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200000009

第9章 “唐朝玄宗时大宦官”(1)

高力士

唐朝玄宗李隆基时期有一位与主子一同沉浮的“老奴”大宦官,名叫高力士(684-762)唐朝玄宗时大宦官。本姓冯,名元一,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幼时被岭南地方官阉割,后贡入宫廷,因宦官高延福收其为养子而改姓高。玄宗李隆基未立时,高力士即“倾心奉之”,并随其参预宫廷政变。玄宗即位后,高力士知内侍省事,进封渤海郡公,四方奏事都经他手,权力极大。

高力士,他的家族,是极为显赫的大家族。原居住在北方。五胡十六国时期,社会大动乱,冯家辗转迁徙,最后托身于越族聚居的岭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他的曾祖冯盎,在隋文帝时先后任过县令、刺史和太守等职;在隋炀帝时曾随驾征伐辽东,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成为皇帝的近臣。隋末天下大乱,英雄豪杰乘势而起。冯盎也乘机扩展势力,在岭南拥有“二十余州,地数千里”,成为雄视一方的霸主。

唐王朝乘隋末乱世起兵建国后,首先致力于削平北方各地的割据群雄,到武德四年(621),以大将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招抚岭南各州。次年7月,冯盎归服。唐朝廷将冯盎所献地区划分为八个州,授予他上柱国、高州总管,封为越国公,仍由他管辖这些地方。同时,冯盎的两个儿子也被任命为刺史。冯氏父子,以隋朝遗臣而摇身一变,又成为唐王朝的新贵。

在冯氏家族的女性先祖中,有一位声名威扬的洗夫人(民间传说本名阿英),即冯盎的祖母。洗夫人的母家,世代为南越族的首领,跨山据洞,其部落之众多达十万余家。这家族在南北朝时的岭南少数民族中,势众财雄,有威望。这位洗夫人,至今在海南岛和她的家乡湛江地区,仍被民间尊奉为“婆祖”、“姑太”。史书记载,洗夫人聪慧贤明,富于谋略,长于筹划。成人之后善于约束抚慰部众,并具有出征用兵的军事才能,是位勇谋兼备的少数民族女英雄豪杰。

洗夫人在母家的志行美名,被当时的罗州(今广东化州县)刺史冯融所熟知看重,便礼聘娶她为儿子冯宝的妻子。冯宝任高凉(今广东阳江县)太守。冯洗两姓联姻,是岭南地区汉、越民族融合发展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冯氏家族迁至岭南后,虽然几代都担任地方长官,由于是羁旅他乡,因而号令难行。冯融洞察情势,巧妙地运用联姻策略,打破了长期相持的僵局。洗夫人由越族女儿变成汉家之妇,这特殊身份和家族关系,使她在民族团结发展的事业中,发挥了独有的杰出才能。洗夫人卒于602年,享寿达91岁。她生前被隋文帝册封为谯国夫人,死后赐谥号诚敬夫人。洗夫人及其后代,自南朝梁、陈至隋、唐,统治管理广东南部地区达百年之久。

冯氏家族的声威势力,在隋唐之际达到了最盛期。冯氏势力的扩展,其一是与岭南越族的其他豪强大姓发生矛盾冲突;其二是与唐朝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国策相冲突。冯盎据八州之地,野心勃勃,高祖李渊在位末年,就以武力反唐。唐太宗即位后,以软硬兼施之策对付冯盎,暂时缓和了几方面的矛盾。贞观五年(631),在唐王朝的恩威并用下,冯盎入京朝贡。

统一全国日益强盛的唐朝,不允许地方割据势力分割国家的土地、人口,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存在。唐王朝一再采取措施,削弱地方割据力量。贞观初年,唐太宗下令依天下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其中岭南道包括五岭之南73州及安南都护府,即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地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唐王朝开始直接选派官员到岭南任职,逐步代替“土官”(即就地任命地方豪强和种族首领为政府官员)。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南方地区的直接统治,对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打击,冯氏家族的势力一直是受到唐王朝密切关注。贞观二十三年(649),冯盎去世。次年,唐王朝将高州都督府的辖地分割为高、恩、潘三州,以冯盎的儿子和侄子分任各州刺史。冯盎兄弟三人,他们的儿子辈多达数十人,仍然具有雄强威势。冯盎的几个儿子都任刺史职务,其中有一人娶礼部尚书许敬宗之女为妻。但从冯盎的孙辈开始,冯氏家族的势力急剧衰落下来。

