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000000006

第6章 乐 律 一 (2)

五音:宫、商、角为从声,徵、羽为变声,从谓律从律,吕从吕。变谓以律从吕,以吕从律。故从声以配君、臣、民,尊卑有定,不可相逾。变声以为事、物,则或遇于君声无嫌。(六律为君声,则商、角皆以律应,徵、羽为吕应。六吕为君声,则商、角皆以吕应,徵、羽以律应。)加变徵,则从变之声已渎矣。隋柱国郑译始条具七均,展转相生,为八十四调。清浊混淆,纷乱无统,竞为新声。自后又有犯声、侧声,正杀、寄杀,偏字、傍字、双字、半字之法,从变之声,无复条理矣。

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其志安和,则以安和之声咏之;其志怨思,则以怨思之声咏之。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则诗与志,声与曲,莫不安且乐;乱世之音怨以怒,则诗与志,声与曲,莫不怨且怒,此所以审音而知政也。诗之外又有和声,则所谓曲也。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曰贺贺贺、何何何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中缠声”,亦其遗法也。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此格虽云自王涯始,然(正)贞元、元和之间,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又小曲有“咸阳沽酒宝钅义空”之句,云是李白所制,然李白集中有《清平乐》词四首,独欠是诗;而《花间集》所载“咸阳沽酒宝铋空”,乃云是张泌所为,莫知孰是也。今声词相从,唯里巷间歌谣及《阳关》、《捣练》之类,稍类旧俗。然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

古乐有三调声,谓清调、平调、侧调也。王建诗云:“侧商调里唱伊州”,是也。今乐部中有“三调乐”,品皆短小,其声噍杀,唯道调小石法曲用之。虽谓之“三调乐”,皆不复辨清、平、侧声,但比他乐特为烦数耳。

唐《独异志》云:“唐承隋乱,乐散亡,独无徵音,李嗣真密求得之,闻弩营中砧声,求得丧车一铎,入振之于东南隅,果有应者,掘之,得石一段,裁为四具,以补乐之阙。”此妄也。声在短长厚薄之间,故《考工记》:“磬氏为磬,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磨其毫末,则声随而变,岂有帛砧裁琢为磬,而尚存故磬哉。兼古乐宫、商无定磬,随律命之,迭为宫、徵。嗣真必尝为新磬,好事者遂附益为之说。既云“裁为四具”,则是不独补徵声也。

《国史纂异》云:“润州曾得玉磬十二以献。张率更叩其一,曰:‘晋某岁所造也。是岁闰月,造声磬者法月数,当有十三。宜于黄钟东九尺掘,必得焉。’从之,果如其言。”此妄也。法月律为磬,当依节气,闰月自在其间。闰月无中气,岂当月律?此懵然者为之也。扣其一,安知其是晋某年所造?既沦陷在地中,岂暇复按方隅尺寸埋之?此欺诞之甚也。

《霓裳羽衣曲》。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又王建诗云:“听风听水作《霓裳》。”白乐天诗注云:“开元中,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造。”郑(愚)山禺《津阳门诗》注云:“叶法善尝引上入月宫,闻仙乐,及上归,但记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凉府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用敬述所进为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诸说各不同。今蒲中逍遥楼楣上有唐人横书,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知是非。或谓今燕部有《献仙音曲》,乃其遗声。然《霓裳》本谓之道调法曲,今《献仙音》乃小石调耳,未知孰是。 《虞书》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鸣球非可以戛击;和之至,咏之不足,有时而至于戛且击。琴瑟非可以搏拊;和之至,咏之不足,有时而至于搏且拊。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和之至,则宜祖考之来格也。和之生于心,其可见者如此。后之为乐者,文备而实不足,乐师之志,主于中节奏、谐声律而已。古之乐师,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乐成于心,然后(宜)宣于声,则必有形容以表之。故乐有志,声有容。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独出于器而已。

