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000000012

第12章 韩子悲歌(4)

韩非名气虽大,但韩国的国力却弱,秦国欺韩王安如小儿,一打三吓唬,今天要攻韩城,明天要烧韩城,吓得韩王安一天惶惶不安,实在不得了。忽然想起韩非:这个人既有学问,又有名气,韩国用他不着,何不派他使秦,说服秦王不必加兵,既支开他离开了韩城,免得听他唠叨,又给韩国办了事,一举两得。

于是韩王安命韩非去秦国为使,说服取悦秦王政,不要对韩国用兵。

韩非十分不乐意去秦国为使,他说:“我出使恐怕也说服不了秦王政。著书立说是教化君子的!”

韩王安拉着长声说:“去吧!你是有能力的,凭你的著作名声,秦王或许就信了你!”

韩非无奈,只得出使秦国。正值嬴政王驾亲征赵国,不在咸阳,韩非扑了个空。李斯向韩非说:“为避口舌起见,韩兄先住御史大夫姚贾府,那个人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学生,会谈论学问,兄长也不寂寞。等我们天子回来,我再为兄美言几句,让天子喜欢,留下仁兄多住几年,我也好早晚领教。”

韩非是客人,既到咸阳,只好听李斯安置。被李斯送到姚贾家中,宾主未免又是“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地客气了一番。三个人吃了一席酒,李斯托言公务太忙,从那以后,十天八天来一次看望韩非。

姚贾对韩非殷勤备至,说:“韩老师,你看文学这个东西,我也学了多年,文章总写不好。虽写了一些。没有多少人读,还是功夫不到吧?”

韩非说:“文章写得好不好,一要看天性,二要看学问,三要看刻苦。此三样,缺一样也不行。”

姚贾道:“我也许是天性不行。书我没少读,也下过苦功,只是赶不上高人。”

韩非道:“顺其自然也就可以了,不必刻意和名人比。世上又有几个人能赶上老子、庄子的?即使天性、学问、刻苦三者俱备,还要看一个人的心胸、品质!”

姚贾道:“我倒是有几篇旧稿,明儿个请韩老师看看,也给我批改批改,好传抄出去。”

韩非应了。姚贾明面上尊敬韩非,暗中却把韩非视为眼中钉,他同李斯商议道:“廷尉大人,我们的天子爱才,依我看,他回咸阳后十有八九要留下韩非为官的,我们要及早防备。”

李斯点点头道:“是啊!姚御史,你我都是楚国人,投到秦廷,做了高官,凭的是我们的学问和天子的信任。现在韩非来了,因他会著书,在咸阳城中,名声大噪。你我莫逆之交,只遵守我二人当日的密约好了!”

姚贾道:“誓必遵守!”

什么密约?原来,李斯在写谏逐客令时,是因为自己被逐,心中着慌,才大下说词,劝阻嬴政,收回逐客令。当时嬴政若说:“所有客居咸阳的客人都逐了,只有李斯才高,留用不逐,定出誓约。”李斯也许就不写谏逐客令之书了。

后来,列国到秦国游说之士,日进千人,其中有才之士,不乏其人。李斯看到这景况,和他的密友姚贾以杯酒为誓,相约:“今后凡高于我者,一律逐出秦廷;此种人若为秦用,我二人无立足之地矣!”

这就是李斯和姚贾的密约。果然,几年来李斯伙同姚贾,把来到秦廷的高士拒之门外。先是说些“一路风尘不易,来到咸阳,为秦国增辉”的话,后来就拖拖拉拉,百般阻拦,把才高于他们的人限制在秦廷门外。若不得不用的人,也是把他们放到外郡、外县去做小官,不给他们接近秦王为秦国献计献策的机会。

秦王政回朝之后,决计要见韩非,李斯忙到姚贾府中,把秦王夸韩非的话,向姚贾说了一遍,尔后道:“我们倒不如帮着韩非为韩王安求个情,天子若是允了,他就可回韩国复命了。”

姚贾点头道:“是!”

