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200000004

第4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3)

失西京后,叛军军心动摇。郭子仪乘胜率大军攻东京洛阳,安庆绪率残部奔河北,占据邺郡(今河南安阳)。他招兵买马,很快拥兵六万。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叛将史思明请降,封归义王、范阳节度使。

乾元元年(758)六月,史思明再叛。九月,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兵二十万攻打安庆绪。大军不立元帅,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十月,围邺郡。从十月至第二年二月,邺郡城中人相食,斗米值七万钱。乾元二年正月,史思明在魏州称大圣燕王。二月,引兵救邺。三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战败,遂解围南行,以朔方军切断河阳桥,以保东京洛阳。史思明至邺郡,杀安庆绪,留下儿子史朝义,自回范阳。四月,史思明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

邺城下九节度使溃败,鱼朝恩将罪责推给郭子仪。肃宗召子仪还京师,以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重赏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为抑退李光弼做准备。九月,史思明率大军南下,渡河,攻取汴州。李光弼只好放弃洛阳,退守河阳。不久,史思明在河阳败于李光弼,逃回东京。上元二年(761),鱼朝恩、仆固怀恩怂恿肃宗命李光弼出兵攻打洛阳,李光弼被迫出战,在邙山(今河南偃师北)大败,因此失去兵权。

史思明欲乘胜攻击西京,朝廷大惧。正当此时,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即帝位,改元显圣。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肃宗皇后,惊死肃宗。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十月,代宗任命其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又派出宦官向回纥请兵,会合唐军,攻打史朝义。连战连胜,收复东京、郑、汴等州。十一月,仆固怀恩率朔方等军渡河北进,追赶史朝义,围史朝义于莫州(治在今任丘北)。

唐宝应二年(763)正月,叛将田承嗣以莫州降,李怀仙以范阳降,史朝义在逃亡中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注释

①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契。

②《旧唐书》卷二○○上《安禄山传》。

③④⑤⑥《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一《安史之乱》。

⑦《资治通鉴》卷二一八,唐肃宗至德元载。

⑧《资治通鉴》卷二一九。唐肃宗至德元载。

刘晏理财

唐代名臣、理财家刘晏是曹州南华(旧址在今河南东明县东南、金代时被黄河淹废)人,从小聪明好学,才华出众,年幼时即被带往京师,授予正字(校对)之职。曾历任夏县、温县县令,四十岁调任侍御史。安史之乱后,肃宗任用为户部度支郎中(主管财政的收支),主管江淮租赋之事。

刘晏宝应元年(762)唐代宗即位,任刘晏为长安京兆尹、户部侍郎兼任判度支、铸钱、盐铁使及转运使。第二年,刘晏迁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广德元年(763)、刘晏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诸使如故,因主管财经,被称为“计相”。后以功升“户部尚书”,管理财政经济十余年,功勋卓著。德宗继位后,户部度支仍由刘晏兼管。杨炎做宰相后,为替劣迹昭著的前宰相元载报仇,排挤、构陷刘晏,引起德宗疑虑,先将之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后又“赐死”。

刘晏受命于安史之乱后的危难之秋,理财十多年,使唐王朝渡过严重的财政难关,得以延续下去。刘晏理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恢复,改进江淮漕运,解决向京师运粮之事。关中地区虽产粮,却难以满足供应京师百姓和大批禁军之需,每年需从江淮调运百万石粮食。水路运输,路长水远,过水势湍急的三门峡,常常船翻粮沉,走陆路则山道崎岖,牲畜拉驮,劳民伤财。安史之乱时,漕运更加艰难,京师严重缺粮,米价涨到每斗一千至一千五百钱,官府厨中都无多余粮食,京畿农民捋下田中青穗,供给缺粮的禁军。广德二年(764),刘晏率随从南下江淮,沿途察视河道,看三门峡的栈道和石渠,到河阴(今河南河阴县东)、洛口(今河南巩县)观察汴水、洛水人河口,计谋对策,组织佚丁,疏浚汴水;在扬子县(今江苏仪征县)建立十个船场,令人打造装粮千石的大船二千艘,雇用船工水手,以十只船编成一队,由军官督运,改私运为官运,保证了运粮的安全;又改“直运”为“分段接运”。以往江南船只二月在扬州集中,四月入淮渡汴,六七月才到黄河口,需历时半年始能往京师运,这样耗费巨大,粮食受损严重,分段接运是将全程分为四段,各段船工熟悉本段的水情,损耗小;又以运一段,在岸上存贮一下,减少损失,三门峡一带,则采用部分人撑篙,部分人拉纤的办法,一步步将船拖过陕峡逆流,避免了船翻粮沉。

