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200000015

第15章 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2)

有一位西方比丘请求他的师父,允许他到缅甸其他著名大师那里学习密集禅修法门,师父立刻就答应了。

几年后,他又回来了。

师父问道:“你学到了什么没有?”

徒弟回答:“没有。”

“没有?为什么呢?”

“没有一法不是原来就有的,也没有一法不是我离开这里之前就存在的。”

“你还经验到什么?”

“很多的师父和禅修的法门,”徒弟回答,“但是,我愈深入佛法,愈是深刻地体会到,修行根本不需要到处跑。”

师父回答:“哦!是这样的,没错。我早该在你离开之前就告诉你,但是当时的你是不会理解的。”

佛学百科

众生的意义

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色不迷人人自迷,悟相本空空色相

一天,洞山禅师突然间问云居:“你爱色吗?”

云居一惊,手上的竹箩把持不住,几粒碗豆撒了出来,滚到洞山禅师的脚下。

洞山弯下腰,把豌豆一一拾起来,望着发愣的云居微笑,好像自己刚刚问的话,只不过是云淡风轻的一抹流云。

云居却觉得似一声霹雳,犹在耳边轰轰作响,半天回不过神来。

“好辛辣的一个问题呀!”他想,“你爱女色吗?你爱颜色吗?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侍候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利吗?你恋慕妖娇艳丽的女色吗?……你爱色吗?”

云居望着站在眼前的洞山,知道这一答是生死性命的一答。色,是五欲之一,万恶淫为首,出家人清心寡欲修行的大敌,了生死求菩提的难关,都是色。洞山这一问,是—剑直刺心脏,让人连一点回避的余地都没有了。

云居放下竹箩,勉强按捺住翻腾不已的心涛,脸容一整,沉声回答:“不爱!”

洞山把云居一番受惊、闪躲、逃避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不免有些惋惜:“你嘴里说不爱,恐怕心里还没有准备好吧?一碰上真正的考验,能守得住自己吗?”

云居伸手往胸前一指,大声说:“守得住!”

洞山只是笑,也不回答。

云居把竹箩里的豌豆收齐了,忽然想到什么,立刻问洞山:“你还爱女色吗?你守得住自己不受女色诱惑吗?”

洞山仰头笑成了一股疾风:“女色于我,不过是镜花水月,刹那间云烟过眼了。无所谓爱,无所谓不爱,无所谓国色天香水玲珑。说穿了,也不过一具臭皮囊披上俏丽面具而已。一副浑身腐臭的尸体,有什么可爱不可爱的呢?你问我爱不爱,爱又何妨?不爱又何妨呢?”

云居接着问道:“如果沾染爱色,不就堕入阿鼻地狱,永难脱劫逃生了吗?”

洞山收起笑容,正色对云居说道:“眼中有色,心中无色的人,像一团硬铁,刀枪剑戟刺不透。女色能杀邪人,不能惑正人。我们学禅法的沙门,视女色如众生色,心中无有贪恋,只有悲悯,自然无惧一切艳色烟视媚行。不能把心修行到无欲无贪境界的人,天地宇宙都是阿鼻地狱,他又能逃到哪里去?”

醍醐灌顶

有的人为了追求金钱不择手段,有的人为了追求地位而身陷囹圄,有的人为了追求春色而堕落其中。色不迷人人自迷,悟相本空空色相。在佛家看来,“金钱”、“地位”、“色相”都是一些虚幻的表象,只有皤然醒悟,洞察一切色相,才能了悟色相本空的真理,并不为这些虚幻所累。

禅机故事

幸福在什么地方

有一天,小狮子问它的妈妈:“幸福在什么地方?”

狮子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停地追着自己的尾巴。

不过,追了一整天也追不到。它把这情形告诉妈妈。

狮子妈妈笑说:“其实你不用刻意去寻找幸福,只要你一直向前走,幸福便会自然的跟着你了!”

佛学百科

真谛大师

真谛大师是西北印度优禅尼人,在华的23年间,共译出经论64部之多。他是南北朝时间最重要、最的译经家之一。在真谛大师所译的经典中,《俱舍释论》、《摄大乘论》、《唯识论》等,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重要译作,这些论作能过真谛大师的传译,大乘唯识遂在中国发展起来。

只有常常自省,才不会被虚幻的色相所迷

很久以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去往坟场的途中,都必须穿越一块田地。田主人看到比丘老是穿越他的田地,禁不住地起了瞋心。

有一天,田主人拦下比丘问道:“你是哪儿来的乞士,每天在我的田地过来过去的,田地都被你走出痕迹来了!”

比丘回答道:“我目前正在兴讼当中,急需有人为我作证,为了找寻证人,所以必须经过你的田地。”

比丘说完就走了。这时田主人心生好奇,跟在比丘后头,看他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后来就跟到了坟场,田主人发现,那里到处是一些臭烂发胀的尸体骨骸,而且一些鸟兽还正在食噉这些尸体。

比丘指着这些鸟兽对田主人说:“这些鸟兽就是我的证人!”

