说得对呀!”

刘秀在军旅中的时间很长,他厌倦了战争,而且知道天下百姓疲惫困乏,渴望放下沉重的负担休养生息。自从陇、蜀平定之后,除非有危险紧急的情况,刘秀不曾再谈论军事。皇太子曾向他请教打仗的事,刘秀说:“从前卫灵公请教战争的事,孔子不肯答复。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邓禹、贾复知道刘秀决定放下武器,用礼乐教化进行统治,不愿功臣们身在洛阳而拥有重兵,于是二人交出军权,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刘秀也考虑到功臣们今后的去向,想保全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不让他们因为职务而有过失,于是撤销左将军、右将军的官职。耿龠等也交出大将军、将军的印信绶带,全都以侯爵的身份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他们被加以特进之衔,定期参加朝会。

韩歆性格刚直,说话不隐讳,刘秀往往不能容忍。韩歆在刘秀面前有凭有据地说天下将有严重的饥馑荒年出现,并指天划地,言辞非常激烈,因此被免职,回归故里。韩歆走后,刘秀仍然不能消气,又派使者宣读诏书责备他。韩歆和儿子韩婴全都自杀。韩歆平素名气很大,无罪被逼死,令很多人心中不服。刘秀于是追赠财物,并以隆重礼仪安葬他。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热门推荐
  • 手工美人

    手工美人

    她是他眼中的天使,完美的面庞下是清澈见底的双眸;可是转过身去,她是手工美人,更是复仇的魔鬼。她的心与划过脸庞的手术刀一样冰凉透骨,生活是麻醉剂的阴郁与鬼魅似的穿行。在作者清纯凄美的笔触下,有冰冷的仇恨,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那游走在爱与恨的边缘的灵魂似乎在告诉我们,或许世界上真的没有真正的对与错,爱和恨也仅仅在一念之间。风靡网络的惊悚悬疑小说,数万网迷翘首期待,谜底将在这里揭开。
  •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不甘被渣男利用,薛黎选择同归于尽!谁知,睁开眼来却发现自己没死!没死苦啊!王爷好腹黑!国公好阴险!庶母庶妹好卑鄙!不怕,不怕,姐有异能,姐知前世了今生,武将下马问生死,文官下轿问前程!腹黑、阴险、卑鄙……来吧,来吧,统统滚到我的碗里来!
  •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一个关于个人命运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理解,记忆与羞耻的故事。高中学生文学谦本是泛泛之辈,因偶然对好朋友的女友何文萱暗生好感,引得兄弟讨伐,无奈只得放手。却又在高考中因运气脱颖而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楚天工大,并阴差阳错当选班长,不劳而获新的恋情。可他心里却悄悄爱上另一个女生钱倩,两人逐渐走向暧昧,当爱情即将被证明之时,学谦却感到似乎历史又在重演……
  • 方圆

    方圆

    从而引来无数的责难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与委曲求全,一对希望得到自由和爱情而又“不相般配”的男女梁世云和林霞“不合时宜”地走在了一起,而是选择了“大逆不道”的私奔之路
  • 踏霄录

    踏霄录

    命运是什么?为何总有如此多的牵绊在你我的身上,莫非命运便是无法改变的东西?若命运总将你我玩弄,你会如何?坐以待毙?还是,冷笑碎天?沈天身世之谜?修真界之谜?太多的谜团尚未解开,唯有踏碎凌霄之巅,寻根问底!庞大无比奇遇无限的修真界请各位看官跟随着沈天的视角慢慢打开这迷雾。此书非种马文,爱恨情仇纠葛,问人生在世一人心能伤几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从商贾庶女到摄政王王妃的完美蜕变!)现代都市女重生于古代,成为大隋朝姑苏第一商贾温府庶长女。父亲道貌岸然,嫡母心肠狠辣,生母懦弱冷情,好在有同胞兄长真心爱护,又有过世祖母早早为她定下了一门婚事,日子虽然没有花团锦绣,但是却也自得安宁。然天有不测风云,未婚夫一朝高中,嫡母暗施手段,成功游说未来婆母,生生夺去了她的大好姻缘,随后更是痛打落水狗,欲送她与别人为第十七房小妾,将她赶尽杀绝。难道她重生一次便是为了再死一次?不!她活不了,那所有人也别想活!正在她走投无路欲同归于尽之时,一道懿旨从天而降,将她赐婚于京城安国公府三房大少爷为妻,拯救她于危难之际。原以为这是上天给她的一条生路,后来却发现她不过是走入了另一个更加波云诡谲的战场…且看一介商贾庶女,如何一步步地走过温家内的连连算计,走出国公府中的尔虞我诈,走过朝堂上的风雨飘摇,完成从商贾庶女到摄政王王妃的完美蜕变,从而觅得两世渴望的一心真情,演绎一场盛世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