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00000012

第12章 论语卷之五 (1)

子罕第九凡三十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也。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执,专执也。射御皆一艺,而御为人仆,所执尤卑。言欲使我何所执以成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也。尹氏曰:“圣人道全而德备,不可以偏长目之也。达巷党人见孔子之大,意其所学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于世,盖慕圣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执,而得为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麻冕,缁布冠也。纯,丝也。俭,谓省约。缁布冠以三十升布为之,升八十缕,则其经二千四百缕矣。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之省约。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臣与君行礼,当拜于堂下,君辞之,乃升,成拜。泰,骄慢也。程子曰:“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矣。”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绝,无之尽者。毋,《史记》作“无”,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执滞也。我,私己也。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盖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至于我又生意,则物欲牵引,循环不穷矣。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辞。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张子曰:“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杨氏曰:“非知足以知圣人,详视而默识之,不足以记此。”

子畏于匡,畏者,有戒心之谓。匡,地名。《史记》云:“阳虎曾暴于匡,夫子貌似阳虎,故匡人围之。”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兹,此也,孔子自谓。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丧、与,并去声。马氏曰:“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者。言天若欲丧此文,则必不使我得与于此文。今我既得与于此文。则是天未欲丧此文也。天既未欲丧此文,则匡人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也。”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大,音泰。与,平声。孔氏曰:“大宰,官名。或吴或宋,未可知也。与者,疑辞。大宰盖以多能为圣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纵,犹肆也,言不为限量也。将,殆也,谦若不敢知之辞。圣无不通,多能乃其余事,故言又以兼之。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言由少贱,故多能,而所能者鄙事尔,非以圣而无不通也。且多能非所以率人,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晓之。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开,一字子张。试,用也。言由不为世用,故得以习于艺而通之。吴氏曰:“弟子记夫子此言之时,子牢因言昔之所闻有如此者,其意相近,故并记之。”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音口。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程子曰:“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观于孔子、孟子,则可见矣。”尹氏曰:“圣人之言,上下兼尽。即其近,众人皆可与知;极其至,则虽圣人亦无以加焉,是之谓两端。如答樊迟之问仁知,两端竭尽,无余蕴矣。若夫语上而遗下,语理而遗物,则岂圣人之言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夫,音扶。凤,灵鸟,舜时来仪,文王时鸣于岐山。河图,河中龙马负图,伏羲时出,皆圣王之瑞也。已,止也。张氏曰:“凤至图出,文明之祥。伏羲、舜、文之瑞不至,则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齐,音咨。衰,七雷反。少,去声。齐衰,丧服。冕,冠也。衣,上服。裳,下服。冕而衣裳,贵者之盛服也。瞽,无目者。作,起也。趋,疾行也。或曰“少,当作‘坐’”。范氏曰:“圣人之心,哀有丧,尊有爵,矜不成人。其作与趋,盖有不期然而然者。尹氏曰:“此圣人之诚心,内外一者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喟,苦位反。钻,祖官反。喟,叹声。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在前在后,恍惚不可为象。此颜渊深知夫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而叹之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循循,有次序貌。诱,引进也。博文约礼,教之序也。言夫子道虽高妙,而教人有序也。侯氏曰:“博我以文,致如格物也,约我以礼,克己复礼也。”程子曰:“此颜子称圣人最切当处,圣人教人,惟此二事而已”。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卓,立貌。末,无也。此颜子自言其学之所至也。盖悦之深而力之尽,所见益亲,而又无所用其力也。

