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200000006

第6章 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1)

佛说,当知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佛法真理,不离世法,出世入世,全在自心。心正,入世亦是出世,心不正,出世亦是入世。事在人为,道在人行。佛法世法,本无二致。

心中有佛即是佛

一日,佛祖化身为一高僧,下得界来,准备度有缘之人。弟子阿难随行。

这日,来到一小镇,正逢大善人王老财在赈灾施粥,佛祖便上前化缘。王老财见有高僧到来,大为高兴。把佛祖让进客厅,奉上香茗。厅内正中,供奉着财神。内堂,隐约见供奉着佛祖。梵音袅袅,木鱼声声声入耳。

王大善人道:“吾皈依我佛,以善入怀,心怀天下百姓。高僧今日到来,不妨在府上多住几日,好聆听教侮。直面佛音。”

佛祖道:“一杯茶,一口饭足矣,岂能再加打扰。”

王大善人真是非常乐善好施,恳切地说道:“如此,请带上纹银百两,以助修庙之资,如何?”

佛祖没有言语,只管外行。阿难收下白银,急忙跟上佛祖说道:“世尊,王大善人诚信佛教,又乐善好施,应是可度之人吧。”佛祖听了,未置可否。

又过了几天,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子。佛祖在树下小憩,阿难前去化缘。阿难走了很久,居然没化到一粒米。再走,发现林边有一小草棚,棚外,有一老妪衣衫褴褛,奄奄一息,正晒着太阳。看样子已有几天没吃东西了。

阿难正思量着是否上前,突闻远处有人大喊着跑来:“娘、娘,我们有东西吃了。”

只见一个衣衫破旧的年轻人,捧着个破瓦罐跌跌撞撞地跑来。阿难看见,瓦罐里是一些米汤。

化缘随缘,有缘即化。故阿难上前:“大娘,可否给我们一些吃的么?”

年轻人面有难色地愣了愣神,还是转身去喂母亲喝米汤,“来,娘,您喝汤。”然而,老妪却说道:“山儿,既有人化缘,就给他们一点吧,怎么可以怠慢客人呢?”

“娘……”山儿眼红,“您都两天没吃东西了,儿不孝,让您饿着了,您喝着,我的一份留给他们吧。”

“山儿,你还有留着吗?”

“没有,娘。但儿知道,娘必不肯全喝完,会给山儿留下一半的,所以……”

“哦,为娘知道了,山儿,你就先倒一半给客人吧,不能让客人等着啊!”

“娘!”山儿不忍,但还是听从娘的话,朝阿难的钵盂中倒了半罐。

阿难接着这半罐米汤,却感觉重似千均。不知什么时候,佛祖已经站在阿难的身后,微微地点了点头。

行走之间,阿难又问佛祖:“佛祖,如此善良之人,可度吗?”佛祖不言,依然只管前行。

这日,佛祖和阿难来到另外一小村落。发觉这里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人与人之间皆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虽然穷困,但每个人都感到生活很满足,很幸福。

佛祖问阿难:“你还记得一个月前文殊菩萨说过的一件事么?”

阿难说记得,记得文殊菩萨说,他经过一个村落,发现这个地方民风不良,盗匪众多,人们无心向善,日子过得很不安宁。

佛祖说:“你知道菩萨说的村落是哪里吗?”阿难说:“不知道。”

佛祖说:“喏!就在眼前。”佛祖接着为阿难解释了事情的缘由:

“这里的民风淳朴要归功于一个善良的婆婆。三十年前她来到这里定居,婆婆是一个善良的人,定居下来后,用自己弱小的力量建了一间很小的庙堂,通过努力又有了一尊泥塑的佛像。婆婆每天烧香念佛,日出行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每一个人而不求回报。人心本善,人们发现,佛祖带给善良婆婆一棵善心,而有了善心,人们就有了好的回报。三十年,人们逐渐地变得善良友好,懂得互敬互助。民风终于好转。”

佛祖微笑着朝阿难点了点头:“知道谁是可度之人了么?”