《新五代史》书唐昭宗幸华州,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其卒章曰:“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今此辞墨本犹在(陕)陕州一佛寺中,纸札甚草草。予顷年过(陕)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

世称善歌者,皆曰“郢人”。郢州至今有白雪楼,此乃因宋玉问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次为《阳阿薤露》,又为《阳春白雪》,引商刻羽,杂以流徵。”遂谓郢人善歌,殊不考其义。其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则歌者非郢人也。其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阳阿薤露》,和者数百人;《阳春白雪》,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则和者不过数人而已”。以楚之故都,人物猥盛,而和者止于数人,则为不知歌甚矣,故玉以此自况。

《阳春白雪》,皆郢人所不能也,以其所不能者明其俗,岂非大误也?《襄阳耆旧传》虽云:“楚有善歌者,歌《阳菱白露》、《朝日鱼丽》,和之者不过数人。”复无《阳春白雪》之名。又今郢州本谓之北郢,亦非古之楚都,或曰:“楚都在今宜城界中,有故墟尚在。”亦不然也。此鄢也,非郢也。据《左传》:“楚成王使斗宜申为商公,沿汉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沿汉至于夏口,然后江,则郢当在江上,不在汉上也。又在渚宫下见之,则渚宫盖在郢也。楚始都丹阳,在今枝江;文王迁郢,昭王迁若阝,皆在今江陵境中。杜预注《左传》云:“楚国,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谢灵运拟《邺中集诗》云:“南登宛、郢城。”今江陵北十二里有纪南城,即古之郢都也,又谓之南郢。

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意。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纳音与易纳甲同法;乾纳甲而坤纳癸,始于乾而终于坤;纳音始于金,金,乾也,终于土,土,坤也。)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汉志》语也。)此律吕相生之法也。五行先仲而后孟,孟而后季,此遁甲三元之纪也。甲子金之仲(黄钟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吕之商,同位,谓甲与乙、丙与丁之类。下皆仿此。)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则之商,隔八,谓大吕下生夷则也。下皆仿此。)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吕之商),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

(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终。若只以阳辰言之,则依遁甲逆传仲孟季,若兼妻言之,则顺传孟仲季也。)庚辰同位娶辛巳(仲吕之商),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黄钟之徵,金三元终,则左行传南方火也。)戊子娶己丑(大吕之徵),生丙申火之孟。(夷则之徵)丙申娶丁酉(南吕之徵),生甲辰火之季。(姑洗之徵)甲辰娶乙巳,(中吕之徵)生壬子木之仲。(黄钟之角,火三元终,则左行传于东方木。)如是左行至于丁巳中吕之宫,五音一终。复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甲子之法,终于癸亥。(谓蕤宾娶林钟,上生太蔟之类。)自子至于巳为阳,故自黄钟至于中吕皆下生;自午至于亥为阴,故自林钟至于应钟皆上生。(甲子乙丑金与甲午乙未金虽同,然甲子乙丑为阳律,阳律皆下生,甲午乙未为阳吕,阳吕皆上生,六十律相反,所以分为一纪也。)予于《乐论》叙之甚详,此不复纪。

今太常钟钅,皆于甬本为纽,谓之“旋虫”,侧垂之。皇中,杭州西湖侧发地得一古钟,匾而短,其枚长几半寸,大略制度如《凫氏》所载,唯甬乃中空,甬半以上差小,所谓“衡”者。予细考其制,亦似有义。甬所以中空者,疑钟縻自其中垂下,当衡甬之间,以横(括)栝挂之,横(括)栝疑所谓“旋虫”也。今考其名,竹筒之“筒”,文从“竹”从“甬”,则甬仅乎空,甬半以上微小者,所以碍横(括)栝,以其横(括)栝所在也,则有衡之义也。其横(括)栝之形,似虫而可旋,疑所谓“旋虫”。以今之钟钅校之,此衡甬中空,则犹小于甬者,乃欲碍横(括)栝,似有所因。彼衡甬俱实,则衡小于甬,似无所因,又以其(括)栝之横于其中也,则宜有衡义,实甬直上植之,而谓之衡者何义?又横(括)栝以其可旋而有虫形,或可谓之“旋虫”,今钟则实纽不动,何缘得“旋”名?若以侧垂之,其钟可以掉荡旋转,则钟常不定,击者安能常当其隧?此皆可疑,未知孰是。其钟今尚在钱塘,予群从家藏之。

