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200000002

第2章 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1)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佛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则能保持心境澄明,则能洞悉世事,则能通达富贵。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无相禅师外出云游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他看到一个青年正在小河边用水车打水,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啊,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肯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但是,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无相禅师含笑问道。

“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果有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无牵无挂,我就可以出家,走自己的路了。”青年自豪地回答。

“你最了解水车了,那么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什么样子呢?”无相禅师接着问道。

“水车是靠下半部分置于水中,靠水流驱动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如果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抽上水来。”青年很认真地回答道。

“水车与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泊无根。修道也形同此理,要讲究出入适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出家光看破红尘还不够,更要立度众生的宏愿才好。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应该持有的态度。”

听了无相禅师的一番开示,青年欢喜不已地说道:“禅师您这一席话,真叫我茅塞顿开,使我长了不少见识。”

醍醐灌顶

佛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虽有人世之伤,却无空虚之悲。生活中,不要太执著,太执著就会陷入固执;也不能过于清高,太清高就会消极避世。我们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对物质要不拒不贪——生活离不开物质,但不能对它生起很重的贪心;对情爱不执不舍,爱不重不生娑婆。

禅机故事

一个孩子的开示

有一个寺院,佛像装点得太好了,珠光宝气。

一个小孩在寺院的大殿,当着住持,对着大佛撒尿。

住持惊讶,连忙阻止:“你这个孩子,不是造下地狱的因吗?”

孩子却说:“师傅啊师傅,十方都有诸佛,我往哪里撒不撒在佛的身上啊?”

这句话一说,住持大和尚马上深深给孩子鞠躬顶礼。

后来这个住持和尚跟别人说:“这个孩子不是一般人,是度我来了。”

佛学百科

中国佛教宗派

中国佛教是由汉语系佛教亦称大乘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亦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藏语系佛教亦称喇嘛教三部派组成的。中国特有的许多佛教宗派,主要有三论宗(又名法性宗)、瑜伽宗(又名法相宗)、天台宗、化严宗(又名贤道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八大宗派(都属于大乘佛教)。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珪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盘珪:“是怎么一个‘天生’法呢?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哦!现在还没有,但是,如果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就会跑出来了。”

盘珪:“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地发脾气了。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醍醐灌顶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其中的“心”,在佛家所指的是潜意识。比如:心生则种种法生,看到仇人会分外痛苦;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怨恨就会消失了。所以,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不变的现象,只是随着我们的潜意识转变而变化了。

禅机故事

怎奈天不淋一人

有一位禅师写了一句话要弟子们参究,那一句话是:“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弟子们得到这个话题便议论了起来。

第一个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却不淋雨,那是因为他穿了雨衣。”

第二个说:“那是一个局部的阵雨,有时候连马背上都是一边淋雨,另一边是干的,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不淋雨,却是干的,那有什么稀奇。”

第三个弟子得意地说:“你们都说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嘛,怎可说是局部阵雨,那是一定有一个人走在屋檐底下。”

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好像都有理,都没有个完。

最后,禅师看时机已到,就对大家揭开谜底道:

“你们都执著于‘不淋一人’的话题,且也执著得过分厉害,那当然争论不休。由于争论,所以距离真理越来越远。其实啊,所谓‘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人都在淋雨吗?”

佛学百科

佛、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后两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从佛身上说,还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戒骄戒躁才能精进,虚怀若谷方能成器

据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跟随般若多罗潜心研习佛法。

一天,达摩向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

般若多罗回答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于是,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梁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度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别梁武帝,渡江北上。

当时,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省荥阳县人。恰好那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于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离开之后,听讲的群众中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自己却不认得,刚才自己也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想要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站在江岸边,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正在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像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但是此处又没有别人,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听到话语,于是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着达摩。见达摩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到了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当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到了江边的时候,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就“扑通”一声,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便沉入了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却险些溺入水中。

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声责问道:“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只听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了,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愧不已,只有懊悔而归了。

自从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在北魏孝昌三年的时候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醍醐灌顶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这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那些麦地里的麦穗,越饱满的往往把腰弯得越低。谦虚是对别人的一种尊敬,也会让我们得到别人的尊敬。我们应谨记:戒骄戒躁才能精进,虚怀若谷方能成器。

禅机故事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佛学百科

禅师

禅师是和尚的尊称。《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文殊师利言:‘禅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即比丘能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南朝陈宣帝称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之号,皆寓非常尊崇之意。后用为对一般和尚的尊称。

遵循无常,顺无常而为之

从前,在一个国家里,有四个很要好的修行道士。尽管那个国家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和医生,但是没有一个人的能力,能胜过这四个修行道士。

有一次,四个修行道士又聚集到他们往常集合的地方来开会。他们中最年轻的那个修行道士说:“在这世间上,我们不知道可以活到什么时候呢?”

另外一个就接着说:“对了,让我们用法力来推算一下,到底我们可以活到什么时候?”

其他两人也很赞同这个提议。于是,他们便就地坐成圆圈。每人口中都开始念动奇怪的咒语,他们都在为自己推算到底能活多久。

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一个铁青着脸很恐慌的跳起来:“呀!太可怕了,我再过七天,就要失去我的生命,我就要死去了!”

其他三人也接着很害怕地嚷起来:“呀!我们也只剩下七天的寿命!”

突然,其中有一个人说:“死,我是讨厌的。”

其他三个人也跟着说:“我们都是不愿意死的,死实在太可怕了。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该推算了!”