冯君衡是冯盎的孙儿之一,就是高力士的父亲,曾任潘州刺史。冯氏家族遭受严重打击的“家难”,就发生在冯君衡这一代。史书记载他本人于武则天称帝初年身亡时,冯君衡因犯罪被籍没抄家,女儿冯嫒被俘没入宫,后来为尼姑;幼子被送往京城,入宫当了宦官。

高力士的生母麦氏,是隋朝将领麦铁杖的曾孙女。麦铁杖在隋文帝时为骠骑将军,后来战死于“渡辽之役”。他的儿子麦孟才,死于隋末的“江都之乱”。

冯氏遭遇“家难”,高力士年约10岁。母子被强行分离,麦氏抚高力士痛哭道:“这次相别,不知何时能再见面。你胸前生有七个黑痣,别人说你日后必定显贵。你爱为娘手上这双金环,我会留着它,等到相见时让你辨认。儿啊,娘若不死,再能与你相见,你千万不要忘了娘的话!”从力士母子骨肉离散不能相顾的情状,可想这场“家难”的悲惨。

高力士被籍没入官府后,即受阉割,后由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带到洛阳,贡入皇宫。女皇武则天见他生得面貌端正,性情机敏,便留他在身边听候使唤。后来,力士因犯下过失被责打一顿赶出皇宫。宦官高延福将力士收为养子,从此便改姓为高。

高延福出自则天女皇的侄子武三思之家。武三思受封为梁王,受到姑母的重用。高延福与武三思家有什么往来之事,都让高力士传递话语,他得以经常进出武三思的府第。过了一年多时间,高力士就又被召回宫中听差。高力士在宫中逐渐长大,成人后身高六尺五寸(合1.73米)。长期在宫中供奉听差,高力士养成了谨慎细致,稳重忠诚的奴仆性格。他生性机灵,反应敏捷,勤于学习,能担当传达诏令敕书,被授予宫闱丞之职。

古代的宦官(太监),其身份地位从实质上讲,就是皇帝的“家奴”。宦官制度,是专制皇权的附属物。宦官身为“刑余之人”,要想爬上高位,作威作福,必须紧紧依附于皇权。而封建时代的皇宫中,围绕着最高统治权——皇位,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经常发展到你死我活的血腥程度。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宦官是必定要被卷进去的人物。他们是皇帝的近臣,身不由己。如此一来,要想在宫廷斗争中避祸就福,宦官们善于观察风向势头,及时把握机会,以身投靠。若是选择得当,就会显贵加身,福荣尽至;如果晕头转向,不辨事态,轻则斥逐,重则丧生。而高力士,就是这样一位三者兼备的人物。自唐玄宗(李隆基)取得皇权的历史陈迹,来看高力士从一个身份低贱的小人物,逐渐爬上宦官首脑、皇帝宠臣。

唐朝建后,定都长安。从高祖、太宗到高宗(李治)当政时期,是稳定政治、经济逐步恢复发展的阶段。从武则天称帝到玄宗当政之初,经历了一个政治上的多事之秋。玄宗在位的四十多年间,是唐朝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西汉武帝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强盛时期,史称“盛唐”。

一代女皇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11月,在洛阳的上阳宫寿终正寝,享年82岁。她的儿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性情庸懦,他的皇后韦氏却是一个权欲强烈的女人,一心想学婆母武则天的样子来行事。还有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聪明漂亮,也想学祖母。纠缠废掉皇太子李重俊(中宗的庶长子),立自己为皇太女。中宗对这种荒唐要求没有怪罪发怒。皇太子李重俊遭受排挤,忍无可忍,率领一群禁军将士冲进皇宫,准备杀掉安乐公主及其党羽。但由于起事仓促,再加上禁军临阵反戈,政变未成反遭杀身之祸。李重俊兵败身亡,并未使韦后和安乐公主有所收敛。朝中大臣不断有人上奏中宗帝,揭发韦后一伙的逆乱行径。韦后与安乐公主察觉中宗已生疑心,便在公元710年6月,合谋在食物中下毒,害死了早已患病的中宗。

韦后在中宗死后,秘不发丧,随即扶立中宗的第四子、16岁的温王李重茂为傀儡皇帝,自己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韦后将自家的兄弟子侄安排在重要职位上,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让党羽们鼓吹“韦氏宜革唐命”,准备重演武则天称帝代唐的故戏。唐代江山社稷又一次面临危急之中。

韦后及安乐公主一伙的对手,中宗的胞弟相王李旦、胞妹太平公主等人。一场更大的政治较量展开了。

李隆基(李旦第三子),年方26岁,封为临淄王,任职为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中宗被毒杀时,李隆基已于先一年冬天回到京城。韦后临朝摄政之日,正是李隆基暗中加紧准备政变之时。

