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0000061

第61章 (5)

寄欧阳舍人书曾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三句。是一篇纲领。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古之铭志必勒之石。或留于家庙,或置之墓前,其义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史兼载善恶,铭独记善,所以异也。○此段申明“与史异”句。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严,敬也。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此段申明“义近于史”句。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此段言衰世铭不得实,起下段“当观其人”意。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铭以人重,此句为通篇关锁。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徇私则不公,惑理则失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又从“观其人”翻出“公与是”一语。见今世之铭、并其义之近于史者,亦失之矣。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此一转,徐徐引入欧阳公身上来。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公。于众人,则能辨焉。是。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辨之甚难。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而是。议之不徇?而公。○此以见必畜道德者,而后可以为。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从道德侧到文章。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此以见必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而后可以为。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此段申明能尽公与是,必待畜道德而能文章者,下便可直入欧公。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可直入欧公矣,偏又作此一顿,文更曲折。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千里来龙,至此结穴。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挽上略顿。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兴入声然不知涕之流落也,,伤痛也。○波荡。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收转,感慨呜咽。其追希祖德,明不明之际也。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即感恩图报意顿住,下乃发出绝大议论。正是铭与史异用而同功。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遥应前段警劝之道。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铭一人而天下之为父祖子孙者,皆知所警劝,其为美更多于作史者。“数美归于先生”一语,极为推重欧公。若徒为己之祖父作感激,是犹一人之私耳。

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以感欧公者。所论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承欧公来书之教而加详。愧甚,不宣。并结出自惭意。

子固感欧公铭其祖父,寄书致谢,多推重欧公之辞。然因铭祖父而推重欧公,则推重欧公,正是归美祖父。至其文纡徐百折,转入幽深,在《南丰集》中应推为第一。

赠黎安二生序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提苏轼说入。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点出二生。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俊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叙出二生之文。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一总顿住。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通篇意在勉二生以行道,不当但求为文词。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插入安生,妙。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因“迂阔”、“解惑”二句,生出下两段文字。

予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自负不少。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迂阔至此。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叠一句,妙。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一段答他“笑以为迂阔”句。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应前错落有致。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一段答他“解惑于里人”句。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照起作结。

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故里人皆笑,则其文必佳。子固借“迂阔”二字,曲曲引二生入道。读之觉文章声气,去圣贤名教不远。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秦昭王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入秦,献之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以献幸姬。幸姬为言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夜半,至函谷关。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追人。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有能为鸡鸣,而鸡尽鸣,遂得出。○立案。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陡然一劈。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驳得倒。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断得尽。○疾转疾收,字字警策。

文不满百字,而抑扬吞吐,曲尽其妙。

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两非今所谓贤人者,见其俱以古处自期也。○分提。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先翻“同”字。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次点“学”字。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接上“相似”,总点“同”、“学”。○合写。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空中立说,句法变换,自成隽永。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醒发“同”、“学”二字,先后缀映,百倍精神。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尝云尔。此处微分主客,是文家点题法。夫安驱徐行,吝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车践也。舍二贤人者而谁哉?写出两人阶级,到底只用合发。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插入自己。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结出别意。同学兄弟,每每若此,言之慨然。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正文只此二语。

别子固而以正之陪说,交互映发,错落参差。至其笔情高寄,淡而弥远,自令人寻味无穷。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浮图,僧也。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叙出所由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通篇借游华山洞发挥,故先点出洞名。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伏篇末案。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闲文生趣。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点前洞,是宾。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点出后洞,是主。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隐下正旨在内。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已上叙游事,笔笔伏后议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借此以喻学之深造。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顿宕。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归结在此一句。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文情开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应前洞。险以远,则至者少。应后洞。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接入主意。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翻跌尽致,亦以曲折递下。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挽上“拥火”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应“咎其欲出”句。而在己为有悔。应“悔其随之”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无悔与讥,便是有得,真论学名言。○一路俱是论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

予于仆碑,应篇首。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无限感慨。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直至此,方点明学者。记意寓体,收拾已尽。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点四人结。

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王安石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点得有致。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略顿。宝元仁宋年号。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长才屈于下位者,不堪展读。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尝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一句断。下发议。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阻龉语固宜。龃龉,谓不遇也。○此是另一种人,提过一边。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似说许,又似不说许。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税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韩非工说而发愤于韩王,李广善战而终诎于汉武,千古恨事不少。嗟乎!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收上,妙不说尽。