从此,汴、黄漕运通畅,粮食源源不断运到京师。人们称赞刘晏“见一水不通,愿荷锸而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①。每年运粮四十万石,有时多达百万石,而且大大节省了运费,从过去“斗钱运斗米,到每石粮运费只需三百四十文钱,京师米价跃降,朝廷收人增加。刘晏刚办漕运时,朝廷年收入四百万缗,大历末年增加至一千二百多万缗。

久经战乱,朝廷财政亏空,刘晏决定从食盐专卖上获利。从唐乾元元年(758)起,朝廷实行食盐专卖,每斗一百十文。上元二年(761),元载为户部尚书,任盐铁使。他广设盐官,选派豪吏督收盐利,卖不掉便强行摊派,常常“一吏到门,百家供奉”,百姓受害非浅。

刘晏接管盐务后,首先精简管盐机构一一监院,裁减冗员,清除贪官豪吏。在主要产盐区,保留十个盐监、四个盐场。盐监是管理食盐生产和收购的机关,盐场是中转的栈场。此外,在主要城市设立十三个巡院,负责管理食盐市场、缉查盐贩走私活动等。刘晏还着手改革食盐专卖制度,由官运官销改为“就场专卖制”:即由盐官统一收购,集中到盐场后再转卖给盐商,食盐流通税包含在盐价中。商人缴纳盐款后,可自由运销,即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在边远地区,刘晏令存贮部分食盐,称“常平盐”,以防止盐价上涨,稳定市场。此外,还采取一些措施,如在交通要道设立盐仓,可就近调拨运销;请求朝廷严禁地方乱收费,以减少运盐成本;鼓励以绢代钱购盐,以解决将士的衣着;等等。

刘晏管理盐务后,朝廷收入大增,原江淮盐利每年约四十万缗,大历末年增到六百多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

在征税方面,刘晏也一反元载的做法,废除额外的横征暴敛,派人任“知院官”,掌管各地农事,上报朝廷以决定减免或调整租税。还设立“常平仓”,注意调节粮价。在粮食上市时,商人压价,各地官府则以高于市场的价钱收籴粮食,避免“谷贱伤农”,在青黄不接或欠收年头,官府以低于市场价格供应缺粮农户,避免“谷贵伤民”,并以重价召募“疾足”(跑得快的信使)了解四方物价情况,三五日内京师就可知晓。刘晏掌握情况后,及时平抑物价。这样,既稳定了民心,又保证了官府的财税收入,“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刘晏理财的另一做法即“均输”,朝廷将赋税收入折成钱,以低价从产地收购各种土特产品,转运到京师和高价地区出售,这样,既调节了供求,朝廷也增加了收人,对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到大历末年,刘晏所辖各事总收入每年一千二百万缗,其中盐务占百分之七十,比初任事时增加十倍。

当时,朝廷因铜料不足,钱币短缺,物价转跌。刘晏以铸钱使身份,精工足料,铸造足值的货币。他还在征收或换购的物资中,把一部分零星不值钱、供应京师都不足以抵偿运费的东西运到盛产铜砂的淮楚地区,以换回铜砂铸币,一年可达十余万贯,保证了京师等地市场流通的需要。

对于刘晏的功绩,《新唐书·刘晏传》这样评价:“因平准法,斡山海,排商贾,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资,以佐军兴,虽拿兵数十年,敛不及民之用度足”,“富其国而不劳于民,俭于家而利于众”②。

