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200000013

第13章 【】回到牛角墩

(0012)

如果这300万亩田地,都能得到有效耕种的话,以宁夏平原的优越气候和灌溉条件,每亩地2石的产量,是绝对不会少的。个别田地,甚至可以达到每亩3石的产量。按照两年三熟来计算,每年的粮食产量,至少有900万石。

900万石,这可是一个相当巨额的数字。按照1石等于188.8斤计算,那就是接近17亿斤的粮食。17亿斤啊!不是17万斤!须知道,在嘉靖年间,朝廷一年补给宁夏镇的钱粮,也不过是40万石而已。到万历前期,张居正主政得力,这个数字一度上升到90万石。到万历后期,则连40万石都没有了。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成年人,一年消耗的粮食,最多也就是3石(约566斤)。换言之,就是这片田地,至少可以养活300万人。而现在的宁夏镇,最多也就是10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宁夏镇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口,招收更多的劳动力。

有更多的人,就有更多的兵源,就有更多的产出。或许其他人没有什么想法,反正徐兴夏感觉,如果将宁夏镇的田地,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在日后陕西大旱的时候,是可以大做文章的。陕西的流民为什么那么多,不就是因为没活路吗?如果将他们都吸引到宁夏来耕田种地,他们肯定不会参与叛乱的。

根据后世的研究,在整个小冰河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宁夏平原的气候,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田地几乎每年都是丰收的。塞上江南,不是浪得虚名的。无论北方如何的干旱,黄河的水流,都是足够引来灌溉的,绝对不可能枯竭。

李自成当时就是缺乏战略眼光,没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将宁夏平原发展起来。否则,以宁夏平原为基础,也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满清的人就很精明,他们在占领了山西以后,立刻派兵远赴宁夏,抢先就这块宝地控制起来。

事实上,这仅仅是指平原,还不包括贺兰山的牧场呢。贺兰山的牧场,最好的就是在北段。放养几万头的马、牛、羊,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贺兰山出产的滩羊,是全国都有名的。用滩羊的羊毛制作而成的千金裘,是名门淑女的必备,价值千金。

如果要计算整个宁夏镇的草场面积,那就不得了了。后世的宁夏**自治区,有大约4000万亩的草场,其中七成以上,都是优质草场。这还是在后世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明朝万历时期,环境还没有被破坏,草场的面积,只会更大。

4000万亩的草场,可以放牧多少的牲畜,徐兴夏不清楚,但是想来肯定不会少。威镇堡和平虏城的人口当中,依靠放牧为生的人不少,从来没有听他们说起过草场不够用的情况。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在放牧的过程中,遭遇到鞑靼骑兵的洗掠。

这还仅仅是一个宁夏镇的情况,还不包括中套和后套。如果中套和后套都利用起来,畜牧业的发展,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甚至连徐兴夏自己,都不能准确的估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谁占据这些地方,都绝对不会缺乏战马。换言之,就是绝对不会缺少骑兵。有人,有战马,自然就有骑兵了。

情不自禁的想起李如松的话,徐兴夏忍不住有些憧憬。如果有哪一天,他有机会成为宁夏镇的总兵官,他一定会着力打造一支精锐的骑兵,一改目前被动挨打的局面,发起主动进攻,将游牧民族统统撵到大漠以北,让他们永远都不敢南下。

嗯,幻想了……

……

很快,牛角墩在望了。

牛角墩,是一个高度超过十米的烽火墩,四四方方的,每边的长度,大约都是五丈左右。烽火墩的表面,是红砖砌成的,红砖的中间,都是夯实的黄土。由于部分的红砖已经脱落,因此,里面的黄泥,也跟着倾泻出来,在墩墙的根部堆成一滩。远看不觉得,近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牛角墩还是很脆弱的。

当然,这种脆弱,是相对于中原军队的攻坚能力来说的。对于没有攻城武器的鞑靼骑兵而言,即使仅仅是夯实的黄土围墙,也是他们很难逾越的。要说鞑子的箭镞,射在人的身体上,是很恶毒的,很要命的,但是,如果用来射黄土,那就是纯粹浪费了。何况,在黄土的外面,还有一层的红砖。

牛角墩的外面,还有一圈没有水的壕沟,深度大约五尺,宽度大约有一丈。壕沟和墩门之间,是用吊桥连接的。壕沟没有水,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人知道。反正,自从接替父亲成为牛角墩的一员以后,徐兴夏看到的壕沟,就是这个样子的。或许,是让鞑靼骑兵的战马,无法那么轻易的靠近墩墙吧。

平时,牛角墩的墩门,都是关着的,吊桥也是拉起来的。这是为了防止鞑靼骑兵的偷袭。以前在宁夏镇,曾经发生过汉奸勾结鞑靼骑兵,打开城堡大门,引鞑靼骑兵杀入堡内的事故。从此以后,所有的城堡,都对堡门的看守,十分的严格。只有确信来人的身份,才会将吊桥放下来。

“我回来了!”

“开门啊!”