阿难回答道:“弟子明白了。王大善人,以善行世、济人,求财得财;而山儿和他母亲,孝感于天,善行于世,下半辈子必衣食无忧。”

佛祖再问:“而那个善良的婆婆呢?”“弟子还不是完全明白,敬听佛祖金言。”阿难直言。

佛祖答道:“泥塑的佛,佛本无心,佛在善良婆婆的心中,善良的婆婆即是一棵佛心啊!有佛心者,即可度之人。要知道,心中有佛即是佛啊!”

阿难感言,顿悟。

醍醐灌顶

心中有佛即是佛,心地光明无处不光明。正如一句谚语:心中有阳光的人才能播撒阳光。人间至乐之境,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心中有佛,则佛已至。

禅机故事

待客之道

赵州城的赵王特地拜访赵州从谂禅师,这时赵州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

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时,你为什么反而下床到门外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第一的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第二等的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

佛学百科

何谓“慈悲”

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也是佛教的基本精神,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生命的动物,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地对一切众生流露出无限的慈爱:愿意无限度地给予一切众生幸福快乐;愿意无条件地去除一切众生的忧悲苦恼。佛经中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处处皆为法身,佛性无时、无处不在。

有一个“灵性”附在一个破灶上,以灶为身,使灶显灵。于是有很多人祭祀它,供它,求它解决疑难。这个灵性贪图人的供养,而且好食血腥之物,也就随乡人的愿而大显神通。

顿时,一传十、十传百,乡人都杀牛宰羊供养这个破灶。

有位禅师(慧安国师的弟子)恰好路过此地,看到乡人如此愚痴,而这灵性欲望如此炽盛,不惜杀生害命,太不像话了!于是,他油然生起大悲心,要度化这个附灶的灵性。

他拿起禅杖,在灶上敲了三下,说道:“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凭什么烹宰物命!”其意是告诫这个灵性,你本性是遍一切处、妙用无边的,可你却拘着在这个泥水砖瓦合成的破灶上,受人供养,杀生害命,看似享受,实是造业,将来定会受报无穷。问它“灵从何起”,即是点醒它,灵不在砖瓦的灶上,而在你的佛性中,趁现在无色身之累,赶快回光返照,认识佛性,即能遍一切处,自在逍遥而无往不利矣。

禅师又敲了三下,这个灶就一下子倒塌了。灵性现一俊俏男子身,给禅师顶礼,感谢说:“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由此,禅师得名为“破灶堕”和尚。

醍醐灌顶

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性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只因我们妄想执著之故,不知道佛性遍一切处,只晓得这个肉身。这是很可惜的。

禅机故事

快说,快说

云门文偃是云门宗的开山祖,他是在睦州禅师处开悟的。

睦州禅师机锋迅捷,疾如闪电,让人难以应对。他平常接人,才跨门槛,便一把抓住来人,喝问:“快说,快说!”若回答不出,便一把推出门去。

云门去了两次,睦州都闭门不见。到了第三次,睦州在门里问:“谁?”云门急答:“文偃。”

睦州刚露出一点门缝,云门便闯了进去。睦州一把抓住,大声喝道:“快说,快说!”云门一愣神,便被推出门外。

睦州急急关门,夹伤了云门的一只脚。云门疼得叫了起来。就在他一张口的时候,忽然大悟。

云门后来接人,手段完全出于睦州。往往用一句话铲断疑情,不容拟议寻思,所以禅林中有“云门天子”之称。

佛学百科

什么是曼陀罗

曼陀罗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坛城,藏语称作“吉廓”。曼陀罗源于古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动,那时的人们为了防止“魔众”的入侵,修密法时就在修法场地修筑起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土坛,在土坛上修法,邀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亲临作证,并在土坛上绘出他们的图像,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演变出多种形式和类别的曼陀罗。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处的模型缩影。

画饼不能充饥,悟道全靠自己。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学通三藏,知识广博。百丈禅师圆寂的时候,指示他到师兄沩山灵佑那里去继续参禅学道。香严依言前往。