注释

①②《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

推行两税法

唐初,对农民实行“租、庸、调”赋税制,除田赋、丁调、劳役外,还以亩计征“地税”,按户计征“户税”,每亩附加“青苗钱”,此即朝廷财政的主要来源。

开元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丧失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均田制遭到破坏,户籍亦十分混乱。“不为版籍,人户寝溢,堤防不禁。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①。失去土地的人因有户籍在,仍需负担沉重的赋税,富人增加了土地,因享有特权而免税。“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色役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下”,“百姓受命而供之,沥膏血,鬻亲爱,旬输日送无休息”②。

安史之乱以后,赋税混乱状况加剧,以致于“王赋所入无几”。大历初年,京畿废除租、庸、调制。唐德宗年间,由于税制混乱,官吏层层中饱私囊,朝廷收入无法维持正常开支,税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建中元年(780)正月,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正式颁令实行新税法:“计算百姓及客户,纳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③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一,提出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即先计算国家每年各项支出的总额,再计算国家各项收入的总额,以这两方面的数额为依据,根据财政支出所需费用的总额,确定向百姓征税的数额,把这个数额摊到各州县,各州县再按亩数和户等向百姓征收,并将量出制入落实到大历十四年的旧征额数,以防止统治阶级上层由于奢侈无度而导致横征暴敛;二,规定“户无王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贫富为善”,即不分主客户,按现居住地户籍,不分丁男中男,均以贫富定等级;三,不定居的行商人,于所在州县按三十分之一纳税,使其与定居者一样负担租税;四,将以往征收的租庸调、户税、地税及其他杂税等全部并入两税,统一征收,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五,将征收实物赋税改为征收货币;六,明文规定两税之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简言之,两税征收对象,一为户,二为地,户按资产定等,地按亩数征收,为确保税收,“贞元四年诏天下,两税审等第,三年定户”④。

同时,杨炎提出将政府岁入由皇帝私藏改归政府。唐代本规定国家公赋与皇帝私人经费分头管理,安史之乱中,因财政入不敷出,无法应付,就将国家公赋收入和皇室经费合到一起,成为“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杨炎主张公赋仍归政府,每年提出一定数额为皇帝私用。

两税法推行的初期,对平民小户有利。以往朝廷用钱,则随意加税,名目繁多,富户或做官人家,设法逃税,而一般百姓家口多,只能按丁纳税,苦不堪言。新税法按资产而不按丁口征收,也不区分土客户,这样,一些有田产的富户、富商就得多负担税额,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则可以少纳税或不纳税,负担有所减轻。

推行两税法,暂时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对象,约束了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两税之兴,其首要之务,实为去无名之暴赋”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据记载,建中元年,两税所得税款一千零八十九万八干余缗,谷二百一十五万七千斛。

两税法的实施,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初实行曾起过较好的作用,但不久即弊端丛生。建中二年(781)以后连年征战,军费成倍增加,朝廷借口“量出制入”,税上加税。如,建中三年(782),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上表请求在本道两税钱中每千文加二百,唐德宗马上批准,而且通知各道均加税二百文。诸如此类,各道不时要求暂加税收,当然,各地加税后,也进奉一部分给朝廷。

两税法规定,不分主客户,按现在居住地立户籍,不分丁男中男,按贫富定等第。贞元四年(788),唐德宗敕令天下每三年定一次户籍,按户口增加。税钱增长考核地方官吏政绩。于是,地方官吏迫使老百姓分户,诱骗邻境居民逃入本境,这样税额又全部摊派给土著户,且限期完税,贫苦人家尽好借债卖儿缴纳。按贫富定等级,可是有人资产贵重却易于藏匿,田产物产堆在场院、谷仓,虽不值钱,却被认为富有,造成“务轻资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征求”⑥。

规定,商人纳税三十分之一,以商人盈利,三十而税一,实际比农民负担轻得多,定居者分夏秋两季纳税,这般促急,造成“蚕事方兴,已输缣税,农功未艾,遽敛谷租”⑦。而且旱涝灾年,照旧收税。此外,两税均以钱计算,“所征非所业,所业非所征,遂或增价以买其所无,减价以卖其所有,一增一减,耗损已多”⑧。如,农民生产粮棉,官府则将粮棉折钱收税,初行两税,定三匹绢为一万钱,到后来六匹绢才抵一万钱。到唐穆宗年间,钱愈重,物愈轻,八匹绢才抵一万钱,农民的负担实际上增加三倍。