李隆基早就暗中招募的私兵,在禁军中结交的豪杰人士。太平公主对侄儿的行动表示赞同和支持,还让儿子薛崇简任卫尉卿协助他。李隆基的秘密活动,被兵部侍郎崔日用所察知,崔日用原是韦后党羽,但他审时度势,决定投向李隆基。他将韦后一伙准备杀害相王和太平公主的密谋,通报给李隆基。

李隆基得此密报,决定提前行动,先下手为强。6月20日深夜,李隆基乔装潜入宫苑,亲自指挥政变。二鼓时刻,禁军将领葛福顺、内苑总监钟绍京等人,带领禁军和花木工匠,高呼“诛杀韦后,拥立相王”,攻击皇宫北门。守门禁军杀死他们的将领,开门接应李隆基。韦后在宫中惊闻事变,匆忙披衣奔往飞骑营避难。不料飞骑兵士也已倒戈,一齐涌上将她杀死,砍下脑袋去向李隆基请功。正在房里照镜画眉的安乐公主,被冲进来的军士砍倒在血泊之中。她的驸马武延秀没跑多远,也被杀死。天亮之后,政变大功告成。李隆基去向父亲禀报。相王拥抱儿子,流泪说:“宗庙社稷没有失坠,全靠你的力量啊!”两天之后,太平公主请少帝重茂让位给相王,少帝不肯。太平公主发怒道:“天下人心都拥护相王,这皇位不是你坐的。”太平公主伸手将少帝从皇位上拉了下来,然后受朝臣拜贺,登坐了皇位。

平定韦后的政变中,高力士的表现,史书上没有多少文字,李隆基为临淄王时,高力士就已“倾心奉之,接以恩顾。”这时高力士的地位尚不重要,他也没有参加6月20日的宫廷夜战。

平定韦氏之后,高力士受到李隆基信任,被奏请隶属太子内坊局,又升任内给事(宦官机构内侍省官员)这时高力士已经27岁,而李隆基还年长一岁,高力士对当时复杂险恶的局势,及时观察把握得清楚。

李隆基平难建功,因之被立为皇太子。其父李旦(睿宗)是个性情恬淡,不恋帝位的人,登基一年多后,李旦便下诏传位,自己甘作逍遥太上皇。李隆基于先天元年(712)8月,接班称帝。此时他并未完全掌握政权,朝中的七个宰相,竟有四个是投靠在太平公主的门下。太平公主的性情,与哥哥李旦截然不同。他遇事沉敏,胸怀谋略,富有政治野心,与母亲武则天极为相似。她仗着身为太上皇之妹,参与政变有功,多方干预朝政。先天二年(713)6月,太平公主与她的党羽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浞以及禁军将领常元楷、李慈、李钦等人密议,准备于7月4日举兵,废掉李隆基。宰相之一的魏知古将太平公主一伙的密谋,立即禀报给李隆基。李隆基与嫡亲的伯母韦皇后刀兵相向的血腥未散,又与嫡亲的姑母太平公主展开了斗争。

李隆基召集自己的兄弟岐王隆范、薛王隆业、宰相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和亲信大臣姜皎、李令问、王守一、宦官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商议铲除太平公主的具体方案,决定对太平公主提前一天,立即行动。

就在7月3日,王毛仲奉命调集300人马,率领李令问、王守一、高力士等人,以突然袭击方式,先杀掉了宫卫禁军中的太平公主亲信常元楷和李慈。接着又在朝堂上捉拿宰相萧至忠、岑羲等人,当场斩首。另一宰相窦怀贞外逃后自知难免于死,遂自缢而亡。太平公主闻后,急忙逃入山中寺院,三天后回到自己府宅,也被赐死于宅中。宰相崔浞先被贬官,后赐死于荆州(今湖北江陵)。她的儿子以及党羽受牵连数十人被处死。

这年12月太平公主的势力被消灭后,朝政大权完全集于李隆基手中。唐王朝动荡了七年之久的政治局势,至此安定,改年号为“开元”。

高力士在唐玄宗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的斗争中,参预了谋划和具体行动,成为玄宗“休戚共同”的政治伙伴,因功得到升迁。高力士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高力士一跃而成宦官首领,受到玄宗李隆基信任和器重,而王毛仲是玄宗控制禁军的亲信人物。在平定韦后和铲除太平公主的两场事变中,玄宗都是依靠宫卫禁军取得成功的。对禁军的重要地位早就十分清楚。王毛仲系出身微贱的高丽人,是李隆基当临淄王时的家奴。他生性明悟,做事干练,深受主子信任。另外,还有一个背主逃亡的贱人李守德,身手矫健长于骑射,李隆基花费5万钱为他赎身,收为心腹干将。削除太平公主时,王毛仲表现奋勇立下大功,玄宗对他越发宠爱信任。如果几天不见王毛仲,玄宗就感到若有所失。君臣相见,常常饮宴通宵,欢洽异常。王毛仲因功授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封霍国公,实授封户500户。他得到赏赐的庄宅、奴婢、驼马、钱帛不可胜记,两个夫人同时被封为一品命妇“国夫人”,幼小的儿子也被封为五品官。开元十三年(725),王毛仲为人威严,忠心维护皇权,又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获得了最高的功勋。

