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3800000012

第12章 不可不知的秦前历史(1)

金滕藏策

周公祭杷祈祷,欲代武王事鬼神。

欲代武王奉事鬼神

在武王攻克商都以后的第二年,即十三年,当时天下的局势尚不稳定,周朝的政权还没有巩固,武王忽然生了大病。朝廷群臣惊慌,不知怎么办才好。太公、召公说:“让我们为国王的疾病占卜一下好吗?”周公不同意,说:“不要使我们的君王产生忧虑。”为什么不同意占卜呢?原来对于武王的疾病,他已想好了一个对付的办法。

他准备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牺牲,向祖先进行祭祀。他清除了一块土地作为祭祀的场所,上面建起三个祭坛,分别祭祀太王、王季、文王。祭坛建在南边,面向北方,周公站立在祭坛上。他身上戴着贵重的璧玉,手里拿着美丽的玉圭,恭敬地向太王、王季,文王进行祷告。

周公先把祷词写在竹简上,称为策书,然后由史官代为宣读。这时,祭祀场上一片肃静,只有史官宣读周公祷词的声音:“啊,你们的长孙今王发,因为勤劳王事,得了重病。倘若你们三王的在天之灵有什么病痛,需要做子孙的去服侍你们,那就让我姬旦来代替今王发吧!我有孝敬的仁德而又伶俐乖巧,多才多艺,能够很好地侍奉鬼神。今王发不如旦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他在上帝的宫廷接受任命,正按照上帝的意志治理四方,因而你们子孙的统治权才能在人间确定下来,四方的臣民无不尊敬畏服。唉!不要毁掉上天所降给的宝贵天命吧,这样我们先王的在天之灵也永远有所依归。现在我就要通过大龟的占卜来接受你们三王的命令了:假如你们允许了我的要求,我将拿着壁和圭归到你们那里来,等待你们的吩咐;假如你们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把璧和圭抛弃掉。”

做好保密工作

周公简策上的祷词,已经把周公欲代武王发的要求告诉三王,于是,史官读罢祷词后,便在太王、王季、文王的灵位前各放一龟,进行占卜。占卜结束,打开写在竹简上的卜辞,一看得到的都是吉兆。周公欣喜地说:“好啊!国王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刚从三王那里接受命令,只有如何能永远保持我们的统治这个大问题,才是我们应当考虑的。而我们的先王也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在时时为我们的国王祝福。”

周公回去后,就把这写有祷词的简策,藏在用“金滕”(即金质的丝带)捆束的匣子中,以不忘这次祭祀的经过,作为永久的纪念。周公告诫保管这金滕匣子的人,不要把藏简策的事声张出去。在这次祭祀、祷告、占卜之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果真有了缓解。

周公摄政

为了江山社稷,周公不顾身败名裂,毅然扛负起江山重任。

英年早逝

在周公进行祷告、欲以身代武王之后不久,武王的病情再度恶化,终于离开了人世。武王在文王受命七年时即位,九年时在盟津观兵,十一年底至十二年初伐纣取得胜利,到十三年末就因操劳过度、思虑太多而因病身亡。武王在位仅仅六年,去世时只有四十五岁,真是英年早逝!周王发去世后,大臣们根据他一生行事,主要是率领周军攻伐商纣克敌制胜,就给他评定了一个谥号为“武”。从此,历史上就一直称他为周武王。

周公毅然摄政

武王立的太子名诵,是武王的长子,武王去世时,他只有十三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虽然这样,在周公、太公、召公等大臣的拥立下,还是让他即了王位。后来,他被称为“成王”。

武王灭殷,只是伐纣一战,攻克商都,对原殷王畿附近的属国和殷朝上层贵族,特别是殷朝东面的许多夷族方国,基本上原封未动。他们中的一些顽固势力,不服从新建的周朝政权的统治,正在蠢蠢欲动,图谋反叛,形势相当紧张。周公恐怕天下听说武王驾崩,即位的新王年幼稚弱,乘机起来叛乱闹事,根据武王临终的嘱托,毅然决定宣布由他代理成王,摄行政管理国家所有事务。