田主人觉得很疑惑,问道:“为什么这些鸟兽就是你的证人?你身为一位出家众,又能够和谁有争讼?”

比丘答道:“我的心仍会追逐着虚幻不实的色声香味细滑等五欲境界,有许多烦恼、恶念。为了降服心当中的烦恼贼,所以每天都到旷野当中,观察这些臭秽不堪的骨骸,再转而观察自己的这个色身,从头到脚没有一处和这些尸骸有所不同,并且提醒自己:‘这念心是如此的生灭变异,无常迅速,变迁不定,应该忏悔改过,不要再造作恶业。’这些每日食噉尸体的鸟兽,正是色身不净的证人啊!”

田主人听了比丘所说的教诲,泪流满面,哽咽难言。原来这位田主人过去生在迦叶佛住世时,长年不断地修不净观,观想色身不净,因而听闻比丘所说的道理后,和比丘都证得须陀洹果。

醍醐灌顶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下来就是有各种欲望的。我们的周围也常常充斥着各种诱惑的陷阱,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色相所迷。我们只有常常自省,才能不被这些色相所迷,才能摆脱一切烦恼,获得一身的清净。

禅机故事

地狱与极乐

有一个地方首长去拜访白隐禅师,请示佛门常说的地狱与极乐是真实的还是一种理想,并希望白隐禅师能带他参观到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白隐禅师立刻用所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话辱骂他,使得这位长官十分惊讶。

刚开始时,长官基于礼貌的关系,都没有回嘴。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并大喝:“你算什么禅师?简直是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木棍就往白隐禅师身上打去。

白隐禅师跑到大殿木柱后,对着面露凶相,从后追赶的长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恢复自我的长官,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急忙跪地道歉,请白隐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白隐禅师说:“你看,这就是极乐!”

佛学百科

太虚法师

太虚法师(公元1889—1947年),崇德人,俗姓张,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云老人。太虚法师一生倡导佛教革命,致力于佛教事业,其影响极为深远。著有《佛法总抉择谈》、《新的唯识》、《论法相必宗唯识》、《再论法相必宗唯识》等唯识学论文,同时还把有关唯识的各种讲演、疏释、文章汇成《法相唯识学》一书,对法相唯识学的研究相当深入。后人辑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祛除心中的独占之火、瞋火、嫉妒之火、猜疑之火

三千多年前,在一棵大树下,慈悲的佛陀对着数千信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位富家公子迎娶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为妻,这位新嫁娘不仅是温柔可人,而且体贴、贤惠,小两口相敬如宾,过着人人羡慕的日子。

一天中午,年轻的富家公子坐在餐桌前,望着美丽贤淑的妻子,一时兴起,想与爱妻小酌一番。妻子知道丈夫的心意以后,就亲自到酒窖去取酒。当妻子打开酒瓮的盖子,正准备舀酒时,竟在瓮中看到一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正与她对望,她愣了一下!瓮中人也愣了一下!妻子随即笑一笑,瓮中女子也对她笑一笑。这位瓮中女子笑得甜美,让妻子觉得不安;是丈夫嫌自己不够美丽吗?另外又找别的美女藏在家中!是丈夫变心了吗?

妻子虽然贤淑,但是想到丈夫竟然背着自己做这种事,愈想愈气愤,愈想愈妒忌,愈想愈怒不可遏!觉得丈夫太过分了!她气冲冲的离开酒窖,对着丈夫,气急败坏地大声怒骂:“你这薄情无义的负心汉!把狐狸精养到家里来了,既然你喜欢她,你又何必娶我呢?你……你……”妻子气到全身发抖,根本无法再说话。

丈夫听了,困惑的走进酒窖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他向酒瓮中探头时,竟然在瓮中发现一位英挺的男子!本来被骂得一头雾水的丈夫想到妻子恶人先告状,做了有损妇德的事还大声吼叫,这实在是忍无可忍!怒火中烧的丈夫,冲到妻子面前怒吼着:“你……你竟然背叛我!把男人藏在家里!你还有脸污蔑我!”

他们彼此指控对方的不忠,因此而争吵不休。他们的一位婆罗门朋友,闻讯立刻赶来排解纠纷。结果,当他到了酒窖,在酒瓮中却意外的发现富家公子已经另外结交了另一位婆罗门,还瞒着自己把他藏在家里供养!于是,这位婆罗门立刻拂袖而去。

适巧有一位比丘经过这里,听说了这件事情,就前往酒瓮中探头查看。当他看到酒瓮中另一位比丘的影子时,立刻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这位比丘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娑婆世界的众生真是愚迷啊!将虚妄不实的幻相、影子当作是真实存在的,认为自己亲眼所见必定就是真实的,为了这不真实的假相争执、吵闹不休。请你们都过来吧!我来为你们请出瓮中人!”

于是,比丘拿起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向酒瓮砸了过去。只见美酒流泻一地,哪里还有什么藏在瓮中的男人、女人、婆罗门呢?

