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400000009

第9章 汉代(3)

东汉末年,朝廷昏暗。奸臣当道,百姓们受尽欺凌,哭告无门,好端端的京城洛阳也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这时候,曹操举孝廉进京做官。皇帝看他文武双全、能说会道,就派他在洛阳做了北部尉,掌管京都北城政事。这个官虽说不大,可也不大好当。因为住在洛阳北城的有许多都是皇亲国戚和达官豪强。这些人仗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历任北部尉谁都不敢去捅马蜂窝。曹操是个有心计的人,从小就胸怀治国安天下的雄心大志,现在当了北部尉,虽说官小点,总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北城豪强为富不仁、惨害百姓的事他早有耳闻。他上任头一天,第一件事就是找匠人做了十根碗口粗细的大棍,染成红黄蓝白黑五色,让兵丁各持一根,分列衙门大门外两边。过路的老百姓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人说,薪官上任三把火,不知曹操这是烧的哪一门子邪火;有人说,新官气派与众不同,兴许会治治那些欺压百姓的坏蛋;还有人说,自古以来官向官民向民,曹操不会向着受苦人。人多嘴杂,说啥的都有。曹操听了,啥都没说,顺手拿起一叠子告示,叫兵丁去大街小巷分头张贴。老百姓还当曹操又出啥新花样呢,挤过来一看,龇龇牙冷笑两声又都走啦。告示上也没多少话,只说是为整顿北城社会秩序、严防歹徒夜间行凶危害百姓,自即日起实行宵禁,有敢不遵者,五色大棍严惩不贷。老百姓为啥笑呢?因为这种告示,历任北部尉都贴过,恶人照旧霸道行凶,百姓仍然受害遭殃,这种官样文章,一个钱也不值。

曹操当夜把兵丁分派停当,就让他们上街查夜去了,临走时,他还再三交代:天大的事都由我作主,只要有人胆敢犯禁,无论官宦百姓,一律押回衙门审问。谁知一连三夜,出去巡夜的兵丁回来都报告“平安无事”,当然也没抓住一个犯禁的人。北城果然平安无事吗?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听罢兵丁报告,嘴里没说啥,但心里啥都明白了。

等到第四天晚上,巡夜的兵丁正说要上街,曹操忽然来了。他二话没说,带上书僮,打着灯笼,领着兵丁巡夜去了。

这天夜里,正赶上月黑头加阴天,洛阳街头除了隔三差四听见几声打更的梆子响,啥声音都听不见。曹操带着兵丁,走大街串小巷,旮旯缝道都查遍了,也没碰见一个犯禁的人。他心里想,北城豪强恶名在外,难道说我这一张告示出来,这些家伙真的都改邪归正了不成?他正想着心事,忽然听见一声尖叫“救命啊”——曹操一怔,连忙一阵子小跑赶到一条小胡同里。这是一条死胡同,最里边有一间破草屋,屋门倒在地上,门外头立着一匹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一个骷髅样的老头,正拈着胡子哈哈大笑。再往里头看,几个膀大腰圆的大汉正从屋里往外拽着一个年轻女人。曹操不觉勃然大怒,“呛啷”一声从腰里拔出宝剑,大喝一声:“住手”!这一声真如平地一声霹雳,把那帮家伙一个个震得目瞪口呆。骑在马上的干骷髅扭头一看,眼前站的这人好不威风,他心里不由一怔,身子禁不住直打冷战。停了好一会儿,他才定住神儿,壮壮胆说:“你是哪来的野种,敢来老爷面前捋虎须?”曹操一听这话,知道找见了对头,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答了话:“老爷乃是洛阳北部尉曹操!”干骷髅听说是个小小北部尉,不由“哼哼”一阵冷笑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曹操说:“老爷是巡夜查禁,哪个管你是谁!来人,与我一齐拿下!”哪知曹操令下,手下兵丁个个都像木雕泥塑,竟没有一个人动手。他正想发火,一个年纪大点的班头过来说;“老爷,此人乃当朝蹇硕大人的亲叔蹇老爷,拿不得!”曹操听说是蹇叔,心中一动。他想,要想整顿北城秩序,非拿这号出头鸟开刀不行,怎能轻易放过他。于是,把眼一瞪说:“就是王子犯法,也要与民同罪!尔等若要枉法,老爷定斩不饶!此时还不动手,更待何时?”蹇叔平日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就连这些兵丁也没少受他的冤枉气,暗地里早已恨得咬牙,如今有老爷撑腰打气,自然个个奋勇当先,只听齐吼一声,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恶棍捆了个死马倒踌蹄儿。百姓们见曹操真个动手抓了蹇叔,一家家都开了大门,走出来助威呐喊……