商量完了,李斯又见了韩非,向韩非报喜说:“我们天子回来了!”又说:“弟肝脑涂地,也要帮兄长为韩王安求情,使两国休兵罢战,重务农耕,两国百姓得温饱,永庆升平,尧天舜日,不负吾兄所学。”

韩非笑道:“李兄,我离开韩国,虽然韩王命我为使,实则是不愿让我回国。凭我一张嘴,即使说得惊鸿飞燕,秦王也不会信我不伐韩国之言。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以秦今日之国力,对付列国,亦只如伐郡并县耳!列国之王,多是纨樗之徒,比之秦王,尽为末等。此正是立大志统一六国之良机,秦王何能失去?吾兄身为秦廷百官之首,亦不会同意秦王听信小弟之言。”

李斯听了,默然有顷,又道:“韩兄,你如真愿意在秦国为官,小弟定保举之。即使把廷尉之位让给吾兄,李斯也不皱眉头。我们的天子重才,定会如吾兄之愿。”

姚贾也说:“学生与廷尉俱极力保举韩老师,若长留秦国,早晚受益不浅。”

韩非道:“非也,吾志在讲授刑名法术,不在为官不为官。”

李斯、姚贾无言以对。

次日,李斯引韩非去文升殿叩见了秦王政,嬴政赐座,李斯、韩非都坐下了。嬴政见韩非生得忠厚,心中喜欢。开始,嬴政问韩非使秦的来意,韩非以求秦国不伐近邻之国为对,又说:“韩王愿永远为秦国下属,可以定约。”

嬴政听了笑道:“秦国伐不伐韩国,由寡人决定,韩王安派使求情,亦是枉然。这事,韩王安未必不知,他命韩子前来,可能是你才过于大,其屋不能容,不如遗以邻人。”

韩非道:“不才在韩国,不为王廷见用,以著述自遣,俾能有益于天下,即韩国一国不用,愿亦足矣!韩王安乃不才族人,我不敢有怨言。”

秦王政又笑道:“寡人爱读韩子之书,义理透彻,治法清简,而又文采飞扬,天下之大才也。今来韩国,是为幸事,寡人闻之,夜不成寐,子于《说难》中言:‘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本来嘛,其子和邻人都说得对,丢了财产,因儿子是自家人,就不疑,因邻人是外人,就生疑。安知不是其子所盗?他料父亲不会疑他,而邻人之父又何尝不明知其失盗之子为盗尔?其辨真伪者,确实是难,其谁为盗者,辨亦难,每遇事,若不细究,便昏既难知事之境也。韩子,由此篇看来,你的文章,传之万古,亦不会朽!你既是个大才之人,当留于秦国,和寡人精研合并六国之策,寡人也会把你待为上卿的!”

章事仁道:“陛下,不才只是一个简墨使者,空说天下事,而自己不能脱。今知遇陛下,本应在秦国效犬马之劳。但不才散漫已惯,著书成癖,不愿谋以政事。况韩王派不才为使,卧秦床而不归,使天下人笑不才为不忠。读书人若外善内恶,表里不一,则永不能成大器。”

秦王政没等回言,李斯笑道:“陛下,臣嗜读韩子之书如饮酒之癖,其《说难》中曰:‘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撄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子受韩王安之制日久,未敢撄其逆鳞,已成惯例。今陛下欲用韩子,或犯陛下,畏杀身。若韩子在秦日久,当知陛下与韩王安之贤愚,自能为秦用矣!陛下可先安韩子,而后韩子自有不去秦国之志了。”

嬴政点首道:“是哉此言。”

从那以后,嬴政亦不放韩非回国,几经会见谈话,韩非仍无留秦之意。

倏忽,冬尽春回,泥溶沙暖,咸阳到了秦王政十四年二月了。

韩非先在咸阳,由于著述需要安静之地,李斯奏请嬴政,便把韩非安排到咸阳西北一百八十多里的甘泉宫中去。那里有空廊鬼室、苍松翠柏,韩非高兴地在这里著书。李斯、姚贾不时还去看望他。

十四年夏,嬴政的戈伤已愈,他下诏命桓龄再攻赵国的平阳、武城两处。赵大将军司马尚不是桓龆的对手,平阳、武城被秦军攻下。桓龆又绕道出军,取下赵都邯郸之北的宜安,赵国又发生了震恐。其时,李牧正在代郡对付匈奴,百战沙场,无暇顾及邯郸方面的军事。后来,李牧打败匈奴,回到邯郸,桓龆听说李牧回来掌军,便又休整军队,不攻赵人。李牧一回邯郸,和司马尚抓紧军事训练,发誓要夺回平阳、武城、宜安三地。

韩国郑城中的韩王安因赵国屡受秦国之欺,心中亦深惧之。何况,近日秦兵在韩国边境上集结,声言要攻入韩国都城,韩王安废寝忘食,聚群臣议论对秦之策,最后决定:向秦俯首称臣。

十四年八月,韩王安派使到咸阳,向秦王政纳称臣之表,秦王政许之。接待之时,嬴政问韩使:“韩王安还忆念韩公子韩非吗?你来咸阳时,韩王安没嘱咐你召回韩非子?”

