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800000013

第13章 非十二子(1)

【原文】

假今之世①,饰邪说,文奸言,以枭②乱天下,矞宇嵬琐③,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

【注释】

①假今之世:如今之世,指战国时代。假:如。②枭:通“挠”,扰。③矞:同“谲”,欺诈。宇:通“讦”,夸大。嵬:通“傀”,怪涎,怪异。琐:委琐,鄙陋庸俗。

【译文】

如今这个时代,以粉饰邪恶的说法和美化奸诈的言论来搞乱天下,用那些诡诈、夸大、怪异、委琐的言论,使天下人混混沌沌地不知道是非标准、治乱原因的,这样的人有很多。

【原文】

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①、魏牟②也。

【注释】

①它嚣:人名,生平无考。②魏牟:即战国时魏国的公子牟,《汉书·艺文志》将他归人道家,着录有《公子牟》四篇。

【译文】

放纵性情,恣肆放荡而又心安理得,行为像禽兽一样。谈不上遵循礼义,也达不到治国的目的,但是他们立论时却有根有据,解说论点时又头头是道,足以欺骗蒙蔽愚昧的民众。它嚣、魏牟就是这种人。

【原文】

忍情性,綦谿利跤①,苟②以分异人③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

【注释】

①綦:即一只腿瘸了而踮着走路。谿:通“蹊”,小路。綦豁:指在人生的道路上节制自己而只在小路上行走。利:通“离”,跤:通“企”,踮起脚跟。利跛:指背离世俗而独行。②苟:苟且,不正当,指不合礼义。③分异人:即“分于人、异于人”,与别人区别、与别人不同。④大分:这里指忠孝的大义。

【译文】

抑制本性人情,偏离大道,离世独行,不循礼法,追求标新立异,不能和广大民众打成一片,不能彰明忠孝的大义;但是他们立论时却有根有据,解说论点时又头头是道,足以欺骗蒙蔽愚昧的民众。陈仲、史鰌就是这种人。

【原文】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①,上②功用、大③俭约而侵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钘④也。

【注释】

①权:秤锤。称:同“秤”。权称:等于说“权衡”,即秤,喻指法度。②上:同“尚”。③大:重。僈:轻慢。④墨翟:战国初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礼乐,主张兼爱、平等。宋钘:又称宋荣子,战国时宋国人,主张“禁攻”,认为人的本性是少欲的。

【译文】

不懂得统一天下、建立国家的法度,崇尚功利实用,重视节俭而轻慢等级差别,甚至不容许人与人之间有分别和差异的存在,也不让君臣之间有上下的悬殊;但是他们立论时却有根有据,解说论点时又头头是道,足够用来欺骗蒙蔽愚昧的民众。墨翟、宋钘就是这种人。

【原文】

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钏察①之,则倜然②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③也。

【注释】

①圳:通“巡”。圳察:反复考察。②倜然:远离的样子,形容迂阔而远离实际。③田骈:战国时齐国人,与慎到同一学派。

【译文】

推崇法治但又没有法度,鄙视贤能的人而喜欢自作主张,上则听从君主,下则依从世俗,整天谈论制定礼义法典,但如果反复考察这些典制,就会发现它们遥远得不切实际,不能用来治理国家、确定名分;但是他们立论时却有根有据,解说论点时又头头是道,足够用来欺骗蒙蔽愚昧的民众。慎到、田骈就是这种人。

【原文】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①,甚察而不惠②,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注释】

①琦:通“奇”。②惠:恩惠,好处。

【译文】

不效法古代圣明的帝王,不遵循礼义,而喜欢钻研奇谈怪论,玩弄奇异的词语,这种理论非常精辟但毫无用处,雄辩动听但不切实际,做了很多事但功效却很少,不可以作为治国的纲领;但是他们立论时却有根有据,解说论点时又头头是道,足够用来欺骗蒙蔽愚昧的民众。惠施、邓析就是这种人。