兄弟中的轩然大波

不料,周公的这一决定在兄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老三管叔,论资格他比周公年长,是周公的哥哥。他想,如果要代理新王即位,也应该由他来担当,况且,周公一直在武王身边,担任辅佐武王的重要职位,而自己只是封在殷国旁边,当一个监视殷国的角色,心中早就愤偾不平。听到周公代理新王行政的消息,管叔抑制不住心中的妒嫉之火,他联合蔡叔、霍叔等兄弟,大肆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将不利于王。”言下之意就是,周公要篡夺王位。

周公听到这种流言,首先对太公、召公进行解释:“我之所以勿避王位要代理行政,是恐怕天下叛周,失去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倘若这样,我无法向我们的先王交待。太王、王季、文王这三位先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直到今天才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可武王英年早逝,今王年少没有经验,我这样做是为了继续完成周朝的大业,没有其他目的。”太公与召公听了周公的话,反应冷淡,没有表示他们的态度。

远走他乡

但是成王毕竟年少幼稚,他对流言竟十分相信。他想:“周公现在名为‘摄政’,代理我当周王。等到时机成熟,他就会把我一脚踢开。”因此,成王整天板着脸,与周公采取不合作态度。周公看出成王对自己的反感,为了不使这种矛盾加深,他决定在成王元年六月,于毕地给武王下葬后,暂时到外地去避一避。于是,他以视察、访问为名,向东南行,来到了楚国。当时的楚国(今河南西南部)在丹江之北、浙水之西,地名为“丹阳”。文王在世当年,楚国的鬻熊曾经来归周国,为文王出谋献策。那时周公年纪尚小,但鬻熊对周国的友好感情,周公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君臣重归于好

周公出走后,成王知道是自己无礼的行为把他气走的,因此整天怀着负疚的心情,闷闷不乐,寝食不安。那一年秋天,庄稼还没有收割,忽然间,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田里的庄稼全部倒伏,一些树木被风刮得拔地而起。人民惶恐不安,以为是天帝来惩罚周国了。成王与宫廷百官穿戴上礼服,来到周公的住处,发现有一只用“金滕”包扎的长匣子。打开一看,内有周公书写的向先王的祷词,他要自己做牺牲,代武王去死,以使武王的病体痊愈。周公对武王的亦胆忠心,使成王深受感动。成王拿着策书,询问在旁的史官和管家,大家都说:“这是真实的事。唉!周公命令我们保守秘密,我们不敢把此事说出来。”

成王看着周公亲自写的策书,意识到周公对自己的父王一片亦诚,他完全是为了国家的事业,怎么可能来篡夺自己的王位呢?成王越想越觉得对不起叔父周公,抱着策书哭泣起来。过了一会,成王对大家说:“今天的事,没有必要去占卜了。过去周公勤劳地为国家工作,只是我这个年轻人不知道这些事情。今日上天动威,以此来表彰周公的德行。我应当亲自去迎接周公回来,这样做,按照我们国家的礼仪也是应该的。”

于是,成王走出城郊,准备到楚国去迎接周公。这时,大雨已停止,风也按相反的方向刮去,被风吹倒的庄稼又都重新挺立起来。太公和召公命令把被风刮倒的大树重新扶起来,用土加固。经过这一场风雨,成王和周公重归于好。

周召二公和好如初

二位忠臣,坦诚相见,共同为国家贡献力量。

召公的妒嫉和怀疑

召公名爽,是周王室的同姓亲戚,因他开始封的采邑在周畿内的召地,故称召公。召公历来担任太保之官,与太公、周公同为“三公”,是周王室的最高官职。周武王灭纣后,召公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召公命自己的长子到燕国去当国君,而本人则留在王室继续任太保,辅佐武王。

周公东征、平定东方的叛乱后,太公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并担任齐国国君,昔日朝廷的三公就剩下周公和召公两人。周公因成王年幼稚弱,主动为成王摄政,代理行使国王的职权,经常以“王”的身份发布文告和命令,引起了召公的妒嫉和怀疑。营建东都告一段落,周公和召公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于是,成王决定,周公和召公分别处理东西两边的事务:自陕以西,由召公主持管理;自陕以东,由周公主持管理。(所谓“陕”,即今河南西部的陕县。)召公长期留守宗周,周公长期留守成周。

