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500000010

第10章 该来的终究要来

“宪和,咱们今年的夏粮够支撑到什么时候?”在将收编的十几万黄巾稍微安置下来之后,刘备迅速召集众人到府衙议事,首先提出来的就是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不太乐观,我估计也只能撑到开春,等到明年夏粮收获,怎么也有三个月左右的空当。”简雍斟酌着说道。

“这样啊。”大厅内众人听到这话顿时都感觉心头一沉,随后大家不约而同转头看着赵峰。“大家别看我,我也没办法变出粮食来。”赵峰纯是一脸无辜地道。其实他心里倒不太着急,因为他估摸着不久陶谦就会来找刘备救命了,到时候去徐州哪还愁这区区几十万人吃饭的问题。

“也就三个月而已,要不大家省着点吃,应该还是能撑过去的。”刘备这时候也只能提出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大厅内众人也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暂时先这么定了。

接下来的几天,赵峰则是和关羽张飞一起整编管亥带来的这几万黄巾军。根据赵峰的建议,18岁以下以及45岁以上的士兵都被剔除出军队,改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屯田兵。至于那些老幼妇孺,则是一样和百姓安置生活。

“屯田?伯涛,你这方法可行吗?”这是刘备的疑问。“主公,现在咱们军多民少,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百姓的压力。”赵峰解释道,心里却是暗暗得意:老曹,你的招数被我先借鉴了,日后只有你来学我的了。

“也只有如此了。”刘备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一番整顿之后,得精壮之士12000余人,另有屯田兵5000。加上平原郡原本的8000军队,刘备一下子有了两万多部队。让赵峰感觉美中不足的就是骑兵少了点,加起来还不到3000。在张飞,关羽,赵峰和管亥的带领下,每日进行日常的操练。按照定制,平原郡是不能有这么多兵的。但是现在天高皇帝远,而且还被李傕和郭汜挟持着,谁还有功夫来管平原郡这点事。而刘备的顶头上司,即青州刺史田楷,更像是个座谈之客,只因依附袁绍才坐到这个位置。他实际能控制的也就是北海和东莱这两个郡,剩下的除了平原郡还算太平之外,其他的如泰山郡,乐阳郡都是黄巾肆虐,很不太平。

现在赵峰除了每日进行的日常训练之外,就是翘首以待盼着徐州来人。他丝毫不担心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会导致徐州不来求援。历史上徐州在被曹操袭击之后,陶谦是派遣糜竺先去北海向孔融求救。结果糜竺刚到了北海,孔融也被管亥打劫了。最后仗着太史慈杀出重围报信,这才找到刘备先救孔融,再救徐州。现在由于自己提高粮产量的缘故,平原郡代替北海郡当了出头鸟被管亥打劫,结果刘备趁机收降了管亥,所以围攻北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了。但是只要徐州遇袭,糜竺还是会去北海搬救兵。孔融和田楷肯定不敢自己去救,十有八九还是得拿刘备当枪使。

因此,只要是曹操他老爹被杀,陶谦最终一定还是会找刘备求救。不过似乎194年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徐州的人还没来,就有传闻说孙坚的儿子,19岁的孙策,在向袁术借了几千兵马之后,开始陆续平定江东六郡。古时候消息传播不快,等赵峰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9月份了,而孙策是3月份兵发江东的,现在估计已经打下几块城池了。

“可惜了,江东啊!”赵峰一边巡视着校场上操练的均是,一边感叹道。“江东怎么了?”一旁的管亥听到他如此感叹有些莫名其妙。自从被俘之后,管亥一开始并没有怎么注意这个少年将军。但是后来听说平原郡这一年来粮食产量大增,都是拜这位赵都尉所赐,顿时对他刮目相看。后来又得知自己之所以能保留这条性命,也是这位赵都尉向刘备建议的缘故,这下管亥对赵峰可真是既佩服,又感激了。

“没什么,哈哈。”赵峰赶紧打个哈哈扯开话题,就在这时又是一个哨骑飞马赶来。“赵都尉,管都尉,主公有急事召两位去府衙相议。”

“嗯?什么事?”赵峰不由得有些期待。

“小人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徐州来人了。”那哨骑如实答道。

“徐州?”管亥一时间摸不清头脑,赵峰却已是亟不可待: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徐州终于有人来求救了。只是不知道前来报信的是不是太史慈,如果是的话,要不要趁机拉他入伙?