站在吊桥的前面,徐兴夏大声的叫道。

墩墙的上面,探出一顶暗红色的毡帽来,毡帽的下面,露出半个脑袋,显得小心翼翼的样子。看到是徐兴夏,其余的半个脑袋,才全部露出来。他桀桀笑着说道:“哟,我们的徐小姐回来了!咳,徐小姐,给我们带什么好吃的没?”

因为以前的徐兴夏,性格懦弱,作战技能又差,弱不禁风的,好像是传说中的大家闺秀。墩里的人,都当面叫他徐小姐。或许,以前的徐兴夏也反抗过,试图去除这个称呼,结果失败了。于是,徐小姐这个名字,就成了他的外号。

徐兴夏冷冷的瞪了墩墙上冷言冷语的家伙一眼,没有说话。墩墙上的家伙,叫做黄飞。除了见风使舵,油嘴滑舌之外,倒也没有其他招惹徐兴夏的地方。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徐兴夏不介意,打崩他的几颗门牙,给他一点轻微的教训。

黄飞被徐兴夏这么一瞪,还真是立刻闭上了嘴巴。他潜意识里,感觉今天的徐兴夏,有点不一样。对方的眼神,完全不像是以前那样的无助和无辜,相反的,似乎有点凌厉,有点阴沉。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他将后来嘲笑徐兴夏的话,都全部缩了回去。同时,他动作麻利的将吊桥放了下来。

“哟!我们的徐小姐回来了啊!”

忽然间,墩墙上又是一个尖尖的声音传来。

随着这个尖尖的声音,一个瘦高瘦高的士卒,出现在墩墙的上面。他身上的鸳鸯战袄,似乎特别清洗过,比旁边的黄飞,要整洁的多。就连头上的笠帽,也都专门修补过。只是他的脸,却是有点惨白惨白的,好像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

徐兴夏的拳头,立刻下意识的握紧。这个声音,正是他的仇人刘金彪的。他这次回来,第一个要找的,就是刘金彪的麻烦。他悄悄的吸了一口气,慢慢的松开握紧的拳头。报仇雪恨的机会就在眼前,何必着急呢?一会儿有的是时间。

看到徐兴夏对自己的嘲讽,没有任何的反应,刘金彪顿时感觉有些不爽。平时,他都将玩弄徐兴夏,当做了自己的爱好乐趣。徐兴夏的反抗越是激烈,他的快感就越强。要是被玩弄的对象,一点反应都没有,他的乐趣从哪里来?

“吱吱嘎嘎!”

在尖锐刺耳的声音中,吊桥被放下来。

徐兴夏稳步进入牛角墩。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牛角墩的里面,总共有三层,都是用木板隔开的。每层都是中间一条过道,两边间隔开来,住人或者是堆放物品。木头做成的折返式楼梯,就在过道的最尽头。由于空间狭窄,空气不流通,只要进入墩内,令人窒息的臭味,就会扑面而来。

最下层的东面,是马厩,里面有三匹战马。牛角墩总共配备有三匹战马,分别属于总旗陈海,小旗高猛,小旗张全复三个人。西面,则是杂物房,里面堆放着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包括暂时用不上的各种武器装备等。净桶之类的,也是在西面。

按照规矩,牛角墩的净桶,都是每个士卒轮流清理的。但是,在徐兴夏到来以后,受到别人的欺负,清理净桶的活,都被全部扔给了他。他又没有办法反抗,只好将这个活计接下来。可以这么说,牛角墩里面,他最熟悉的,就是这下层的西面了。

穿过下层的过道,从木楼梯上来,就是第二层了。第二层是大通铺,是提供给守墩的士卒临时使用的。大通铺是木头搭制的,床和床紧密相连。按照满编的数目,第二层总共有三十个床位。由于现在牛角墩的士卒只有九个人,远远不满编,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霸占两个甚至是三个床位,空间还算宽敞。

【求收藏!求推荐票!】

同类推荐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热门推荐
  • 这样领导最给力

    这样领导最给力

    本书详尽系统地阐明了领导者必须遵守的领导法则。并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事例,告诉你如何做好一位好领导,如何管理员工,如何让员工尽心尽力,如何帮助员工,如何为员工谋求发展,如何让员工看到你公司的希望,如何管理公司。如何使公司赢得发展……
  •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还是个人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借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从服从、执行、勤奋、责任、自动自发、方法、忠诚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没有任何借口”所包涵的职业信念,是职场人士最佳的精神读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妖妃凤临九天

    妖妃凤临九天

    她是21世纪的雇佣兵,一朝穿越,成为异世废物大小姐东紫倾歌。帝都风云,雏凤初鸣,旧时废物,却是绝世天才。麻子横陈的脸掩盖着绝世容颜。惩贱熊,戏贱人,得神器,炼灵药,带着神兽抢美男,一路高歌!新婚夜,嘿咻时,满屋春色关不住,千百魔兽偷窥来。智谋双全,征服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尔马林汤

    福尔马林汤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放眼时代。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