君年五十九,以嘉仁宗年号。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指范、郑诸公。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感慨不尽。

起手叙事,以后痛写淋漓,无限悲凉。总是说许君才当大用,不宜以泰州海陵县主簿终。此作铭之旨也。文情若疑若信,若近若远,令人莫测。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热门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 地烟

    地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光明纪元

    光明纪元

    文明的宿命,毁灭和复苏,无止尽的轮回原罪的深渊,世界被崩毁,只有余烬残存黑暗笼罩下,无边废墟中,唯有一人独行将血罪消泯,撕破那黑幕,光芒笼罩大地《光明纪元》简体版图书近期各大书店上市,敬请大家关注和支持下!!血丝盟主群:187999419血丝正版群:6767886普通群:27310288(1000人)109041501(500人)113298136(200人)136116811(200人)13146178(200人)再加一个45148179(2000人的新群噢~)
  •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如果非要给这门艺术加上一个皇冠的话,那么,《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将给您三个启示:1.领导力能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2.具有领导魅力的人拥有优秀人才的追随:3.管理者需要授权,而领导者跟职位没有关系。如果您想摆脱刻板的管理者形象,成为一个形象鲜活、拥有更多追随者的魅力领导,请您将《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作为您的智囊宝典。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地狱游戏

    地狱游戏

    刑警队长安力身边发生了一系列妖异的怪事。先是感觉到有一双邪恶的眼睛时时刻刻监视着他,这眼睛甚至能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读懂他的思想,甚至逐渐控制他的思想,让他有杀人的冲动……在一次执行抓捕罪犯的任务时,他又发现有内奸出卖他,想置他于死地……一个在网络游戏QQ幻想中与他结识的清丽少女眉间来到他身边。她有着异于常人的力量和速度,两个身经百战的特警被她瞬息间打倒在地。接着,与他结仇的八个地痞被莫名其妙的杀死,安力被认定为嫌疑犯,遭到逮捕和审问。安力在逃跑时中枪,被眉间救回家中。两人在疗伤中,渐生情愫。而凶手的真面目也渐渐露出。这个凶手具有神奇的能力,不仅有巨大的力量和快捷如电的速度,而且可以看到别人眼中看到的景物,他将知道自己是内奸的人逐一杀害,就在他要杀害安力和眉间时,另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出现了,经过一场血战,救了两人。眉间被人抓到一座高塔之上,身上安装了炸弹,安力如果在50分钟内救不了她,炸弹就会爆炸。安力在高塔内经历了蟒蛇,油锅,损肢,毁容等种种劫难,终于冒死救了眉间,而这一切,居然不过是一场游戏中的一个程序。原来这一切是一个因爱妻幼子被残忍杀害而对世人充满愤恨的科学家所为,他创造了一种叫《地狱游戏》的程序,可以让人在游戏中感觉到真实人生一样的经历,同时,他借用《地狱游戏》控制人类,激发人类的潜能,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手下,以达到控制世界人类的目的。最为恐怖的是这科学家最后在自己身上值入了外星人的DNA,简直成了一个打不死的神秘怪物……安力被奉命去除掉这个可怖的、体内有两个人共同生存的怪物……安力能打过这个怪物吗?他用什么方法消灭这个怪物?他杀死了这个怪物后,能救活自己心爱的眉间吗……本作融爱情,科幻,悬疑,动作,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于一体,具有精彩的故事性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同时,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想像力丰富,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小说。
  • 腹黑小白兔:小姐危险

    腹黑小白兔:小姐危险

    初见时,他是个丑陋无比的老头,浑身戾气的想要杀她。再遇见时,他完全对她着了迷,但却是因为她特殊的体质让他更迫切的想要算计她。再然后,他救出她,作为条件他彻底留在了她身边,但算计的心思却依稀没有那么迫切了。在逃亡的那段时间,只有他们两人相互偎依,她受伤病重,但他却没了算计的心思,只想好好保护她。那一瞬心意的确定,他雀跃无比,等到的却是她对他的驱逐。他做了那么多努力,甚至不惜催眠她改变对他的感情,但另一个对她无比重要的人却在此时出现了。所以,他跟她是注定了有缘无分吗?今生的牵绊沉沦让他无法自拔,当眼前有个选择放在他面前时,他为了他们的将来,是否会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