朝中权贵和禁军将领对王毛仲也畏惧三分。另外,王毛仲还与龙武将军葛福顺结为儿女亲家。禁军将领唯王毛仲之令是从。王毛仲确实是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

王毛仲得到如此恩宠和高位后,却是小人得志,日益骄纵起来,常干一些越轨不法之事。他控制的禁军将领竟然无故白昼杀人,事后用钱买通法官,让凶手逍遥法外。起初,玄宗李隆基予以宽容而不责备,这也助长了王毛仲的张狂气焰。禁军在中宗时多以官奴充当,被人轻蔑地称为“北门奴”。北门奴大受宠幸,胡作非为,时间一长,引起了宦官们的嫉妒和愤恨。玄宗时常派宦官去慰问王毛仲等人。而王毛仲恃宠倨傲,对高力士这样的亲信宦官不放在眼中,对一般的小宦官,稍不如意,便是臭骂殴打,恣意凌辱,就象对待自己家中的奴仆。这样必然激起宦官集团的不满和仇视。高力士、杨思勖等大宦官,对王毛仲一伙尤其恨之入骨,暗中伺察找机会进行报复。

开元十八年(730),王毛仲伸手向李隆基要兵部尚书的职位,李隆基没有答应,他便形于词色,口出怨言。玄宗之所以将王毛仲当作心腹委以重任,是因其出身低贱,没有什么社会势力,易于控制和指挥。如果让王毛仲职掌兵部,握有实权,将会产生什么恶果?李隆基心中的警觉和忧患意识,对王毛仲的信任发生转变。经这一次,不再是漫不经心,而是龙颜不悦了。

同类推荐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修女汪惠

    修女汪惠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丫头很猖狂

    丫头很猖狂

    忘情的缠绵过后,他曾经抱着她霸道的说:“做朕的瑶妃!”“为什么?”她不解。“因为没有人拒绝过朕,你也不可以!无论怎么样,你一定要当朕的瑶妃!”他说的理所当然,却没有想过这对听到的人是多大的伤害。哼哼!小瑶苦笑,却也下定决心,今生,无论如何,也不会当他的瑶妃……
  •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女人征服男人而后征服世界,男人征服世界而后征服女人,这是千古之律。一个民女,一个满人,怎样成为王妃、皇后、皇太后这一系列悬殊的地位怎么会加在她的头上?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冷月凄然似君心

    冷月凄然似君心

    他是她暗恋多年的姐夫,堂堂当朝三皇子;她一片痴心,终于与他修成正果;新婚之夜,百般缠绵,她将真心尽赋予他;却没想到,从头至尾,她只是他报夺妻之仇的一枚棋子;她的美梦原来是他精心布置的陷阱;为救族人,她进宫沦为皇上的玩物……多年后,他和她再度相遇,是她的福气还是灾难?
  • 恶魔弟弟他吃肉

    恶魔弟弟他吃肉

    【新文《妖孽校草,给我站那!》已经发表,男女主角是本文主角的下一代哦!】听说过冤家宜解不宜结,但你们听说过冤家宜结不宜解?因为在饰品店里淘选一件礼物,林相依和一个突然闯进她世界里的俊美少年起了争执,气急之下,她拿出一颗石榴砸中他的脑袋,最后逃之夭夭。本以为会相安无事,没想到等到爸爸结婚当日,林相依又碰到了那个少年,而此时,骚年的嘴角上却噙着一抹不怀好意的浅笑:“林相依,你往哪里逃?”
  •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穿越遇到一个腹黑、毒舌又貌美的男人时怎么办——你扑我逃!譬如:七夕收到了一份厚礼,她未喜反惊:“为什么是一只耗子!”暗卫道:“王爷说了,一只耗,一直好……”她风中凌乱:“这也能谐音!?那旁边为什么还有一块小鲜肉?”暗卫道:“王爷说,他的财产,生命,智慧,身体都属于你,包括这块大腿肉。”她泪流满面。尼玛,能不要吗?当草包二货狂人误惹腹黑毒舌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