有一天,灵佑禅师对香严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聪明伶俐的地方。我现在想问你没出娘胎时的本分事,你试着说一句,让我预测一下你的未来。”

香严想了好半天,才说出几句,但都被灵佑否定了。

香严说:“还是请师兄为我说说吧。”

灵佑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甚至会埋怨我的。”

香严只得退回僧室。他把自己收集的各地禅师的语句都翻了一遍,竟没有一句现成的话可以来应对,不由得感叹画饼不能充饥,于是把这些笔记都烧掉了。

香严哭着告别灵佑师兄,说:“今生不再学佛法,就做个长期行脚的吃饭僧算了,免得劳心役神。”

香严来到南阳,看到慧忠国师的遗迹,便留在这里。

有一天,他正在割除草木,随手扔出一块碎石,那石头恰巧打在竹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香严愣了一下,突然省悟了。他立刻回到房中沐浴焚香,向着灵佑禅师的方向遥遥叩拜,由衷地说道:“师兄实在慈悲,当时如果对我说了,哪有今天的开悟?”

禅师启发弟子,是逼他自省自悟。香严受此逼迫,明白了依靠书本、依靠他人是无用的,绝望之下,一把火烧了笔记,决心不再学佛法。但也正是在这种绝境中,抛石击竹的偶然一声,撞开了他大彻大悟的智慧之门。

画饼不能充饥,悟道全靠自己。在觉悟真理的过程中,常常会绝境逢生。

醍醐灌顶

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然而,上天却赐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礼物,就是能让我们思考,有勇于探索真理的本能。我们用这样的恩赐可以完善自己的不足,改变周围的环境。借助这种恩赐,我们能在觉悟真理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机缘,常常会使我们绝境逢生。

禅机故事

还好,有我在

云岩昙晟禅师与长沙的道吾圆智禅师,同是药山惟俨禅师的弟子,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关系非常亲密。道吾禅师四十六岁时才出家,比云岩大了十一岁。

有一天云岩禅师生病,道吾禅师便问道:“离却这个壳漏子,向什么处,再得相见?”

云岩禅师毫不迟疑地道:“不生不灭处。”

道吾禅师不以为然,提出不同的意见道:“为什么不说‘非不生不灭处,亦不求相见?’”

道吾禅师说后,也不等云岩的回答,就提起斗笠往外走去,云岩禅师便道:“请停一下再走,我要请教你,拿这个斗笠做什么?”

道吾禅师答道:“有用处。”

云岩禅师追问道:“风雨来时,作什么用?”

道吾禅师答道:“覆盖着。”

云岩禅师:“他还受覆盖也无?”

道吾禅师:“虽然如此,要且无漏。”

云岩禅师病好时,因渴煎茶,道吾禅师问道:“你在做什么呢?”

云岩禅师:“煎茶!”

道吾禅师:“煎茶给谁吃?”

云岩禅师:“有一个人要吃!”

道吾禅师:“为什么他自己不煎?”

云岩禅师:“还好,有我在。”

佛学百科

禅宗、法相宗

禅宗:又名佛心宗,以不著言论,不立文学,偏重修心,以心传心,真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教义。在印度以摩诃迦叶为始祖,在中国以梁武帝时达摩为始祖。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唯识宗、相宗、有宗,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及《成唯识论》等为主要依据,其教义为宇宙万有,悉为识所转变,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晓得了一切事的实相,就可以转识成智而入佛智。在印度以戒贤大师为祖,在中国以唐时玄奘三藏为始祖。

莲花出于污泥,金玉藏于土石

宋朝的江西从悦禅师参访云盖守智禅师的时候,对谈不到几句,云盖守智禅师就批评他道:“看你虽然是长沙道吾山的首座,但是谈吐竟如醉人一样!”

从悦面红耳热的答道:“请和尚慈悲,不吝开示!”

守智禅师问道:“你曾参访过法昌禅师吗?”

“学人看过他的语录,已经融会在心,因此没有去参访。”

守智禅师再问:“你曾参访过洞山克文禅师吗?”

从悦不屑地回答道:“洞山克文吗?终日疯疯傻傻的,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算不上大德禅者!”