吴氏曰:“所谓卓尔,亦在乎日用行事之间,非所谓窈冥昏默者。”程子曰:“到此地位,功夫尤难,直是峻绝,又大段著力不得。”杨氏曰:“自可欲之谓善,充而至于大,力行之积也,大而化之,则非力行所及矣,此颜子所以未达一间也。”程子曰:“此颜子所以为深知孔子,而善学之者也。”胡氏曰:“无上事而喟然叹,此颜子学既有得,故述其先难之故,后得之由,而归功于圣人也。高坚前后,语道体也。仰钻瞻忽,未领其要也。惟夫子循循善诱,先博我以文,使我知古今,达事变,然后约我以礼,使我尊所闻,行所知,如行者之赴家,食者之求饱,是以欲罢而不能,尽心尽力,不少休废,然后见夫子所立之卓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是盖不怠所从,必求至乎卓立之地也。抑斯叹也,其在‘请事斯语’之后,‘三月不违’之时乎?”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夫子时已去位,无家臣。子路欲以家臣治其丧,其意实尊圣人,而未知所以尊也。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间,如字。病间,少差也。病时不知,既差乃知其事,故言我之不当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欺也。而为有臣,则是欺天而已。人而欺天,莫大之罪。引以自归,其责子路深矣。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无宁,宁也。大葬,谓君臣礼葬。死于道路,谓弃而不葬。又晓之以不必然之故。范氏曰:“曾子将死,起而易篑曰:‘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无臣之不可为有臣,是以陷于行诈,罪至欺天。君子之于言动,虽微不可不谨。夫子深惩子路,所以警学者也。”杨氏曰:“非知至而意诚,则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无事,往往自陷于行诈欺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之谓乎。”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韫,纡粉反。椟,徒木反。贾,音嫁。韫,藏也。椟,匮也。沽,卖也。子贡以孔子有道不仕,故设此二端以问也。孔子言固当卖之,但当待贾而不当求之耳。范氏曰:“君子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士之待礼,犹玉之待贾也。若伊尹之耕于野,伯夷、太公之居于海滨,世无成、汤、文王,则终焉而已,必不枉道以从人,?玉而求售也。”

子欲居九夷。东方之夷有九种,欲居之者,亦乘桴浮海之意。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所居则化,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自卫反鲁。是时周礼在鲁,然《诗》乐亦颇残缺失次。孔子周流四方,参互考订,以知其说。晚知道终不行,故归而正之。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说见第七篇,然此则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音扶。舍,上声。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又曰:“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此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也。纯亦不已,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愚按,自此至终篇,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去声。谢氏曰:“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然民鲜能之。”《史记》: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丑之,故有是言。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篑,求位反。覆,芳服反。篑,土笼也。《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夫子之言,盖出于此。言山成而但少一篑,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篑,其进者,吾自往耳。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语,去声。与,平声。惰,懈怠也。范氏曰:“颜子闻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颠沛,未尝违之,如万物得时雨之润,发荣滋长,何有于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进”、“止”二字,说见上章。颜子既死,而孔子惜之,言其方进而未已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夫,音扶。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盖学而不至于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责自勉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元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焉知之“焉”,於虔反。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于老而无闻,则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时勉学也。曾子曰“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盖述此意。尹氏曰:“少而不勉,老而无闻,则亦已矣。自少而进者,安知其不至于极乎?是可畏也。”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法语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导之也。绎,寻其绪也。法言人所敬惮,故必从,然不改,则面从而已。巽言无所乖忤,故必说,然不绎,则又不足以知其微意之所在也。杨氏曰:“法言,若孟子论行王政之类是也。巽言,若其论好货好色之类是也。语之而不达,拒之而不受,犹之可也。其或喻焉,则尚庶几其能改绎矣。从且说矣,而不改绎焉,则是终不改绎也已,虽圣人其如之何哉?”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重出而逸其半。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同类推荐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在你和他之间,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你有那么小小的自卑和尊严,他在你面前,时常会觉得我跟他合适吗?我配得上他吗?我和他的生活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吧!《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小说中的女主,白天是一个半吊子的编辑(如我),夜晚是一个半吊子的歌手,像夜猫子一样出没于亢奋场所。这样的生活,并无太多话可说。生活的重量有时不打招呼就落到某个人的肩上。她热辣辣风火火地生活,内心的落寞无暇自怜。只是,爱情来了。还是那样一个光辉四射的人!爱情让每个领取它的人都无法不抒情。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会怎样,反正看到故事最后,我被打动了。
  • 乌龙女追夫记

    乌龙女追夫记

    外表清秀乖巧的郑窈娘实则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为了避免嫁给八十老翁做小妾的悲惨命运,她毅然离家出走,上京追寻她梦里的完美夫君——名动天下的如花公子潘沉玉。然而,这追夫大计从一开始就厄运连连:先是被迫带上小弟这个拖油瓶,而后又遇见死不救的黑心男,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坚强的郑窈娘继续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眼看就要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时,怎知黑心男再度出现,硬是搅黄了她的好事。可怜的郑窈娘面对恶势力仍然不曲不挠,进不了潘府,她就曲线救国,到潘夫人的娘家定远侯府就职行不行?没搞错吧,定远侯的世子怎么和黑心男长的一样。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宫囚后