开诚布公的诰词

矛盾似乎表面上得到解决,但一个国家两位最重要的辅佐,长期处于互相猜忌的状态,对于国家总是有害的。因此,周公旦主动给召公写了诰词,开诚布公,谈了自己的想法,以求得召公的谅解。周公首先谈了殷命的丧失和周命的来之不易。他说:“啊!由于做了许多不好的事情,天便降下丧亡大祸于殷,殷已经丧失了上天所赐予的天命。我们周国已经得到了这个天命,但我不敢说,我们的事业能永远沿着美好的前程发展下去。啊!你曾经说我能够担负起治理周国的重任,但我却不敢安于天命,不常常去考虑上天的威罚。现在我旦不能做别人的表率,只能以前人的光荣传统,来开导我们幼小的国王。天命是难于长久的,我们只有努力发扬文王的道德,上天才不会舍弃文王所受的天命。”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接着,周公谈了商朝时贤士辅佐商王而使商国延长的历史经验,他说:“我听说过去成汤既已接受上天的天命,便有个伊尹辅佐成汤。在太甲时有个保衡,太戌时又有伊陟和臣扈,还有巫成帮助殷王治理国家。祖乙时有个巫贤,武丁时有个甘盘。正因为有这些贤士帮助治理殷国,才使殷朝的统治经历许多年代。而殷国的后代继承人如纣,却蔑视上天的威严而招致灭亡。现在你能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教训,我们就能有牢固的天命,以明智的措施治理我们这个新建的国家了。”

然后,周公又谈了文王、武王时辅佐的贤明,他说:“啊!过去为什么上天一再劝勉文王的品德,把治理天下的天命放在他身上?这是因为只有像文王这样有道德的人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同时也因为文王有虢叔、闳天、散宜生、泰颠、南宫括这些贤臣。如果没有这些贤臣奔走效劳,努力地宣扬教化,文王的美德便不能传播给国内人民。到武王时,这四人仍保持他们的禄位。后来武王奉天命征伐殷国,他们又都辅助武王奋勇杀敌,使武王成就大业。现在我旦好像前面有条大河,我和你先去涉渡。年幼的国王虽在位而幼稚无知,我们能够不担起自己的责任吗?努力去做犹恐不及,如果我们这些年长有德的人不能和睦团结,那我就不会听到凤凰的叫声,更何况知晓天命!”

心迹和愿望的表白

周公对召公的诰词,越说越激动。最后,周公向召公表白自己的心迹和愿望,他说:“啊,你现在应该看到这一点:我们从上天那里接受天命,虽然无限美好,但也有很大的艰难。希望你的心胸要宽阔,我不是为了后代子孙而迷恋禄位。啊,告诉你,我是非常相信你太保的。希望你能敬重地和我相处,看到殷国丧亡的大祸,长久思念着上天的威罚。我如果不是一片诚心,能够说这些话吗?我想问:‘除了我们二人,还有谁和你的品德相合?’你定会说:‘正是有我们二人在,上天才降下许多美好的事情。’啊!我们二人性情笃厚,合力辅佐国王,才使我们的事业达到今天这样美好的境地,才使四海之内,凡太阳所能照到的地方,无不恭敬顺服。我很不贤惠,说了这么许多话,因为我在忧虑天命和民心的不易保持,往后必须以恭敬的态度来治理国家。”

将相和好的千古佳话

这一篇诰词,心胸开阔,情意恳切,表现了一个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人的高尚品德。召公看了这篇诰词,为周公的献身精神所感动,消除了对周公的疑虑,并产生了尊敬和钦佩之情。周公这篇诰词,经后人整理,题名为“君爽”,收入《尚书》中。周公和召公由猜疑不和到真诚合作,是历史上千古传颂的佳话。

三诲康叔

三次诰书,体现了兄长对弟弟的感情,更体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

兄长的关爱

康叔名封,在周公的十个兄弟中数老九。他被分封为卫国国君时,只有二十几岁,却要担负起统治数量相当多的殷遗民的任务。因此,周公总是不放心,生怕出什么纰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周公曾三次发出诰书,对康叔谆谆告诫要防止那些偏差和不良的后果。作为一个兄长,对幼弟如此关心备至,确实难能可贵!