守智禅师庄严地开示道:“禅在哪里!你就往尿臭气去参!”

从悦看守智禅师说得很认真,就依守智禅师的指示,去参访洞山克文禅师,因而深领奥旨,便回来感谢守智禅师。

守智禅师问道:“你去参访克文禅师如何?”

从悦诚恳恭敬的禀告道:“若不得禅师你指示,此生就蹉跎了,故特来礼谢!”

守智禅师道:“礼谢什么?礼谢尿臭气好了。”

醍醐灌顶

以貌取人,是很多人的通病,以穿着取人,更是常见的事情。禅在哪里?禅不一定在较好的容貌上面,不一定在美好的穿着上面,“一条布裙,作尿臭气”,这是慧眼看到的禅境。我们应知,莲花出于污泥,金玉藏于土石。

禅机故事

小小的芥子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李渤一派得意洋洋地说道:“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

智常禅师接着问道:“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颗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恍然大悟。

佛学百科

普贤菩萨

普贤,是梵文的意译,亦译为“遍吉”。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右侍,专司“理”德。其职责是把佛门所倡导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他的塑像最大的特点是骑着一头白象。相传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现峨眉山万年寺有宋代铜铸普贤骑白象的造像。

心似明镜亦有痕

很久以前,有一座寺院叫圆心寺,庙里有个得道高僧,叫了空。他十六岁时离开父母出家修行,距今已经有近百年了。

了空大师自出家以来,每日里,青灯黄卷,早诵晚唱,晨钟暮鼓,香熏经洗,自感沾山水之灵气,吸佛道之精华,已经六根清净,六尘不染,了却了一切尘缘。因德高望重,令人高山仰止,一时间圆心寺香客不断,来参禅解悟的也络绎不绝。了空大师知道,以自己的修行,死后是可以成佛的。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个青年,想了却尘缘,皈依佛门,在这里寻一份清静,找一方净土。就跪在了空大师面前,说:“师傅,请收下我做您的徒弟吧。”了空大师看了看他,说:“你真的能了却尘缘吗?”青年肯定地点点头。

了空大师的心里突然闪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不相信眼前这个青年能了却尘缘,一心向佛。于是,了空大师拿出一个早已蒙尘的铜镜,递给青年,说:“佛门净地,纤尘不染。既入空门,尘缘必了。镜如尔心,若能擦净,再来。”

青年拿起铜镜跪别而去。回到家,净了身,燃了香,心无杂念,虔诚地拿起铜镜擦了起来。上面的浮尘轻轻一擦就掉了。然而,有几个黑色的印痕却怎么也擦不掉。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热门推荐
  • 恋人在身边

    恋人在身边

    夏夜的雨来得又急又猛。滚滚雷声爆裂着粉红色的电光,划开幽暗的夜。窗内的空气燠热又压抑,潮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清瑾长眉斜挑,薄薄的唇喑哑地吐出残忍的话,“从我来到这个世间,第一眼看见你,这一切便已经在劫难逃!”============================================【某苏的VIP读者群:134237135,亲们敲门请提交红袖ID。】
  • 灵武诛神

    灵武诛神

    废材少爷因一块神秘黑石的力量而修炼,一路斩妖兽,吞兽魂,灭宗派,带着心爱的女人问鼎武者之巅,辱我者,阻我者、欲杀我者,皆杀!
  •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本书辑录了希区柯克惊悚小说三十余部。这些小说事件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每一篇小说都充满了希区柯克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谋杀陷阱连环布局,杀机惊魂步步惊心,黑暗之处幽冥来袭,事件场景血腥残酷。故事以人性的冲突为出发点,情节安排巧妙,结尾曲折惊险,出人意料,其中又不乏黑色幽默式的夸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希氏的惊悚手法的精髓。阅读希区柯克的惊悚小说,体验希区柯克的超级惊悚盛宴,感受最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希区柯克一起,在希区柯克的惊悚世界里齐声尖叫!
  • 魔兽世界之心灵契约