    冷宫囚后

    新坑文案~一场被设计的背叛,一个因爱成恨的血咒重生于异世之中,我要妖惑众生,不再做那弱者但,那款款而来的,是谁?但,那心头的悸痛,为何?我们走过爱与恨的纠缠,以为穿越千年,只为续那已断的情缘然,我心惶恐为何?那一夜,与我缱绻缠绵,为我解去血咒之人,是他、是他亦或者是他?地址如下:他穿着我亲手缝制的喜服,笑着走向她人。那抹鲜艳的红色,终究是成为了我心中无法抹去的一道伤痕……*************************她,不过是九品县官之女,平生夙愿,不过是希望找名相爱的男子,如此平淡一生。一道圣旨,代替同父异母的妹妹参加秀女大选,成为宠妃身边的一名宫女。掩去脱俗容貌,只有着那卑微的愿望,那就是好好的活着,等待出宫。却不想,这容貌,却为她招致祸患…他,当朝国君最受宠爱的七皇子,说:“若我登基为王,那么你将是我唯一的皇后。”他,当今皇后之嫡子,说:“为了你,我愿意与兄长争夺那帝王之位。”他,当朝宰相,天朝第一才子,说:“夕颜,我来温暖你,可好?”他,当朝最有权势的将门之后,说:“夕颜,从此我们碧水山涧,白马长歌,笑叹红尘,你说如此,可好?”为他人作嫁,囚禁于那深宫之中,她又该何去何从?是愿意成为那母仪天下之皇后,又是从此浪迹天涯?爱,亦或者是不爱?当爱情掺杂了阴谋过后,这般的爱情,是否还能够让人为之心动?当新娘穿着她绣好的嫁衣之时,她眼看着自己心爱的男子,牵着新娘的手,走向权势,这样的她,该选择谁?***************************正剧文,不小白,虐心为主,不排除虐身可能宫斗文,喜剧结局,或许中途会有些遗憾…**************喜欢,就请收藏,不喜欢,麻烦点右上方的叉叉,免得我们互相折磨…**************已完结旧文《下堂妇》文案如下: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次意外,来到里朝,成为荆家四小姐。为了荆家女子的责任,为了荆家女子的一世荣华,被迫参与东方无涯的选妻宴。面对东方无涯的鄙夷,东方无涯的厌恶,不以为然。受到东方老爷的喜爱,成为东方家的未来主母,却惹来三姐猜疑,四姨娘的报复。幸而东方无涯的医术,才能化险为夷,也有了心动。大姐夫欧阳风的暧昧,为以后的种种埋下种子……第二卷花逝明明知道东方无涯心有所爱,却仍然是失了心、动了情。
  • 天国的情歌:我爱你很多

    天国的情歌:我爱你很多

    在最北之北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见到北极光的人是上天钦定的最幸福的人。同在一个孤儿院长大,命运却截然不同,他离开,她留下。他们曾约定要一起去寻找北极光,十二年的错过让彼此心生间隙。他成为全亚洲红得发紫的偶像明星,她一心只想在平凡的岗位度过一生,却因为一封神秘的信笺阴差阳错踏进了娱乐圈,那些年少的约定,等待,错过,是否爱过了保质期,回忆就成了奢侈品?
  • 初一四班那些事儿

    初一四班那些事儿

    山子结束小学生涯,升上了初中一年级,住进学校宿舍,开始了集体生活。山子刚进学校便因歌声美、作文好一炮而红,受从人瞩目。可是,初一上学期的生活并不平静:丢了书、赔了钱,因为一把飞刀引发同学的误会、刁难,在上学路上遇到大黄狼……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在父母、老师、朋友、乡亲的关怀下,山子渐渐变得坚强,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小男子汉。
  • 异世精灵王

    异世精灵王

    王天宇身患癌症,痛苦的生命消失殆尽后却神奇地重生在异世界。来到异界的王天宇发现这个世界复杂得无以复加。三大板块上种族怪异。并且自己出生的家竟然是一个国家神秘的守护家族。拥有这样一个家势本应该满足的王天宇却发现自己老爹在家族并不得宠,感恩老爹的疼爱,王天宇偷进家族圣地《血墓》,在里面巧得三生精灵。古老神奇的三生精灵会带来怎样的转机?王天宇靠三生精灵能改变自己父亲在家族的地位吗?带有前世记忆,遍览各种小说的王天宇他会怎么来走重生穿越异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