海州士人李慎言尝梦至一处水殿中,观宫女戏球,山阳蔡绳为之传,叙其事甚详,有《抛球曲》十余阕,词皆清丽,今独记两阕:“侍燕黄昏(晓)晚未休,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觉承恩醉,笑倩傍人认绣球。”“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衤因揉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球处,不是金炉旧日香。”

《卢氏杂说》:“韩皋谓嵇康琴曲有《广陵散》者,以王陵、毋丘俭辈皆自广陵败散,言魏散亡自广陵始,故名其曲曰《广陵散》。”以予考之,“散”自是曲名,如“操”、“弄”、“掺”、“淡”、“序”、“引”之类,故潘岳《笙赋》:“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又应琚《与刘孔才书》云:“听广陵之清散。”知“散”为曲名明矣。或者康借此名以谏讽时事,“散”取曲名,广陵乃其所命,相附为义耳。

马融《笛赋》云:“裁以当便易持。”李善注谓:“,马策也。裁笛以当马,故便易持”。此谬说也。笛安可为马策?,管也。古人谓乐之管为“”。故潘岳《笙赋》云:“修木过内辟,余(萧)箫外逶。”“裁以当”者,余器多裁众以成音,此笛但裁一,五音皆具,当之工,不假繁猥,所以便而易持也。

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旧说皆不同。《周礼》:“笙师掌教。”或云:“汉武帝时,丘仲始作笛。”又云:“起于羌人。”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融之所赋者。融赋云:“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沈约《宋书》亦云:“京房备其五音。”《周礼》笙师注:“杜子春云:乃今时所吹五空竹。”以融、约所记论之,则古不应有五孔。则子春之说,亦未为然。今《三礼图》画亦横设,而有五孔,又不知出何典据。

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又(常)尝见越人陶道真畜一张“越琴”,传云古冢中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吴僧智和有一琴,瑟瑟徽碧,纹石为轸,制度音韵皆臻妙,腹有李阳冰篆数十字,其略云:“南溟岛上得一木,名伽陀罗,纹如银屑,其坚如石,命工斫为此琴。”篆文甚古劲。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木坚如石,可以制琴,亦所未喻也。《投荒录》云:“琼管多乌(氵)氵、口去陀,皆奇木”。疑“伽陀罗”即“陀”也。

高邮人桑景舒性知音,听百物之声,悉能占其灾福。尤善乐律,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景舒试之,诚如所传,乃详其曲声曰:“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谓之《虞美人操》,其声调与《虞美人曲》全不相近,始末无一声相似者,而草辄应之,与《虞美人曲》无异者,律法同管也。其知(者)音臻妙如此。景舒进士及第,终于州县官。今《虞美人操》盛行于江湖间,人亦莫知其如何者为吴音。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热门推荐
  • 北汉简史

    北汉简史

    北汉与后汉王朝的关系,犹如南明永历政权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中原政权在更小范围内的延续。要了解它的历史,还须从后汉说起。
  •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分“挚爱亲情篇”、“友情无价篇”、“美丽生活篇”、“善良真诚篇”四篇,每个故事都告诉孩子们一个生活的道理,用生动有趣的情节帮助孩子领悟其中的真谛,对培养孩子的性格大有裨益。
  • 狂君