“管兄我们还是先去府衙吧。”赵峰不由得催促管亥,二人骑上马一路快马加鞭赶到府衙。一进大厅就发现张飞和关羽都已经到了,刘备和简雍更不必说,此外还有一个文人。赵峰看了他两眼,感觉他应该不是太史慈这种武将,浑身上下一点杀气都没有。这时刘备介绍道,此人乃是徐州别驾糜竺。

“原来是他。”赵峰心中恍然大悟,大家一番见礼之后糜竺就说出自己的来意。和赵峰预料的差不多,也是一开始曹操的父亲借道徐州,然后陶谦的手下奉命护送,却见财起意杀人越货,惹得曹操大怒之下攻打徐州,打得陶谦招架不住,所以前来青州求援。青州刺史田楷和北海太守孔融兵微将寡,因此推荐他来找刘备。唯一和历史不同的就是,没有劳烦太史慈出马。

“还望使君怜我徐州百姓,出兵解此燃眉之急。”糜竺说完之后又是深施一礼,这时候厅中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大哥,咱们没必要为徐州出力啊。”心直口快的张飞首先说出自己的观点,其余众人也大多是赞同,唯有赵峰低头不语,一旁的糜竺见此情景,顿时脸色难看了很多。

“非是备不愿救徐州,只是备兵马不多。更兼数月前收留了一批流民,粮草也不甚充足。”这时候刘备缓缓道。赵峰一听这话顿时对老刘佩服不已:这是明摆着敲竹杠啊,而且还敲得对方心甘情愿,纵是一流奸商也不过如此啊。果然糜竺一听刘备没有把话说死,当即表示徐州富庶,愿意提供粮饷。此时赵峰看他的眼神已经是有些怜悯了:现在只是被骗些粮饷,马上连妹子都要被骗走了。

“既然如此,容备前去同窗好友公孙瓒处借的三五千兵马。”刘备也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糜竺倒没有怀疑刘备借故推脱。事不宜迟,于是刘备立即启程去幽州借兵,同时关羽和张飞赵峰管亥也开始集结部队,准备救援徐州。

刘备速度很快,两日后就带回来两千骑兵,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一名白袍少年将军。赵峰隐约猜到他是谁,果然关羽和张飞乃至简雍都和他招呼,此人正是常山赵子龙。“子龙将军!”赵峰也是拱手施礼,心里却在想:“要是让我同学知道,我和这三国第一人气偶像平辈论交,还不羡慕死他们。”赵云也是很知礼之人,当下连忙答礼。

救人如救火,大家就没有再耽搁,而是直接启程前往徐州。在赵峰的建议下,只由简雍率领那5000屯田兵外加2000步兵留守平原郡,另外18000兵马全部出动,汇合赵云带来的的军队一起联手去救徐州。糜竺已经先行回去报信了,田楷和孔融的军队也已经出动,不过也只敢远远助威而已。指望孔文举让梨可以,指望他打仗就太难为这个书生了,尤其对手还是曹操这样的凶神。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赵峰骑在马上一边奔驰一边感叹道。看看自己手中的银枪,身上的甲胄,还有身后的数万兵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两年多了,这应该是自己第一次正式战斗吧。此前抄刘平的家只能算是牛刀小试,收服管亥更是以关二爷的单挑解决战斗,除此之外这一年多以来在平原虽然也参与过几次剿匪,甚至自己也曾亲自带队打过,不过和即将到来的战斗相比,这些也只能算是小孩过家家。

“曹操。”赵峰嘴里喃喃念叨着这个最大的劲敌的名字,心里对这一战是越来越期待。

同类推荐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青楼掌柜

    青楼掌柜

    阎王满足某人三个愿望---长寿,有钱,有美女。于是,主角轮回转世,成了响当当的青楼掌柜,且看主角怎样带着MM走出新一片天地。目前每天10更。各位朋友可以多看看。请大家有什么意见都留在书评区,好的坏的都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加到这个群里面来。群号:110771300,110900727。验证的时候输主角名字就可以了最后,求收藏,订阅,推荐。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古希腊寓言的总集,据说是一个名叫伊索的希腊奴隶所讲述的。寓言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有的揭露权贵的愚蠢、残暴,有的总结人生的智慧、经验,教人处世的原则。其形式短小,内容隽永,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寓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 深度罪恶

    深度罪恶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每一段仇恨的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105米,是人类徒手潜水的深度极限。然而在内心深处,罪恶的深度,又该如何测量?侦情档案三之深度罪恶,全力奉上!————————————————————小莫的V群:200144356欢迎任意书中主配角名+读者ID+粉丝值来敲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心理游戏训练营(超级智商训练营)

    心理游戏训练营(超级智商训练营)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天命贵女:妖孽小邪医

    天命贵女:妖孽小邪医

    她是黑道邪医,医术无双,却没想到被一块破玉玦算计灰飞烟灭。再睁眼,居然换了个壳子。丑八怪?与人私奔?败坏门风?这是在说她?当废物体质化为惊采绝艳的妖孽天赋,当丑陋的容颜褪下伪装露出了真颜,修得至尊神术,谁还能拦住她傲视九天!恩她者涌泉以报,仇她者至死方休!重活一世,她素手纤纤必来个风生水起!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