最后他们一致通过了这样的决定:“既然讨厌它而又知道它将来临,所以,我们应该共同想一个从死神里逃脱的方法。”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说:“我想到一个很好的方法。我要游到海的最中央,藏在海水里。海的广阔是无边际的,任是死神怎样,他也不容易在那无边际的海洋中发现我,那么我的生命是绝对有保障的了。”

第二个修行道士说:“我也想到了,我要尽我的能力,腾到天的最高层,钻进那密集的乌云里,我的生命便能得到安全的保障。”

第三个修行道士说:“我要到国王所居住的城里,那是比王舍城要大几倍的热闹地方,死神想发现我是不容易的,即使被发现了,我赶紧再往人群里一钻,死神一定会把别人以为是我而给带走。”

最后一个修行道士,则是认为山中是最安全的地方的。

就这样,四个人各想了一个逃避死神的方法。于是在第六天的清晨,他们相偕去到国王居住的城里,把他们的事情告诉了国王并向国王作暂时的告假。

国王听了后,非常的怜惜,办了一桌丰富的酒席招待他们,并很和蔼地说:“好好的躲起来吧!不要让死神发现你们。如果你们能平安的归来,我一定办一席比现在更丰富的酒席为你们庆生。”

四个修行道士很礼貌的向国王告假出来后,一个就到山中,一个前往海里,一个腾上天空,一个钻进如涌的人潮,他们急忙地找到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以免被死神发现。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官吏跑来向国王报告说:“有一个年轻的修行道士,死在最热闹、人潮最拥挤的街道上。”

国王吃了一惊,他暗想:“死了,多么快呀!那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已经死了,那么其他的三人也一定死了吧!多可怜的修行道士们。”

不偏不巧,一堆乌云正疾走在王城的天空中,忽然那里面“扑通!”一声,一个东西恰巧掉落到宫殿前的院子,官吏走近一看,原来是另一个修行道士。同一时间近海的官吏又向国王报告:“有一个修行道士死在海里,被波浪打到沙滩上来。”

国王忽然想:“四个人已死去三个人了,那么那躲在深山里的那一个,恐怕也已死在山里了吧!”

国王越想越为四个修行道士的不幸遭遇感到可怜,他吩咐手下人说:“好好地把这不幸的四个修行道士埋葬了吧!”

然后,他就带了他的侍卫到释迦佛陀所住的地方去,告诉了佛陀四个修行道士的不幸遭遇。

佛陀静静地听着国王的叙述,过了些时候,佛陀慢慢的说道:“那的确很可怜,可是,要知道,在这世间上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也是无法从死里逃脱的,四个修行道士任他们有藏到海里和深山,腾上高空云层中,钻入如泉涌的人潮里的躲藏起来的本领,但没有一条是真能从死里把他们解救出来的路。因为只要是在这世间上有生命的,没有不会死的!有生就有死,没有一个人是不会死的,不过是迟早的差异……”

国王听了佛陀的开示后,细细地回味着佛陀话语中的意旨,渐渐地明白了人生的无常。

醍醐灌顶

同类推荐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上)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上)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帝权术

    女帝权术

    一次意外的爆炸,她以为自己会死在这场爆炸之中,没想到醒来后却已经重生穿越了。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所有的天马行空,只为和你相遇,千年之后,不悔曾经深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误惹总裁大人

    误惹总裁大人

    “我真是世界上最不幸的美少女啊~”从小学开始就经常不顾他人的冒冷汗自称美少女的点点,终于在25岁的时候遭遇了她人生中的滑铁卢——被相恋6年的男友甩掉了。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之后,终于从以前的天真慢慢蜕变成如今的冷静与理智。虽然平时还是会一副看起来天真浪漫的样子O__O”…失恋失业的她是如何成功获得事业与爱情的呢?事业:“你之前的两份工作都做得这么短,又已经快1年没工作了,我们很难相信你的忠诚度和能力的。”面试官面无表情地说道。“请您听我细细道来(吧啦吧啦2分钟后)因此,我相信我是能够胜任贵公司的这一份工作的。您给的一次机会,我将付出我十分的回报!”点点露出了她标志性的单边梨涡笑。其实,她的另一个身份是……
  • 阴阳师见闻录

    阴阳师见闻录

    童年事情,我就常常见到奇怪的叔叔阿姨在我身边飘来飘去。很多次我好奇的问父母他们到底是谁,得到的却是恐惧的眼神和责骂。从此我知道了,我见到的那些人形怪物叫做鬼!我恐惧过,逃避过,甚至试图自杀逃避。如果不是好心的方丈封住了我的双眼,我可能早就死了。当我渐渐长大后,我不再逃避,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帮助那些被鬼困扰的可怜人,用双眼看穿阴阳!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因,在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已分别达到85.3%和79.5%。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3亿人超重、肥胖,不乏30多岁就出现“啤酒肚”等。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都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此外,我国亚健康人数也约占到全国人口70名。到老年时再来补“锻炼课”,倒不如趁年轻时多运动。“运动不会使人丧命,潜在的病才会使人死亡。”
  • 算命先生的预言

    算命先生的预言

    在那场事故中,她的脸上添了一道又长又扭曲的伤疤,她只得将脸终日的包起来那日,她带着面纱出门,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姑娘,算一卦吧。”她认出这就是当年说她幸福难求的那个算命先生,她摘下面纱,“不用算了,我的命运已经注定了。”算命先生惊呆了片刻,摇头道,“命,都是命啊。”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处女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处女座

    影响扩大动向受瞩目,注意口舌是非经过过去两年被高高抬起的运势,处女抓住了更多可能性,拿出好作品,名声、分量更高了,身份也变了:成为父亲、母亲、老板,冠上某种头衔,在这不景气的年代,你总是能占据显眼位置,工作满档,受到提拔力挺,你的幸运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迈向2013年,处女们依然深受人际的牵引,处女身边的人想干什么,都会充分影响处女的计划。这些人包括:爱人、子女、兄弟姐妹、同学及朋友。这些人的意见,充分影响着处女座,也悄悄改变了处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