【原文】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①志大,闻见杂博。案②往旧造说,谓之五行③,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④饰其辞而祗⑤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⑥唱⑦之,孟轲⑧和之,世俗之沟瞀⑨儒嚾嚾然⑩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注释】

①材:通“才”。剧:繁多。②案:通“按”。③五行: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④案:语助词。⑤祗:恭敬。⑥子思:战国时鲁国人,姓孔,名汲,孔子的孙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⑦唱:同“倡”。⑧孟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字子舆,是子思的学生,他是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儒家代表人物,过去一直被尊为“亚圣”。⑨沟瞀:通“怐愗”,愚昧。犹:语助词。⑩嚾嚾然:喧嚣的样子。

【译文】

大致上能够效法古代圣明的帝王,然而却不知道他们的要领,还自以为才气横溢、志向远大、见闻丰富广博。根据传统的旧学说来创建新说,把它称为“五行”,非常乖僻背理而不合礼法,幽深隐微而难以讲说,晦涩难懂而无从解释,却还粉饰他们的言论而郑重其事地说:“这正是先师孔子的言论啊!”子思倡导,孟轲附和,社会上那些愚昧无知的儒生七嘴八舌地称颂而不知道他们的错误,于是就接受了这种学说而传授它,以为是孔子、子弓立此学说,被后代所推崇。这就是子思、孟轲的罪过了。

【原文】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①;奥窔②之间,簟⑨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④然平世⑤之俗起焉;则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⑥,一国不能独容,成⑦名况⑧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注释】

①顺:理。②奥:屋子里的西南角。窔:屋子里的东南角。③簟:竹席。④佛:通“勃”。⑤平世:政治清明的时代。⑥畜:养,任用。君主任用臣子,便用俸禄来养活臣子,所以“畜”即指任用人。一君不能独畜:这种圣人应该是天子的辅佐,所以说“一君不能独畜”。⑦成:通“盛”。⑧况:比。

【译文】

至于总括治国的方针策略,统一人们的言行,统一治国的纲纪法度,从而汇聚天下的英雄豪杰,把上古帝王的业绩告诉给他们,教导他们最高的治国道理;在室堂之内、竹席之上,圣明帝王的礼义制度集中地具备于此,蓬勃地兴起太平时代的风俗。上述六种学说是不能进入这讲堂的,那十二个人是不能接近这讲席的。这样的人虽然贫困没有立锥之地,但天子诸侯不能与之竞争名望;他们虽然只是处在一个大夫的职位上,但不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所能单独任用的,不是一个诸侯国所能单独容纳的,他们的盛名比同于诸侯,各国诸侯无不愿意让他们来当自己的臣子。这是圣人中没有得到权势的人,孔子、子弓就是这种人。

【原文】

一天下,财①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六说者立息,十二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势者,舜、禹是也。

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着②矣。

【注释】

①财:通“裁”,控制,安排。②着:明显。

【译文】

统一天下,管理万物,养育人民,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凡权力能到达的地方,没有人不服从,上述六种学说立刻销声匿迹,那十二个人也弃邪从正。这是圣人中得到了权势的人,舜、禹就是这种人。

当今仁德的人该怎么做呢?上应该学习舜、禹的政治制度,下应该学习仲尼、子弓的道义,以求消除上述十二个人的学说。这样一来,那么天下的祸害除去了,仁德的人的任务完成了,圣明帝王的事迹也就彰明了。

【原文】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①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知而险,贼而神,为②诈而巧,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③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④,淫⑤大⑥而用之,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

【注释】

①故:犹“夫”,发语词。②为:通“伪”,诡诈。③辟:通“僻”,邪僻,邪恶。④操僻:指上文所说的“治怪说,玩琦辞”。⑤淫:过分、放荡。⑥大:同“太”、“泰”、“汰”、“汰”,过分,骄奢。