夫妇两人此刻方才明白,原来自己被独占之火、瞋火、嫉妒之火、猜疑之火烧得晕头转向,因此完全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醍醐灌顶

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场魔术,而我们就像魔术场下的观众,整天被这个奇幻的世界所牵引着。如果想摆脱它们的牵引,我们就必须掀开那个魔术的“底牌”。祛除心中的独占之火、瞋火、嫉妒之火、猜疑之火,我们才能不被表面的假相所迷惑,才能清楚地认识这个真实的世界。

禅机故事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游僧人,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其它一句话也不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的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很快的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我不供养。”说着转身就入店内去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个店主我都不如,可见其禅道之高了!”于是下决心闭门苦修,以求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有道禅师再回答道:“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地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吆喝道:“伙计!泡茶,泡茶,泡好茶!”

佛学百科

世界上最大的睡佛

“巨型睡佛”又称“隐形睡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县城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连襟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的“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光:“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终于言下大悟。

说到真理,有时要从肯定上去认识的,但有时也可从否定上去认识的。如《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从肯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般若心经》又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从否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大珠慧海禅师否定一切名句文身,不是妄语,因为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醍醐灌顶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当我们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些虚假的东西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当我们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

禅机故事

砍头

龙牙与德山论禅。

龙牙说:“我手上有一把锋利宝剑,想砍你的头。”

德山:“砍吧。”

龙牙哈哈大笑:“你头已被砍了。”

德山也哈哈大笑:“头已落地了。”

一日,洞山笑说:“其实,并不是德山的头给你砍了,而是你的头被德山砍了。”

龙牙大惊:“我的头在这里啊!”

洞山接着说:“德山被砍下了的头,你亲自拿给我看!”

龙牙大悟。

佛学百科

佛教徒的分类

从教徒成分上看,佛教基本由出家的僧人和在家的居士两部分组成。僧人中的男性称作“比丘”,俗称“和尚”;女性称作“比丘尼”,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居士中的男性称作“优婆塞”,女性称作“优婆夷”,合称在家二众。出家的二众与在家二众成为佛教的四众弟子。在家信仰佛教和离家修行佛法,各要经过一定的手续。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文化等的不同,佛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出家修佛和在家皈依的程序,但从衣着、要求等方面看,各地都有一些使僧人和居士有所分别的制度。

杀鸡取卵不如细水长流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做功德。

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他说,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听了,也报告说道:“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热门推荐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正经事

    正经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她是现代金牌杀手,一朝重生乱世,她女扮男装从军南征北战,占卜观天象,运筹帷幄的指点一切,十三岁便在那乱世战场杀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万人敬仰的镇国将军。十三岁神将,却无人知将军本是女儿身,圣旨下,迫娶当朝公主,同房三年却不知公主本男儿身。一朝本性暴露,风云人物争着要,异国太子:嫁我,并肩指点江山,许你一世恩宠。天下首富说:用天下钱财买你一生相伴。他说:“若我为皇,你必为后,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看她最后选择了谁?谁有是谁的归宿?异国太子?天下首富?还是他?
  • 深红色童话书

    深红色童话书

    本书是一本32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可爱的伊隆卡》《七个西蒙的故事》《小小野蔷薇》《强壮的王子》……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半欢半爱

    半欢半爱

    醉纸迷津的都市,霓虹灯里的夜场,她从没想过她心中的守护男神竟是拉皮条的。她更没有想过她深深爱着的男人竟是别人孩子的爸。究竟是怎样的仇恨让她东躲西藏,只为那一瞬间的快感?冰冷、仇恨、鲜血……让她人迷失的方向。
  • 选对行业跟对人

    选对行业跟对人

    《选对行业跟对人》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职场类图书,是为职场新人量身定做的职业规划书。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总会感到些许的迷茫,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如何,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复杂的职场环境,不知道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哈尔滨出版社重磅推出的《选对行业跟对人》能够帮助初面职场的你化解心中的疑虑,摆脱这些问题带给你的种种困扰。
  • 世世禁宠

    世世禁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不过是一缕异世的幽魂,两世恩怨,世世被帝王宠爱,却屡次被抛弃。轮回前世,他们之间谁负了谁?人进宫廷,斗得过皇后,强的过帝王。她不是懦弱之辈,只是时机未成熟。只是她的爱已经这般伤,到不如伤的彻底。弃妃翻身争天下,暴君冷眼夜夜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红莲国一向不喜好女人的妖孽王爷,却破天荒的将她养在身边,疼进了骨子里。她赌气要离家出走,却被那妖孽拦住讨债:“本王的出浴图都叫你卖遍了整个莲都,你得负责……”某女不满:“让我负责也行,你得说你是因为什么看上我的!”某王爷妖孽一笑:“因为你傻。”某女闻言暴怒,正要发飙之时某妖孽又开口了:“但本王就是喜欢你这种有点傻,脑子不好使的,嗯……很好养活……”(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