韩使听了笑道:“韩王最忌韩非,常称庸才而不堪一用,只会著书,别无长处。再说,我举国皆称臣了,韩非亦是陛下的臣民,韩王何能召他回国?韩非回国,国中只多一张吃饭的口!”

秦王政摇头笑道:“韩非有经天纬地之才,若用之朝堂,富国强兵,从韩王安不用韩非看,便知韩国之政腐败如泥。”

韩使出咸阳北门时,秦廷尉李斯命姚贾追上韩使道:“韩非是我的朋友,已降秦国,封为主客官,管理外交。他曾有言你可归告韩王安,只要韩非在秦,韩国不得安宁!”

韩使飞马而去。

姚贾送走韩使后,又与李斯议了一番,便骑马带人到云阳甘泉宫来见韩非,道:“韩王安已向秦国称臣,并请韩子归国。韩使向秦国官员说,韩王安悔不听韩子之言,以至误国称臣。”

韩非听了摇头咂舌道:“不可能,不可能!韩王安乃昏庸孱弱之人,决不会醒悟过来的。他今为秦国势力所迫,既已称臣,就更不需要我归国了。你之所言,定是韩使为秦人所买,逼勒于我,我何尝不知?”

姚贾笑道:“那么韩老师想不想归国?”

韩非道:“我来咸阳已二度春秋了。征人有边塞之梦,我何无故乡之心?但故乡已成覆盆之地,阴暗不见天日。我只愿老死月牖之下,用文章事业润身华国足矣!”言讫泪如雨下。

姚贾闻此辞出,归告李斯,李斯便去见秦王道:“韩非亲自和臣说,求陛下放他归韩之郑城。”

嬴政问:“为何?”

李斯道:“韩非言,故国之思起,辅国之兴飞。想回韩国再次说服韩王安,纳他所言,富国强兵,为秦之敌。韩非又言,韩国为秦国的近邻,宜乎如贴身之剑,刺之而不觉也。”

嬴政发闷道:“寡人待韩非不薄,他为何如此决绝?然而寡人惜此大才,永不放他归国,卿有何策,使韩非能为秦国所用?”

李斯道:“如今韩非寄身云阳,每日著书千言,不思为秦,反思为韩,是视秦国对他无制裁之能力。今可软禁入狱,干扰其著述之志。待其自悔后,放出囹圄,授之以高官大任,一擒一纵,韩非定为我所用矣!”

嬴政急欲得韩非,便依李斯之计而行。李斯得旨之后,命屯卫兵数十,飞马到云阳甘泉宫中逮起韩非,下于临时监所。后三日,李斯、姚贾同到临时监所看望韩非,韩非向李斯道:“你与我同学,应有怜惜之意。我只欲见秦天子一面,有数语自陈之,你可助我。”

李斯以袍袖拭泪道:“我们天子因韩兄只事著述,不安心于秦国,故幽兄于此,令兄自省。天子正在盛怒之际,欲求自陈,可待半月之后,斯定为兄之助!如今,安身养性,宜于自好。”

尔后李斯命姚贾买通监押韩非之人,假称秦王政赐药,令韩非自杀。韩非端药在手道:“天地之大,竟无容韩非之尺地,不如饮此以了残生。”

韩非死时,屋中无人,膏灯如泪,自燃自灭。忽而秋雨滴阶,丁丁作响;长夜如年,谁望破晓?这位旷代的法学大师、文坛巨子,临死之时,怀中还抱着他在甘泉宫的著述简册。韩非死后,他在甘泉宫所著的简册,尽为李斯所得。这个嫉妒小人,暗自焚毁了他的同学的心血,使后人永远不能见到这位昭昭大师的那些遗作,遗憾千古!

