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200000017

第17章 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4)

那时,海边上有一个国家,正在遭受干旱灾害,庄稼都被枯死了。老百姓饥饿难忍,最后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大鱼见到这种悲惨的情景,痛苦地流泪,心想:“众生为了活命,竟然到了相互残杀吞食的地步,这是多么惨痛的灾难呀!我的身体有约一里长,也可以解决百姓半个多月的饥荒呀!”大鱼随即游到这个国家的海边,搁浅在海滩上。

全国百姓看到一条大鱼搁浅在海滩卜,举国上下都来割它身上的肉充饥,以求活命。鱼身上的肉却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几个月下来,鱼还是活着,鱼肉生长不止。

天神见到很不忍心,因此下界到鱼旁说:“你这样忍受数月不断割肉的痛苦,怎么能忍受得了呢?为何不早些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就可以脱离割肉的创痛啦!”

大鱼说:“我自己如果断绝了生命,躯体就会腐烂,百姓以后饥饿了,还会相互吞吃。我不忍看到人吃人的惨剧。”天神听鱼所言非常感动,尊敬地说:“菩萨胸中所怀大慈大悲之心,是难以起及的。你以后必定会成佛,普度我等苦恼的众生。”

国中有人用斧头砍下了鱼头,大鱼立刻就死了。灵识即投生王宫,成为这个国家的王太子。太子出生后就有圣人的智慧,具有四恩的大慈,泽及众生,犹如天地。谈到民众的穷困的情况,往往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然而国内仍然干旱。太子每逢饭食时,都是清心严肃地默对着食品,然后叫人将饮食撤下去,拒绝人们再给他送食物,并跪到地下叩头忏悔说:“百姓遭受痛苦,罪过是在我的身上。愿意丧失我的生命,求上苍惠赐雨水给百姓吧”他天天这样哀求、哭诉,精诚之心远达十方世界,感动了十方佛土的五百圣贤来到这个国家。

新国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喜欢得忘记了自己,亲自叩头奉迎,请到正殿上款待。皇后、太子全部虔诚肃敬地站在边上侍候。国王以最美的饮食,最好的服装供养众圣贤,使他们都能满足所需,并五体投地跪下叩头,涕泣而说道:“我心地污秽,行为恶浊,不符合要尊敬佛法僧三宝和报‘四恩’的教导,导致干旱害苦了全国百姓,应当惩罚我的罪过,把我流放到艰苦的地方。国内连年的枯旱,百姓深处在饥饿、困苦、怨恨、悲痛的情境之中,恳求各位圣人为我国百姓消除灾害,将罪报降到我个人身上。”

诸圣贤安慰道:“你是一位仁慈的君主,慈悲而又仁爱。功德已与帝释天相同了。十方诸佛都是知道的。今天授给你福报,希望你不要再悲戚了。你赶快下令,叫全国的百姓都去种稻谷吧”

国王遵照圣贤们的教导,立即下令全国百姓都去种稻谷。国内男女都积极参加,没有一家不听令的。由此因缘,稻谷都化成了瓜。管理农业的大臣向大王禀告了这件奇事。国王说:“等瓜熟了再说。”成熟的“稻瓜”覆盖了全国土地。瓜中都包含着稻谷,每只瓜都有数只稻谷,而且这些稻谷芳香,香味溢满全国。

举国上下欢欣无比,大家都赞叹和歌颂国王的功德。四周其它原来不和睦的邻国,也都来进贡称臣了。许多黎民百姓都移居到这个国家。国界逐日扩大延长,许多小国率土来归。全国臣民都持戒归命三宝。后来,国王和臣民们寿终之后都往生天界生为天人了。

佛说:“当时那个贫困之人就是我的过去身,我累劫之中仁慈惠施拯救众生,今日终于成就佛道,号天中天,为三界中的大雄。”

醍醐灌顶

佛也来自人间,初为世人,之所以能修炼成佛,皆因历尽的苦难之后的大彻大悟。佛是要讲究一个缘字的,每一个世间之人,都必须要接受一些考验和磨难才能修得正果,因为不经历一些事情,就不能悟,不能悟,自然也就不能解脱。

禅机故事

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佛学百科

什么是度牒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

古代度牒一般由尚书省下的祠部颁发,故亦称祠部牒。度牒上一般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被为难,可获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得到政府的保护。

没有从天而降的幸福,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收获

从前,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佛祖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一一交代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一座寺庙,为佛祖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佛祖!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佛祖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那么,方便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佛祖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这座寺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什么?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佛祖求财求宝,佛祖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佛祖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佛祖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想要得到,你必须先要付出!”