曹操把蹇叔带回衙门,连夜击鼓升堂。这家伙开始还想耍赖,怎奈苦主在场哭诉,四邻百姓又纷纷当堂作证,最后只得画供招认。曹操收起供状,“啪”一声丢下火签,命令重责五十大棍。兵丁们像拉死狗一般,把蹇叔和几个狗腿子拖到衙门外边大街上,扒开裤子,抄起红黄蓝白黑五色大棍,乒乒乓乓一口气打足了五十下。蹇叔爬在地下疼得鬼哭狼嚎,老百姓高兴得拍手叫好。

从那以后,北城豪强一听“曹操”二字,脊梁沟子就发紧,一见五色大棍,浑身上下就起鸡皮疙瘩,再也不敢祸害老百姓了!

一言心语

对于伤害百姓的狂妄之徒,必须用严厉的打击来惩治。这既可以安抚一方,也可以表现威严。

借刀杀祢衡

曹操是敢于杀戮的,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大臣,也不论是拥兵割据的军阀,还是手下的文官武将,他都说杀就杀。但细细琢磨起来,他杀的人,都是对他心怀敌意,或可能危及他地位与性命的人。并且杀人的手段也很狡诈。避恶名,借刀杀祢衡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祢衡,字正平,游历到曹操所在的许都(河南许昌县东)时,恃才傲物,对人褒贬过分,见到自以为不如自己的人就不搭理,所以人们都厌恶他。只有当时做少府的孔融欣赏他的才能,向曹操力荐,祢衡不肯主动拜见曹操。曹操也久已听说祢衡清狂,曾评说许都没有“人物”。

原来,祢衡到许都以后,有人问他现在许都哪些人还算人才。他答道:“大儿孔文举,小儿杨祖德。”就是说,他只觉得孔文举(即孔融)、杨祖德(即杨修)还勉强算个人物,其余都是庸碌之辈。有人故意指名道姓让他谈谈对曹操、苟或、赵稚长的看法,祢衡没说曹操什么好话,对曹操十分倚重的谋士荀或,祢衡认为他仪容还不错,可以借他的面相去吊丧;荡寇将军赵稚长肚子大,能吃肉,祢衡认为他可以做监厨请客的事。《三国演义》将祢衡这个言论扩展开来,写成当曹操的面骂遍曹操手下文武官员,痛快淋漓。

祢衡对曹操不恭并辱及荀或与赵稚长的话传到曹操的耳朵中,因祢衡是当代名士,曹操不愿杀他而受不能容人的罪名,便想羞辱祢衡,下令强迫祢衡做一个鼓吏,即一个演奏鼓的乐工。这本身就是对自命不凡的祢衡的一个侮辱。

曹操还想当着大众羞辱祢衡一番。在一次大朝会之后,他大宴宾客,并命击鼓为乐。按规矩,鼓吏来击鼓前都要换新衣服,祢衡却只穿平时衣裳。演奏鼓曲叫《渔阳三挝》,音律节拍激越动听,当场听到的人都为之激昂感慨。因他没有换新衣服,在场有关官员喝斥他,祢衡竟当着曹操和在场官员宾客的面,一件一件脱下身上的衣服,最后脱得精光,裸体而立,然后才慢慢穿上为他准备的新衣裤,重新击鼓奏《渔阳三挝=》,而且面色从容,毫无愧色。

曹操尴尬地大笑,对众人说道:“本想羞辱祢衡一番,没料到反被他辱羞了!”

向曹操推荐祢衡的孔融受不了了,私下责备祢衡,并要他向曹操道歉。祢衡答应了。

两个月后的大朝会上,孔融先对曹操说,祢衡想见您一面。曹操也答应了。

但祢衡到天晚也没有入见曹操,而是在入冬的天气里穿着单衣,手持三尺长的手杖,坐在大营前敲着地面一件事一件事地数落曹操。

即使这样,曹操仍不肯同意将吏捉杀祢衡的要求,而是让人准备了三匹快马,两个骑手。当时,曹操明白地向孔融表露了自己的想法:“祢衡竖子,乃敢尔!孤杀之无异于雀鼠,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人将谓孤不能容,今送与刘表,视卒当如何?”