    魔兽世界之心灵契约

    记得矢志不渝吗?在亚米萨兰废墟里徘徊的鬼魂王妃,在黑海岸长桥码头痛哭的暗夜精灵。记得至死方休吗?在灵魂高地里痛苦等待的女亡灵,瑟伯切尔那个残破凄凉的墓碑。记得爱与家庭吗?瘟疫之地那个终生和马相伴的孤独老人。记得斯塔文传说吗?那个因得不到所爱而血染密斯特曼托庄园的男人。记得第一次骑着角鹰兽腾空而起,飞越迷雾之海的感觉吗?记得西部荒野海边的落日和银松森林的月光吗?如果你无法忘怀这一切,请到这个故事里面来走一遍,在艾泽拉斯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纯真年代里怀念我们的曾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妾心如水

    妾心如水

    *一场宫廷斗争,我被拉进漩涡。我最最爱的亲人惨死宫中。我最最爱的人与我成婚只为了折磨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成了这个世界最最孤寂的一个人。灵魂在狂风中摇摆…当身体被疼痛淹没,情感是否还能被守护在心底的最深处,完好无损!*我常说:人不能做错事,因为有些事错了,就不可能再挽回。所以,做错了!就要罚!做错的人,就应该坦然的受罚!*逃走是否能够逃离噩梦般的一切?心死是否能够逃避所有的伤心?事情发展到最后,还有什么是我所能坚持的。一手帮助我最最心爱的男人得到帝国江山。是我赎罪的方式。*渊哥哥,但愿我们永不相见…*当爱,被恨蒙蔽!当鞭打,变成了你爱我的方式。我能给你天下,却再也给不了你,我的心…
  • 王的绝世宠后

    王的绝世宠后

    梦的读者群,新的哦,72792057(桔子皮的味道)欢迎亲们前来活跃气氛哦。那一夜,她被卖入妓院烙上妓印那一天,她被买下训练三载那一年,她将心托付却被当作礼物送出她是谁--“穿上衣服,你不必为我暖床!”苏寻玩味的看着她,一袭黑衣,头发轻轻一束,浓眉间带着一丝笑意“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妹妹,你首先是我的女人。”雪千夜灼热的眸子透着些许疲惫,一年多的寻找让他几乎发狂。宫闱深处,权谋计量她回眸浅然一笑,右肩上的胎记形如蝉,艳如血。红颜一笑江山飘摇挑起葱葱玉指,她的声音如烟飘渺,我是--血蝉!梦新文出炉,大家多多支持哦,<爷,妾是杀手>隆重推荐好友的文:<一个妈妈三个爹>,超级搞笑的文风,诙谐的语言,精彩的情节,绝纱的故事.保证点开就不想再关掉的文.梦梦人格担保.
  • 都市童话

    都市童话

    也许青春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场舞蹈、一次演唱落幕后的感慨,在长大后的日子忆起那人、那歌、那梦,恍然如昨。仿佛一粒尘埃入眼,让你自然地落下一滴疼痛的泪。生活就是灯光迷乱的舞台,其实打动人的并非是出众的容颜、靓丽的服饰以及美妙的嗓音,而是那颗用真情演唱的心,不管是掌声如雷,还是知音难寻,这真情演绎的过程自然流淌成一曲精彩的歌。
  • 恋爱欲言又止

    恋爱欲言又止

    小小的树种子,一日又一日,便生长出茂密的浓荫。那份初次的悸动,如蜘蛛网般密密麻麻的布在心头。感情能否开花结果?
  • 以心御魔

    以心御魔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意欲平凡的孩子——张雨。遭受世界折难、堕入红尘迷惘。为了复仇堕入妖道,哪知自己苦苦追逐的仇恨竟是梦幻泡影!从此抛名弃姓,更名逆无名。又遭受际遇,被赋予逆天的使命。意欲平凡的张雨本不愿背负逆天之命。谁知天意弄人,一波又一波的磨难挫折,一次又一次红尘的陨落……从此,他怨天恨地,誓要逆天改命,追溯那凄美的身影…踏破三十三界,征讨天外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