醍醐灌顶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的是萝卜,就不要指望能收获黄金。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没有从天而降的幸福,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收获。

禅机故事

等闲击碎虚空骨

在日本禅门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梦窗国师。梦窗国师少年时,曾经有一次千里迢迢到京都一山禅师处参学。

梦窗到方丈室向一山禅师请示道:“弟子大事未明,祈求禅师直指开示。”

一山禅师听后,不但不告诉他,并且很严峻地说道:“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

梦窗再三恳求,仍得不到一山的开示,于是含着眼泪辞去,前往镰仓的万寿寺叩参佛国禅师。

在佛国禅师的座下,他遭到了更为无情的痛棒。这对殷殷求道的梦窗实在是一大打击。

梦窗终于伤心地对佛国禅师发誓道:“弟子若不到大彻大悟之境,绝不回来见师父。”

他辞别佛国禅师,连夜到了一个山林里面,与大自然做静默的回答。有一天在树下,心中无牵无挂,不知不觉到了深夜,就想到茅棚里去睡觉,正准备上床之时,误认为他已经走到茅棚的墙壁,不知不觉把身子靠了过去,结果却跌了下来。在跌倒的一刹那,不觉失笑出声,就此豁然大悟。

在身心开朗之余,他作了一首偈语说: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一夜暗中扬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

佛学百科

什么是戒牒

戒牒并不像度牒那样具有官方色彩,它是佛教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由僧官机构及其僧官直接签发,或由传戒师发给。戒牒上一般要写明受戒人,戒名(如菩萨戒等)、日期、传戒和尚,证戒师、教授师、坛头、和尚、同学伴侣、同受戒人及受戒发愿文,未署僧录等名,或盖僧官机构的印章。其中证戒师、教授师、伴侣等有时象征性地以佛、菩萨代之,签署者一般为僧录等高级僧官。

同类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嫡女很嚣张:王爷接招

    嫡女很嚣张:王爷接招

    上一世,她为他,身披铠甲,添刃饮血,剑锋扫过的地方,鲜血蹦出,稳固龙吟王朝。可是他确为了纳妃,纳嫔,让她边境平乱,意外惨死。幸的上天垂怜,她重生在一个七品不受宠的嫡女身上。可是再生后,她的生活?有点太过于悲剧了?或许,是不是也可以称之为太喜剧了?某女小脸板着,虽然她是七品嫡女,但是她还有一个富豪爹得:“我爹可是龙吟首富,所以我不缺男人。”某男脸色一黑:“你敢拿着钱养男人?本王告诉你,想也别想,谁敢碰你,本王宰了他。”
  • 农女的如意庄园

    农女的如意庄园

    上有眼睛不好使的奶奶,中有软弱无能母亲,下有一个两岁的奶娃弟弟。穿到这样的一个家庭,她,欲哭无泪。一到雨天,外边下雨,家里下雨,冷不防摔一跤,鞋破脓流。一无所有的家庭,餐餐野菜。没房咱想法盖,没田咱想法买,没吃的咱挣钱!可是,为嘛好不容易一切都变好了,她也成了小富婆了,那个渣爹竟然带着女人回来了?!且看她凭着这21世纪的文化精髓以及新新人类的无穷智慧,如何斗智斗勇的拼搏自己所要的生活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十七岁的天才少年林伟诺,因为父亲的交友不慎,原本富足的家顷刻间变得荡然无存。他转去二等中学,搬到了破落的平民居。搬到平民居的那个暑假,林伟诺阴差阳错地认识了那个在黑暗里逆光生长的坚强少女阮凌瑶。暑假的相处时光让他们惺惺相惜,飞进对方窗户的纸飞机里,写满了少年心事。他们约定一起看一次海,却一同失约……
  • 绝天

    绝天

    倒霉穿越到修行废柴体内,体内隔三差五出现点小纰漏,狗屎运独爱寻上他。在别人想着如何推到美女时,他已经被美女强行推到N多次次……哎,人生怎一个悲惨了得,当真是寂寞如雪……
  •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穆祁然,上一世全心全意为所爱之人宁愿沾染鲜血。却遭遇惨死。即便她曾甘愿与所有人为敌。好在上天待她不薄,12岁重生,被襄王府世子爷御君倾所救,这一次,她要一个个解决上辈子背叛对付穆府的人!
  • 鸟奴

    鸟奴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