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8700000006

第6章 打猎

进入旱季之后,很久都没有下过雨了,草原上众多的沼泽大部分已经干涸,雨季时能疯长到半人高的草,现在也的变得低矮枯黄。

顶着头上的烈日,寻找着猎物留下的足迹,高扬正在努力追踪着一头体型硕大的羚羊。

是的,高扬没有死,他运气出奇的好,以一个都市人的体质,在非洲某处不知道是哪里的草原和热带雨林的交汇处,远离现代文明,还能存活三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的。

这是高扬在非洲历经的第三个旱季了,换句话说,高扬流落到非洲已经有三年了。

在这里,能否生存下来,与掌握的技能无关,与手头上有什么物品也无关,单纯的就是看运气,或者说看命够不够硬,至少对于高扬来说是这样的。

不得不说高扬的的命确实够硬,被毒蛇咬伤,虽然高扬已经把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但没有人救他的话,还是死路一条,可高扬很幸运的碰到了一个正在迁徙途中的原始部落,然后,他活了下来。

高扬后来才知道,救他的原始部落里如果有人被毒蛇咬伤的话,会用传统的手段来医治,而高扬很幸运,被他们治好了,只是在左手的掌缘处留下了一个大疤。

原始部落的手段能是什么?除了用上些不知名的草药之外,就是依靠他们某个信仰的神灵保佑了,据说在神灵的佑护下,高扬身上的蛇毒没有什么威胁,倒是高扬给自己来的那几刀造成的巨大伤口,反而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没办法,高扬当时只怕能让毒血快点流出来,一时激动,下手未免狠了些,而能在当时的情形下活了下来,高扬特别的庆幸,因为据他后来得知,按照部落里救人的办法,十个人里或许能救活一个。

不过高扬最危险的时刻,还不是被毒蛇咬伤,而是被救了之后,大概过了也就是一个来月,高扬刚能开始下地行动的时候,终于患上了疟疾,把他带着的所有抗疟疾的药都吃了,却没有半点效果,连续打了十几天的摆子,整个人瘦的不成样了,却奇迹般的没有死去。

三年来,高扬光是疟疾就得四次,几乎把能得的疟疾种类都得了个遍,却始终都扛了下来,也不知道是疟疾得过之后会产生抗体还是怎么着,今年高扬还没有犯过疟疾,他似乎摆脱了疟疾这个噩梦。

当然了,高扬能幸存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遇到了救他的原始部落,如果没有那些好心人救他,高扬早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救了高扬的原始部落很小,也相当的原始,一共只有十七个人,其实就是一大家子,过着到处迁徙,靠着采集和打猎为生的生活。

高扬不知道这个部落属于哪个种族,只知道部落的名字叫做阿库里,高扬问过部落里的酋长,也就是部落里年岁最大的人,可惜酋长也不知道他们是属于哪个族群。

阿库里部落甚至没有种族这个概念,只有他们遇到和自己一样的部落时,才能有通婚的机会。

极为原始的生活状态,阿库里部落的死亡率可想而知了,在高扬到部落里的三年,共有四个孩子出生,也有三个人死去,最大的一个五六岁的样子,而最小的一个刚刚出生两天,整个部落里年纪最大的,也就是部落的酋长,好像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

不是高扬没问过酋长的年纪,而是部落酋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大,他只记得好像已经活过了四十多个雨季。

高扬对于语言的学习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而阿库里部落的语言又很简单,词汇量也非常的少,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高扬和人沟通就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高扬能从这些原始人嘴里得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高扬至今不知道,他是在那个国家,身处何方,他只知道是在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的交汇处,向北走上两三天,就是稀树草原,向南走上两三天,就是热带雨林,而高扬对于非洲的地形并不熟悉,他完全无法从地貌特征上分析出自己是在那里。

三年了,高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家,可是这三年了,高扬一次都没有遇到过文明的痕迹。

之所以会远离文明世界,是因为阿库里部落本来就是为了避开战乱才迁徙的,而且是向着远离文明的地方迁徙。

阿库里部落原来也曾有文明世界的人来造访,还带来了一些现代的东西送给他们,可是后来,开始打仗了,那些拿枪的人,会杀死看见的任何人,甚至只是为了取乐,在阿库里部落的人外出打猎时被杀了三个人之后,阿库里部落就开始不断的迁徙了。

这几年来,阿库里部落和高扬都没有遇见过其他的人,但是高扬也因此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他曾向四个方向探索过,最远时走出了七八天的时间,但最终一无所获,现在高扬想找到来时的那条河也不可能。

在阿库里部落的三年里,高扬每天都会跟着部落里的人外出打猎,整个部落里连带高扬在内,一共只有五个人能够打猎,剩下的妇女和孩子,则会收集一切能吃的植物和昆虫,如果没有收获,整个部落就得挨饿了。

得益于不知道几年前和文明世界的交流,阿库里部落里是有铁器的,到现在为止,阿库里部落还有六把短刀和四柄长矛,虽然打造的很粗陋,但很好用,据酋长说,这都是一些皮肤很白的怪人送给他们的礼物。