谆谆告诫如何治国

刚分封康叔建立卫国的时候,周公就做了一篇关于如何治国的诰词对康叔封进行训诫,他说:“诸侯之长、我的弟弟、年幼的封啊!由于你英明的父亲文王崇尚德教而谨慎地使用刑罚,不敢欺侮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任用贤能者、尊敬有德者、镇压叛乱者,使庶民懂得道理,才缔造了我们小小的周国,并且影响日益扩大。这种勤奋的德行传到天帝那里,天帝给予赞扬,就命文王灭殷,代殷接受天命统治其国其民。你的亲兄武王更加勤勉,才使你年幼的封能在东土当诸侯。到殷故土,你要广泛寻求殷的贤人、君子、长者,问他们殷的所以兴起和所以灭亡的原因,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爱护民众,这样你就可以治理好殷民。唉,年幼的封啊!治理国家就好像医冶自身的疾病一样,要谨慎小心啊!到那里一定要尽你所有的力量,不要贪图安逸享受,只有这样,才能安定民众。对于刑罚,一定要小心,要严明。根据殷商的刑法判罪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原则,确定罪人应得的刑罚。去吧,封啊!要努力完成你的任务,经常听取我给你的教导。只有把民众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才能安康,你也才能世世代代保持对殷民的统治。”这是第一篇诰词,后来题名为《康诰》。

好酒贪杯的祸患

当时统治者酗酒现象比较普遍,殷商统治者就是因为沉湎于酒色、不问朝政而被推翻的。为防止年幼的康叔酗酒误国,周公又做了第二篇诰词。他以王的身份向康叔劝勉说:“封啊!你尊敬的父亲文王曾经告诫诸侯国君及其官吏们:‘不许经常饮酒。只有在祭祀时才可用酒。’过去我们的诸侯和官吏遵照文王的教导,不好酒贪杯,所以能代替殷商接受天的天命。封啊!我听到这种说法:从前殷商圣明的国王都敬畏天帝,官吏各尽其职,没有人沉湎于酒。然而殷商的后继国王沉醉在饮酒作乐之中,纵欲无度。臣民也放肆地饮酒,那酒肉的腥味冲到天上,被天帝闻到了,所以把亡国的大祸降给殷。封啊!你要训戒殷的老臣、诸侯、各级官吏与你本人,都要采取严厉的措施强行戒酒。倘若有人报告:‘有一群人在一起饮酒。’你不要放纵他们,而要把他们尽行拘捕,押送到我这里来,我要把他们杀掉。封啊!你要经常听取我的教训,不要使你所统治的臣民沉湎于酒。”这是第二篇诰词,后来题名为《酒诰》。

以民为重

同类推荐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赘婿

    赘婿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热门推荐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农妇灵泉

    农妇灵泉

    张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眯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而且还是穿到新嫁娘身上。本应该的洞房花烛夜,谁知张倩因为饥饿而晕倒来告终!不过好在老天爷对她还算是有点良心,给了她一个好相公,另外还给她开了一个金手指。本以为从此以后要跟着好相公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原以为自己嫁的相公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想到,突然有一天,相公的身世居然还有这么离奇的一面!什么,不单她相公有惊人身世,她也有!以前对他们夫妻俩不闻不问的婆家,娘家见他们过好了,一个个过来打秋风!行,老虎不发威,他们就当她是HELLOKITTY是不是,相公,来啊,关门放圣蛇!
  • 乞丐王妃太难养

    乞丐王妃太难养

    他随手的一指,她便由乞丐成了他的王妃。“王爷,我可以在王府里做主吗?”“可以。”“王爷,我可以随便支用王府里的金钱吗?”“可以。”只要她说出来的话,他统统一派云淡风清的样子答应着。“王爷,我要与你一起睡觉。”“这……”单单这种事他犹豫着。“王爷,我现在以王妃的身份命令你今晚陪我睡觉,如果不陪的话,那我就用王府里所有的钱买你一夜。”“王爷,你是不是真的不行啊!为什么我坐在你的身上,你都没有反映呢?”听到这话,他额头的三条黑线拉的越来越长。可是当他真的有了反映时,她又能逃的了吗?
  • 草包重生:绝世三小姐