于是祢衡被两个骑士拥送给刘表。曹操事先派人在许昌城南驿亭为祢衡饯行,这些人事先约好,祢衡来到时谁也不起身说话,想以此再侮辱一下祢衡。没料到祢衡来到后,见状大哭。这些人闹愣了,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走到了静得可怕的坟墓中间,来到了都不会说话的死人堆里,所以大悲而哭。”然后驰马而去——众人本想羞辱祢衡,又反被祢衡痛辱。

坐守荆州的刘表及其手下官员也久已闻祢衡大名,自识破了曹操借刀杀人之计,反对祢衡热情礼遇,但祢衡清狂之性不改,又冲撞了刘表。刘表知道江复太守黄祖为人心胸狭窄、禀性狷急,也学曹操的借刀杀人之计,将祢衡送到黄祖那里。

黄祖的儿子黄射,一向慕祢衡之名,和祢衡交好。黄祖起初也因座中有祢衡这样的名士引以为自豪。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恰逢有人献鹦鹉,黄射举酒请祢衡当场作赋,祢衡援笔即书,文不加点,而且辞采华丽,这就是祢衡传世名作《鹦鹉赋》,又传说现在的武汉鹦鹉洲即由此得名。

但终不出曹操和刘表所料,祢衡终以口舌取杀身之祸。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一次黄祖在军舰上大宴宾客,祢衡言语不恭,使黄祖难堪,便当众呵斥祢衡。祢衡反唇相讥,黄祖大怒,命人拉下去挞笞;祢衡破口大骂,黄祖怒不可遏,便命将祢衡杀死。黄射闻讯来不及穿鞋跑来相救,但也没来得及。事后黄祖也后悔自己替曹操、刘表负上杀死名士的恶名,下令厚葬祢衡,祢衡时年二十六岁。

一言心语

从借刀杀祢衡的传说中,可以看出曹操的深沉、狡诈,实乃奸雄也!

曹操与道术

传说曹操渴望长生不老,如同秦皇汉武一样迷信仙术。为此,他广泛招罗各种有社会影响的方士、道士集之于魏。除了防止他们蛊惑民众、聚众造反外,另一个考虑,就是可以随时向他们学习仙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就有了许多关于曹操和道教的传说故事。

左慈,字元放,生卒年不详,庐江(今安徽庐江)人,东汉末著名道士。道书《冲仙传》说他少有神道,通晓五经,兼通星相。后来,到天柱山学道,遇有神人授《九丹金液液经》。出道之后,左慈能驱使鬼神,变化万端,能辟谷,会遁术和房中术。曹操把他召到魏国时,百姓闻之,或呼朋唤友,或携妻带子,争相上街,以求一睹风采。在魏国时,不仅公卿大夫竞相随之学习房中术,甚至宦官严峻也在深夜悄悄溜去左慈寓所讨教有关房中术的事情,以致返回时被人撞见,成为第二天街头巷尾的笑谈。

刚到魏国时,曹操有意要试探一下左慈的道术,把左慈召进宫内,说:“我听说先生善辟谷之术。不知可否让我见识见识?”左慈答:“这有何难,小技而已。”于是一头钻进曹操事先备好的石屋之内。为了防止左慈辟谷期间得到吃喝,曹操命人:将石屋所有通口封死,并派人严加看守,下令:有敢私下送食送水者,杀无赦。一年后,曹操让人开启石门,左慈出来时,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与进去之前相比,并无丝毫变化。曹操大惊,竟然不顾身份向左慈揖首说:“愿拜先生为师,请先生授予方术。”左慈答:“我会的不过是一些上不了桌面的雕虫小技,魏王真正需要的,是治国之术,学习这些东西毫无用处。”曹操见左慈如此傲慢,心中大怒,想要将其杀掉。左慈见状,对曹操说:“到魏国一年多了,山野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我想回庐江看看。”曹操追向其故,左慈说:“刚才魏王有杀我的念头,不走,日后必成刀下之鬼。”曹操听后大惊,心想此人绝不可再留,不过既然心思已被识破,也只好连连说:“先生多虑,我决无此意。”