【译文】

相信可信的东西,是诚实;怀疑可疑的东西,也是诚实。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爱;鄙视不贤的人,也是仁爱。说话说得恰当,是明智;沉默得恰当,也是明智。所以懂得在什么场合下沉默等于懂得说话。话说得多,但又合乎法度,就是圣人;话说得少而又合乎法度,就是君子;说得多,都不合乎法度又滔滔不绝,即使能言善辩,也是个小人。用尽力气而不合民众的需求,就叫做奸邪的政务;费尽心思而不以古代圣王的法度为准则,就叫做奸邪的心机;辩说比喻起来迅速敏捷而不遵循礼义,就叫做奸邪的辩说。这三种奸邪的东西,是圣明的帝王所禁止的。生性聪明而险恶,手段狠毒而高明,行为诡诈而巧妙,言论不切实际而雄辩动听,辩说毫无用处而明察入微,这些都是政治方面的大祸害。为非作歹而又坚决,文过饰非而似完美,玩弄奸计而圆滑,能言善辩而违反常理,这些是古代特别加以禁止的。聪明而不守法度,勇敢而肆无忌惮,明察善辩而所持论点怪僻不经,荒淫骄奢而刚愎自用,喜欢搞阴谋诡计而同党众多,这就像善于奔走而误入迷途,背着石头而失足往下掉,这些都是天下人所厌弃的行为。

【原文】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①如天地之苞②万物。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沃③怪狡猾之人矣,虽则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诗经》上说:“匪上帝不时,殷④不用旧。虽无老成人⑤,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⑥以倾⑦。”此之谓也。

【注释】

①恢然:广大的样子。②苞:同“包”。③饫:通“妖”,怪异邪恶。④殷:商,此指商纣王。⑤老成人:经历多、做事稳重之臣,像伊尹(商汤的相)之类。⑥大命:指国家的命运,政权。⑦倾:倾覆。

【译文】

使天下人对自己心悦诚服的办法是:高高在上、身份尊贵,但不因此而傲视别人;聪明睿智、通达事理,但不因此而使人难堪;才思敏捷、迅速领悟,但不在别人面前抢先逞能;刚强坚毅、勇敢大胆,但不因此而伤害别人。不懂就请教,不会就学习;即使能干也一定谦让,这样才算有道德。看到君主就奉行做臣子的道义,看到乡亲就讲求长幼之间的道德标准,看到父母兄长就遵行子弟的规矩,看到朋友就讲求礼节谦让的行为规范,看到地位卑贱而年纪又小的人就实行教导宽容的原则。无所不爱,无所不敬,从不与人争执,心胸宽广得就像天地包容万物那样。这样,就会使贤能的人尊重你,不贤的人亲近你。如果这样还不对你心悦诚服的,那就可以称之为怪异奸滑的人了,即使他在你的亲属子弟之中,刑罚加到他身上也是应该的。《诗经》上说:“并非上天不善良,是纣王不用旧典章。虽然没有老成之臣,还有法典可依循。竞连这个也不听,王朝因此而断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热门推荐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销售要读心理学

    销售要读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第二辑,是为从事营销、管理及谈判工作的读者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心理学视野中的营销策略方法及谈判谋略技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位面破坏神

    位面破坏神

    武侠、动漫、仙侠,历经各个位面。以破界珠为本,以大执念为宗,破碎万界,随心所欲。
  • 食足良缘

    食足良缘

    公司小粉领许宁酒后魂穿,一觉醒来,成了某朝尚书家的小姐潘书玉,父母被贬至岭南,小姐么,只得流落乡间。无所谓,潘书玉不是林黛玉,前世是天下第一吃货,如今种田挖山下河,能吃的自然要想法弄来吃,不能吃的,也要创造条件变现换吃。除了自己吃,造福一方也很有必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就开个饭馆如何?精明俏丽老板娘,帅哥美男竞争相,拿号排队,遵守次序。咦,这个脸熟,难道是他?天生吃货,还挺会做。学贯东西,食遍大地来者先烤,再上蜂蜜,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待到焦熟,椒盐伺候,趁热上桌,刀削成串。小姐且慢,此物能言。什么?!你是我相公?哦,No!!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