    草包重生:绝世三小姐

    她,白浅欢,东榆国户部侍郎白哲之女,出了名的草包千金。他,夙亦宸,享东榆世袭侯爵之位,却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魔鬼’!一朝重生,懂医术会武功精通兵法的女战神成了人人唾弃的‘草包千金’。爹不疼娘不爱,姨娘欺诈,庶妹暗害......她妩媚一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渣男退婚?好,我求之不得!皇上赐婚?好,我逆来顺受!所嫁之人双腿不良于行?无妨,反正只是我生命中的过客。然而,事情却渐渐脱离了她的掌控。无论她走到哪里,他都会‘不期然’地出现,温柔而腹黑地对她说:“浅浅,这辈子,你都别想逃!”
  • 修真轩辕诀

    修真轩辕诀

    烟花淡尽,潮声寒。北雁随风去,羌歌伴花残。丝声渐起,霜白发,入梦秋锦寒,一曲痴颦栏。淡观漫天雪花必凋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白发皇后

    白发皇后

    她----一个倍受冷落的公主替代妹妹和亲远嫁。他----一个年轻有为、睿智英明的帝王却为了一次欺骗而涂炭生灵。谁是谁非,谁能知晓?紫彤---卑微如我,但我从来没有要求太多,为什么却一次次受到伤害?难道这世人真的没有爱我、惜我之人?南宫天龙:平生最憎恨别人的欺骗,而你偏偏犯了我的大忌。每次看到你如水的双眸总让我止不住为你心动,可心中总有声音提醒我,你曾经欺骗我,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看到你伤痕累累我也心痛不已,多少次想放下前尘往事,携手相伴,可结果偏偏事与愿违。。。。。。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入,60775340,此群已滿。感謝倩倩幫偶建了二群:53573510,喜歡的朋友請加入這個群。
  • 冷首席的温柔妻

    冷首席的温柔妻

    他从黑暗中走来,带着一身的孤寂和冷漠,她笑若雏菊,如冬日里的暖阳,一点一滴将冰山融化成娟娟流水。“今天是我的生日。”美目星星点点,娇唇含着迷人的浅笑,白皙的手掌在他面前摊开,如盛开的白莲。“我的生日礼物呢?”冷峻的脸愣了愣,尴尬的干咳了两声。“你想要什么?”“想要什么都可以吗?”清丽的女声带着戏谑。“只要我能做得到。”谁叫他忘了准备生日礼物呢?可是也没有人告诉他今天是她的生日呀?“我要的生日礼物很简单。”“是什么?”他难得好奇。“你!”男人的冰山脸裂开了一条缝,从愕然到沉默再到高深莫测。“你确定?”“额,是。”轮到女人迟疑了。“羽儿,就算你想反悔也来不及了。”霸道的吻封住了女人的唇。他和她是命定的恋人,相遇在瓢泼大雨中,相恋在雪花绽放时,相守在一生一世里。
  • 撞上恶魔爱上爱(完)

    撞上恶魔爱上爱(完)

    纪成勋推开于佳径直走到我面前蹙着眉问:“小东西,你真的觉得我不会对你负责吗?在你的眼中我就是这样的人吗?”“我……”我一下愣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从来都没有见过他如此气势汹汹的样子,好像要把我吃进肚子里一样,虽然以前他霸道得不行,可是这个样子还是第一次见,多少有点害怕。“可是我想要对你负责,你说该怎么办?我想要和你交往,你说该怎么办?……”以前发过的,现在重新做了些细微的修改,呵呵!本人以文交友,喜欢请给我发消息!谢谢!此文严禁转载,如若发现,一律视为抄袭!
  •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犹太家庭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有一种没有性质、没有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做是种智慧,修身是智慧的升华。本书从做人和修身两方面帮大家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在道德上完美、做人上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