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左慈也在邀请之列。席间,曹操突发感慨说:“今天高朋满座,虽然有山珍海味,遗憾的是缺少吴淞江的鲈鱼。”左慈在席上应声道:“不难,请备铜盆,倒满水,顷刻可得。”侍者将盛满清水的大铜盆端上来后,左慈手持竹竿垂钓于其中,很快就钓上一条鲈鱼。宾客惊讶不止。曹操则高兴得拊掌大笑,又问:“一条不够,还能再钓几条吗?”左慈接着下竿,不一会儿,一条又一条被钓了上来,差不多都在三尺左右,条条鲜活乱蹦。曹操又说:“鱼是有了,如果烹饪时放上蜀地出的生姜作调料,味道就更鲜了。”左慈应道:“简单,请各位稍候。”说完,使用遁术,霎时没了人影。众宾客还未缓过神来,左慈已入蜀得生姜而还。

还有一天,曹操与百官外出郊游,见眼前青山绿水、百花烂漫,个个兴奋不已。渐渐地,曹操与百官便觉腹中饥饿难忍。正在此时,但闻得一阵阵酒肉之香扑鼻而来,直勾得人人口中涎水直流。抬头看时,不远处半坡之上小亭中,左慈一手携酒,一手携肉,正在自斟自饮。奇怪的是,虽然是左慈在吃,但百官看着看着,倒像是自己在吃喝一样,不一会儿,便感到脚下轻飘飘地、有酒醉饭饱的感觉。曹操感到奇怪,派人到附近的酒店察看,才发现各家店铺的酒肉都不见了。曹操心中不悦,欲捕杀左慈,不想左慈一下混人路中的羊群不见了踪影。后来有人向曹操报告,看见左慈在城中闲逛。曹操马上派人出去抓捕,谁知到了街上,满街都是左慈,弄得抓捕之人不知所措,结果一个也没有抓回来。

据说左慈后来到荆州,刘表想杀他;又去见孙策,孙策也想杀他,都被左慈使用隐身逃遁之术躲过。后来左慈在江东某名山隐居修道,葛玄遇之,拜之为师。

一言心语

有时锋芒太露未必是好事,正如本传说中左慈表现出了很大的神通,但有时候表现得越奇。陷入的险境越多。

孔融的传说

孔融像孔融(153—208),字文举,是东汉末期的著名学士,曾经在北海做官,又称“孔北海”,和曹操之子曹植等人并称“建安七子”。

智难上大夫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儿子。孔融从小聪明过人,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孔融同时还是一个懂礼貌、讲谦让的人,“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被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世人代代传颂。

孔融小时候,都城洛阳的行政长官李元礼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学者。日常拜访他的人很多,如果来访者是无名之辈,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很想见见这位大学者。一天,他来到李元礼的官府门前,请守门人通报李元礼。但守门人见只是一个孩子,就打算随便把孔融打发走。孔融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他一定会见我的。”

守门人一听说是李元礼的亲戚,不敢怠慢,马上通报主人。谁知李元礼听到守门人的通报后,却倍感奇怪,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亲戚。不过还是决定见见他。

李元礼见到孔融,就好奇地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天下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说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孔融所说的,在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与孔子同时代的哲学家老子本名叫李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当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自称学生,谦虚地向李聃请教。

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十岁的孔融竟能如此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李元礼更是为能结交这样一位神童做亲戚感到十分骄傲。