两税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依据,保留丁额,只许增加,不许减少,虽然十室九空,仍依照丁额下摊。《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由于强行摊派,逃亡之人愈来愈多。唐宪宗年间,原有四百户的渭南县(今陕西渭河平原南部)长源乡只剩下百余户。

至于租庸调及其他一切科目全部废除,但各种苛杂税比正税还多,且兼并之家,私敛重于公税。

两税法推行中的这些弊端,宰相陆贽、翰林学士白居易均有奏议,要求朝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也有人提出恢复租庸调法或实行均田法。但两税法终究没有废除,直到明代后期才由一条鞭法取而代之。

注释

①②《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

③《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

④《新唐书·食货志》。

⑤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175页,中华书局版。

⑥《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二第2993页,中华书局版。

⑦《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二第2995页,中华书局版。

⑧《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二第2994页,中华书局版。

吐蕃犯唐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与唐建立密切关系,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中宗时,又将美女金城公主入嫁吐蕃(710)。此期间,虽吐蕃时有侵扰,但唐蕃关系基本上是良好的。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发动叛乱。安史之乱,潼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边关精锐者皆征发人援,所留边兵单弱,吐蕃乘机不断入侵,虏掠杀伤,数年间,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的数十州均落入吐蕃之手。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上半年,吐蕃犯唐,陷河(治今甘肃临夏东北)、兰、岷(治今岷县)、廓(治今青海化隆西)、临(治今甘肃临洮)、原(治今宁夏固原)等州。七月,人大震关(今甘肃陇县西)。九月,吐蕃陷泾州。十月,又寇邠州,陷奉天县,京师震骇。

代宗诏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抵御吐蕃。吐蕃率党项、吐谷浑、氐、羌20余万人抵长安,京师失守,代宗仓猝出逃陕州。郭子仪退保商州。吐蕃入京师,剽掠府库市里,纵火焚掠。又立广武王承宏为帝,改元,置百官。郭子仪在商州收散兵四千,欲夺回长安,以节度使白孝德引兵赴难,吐蕃闻之甚惧。百姓欺骗吐蕃说:“郭令公自商州领众却收长安,大军不知其数。”①又遣将入城,阴结少年数百人,夜间击鼓大呼于朱雀街,吐蕃惶骇,悉众遁去,遂收复京师。年底,代宗还京。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热门推荐
  • 完美世界之魔域

    完美世界之魔域

    平凡出身的人该如何面对这惊天的玄境?让人恐惧又不得不被深深吸引的奇幻之境。究竟是什么让他变得强大,步步为坚,难以控制的欲望改如何克服?修仙?练级?还是重生?看完美世界之魔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花心总裁冷血妻

