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5900000019

第19章 抄家收获

其实明朝的税真的很低很低,三十税一,这个税率无论什么朝代都没有过。在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全国已垦已种的田地,有八百五十万零七千六百三十二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就只剩下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经过张居正一番整顿与鼓励,万历九年的数字竟然一跃而为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万历九年的数字,是经过三个年头的严格丈量而来的,过了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法再丈量一下了。

而明代的农业税收是多少呢?明初的时候,“田赋收入达到3227万8900石”,到明成祖以后,“每年的计划收入一直保持在2700万石左右”,“1600年以前,基本税额为粮食2600万石”,按照亩产1.2石这个平均的数值计算的话,明代晚期平均税率约3%,平均的农业税率都低于三十分之一,而明代晚期(不包括崇祯时期)甚至低于五十分之一。这样的一个税率不能不说已经低到了极限。

但这是官面上的帐,其实算到了自垦农身上,那就没法算了,这里边有不交税的,而且占了大头中的大头,而且因为不是实物收税,中间又差了一成,唉,百姓苦啊!明朝自从中叶以来,政府不做该做的事,而收不该收的钱。农民在种种高压之下,也就无精打彩,把该垦的地不去垦,该种的田不去种了。再加上,土豪劣绅与贪官污吏相勾结,有田而不报,即使报也以多报少,这样所有的重担全部都压在了自耕农身上,那重压已经不轻了。

其实朝廷得到的就是2600万担,折成银子也就四百万两多一些,如果自己用点力,把这四百万两给农民省下来,让他们不用交税,那因此而受那些酷吏等的剥削也就没有了。这不是不可能的,国家的资源有多少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人力资源那就更多了,就说光是太监有十万,宫女也不少,就是办个大工厂,把他们的剩余价值拿出来,一人也就是五十两银子的剩余价值,要知道自己可是掌握着许多的生产工艺流程,还搞不定这些。一旦、、、、、、、

“回皇上,张光年回来了。”这时徐有志进来回报说,这个徐有志三十六岁,特长是说话流利记忆力好,所以朱由校安排他当个传达人。

“让他进来,”朱由校一听张光年回来了,心想这效率挺高的,这么快抄完王体乾的家了,他还真有点期待。

“奴才、、、、、、”张光年进来刚要跪下行礼就被朱由校拦住了。

“起来说正事,”

“奴才已经把王体乾的宫里的住所和在前门外大街的宅院给抄了。有银两一百三十五万七千八百九十二两,其中有银票四十万两,金子一万两,良田百倾。古玩字画十七箱,家中侍女八十三人送教坊司,宅院一处占地五亩左右,大汉将军看奴才十人没有一点贪污的意思,也没敢伸手。这是清单请圣上过目。”说着把清单递了上去。这是张光年此生最风光的一天,把以前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踩在了脚下,送到了浣衣局,解气啊,就算是做梦也梦不到如此一天。

“好,你办的很好,拿一百两银子你们十人分了吧。另外晚上你再去给朕准备晚宴,记住,用你最高水准来,不要怕花钱,明白吗?”朱由校想看看这个张光年的厨艺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这可是正宗的宫庭膳食,如果真的不错的话,完全可以去外面开馆子了,应该比全聚德火吧,先在京城开一家总店,有了经验全国在铺开了,估计高端消费就能让自己赚的数不过来,而把张光年这样的人放在自己身边就是一厨师,而皇宫的厨师少吗?当然不少,少的话能成为一个尚膳监?光这个皇族、宫庭两个词的招牌就是一个最大的噱头。有钱?我们知道你有钱,但你吃过御宴吗?这样开了出来也让国民有机会尝尝,与民同乐。虽然老百姓消费不起成套的,但时不时的来个零点也能凑凑热闹不是。

“皇上喜欢吃点什么?”说实话,张光年还真没给当今皇上做过菜,他去浣衣局的时候还是万历年呢。这么多年没接触过御膳监了,让他做他还真有点紧张。

“不是朕想吃什么,是你能做什么,今天就是让你显显手艺的,一旦你过关,朕会给你安排合适的位置给你,别紧张拿出真本事来吧。”朱由校情绪不错,从昨天听张光年说他在御膳监时就有了这个想法,即便是张光年不能胜任,他也会找别人来做这件事,饮食业可是利润非常高,再和皇宫挂起钩来,那带来的效益可就大的不得了了,现在大明的有钱人真是不少,有的家族经过了二百多年的沉淀,那钱多的都没地花,藏在地窑里都发霉了,得想点法子圈他们的钱,高消费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奴才尽力所为,定不让皇上失望。”张光年一听这话也有了信心,但是就不知道皇上卖的这个关子是什么,不过张光年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今天皇上已经渡过了今生最光辉灿烂的一天,如果皇上需要,他就是死,也真的是心甘情愿了。人生到此夫复何求呢?愉快的告别了皇上准备去了。这可比崇祯满世界的借银子的招高的多了。算了半天一两银子价值多少人民币,然后再算这一百万两得是多少钱?结果算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所以然来。后世的网上倒是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一两银子二百元,但谁好说呢?还是别算了。

“许有志,传旨请皇后晚上来赴宴,把魏忠贤、刘志选也请来,”反正今天大赚了一笔,还不知道客氏那边还有什么惊喜呢。既然奢侈一把,一个羊也是放两个羊也是撒,请了皇后和老魏以及刘志选来就是,反正也不多花钱,心里也记挂着那悲痛欲绝的容妃,但现在的确不是请过来喝酒调情的时候,还是算了吧,想想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再请了,自己刚刚到两天人脉还是不足啊。