同类推荐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热门推荐
  • 金牌宠妃

    金牌宠妃

    一朝代嫁,让她这个庶出之女成为了皇妃。成亲半年,她却从未见得她传说中的夫君一面,却不想在别人的算计中,进了皇上寝宫,一夜折磨,再度相遇,她荣获他所有的宠爱。太后娘娘听信传言,陷害于她,他将她揽在身旁,不准她受到一丝伤害。后宫妃嫔诋毁她,他却拥她入怀,重瞳中爱怜毫不掩饰。朝廷重臣联名上书,说绝色倾城,必为祸国妖孽。他却不管不顾,将她送至那最高的位置,俯瞰众生。三千宠爱集一身,羡煞天下人,只是最终,他却判了她腰斩之刑,从一开始,她登上这舞台,都不过只是他政坛上的一颗棋子。伤痛绝望后,一把火,烧烬了那繁华的宫殿,亦烧烬了所有的爱恨情仇。一切都不过是场繁华一梦,从一开始,就是她纠缠不休,始终放不下。这场爱情的角逐里,她终究输得彻底。【片段一】繁华的宫殿外,她跪在殿门,双腿已经麻木。他宛如神祗般出现在她眼前,低头看着她,“绾儿,跪在这里,只为求朕放过他么?”“是!”她字字铿锵有力,“一切都与他无关,还请皇上明察!”“好,朕给你这个机会!”他轻轻扬唇,“不过朕要你一世不得离开朕!”她低头,默默地点头。【片段二】“甄贵妃妖媚祸国,与父亲甄宰相勾结,欲谋朝篡位,实属大逆不道,至今起,废除贵妃封号,处以腰斩极刑!”宣旨太监一字一句的话,说得如此决然。“龙熠白,你忘记你的誓言了么?”“绾儿,你忘记了么?第一日相见,朕便告诉过你,是你深陷其中不肯自拔!”她低下头,心止不住地凉下去,“那可否放过我的家人?”“你说呢?”终于,她抬头,妖娆地笑了,笑容仿佛沾满了前尘旧事开出的花朵,“小白,可否让我再在这里住一个晚上,明天行刑时再出去!”他默许,却不想,换来的是一把火,一把绝望的火焰,烧尽了那繁华的宫殿,将她烧成灰烬。【片段三】五年后。再见面,已是别国皇帝的寿宴上,她一袭青色长衫,一舞倾城。他看着她缓缓走来,以为她还会像以前那样甜甜的唤他小白,然而她却与他擦肩而过。随即,她竟当着他的面依偎在别人怀中巧笑嫣然。他上前去,狠狠捏住她的手腕,再也不肯放手,“绾儿,你没死?!”然而,她却转身,看着他盈盈笑道,“对不起,我们认识么?”千帆尽过,再回首,她的身边已有一个他,而他于她,只是陌生人。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追仙

    追仙

    誓要踏入强者行列成为巅峰强者寻找真相的少年,因为天赐过人而备受欺压……为了变强,一个怀着对父亲的愤恨,不断的踏上杀戮之路,一段不寻常的追仙之路,最后才发现,对修真者的愤怒,修士原本就是一群可怜虫……
  • 重生之嫡女狂妃

    重生之嫡女狂妃

    她曾经是大周的一介民女,因为个性懦弱,识人不明,而被自己亲姐姐和外人合谋害死,重生后她想要自强自己,报仇雪恨,拿回自己应得的,然而不知怎的阴差阳错,做了众人膜拜的大周圣人,还被那个死都不愿意娶她的男人抢去做了王妃,不止姐妹陷害,宗族排挤,父母抛弃,还惹得诸臣弹劾,被废冷宫。也罢,她这个连六国江山都能窃取的她,还怕几道迂腐秀才的折子?她一定要名正言顺的拿回所有,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做掌控天下的女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新女太傅

    新女太傅

    “想要痛快的飞一次,需要准备多少力量呢?”她是晋朝宋帝师之女,人淡如菊,却背负着家族的血脉,女伴男装入宫六年伴读,骨子里隐忍不屈,却常遭那人践踏身心,直到被折辱得残破不堪,直到她的眼里泣出了血泪,直到她拿起了屠刀…他生性冷酷,却因母后被毒死而不能释怀,六年运筹,一朝大权在手,为了报复那人薄情,极尽所能地将她的身心一点一点撕裂……他沉静如水,心思缜密,看她深陷阴谋而不能自拔,却只能沉默不语,直到她再也不相信他,直到她亲手将他推入深渊,他才明白——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将爱人变成仇人……她深陷爱情和阴谋之中,是爱那冷酷无情,还是爱他沉静如水,是择那云淡风轻,还是选那暖阳如春?谁才是第三者?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她,与他们……到底该如何结局?
  • 至尊魔妃:废材大小姐

    至尊魔妃:废材大小姐

    ”他亦是笑看风云起,扫眉凝众生,却是天生的废柴,“敢动本座的女人,发誓来世定要那些欺辱过她的人死无葬身之地;他是命定的王者,即便是天帝,自生自灭,本座也要他形神俱灭!”此时,灵魂易主,天下惊变,一根金蚕丝雄霸天下,原来那两个传世的废柴竟都是一身的风华……时局变幻,万兽噬体;辱我者,乾坤扭转,被自己的妹妹和未婚夫陷害致死,且看那传世废柴如何惊天逆袭,只是有谁知那痴傻的背后另有乾坤;再次睁开眼时,至此‘月蒙笼暗夜,一只宠物狼傲世独尊。“欺我者,刹那吞星芒,却是天生痴傻被流放在外,苍穹九万里,她是命定的太子妃,寰空任翱翔’……,废材逆天。厉鬼吞魂!我温素月定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