    狂君

    本文一对一,女主痴情,男主强大,而且更痴情~~~宠文,非虐~~~本文五折优惠,一次性订阅全部VIP章节,只需要半价350个潇湘币~这里是哪里?好黑…啊~~~不要,不要,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摸她,还要撕她的衣服?一双手,在月光下,显得那么苍白令人毛骨悚然的手…好可怕,是僵尸吗?她就要被僵尸吸干血了吗?可是,吸血干嘛要脱她衣服?啊~~~惊声尖叫…一双温润的唇堵住了令这夜色躁动不安的魔音…他好热…好热…该死的,难道误吃了玉女果?这山洞里怎么会有其他人?他的手不由的抚上那具颤抖的身躯,上面是凸的,下面不带把…还有,“啊~~~不要啊~~~”会说人话。很好,是个所谓的女人。那先吃了她再说吧…他从小与野兽为伍,没见过什么人,不会说几句人话…她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认定的女人.他狂妄霸道,“我说过她是我的!”他天真痴情,“娘子去哪,我就去哪!”他杀人不眨眼,直接用手把人撕成两半,还能做到不让半点鲜血染上身…他以手为剑,以剑气杀人,分尸杀人,手段残忍…推荐好友的文文:暗夜萧然《灵师》【玄幻红文】梧桐小丫《末端弃妇》凌阡陌《寒情沫沫》凌阡陌《爱妹》【兄妹痴恋】《爱妹》简介片段一:第一卷:【恶魔在身边】{第一人称}五岁那年,爸爸妈妈第一次把他领到我面前,告诉我,他是我的哥哥。从此我的噩梦便开始了…“妈咪,我要和当当一起睡。”小小年纪,妈咪同意了他的无理要求。“谁允许你早恋的!”十三岁,刚上初一,收到第一封情书,被他抢走撕碎…“你喜欢我抱着你睡的!”情书事件后......“哥哥…”“我说了不许叫我哥哥!”十六岁生日的夜里,他无情的夺走了我的纯真…第二日醒来,他便消失无踪…爸妈说他出国留学了…原来他早就预谋已久…(更多简介,请移步爱妹...)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空灵之殇

    空灵之殇

    莫灵抬眼望了一眼,怒气瞬间蔓延到脸上。窗外,站着一个男孩。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几乎融进了夜色里。月光洒在他银色的长发上,如同一道明媚柔和的光路。他目光直直地望着躺在床上的莫灵。莫灵看了看宿舍其他安睡如常的姐妹,然后轻身下了床,走出了宿舍……
  • 爱情的开关

    爱情的开关

    如果爱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独自活在天堂,还是愿意她陪伴自己陷在地狱?如果恨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碎成齑粉,还是愿意她生不如死?从小随母亲改嫁到周家的小萌,与周家独子周衍照成为兄妹。这对“兄妹”互生爱慕之心。当两人决心为爱远走的时候,周衍照的父亲意外出了车祸,而这场车祸竟然是小萌的母亲蓄意的……周衍照接手父亲的“生意”,成为黑道老大,人称“十哥”。周衍照开始蓄意折磨小萌,让她眼睁睁看着他与别的女人恋爱、订婚;小萌则选择了一条与母亲相同的路,她暗中联络警方,成为线人。这段压抑而无望的爱情,最终在南阅黑道大洗牌的时刻爆发了……最偏执的爱情,最疯狂的情感,最浪漫的思念,最婉丽的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妖妃

    嫡女妖妃

    她重生前对爱情充满渴望,一直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爱情童话故事,却最终被逼婚:她重生后成为大周皇后周蔷的妹妹,在上天的指引下与自己的真命天子南唐后主李煜奇迹般的相遇了……只因姐姐的缘故,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爱意。直到姐姐的离世,她代替姐姐终成所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繁星

    繁星

    关于繁星:暗花&明光&繁星*这是第三部,繁星。天垂夜幕,内有繁星。*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童话和幻想乡。本文于9月30日入V,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