“回皇上,宋小奇求见。”徐有才刚要去传旨,正好宋小奇回来了。

“皇上,奴才已经挑好了一百副名人字画,因为这些字画都是价值连城,奴才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所以还请皇上过目定夺,”宋小奇都挑花眼了,没办法只能拣自己认为‘差’的来了,但哪个也不简单啊!不是最后留在了故宫博物院、台湾就是在国外收藏着了,都是国宝级的东西,还差?主要是宋小奇第一次办差,怕要是不小心把皇上喜爱的再送出去了吃了挂落,所以大着胆子带着一大群的宦官抱着带着的名人字画回来了,找皇帝拍板。

朱由校接过清单,又起身走下龙书案到了那些人的面前,越看越心烦意乱,这就是宋小奇挑的名人字画,太夸张了吧!放在前世的时候那还不得兴奋的疯了,这些东西是一平头百姓能够挑三拣四的吗?这都是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宝!收藏界里的神话,如今却这样摆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却又不得不无偿的给送出去。天啊!让我死吧,太让人揪心了,让我把这些东西送出去,这太难了吧?朱由校不得不站在那里天人感应着,没办法,连张大千的一副字画都能让他疯狂的一个小老百姓,突然拿着些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东西逼着他送人,这种折磨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看着那些宋代李建中的土母帖、蔡襄的澄心堂帖、苏轼的、黃庭坚的、米芾的,赵抃的等等等等都是前世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如今却摆在自己的面前,说不揪心那是不可能的。本来想让宋小奇重新换换,但一想又能换成什么?就是换了不还是一样要送出去?真后悔自己出了这个义卖的损招,又讨厌宋小奇拿这些来刺激他,安慰自己要物尽其用,反正这些东西又没有流落出了中国去,都是国人在保存,肉烂在锅里;又想到这些只是宫里最差的,那有好多好多更是国宝中的国宝。就这样一直翻着看一直心里自我安慰着,到了最后剩下的字画他连打开的勇气都没有,强颜欢笑的对宋小奇说:“行,挑好了就行,送去吧。”

“是,奴才告退。”宋小奇也看出来皇上心中的不舍,但能怎么办?命令是皇上下的,那可是金口玉言,即便是换也真的没法再换了。别说是这些字画的所有人了,连他一个奴才也是不舍啊。

看着宋小奇走了,朱由校不由的感到了一阵强烈的心烦意乱,不停的安慰自己国事为重,不要玩物丧志,沉迷物欲。但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同类推荐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大唐之极品富商

    大唐之极品富商

    特种兵重生盛唐,不玩改造反去经商。自此一代富商横空出世,建造富商帝国。
热门推荐
  • 绝色女神医

    绝色女神医

    五年前,她是江南首富冷家庄的大小姐,他是北方白云堡最“软弱无能”的庶子少堡主。一场联姻,将毫无交集的两人牵连在了一起。一杯毒酒,她成了他未过门便已暴毙的亡妻。本可毁去婚约,他却执念的为她换上嫁衣拜了堂,只因她是他早已认定的妻。五年后,她只是李家村里的一个赤脚游医,他却已是惊才绝艳,引无数江湖女子为之疯狂的出云公子。这样的他,却甘愿为一个世人眼中的丑女摘下面具,默默守护在她的身边。只因,他早已寻了她多年。五年前,她坐拥着全天下女子最渴求的幸福却不自知;五年后,她成了一个令世人鄙夷的丑女却不自怜。只因,身边一直有他的陪伴。无数次的逃避退缩,却依旧改变不了那颗早已爱上对方的心。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爱刻三生石

    爱刻三生石

    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三生石上也会留下雕刻时光……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但相思,莫相负,再见时盼如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闲王的盲妃

    闲王的盲妃

    现代的医师重生成东楚第一皇商家的少东主,虽然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但是众人惧她避她,骂她是生来就克死父母的扫把星。本不欲争夺,但他人欺她辱她算计她,见她是瞎子,就当她是纸老虎、橡皮泥?呔,是老虎就有发威的时候!当传说中的第一盲女睁开眼,羽睫掀开的又是怎样惊世的秘密?——情敌派来采花贼,想毁她清誉。第二天,情敌的内衣被挂上皇城的大街,还迫不得已的亲自去取。面对情敌的怨恨——她含笑道:“既然司马太傅如此喜欢咱们容氏“女子坊”的东西——欢欢,待会儿记得去跟吴掌柜说一声,稍后多送几套去司马府上。司马太傅,旧的就不要了吧!你又何必巴巴的亲自来取?”——不想被政治联姻,只想嫁给自己看中的人——神马,那谁,你敢不娶?看我翻墙攻略图:1,装瞎2,回错家3,摸错床……后面少儿不宜,请自由幻想!某夜过后——她:昨夜的事情我知道非你所愿,所以算了吧,我不会逼你负责的。他:你当我是那种随便的男人吗?昨晚的事情你必须对我负责到底!
  • 误踩老公底线

    误踩老公底线

    三个月后。“不准跟他好,别忘了你是我的人!”“这段日子我和他,该怎样就怎样。难道和他在一起恋爱的细节,你也要过问?”转身,在他惊愕的目光中,毫不留恋的离去。
  • 女主天下之绝世钟情

    女主天下之绝世钟情

    她是战神刑天的女儿,陪同母亲等待父亲从仙境回来,一家团员。她从母亲和父亲的身上看到了绝世钟情,决定寻找美好的爱情。她深爱着蜀山掌门东方魂,决定与他一生一世留在人间。可是,谁会相信一千年的爱情,以及用一千年等待地爱情?她相信这样的爱情,她一定会跟东方魂哥哥,共度一生。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读史评点为线索,透过历史的沧桑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了解中国的昨天,从而把握中国的今天,并展望中国的明天,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