韩非死后,李斯掩住内心之喜,假作悲痛地把情形报给秦王政,说韩非是“自杀”。秦王政即命一卿大夫厚葬了韩非,悔叹良深。

李斯害死韩非以后,他同姚贾自以为得计,料外人不会知道。俗语云:“若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斯嫉才害人的消息,不久就在咸阳传开,百姓听了,都瞧不起他。李斯走到咸阳街头,人们都对他侧目以视,冷笑迎之。

李斯恐秦王政知道他害死韩非,于己不利,便日日献媚讨好,出谋划策,以表自己的忠心,使秦王政对他有好印象。秦王政后来才知李斯心里有鬼,但不用李斯还是不行,所以仍一如既往地对待李斯,李斯这才放下心怀。

同类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热门推荐
  • 庶妃绝世惊华

    庶妃绝世惊华

    妖孽满地走,又天才又妖孽的绝世变态,这年头天才多如狗,非白夜莫属!炼丹师稀缺?她一不小心混了个神级。神兽罕见?她身后跟着好几只,个个都是极品美兽。骂她废物?瞎了他们的X眼!便宜徒弟是个骚包,有钱有权人人膜拜。基友团里都是奇葩,呆萌蠢贱全都聚齐。意外生了个小娃娃,仗着一身变态武力帮着老娘横行无忌!搭个讪都能遇到萌娃他爹,宛若谪仙,却腹黑欠扁!大小恶魔围在身边,她连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谁来拯救姐?
  • 胭脂醉

    胭脂醉

    "腻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矫揉造作,厌了六朝金粉的绮丽韶华,南来的风落尽了繁花,唯独绽放在辛酸与痛楚中的那朵奇葩。她,出身卑贱却走进将相帝王家。她,沦落青楼却将旧主恩情牵挂。暮然回首,耳边那一句句的海誓山盟在岁月里崩塌,蹙眉追忆,枕边那一幕幕的温情被时光摧垮。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
  • 电影世界逍遥行

    电影世界逍遥行

    一直倒霉的叶玄意外的得到了一套能够让他进入梦幻世界历练修行的幻梦系统,在《黄飞鸿》中学习武术;在《赌圣》中学习赌术、异能;在《生化危机》中与丧尸共舞;在《灵幻先生》中与九叔一起打僵尸;在《笑傲江湖》中纵横嬉戏;在《环太平洋》中驾驶机甲打怪兽;在《死神来了》中与死神斗智斗勇;在《风云》中获取长生不死还有《变形金刚》、还有《复仇者联盟》、还有《蜀山》,还有《大话西游》……无尽的梦幻世界,无尽的幻想,在层层的枷锁中解开系统的束缚,还得真我自在逍遥……PS:本书属慢热文,不喜勿入,谢谢!群号:76449097
  • 我和明星谈恋爱

    我和明星谈恋爱

    她是言情界的知名写手。他是娱乐圈的当红偶像。他演着他戏中的故事。她爱着戏外的那个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真假假,谁有能分得清。
  •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我叫林泽瑶是姐姐,旁边这个很腹黑的臭小子叫林泽熙是我弟弟。我们七岁了,我们的妈妈叫林熙瑶。一个医学天才却是生活白痴的二十七岁老女人。我们没有爸爸,只因为妈咪说爹地死了,所以妈咪说她要开始为我们找一个新爹地。突然有一天,那个已经死了的死人爹地站在我和弟弟的面前,说:“爹地带你们回家。”司辰凯从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对已经七岁大的儿女。但是当他知道孩子的母亲是谁时,他沉寂了七年的心再次雀跃了起来。但是可气的那个死女人竟然跟他儿子和女儿说他死了,还要给找个野男人给自己戴绿帽子。等着,他一定要让那个女人主动回到自己的身边,自己再来好好的调教一番。
  • 白骨道宫

    白骨道宫

    一个沉睡数万年的人,在六欲红尘的都市之中醒来,他面对的,不光是那些妖魔,更多是那些飞蛾扑火般的女人。完本作品《人道纪元》《黄庭》《众妙之门》暂停《剑种》。推荐一本《异世法灵》三年老书群:94495795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望天树杀人事件

    望天树杀人事件

    暑假,初中生苏杰与当刑警的舅舅周渊易原本准备去海南度假。在飞机上,舅舅巧遇中学同学上官小商、以及与上官同行的小学生黄寰宇。但当飞机降落在机场时,苏杰才发现在舅舅的刻意安排下,他们竟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而舅舅之所以这样安排,正是为了规避一场针对黄寰宇的绑架案。为了躲避绑匪,四人来到中老边境的望天树自然保护区,与他们同车的,还有一位漂亮的女歌手,可那位女歌手第二天却在望天树的树冠空中走廊上凭空离奇消失,当夜,上官小商也在哈尼族村寨中的一间密室里不幸遇害,一具来历不明的尸体则静静漂浮在村寨外的南腊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