    花心总裁冷血妻

    因为家族利益,将他们拉到一起。结婚三年,他依旧是大众眼中的黄金单身汉,钻石王老五。他花心,他无情,游走在万花丛中。她逐步成长为大众心中气质与形象极佳的人气主播,。对她来说,这场婚姻只是她摆脱家族的契机,是谁都无所谓。他们不过是有着一张结婚证的陌生人而已,仅此而已。没有爱,就没有恨!片段一绝望的爱,誓死的纠缠。他虐的是她的身体,而她虐的却是他的心。他说:“我死了,也要你陪着我一起下地狱。”她冷笑:“下地狱的只有你,我可是要上天堂,所以了,我们是不会有交集的。”片段二为难小三不是她的风格,不是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么?可是这小三要自动找上门来,就不管她的事了。因为对敌人仁慈就最自己残忍,她这个人别的不会,就是对自己最好。“你根本就配不上他,守着一个不爱你的丈夫,你不觉得很可悲吗?我们才是彼此心意相通,我们才是最完美的一对。”小三炫耀似地对着她说道,眼里无不有着深深地恨意和得意,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她轻笑着,然后说道:“沈小姐,我是配不上他,可是我是顾太太。他就算爱的是你,你也最多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情人。不过我告诉你,我这个人最恨做的事就是成全别人。所以了,不要在我这寻找优越感,不然我都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来。”说完潇洒的挎着包离开,这年头坐正室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与小三斗。其乐无穷嘛!片段三“他是谁?”他失控的抓着手中的照片,猩红的眸子阴狠的问着她。“能是谁?反正不是你。”她漠然的看着他,嘴角的笑意越发的清明。他捏着手中的照片,面部表情越发的狰狞。他怎么会不知道他,只是他想不到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竟然会这样做!“你想离婚和他在一起,休想!夏彤,只要我没死,你永远都别想。”他将手中的照片撕得粉碎,狠狠的扔在地上。她不怒反笑,连眼睛里都是笑意。“没关系,就算不离婚,你也拦不住我。”她反问,带着一抹莫可言说的志在必得。片段四“你放过我吧,那么多女人,为什么偏偏缠着我呢?”她一刻也忍受不了再呆在他的身边。“放过你,谁来放过我?”就算没有心,人他也要留在身边。“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她一阵冷笑,轻言慢语,看着眼前的人,可眼里好像根本没有他。洗净铅华,繁华落尽,他们能否找回彼此的心?高干文,第一次写高干文,各位多多的支持啊!推荐其他成员的作品:谷主,风谷音鸽【溺宠娇宝贝】娜主,陈小娜【冷王宠妃】【霸王宠妻】
  • 青梅皇后

    青梅皇后

    没有阴狠手段,怎么引起帝王的注意?还好她继承了爹娘的绝顶容貌,怎么应付那后宫三千争宠?还好她自幼熟读兵法,应付那些胸大无脑的女人们还不是绰绰有余!他是强大而美貌的温柔帝王,一顾倾人国,十年宫廷内乱,他一边等她一边守住了这无上的帝王之位,未来的皇后。他是一介帝王,一道圣旨,万花丛中过却片叶不沾身,他的身和心,再顾倾人城。没有百般花样,都只愿交托给他的小皇后。她的一个小小的亲吻就能让他脸红心跳,只因她是他最初和唯一的最爱。怎么留住帝王常情?还好她三岁从文,六岁习武,让她从出生就注定了要成为那个人的妻子,十六岁之时就已文武双全,还修得一手好琴技。其实他只要他保护这份感情就够了,皇后是那么简单就随便当的吗?可是,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办法抢走他的小娇妻,帝都有佳人,他会保护她,然后好好的宠她。没有倾城之色,然后他会保护她,谁要是敢觊觎他家小皇后,遗世而独立,他就炸平了他的家!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天魔舞

    天魔舞

    《天魔舞》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后期大后方成都社会风貌及世态人情的 长篇小说。故事以1938年国民党迁都重庆后的时代为背景,描写了“国战” 期间跑到成都的国民党政府大小官员、普通下江百姓和生活在成都本土的平 民百姓的生活画卷,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下行行色色人等的真实生活。李劼 人先生以他如椽的大笔,刻画了如陈登云、陈莉华等一批发国难财的政府官 员下的小爪牙和红男绿女,如白之时、唐淑贞等平民百姓,同时生动地再现 了抗战时期大后方成都的风土人情,特别是成都的都市生活,成都的乡郊风 景,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美国盟军的加入,普通人们飘摇的生活。
  • 真魔

    真魔

    “我容缺体术无敌,天才之资,为何不让我练气?!”星陨大陆,练体修气者为尊。炼体可拳碎星辰,脚踏星空;修气可气吞星宇,力拔六界!容缺,颜家天才少爷,体术无敌,可家族却始终不敢让他练气,只因……
  • 一光年的恋人

    一光年的恋人

    三年前,一场人为海啸摧毁了泽坂,也带走了羽薇深爱的柠岚。三年后,成为杀手的羽薇来到索曼黑市,只为查明制造那次海啸的真凶,而换取情报的代价是成为黑市BOSS夜祗桑的执事。与此同时,寻找时空少女的上弦月一行人也来到了索曼,意外发现羽薇竟然也是时空少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