但阿库里打猎时,主要用的还是弓箭,刀和长矛只是完成最后一击的,甚至完成最后一击的机会都很少,因为大多数时候,用不到长矛,猎物就已经死了。

现在,高扬正在和部落里的其余四个人,一起追踪一头中了毒箭的羚羊。

进入旱季之后,原本遍布在草原上的沼泽大多数都已经干涸了,只有少数几个大沼泽里还有水,这些大沼泽成了附近所有动物的水源地,打猎变得比雨季时简单了许多,只要冒着猛兽环伺的威胁守在沼泽边,很容易就能用毒箭射中猎物。

高扬他们正在追赶的大羚羊,就是在沼泽旁边射到的。

高扬他们所用弓箭自身的威力可以忽略不计,其主要作用的还是箭头上涂抹的箭毒。

箭毒是在一种甲虫的幼虫上提取到的,这种毒素虽然致命,但发作的时间有点长,如果是猎杀体型稍大些的猎物,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毙命,而高扬他们这次射中的羚羊的体型太大了些,大概有二百来斤,虽然中了两记毒箭,却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将羚羊杀死了。

中了箭之后,羚羊会疯狂逃命,人的速度是不可能追上的,而箭毒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杀死羚羊,所以阿库里部落的狩猎方法就是射中猎物后,跟着猎物的踪迹一直追下去。

追踪猎物的距离有长有短,追出几十公里的距离是很正常的,总之直到猎物殒命被他们找到之前,就要一直追下去,所以阿库里部落狩猎的技能不算多高明,但辨踪追击和长跑的本领,却是极为的高明。

阿库里部落的人能从杂乱无章的足迹中,分辨出那个足迹是他们的猎物留下的,也能从几根断草中,准确的找出猎物逃跑的方向,甚至还能用足迹或痕迹中透露的信息中,得知猎物还有多长时间会倒下。

在一起待了差不多三年了,高扬也掌握了辨识踪迹的绝技,只不过和部落酋长一同出猎的时候,没有他表现的机会。

从清晨时分射中羚羊后开始追赶,一直到了正午时分,高扬他们五个人都是一路小跑着跟踪猎物,虽然速度并不快,但高扬估计着至少跑出了三四十公里的距离,他已经快到极限了,但阿库里部落的四个人却是没有什么感觉。

换到以前,别说让高扬一路小跑三四十公里了,就算让他走上三公里,也早把高扬累够呛了,可是人在生存的压力下所能激发出的潜力是很惊人的,至少现在的高扬一口气跑上三四十公里毫无压力。

终于,跑在最前面的酋长停了下来,对着地面端详了几眼后,伸手指了个方向。

“它现在已经不行了,就在哪里,我们去找到它。”

听到酋长的话之后,高扬很是高兴,因为射中了羚羊两箭,今天的追击比他预想的时间要短的多,而能早些结束,总是会让人很高兴的,要知道回去的时候还要背上肉走上同样远的距离呢。

高扬喘着粗气,跟在酋长的后面向前走去,走出了大约一两公里后,他们发现了目标。

就在前方大约两三百米的地方,一头大羚羊站立在原地,不时的趔趄一下,虽然还没倒下,却也只是片刻之间的事了。

高扬紧跟在一马当先的酋长身后,兴高彩烈的挥舞着手里的猎刀,向着已经即将到底的大羚羊冲了过去,他们必须的抓紧时间,免得羚羊被狮子或豹子抢了先。

同类推荐
  • 烽烟尽处

    烽烟尽处

    所有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无论是非对错,都已经成为历史,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所有生活在过去的人,无论贤愚不肖,都已经成为逝者,不必涂抹,也无法涂抹。历史只是过去留下来的记录,无论后人喜欢与否,都将存在。正如白垩纪的化石,经历数十万年光阴变换,依旧鲜活如生。
  • 特工之王

    特工之王

    他风流儒雅,身边不乏美女相陪;他是身怀精武神功的猎王,常常杀人于无形;他与日本间谍王相斗,斗到了日本北海道;他与日本特工精英交手于泰姬陵,最终将日本特工打入十八层地狱。是他阻止了盖世太保射向斯大林的子弹,是他在斯大林格勒一枪打爆了德国狙击之王的头。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发生?是他暗中和谐了美苏绷得紧紧的弦。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热门推荐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再生

    再生

    《再生》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剑装

    剑装

    不老的世界,等级制度森严,每个人的生命上限早已经注定,爵位越高才能活的越久,所有人都唯有斩杀不死族,提升爵位获得生命刻度,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不老不死。 性格坚韧不拔,拥有卓越天赋,但是却因为出生在世界最底层,连武技都接触不到的少年,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死人的遗物和遗嘱。 “那个人一定是疯了,留给我一支连剑都没有的空剑匣,竟然就要我去打败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白苍东一脸古怪的看着那支并不怎么起眼的剑匣。 PS:写作热血篇,读作福利篇。
  • 帝少蜜宠:萌妻有点拽

    帝少蜜宠:萌妻有点拽

    白天,她是简家二小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晚上,她是绝世神医,游走在黑暗的边缘,当绝世神医遭遇暗夜帝王,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我的男人两千岁

    我的男人两千岁

    林艾第一次见到时涵,她的车撞到了他,他却突然消失了;第二次见到他,他竟然是她新来的上司;这第三次见面么,她拉起他就走!多年后,林艾感叹道:实践告诉我,遇到好男人要趁早下手哦!尽管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