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3100000020

第20章 和谐的教育(3)

很多人由于受到“严父慈母”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做父亲就应该说一不二,觉得当爸爸的就得让孩子怕。于是,不少父亲对孩子从小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严厉,想让孩子什么都听他的。

陈鹤琴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他谈到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严厉,6岁以前他未曾和父亲一同吃过饭。他特别怕他父亲,一听说父亲要来了,“正如同听见轰雷一般,吓得魂飞九天之外……”他父亲死后几十年,那可怕情景还印在脑海里。陈鹤琴认为:“父子不做伴侣,则父子间容易发生隔膜。父不爱子,子也不爱父,名虽是父子,但实际上是陌路人。子女一见了他的父亲,就不敢出声,父亲问他一句,他就说一句,不问则不说;叫他立则立,叫他坐则坐;叫他进则进,叫他退则退。天真烂漫的一个小孩子,此时竟同木鸡一般了。”

也许孩子小时候还怕父亲,可是越大越不怕了,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比如,当父亲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可能他当面是听了,背后却继续我行我素。如果父亲气急了,也许会训斥孩子一顿,甚至打孩子一顿。孩子嘴上不说什么,但父亲应该看得出来,孩子心里对父亲的意见更大了,和父亲的心理距离更远了。

这样的父子关系,显然孩子不会对父亲说心里话。父亲不了解孩子,教育自然难以适合孩子的实际。这样严厉的父亲,常常是怕孩子轻视自己,不尊重自己。结果呢?当然是事与愿违。于是,很多“严父”产生了这样的疑惑:究竟怎样扮演父亲这个角色才能既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又能使父子感情融洽呢?

作为父亲,应该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那时父亲过分严厉,有时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一顿的时候,你从内心是更尊重父亲,还是更疏远呢?自己不也是觉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比原来低了些吗?相反的,父亲跟自己谈心,关怀自己的时候,你才发自内心地觉得父亲高大,父亲慈祥,才发自内心地尊重父亲,敬爱父亲。自己有了什么心里话才愿跟父亲说,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想要的就是听听父亲的意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做了父亲,就该经常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希望自己的父亲怎样对待自己。

因此,扮演好“慈父”的角色,与扮演“严父”同等重要。这样说,并不是表示“严父”的角色不重要,其实,作为父亲也不能一味地慈祥,该严的时候,还是要严。

一般来说,父子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过严,一种是过于溺爱,上面说的父亲属于过严的父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孩子过于溺爱。

溺爱孩子的父亲,也是怕孩子不尊重自己,怕孩子轻视自己。岂不知,真理多走了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爱,无疑能得到孩子的重视、尊重,但爱多走了一步就成了溺爱。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明知孩子言行错误也不制止,那样孩子只会轻视自己的父亲,只会更不尊重自己的父亲。比如,孩子犯了错误,母亲管不了,爷爷不愿管,这时,您便要进入严父的角色,不能迁就孩子的错误,要设法帮助孩子想出改正错误的办法。这样,孩子以后再面对歧路时,就会想到:爸爸不让我走错路,而告诫自己不往错路上踏出第一步。

点评

一个称职的父亲,要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严父,可以是慈父,可以是良师,可以是益友,可以是生理保健医生,可以是心理诊疗医生,可以是图书管理员,也可以是运动场上的教练员。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你能够扮演的角色越多,和孩子的感情越深,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越高大,自己也生活得越快乐,对人生会感悟得越来越透彻。可以说,成功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里隐藏着太多人类本能的秘密。有的人总是失败,其实并不是因为比别人笨,而是没有好习惯来引导、完善自己的行为。实际上,习惯的力量无穷大,足以把一个人拉向坟墓,或者把他推向成功的巅峰。

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到科学家们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时,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及时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普遍认同。

另有一位科学家说:在实验室,没有“我”,只有“我们”,一切伟大成果都属于“我们”,而不是某一个“我”。——这种群体意识不正是得益于从小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的习惯吗?

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时井然有序,连助手不慎把一个烧杯转了个儿,他都严肃地指出,并说:“最小的一点错误会导致最大的损失。”这话不正是来源于幼儿园里的那句“东西要放整齐”的教导吗?

由此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们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好习惯可以让我们插上翅膀,飞往天堂;坏习惯可以让我们挂上锁链,走向地狱。遗憾的是,当我们被锁链束缚时,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其实就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定,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90%的学生来说,学习好坏,智力因素只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大凡学习尖子,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教师都有同感。

学习习惯对孩子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它一旦养成,便极具稳定性,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于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决定着其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左右着孩子在学业上的成败。很多父母总是对别人家孩子的成绩羡慕不已。但是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成就了那些高才生,让他们在平庸中脱颖而出,出人头地的?

是的,是习惯,优良的学习习惯!

一位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打游戏机,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打游戏机。

一位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透过每位成绩优良孩子的外表,确实发现他们身上非同一般的特质。那就是,他们拥有比一般孩子更好的学习习惯,并以此来支配他们的求学生涯。于是,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习惯左右了成绩,习惯改变了命运。

习惯是一种力,是一种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省力,变得容易。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为什么?回答:学惯了,不学难受;干惯了,不干难受;帮惯了,见到人有困难不帮便难受。

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人。他为什么那么做,细想起来,不为什么,就是拖惯了,懒惯了,干扰惯了,不干扰也难受。很多孩子便属于这种情况。冷一阵子,热一阵子,无一定计划,无一定规律地生活、学习,习惯了。

习惯是命运的影子。一个孩子也许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是,一旦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提高,使他的成绩一日千里。

那么,该怎样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呢?

要培养孩子的习惯,当然不能批评一通,训斥一通,上一通政治课,讲一番大道理就完事。重要的是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子把决心、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正如一条谚语所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好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靠学习、靠毅力、靠坚持来培养。

有些习惯需要随时注意培养,比如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勤奋工作的习惯、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只要能持之以恒,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打个比方,培养好习惯有点像练武。在武侠小说里,大凡练武之人都讲究内外兼修。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一样,只有由内而外训练才能最有效果。否则,如果从内心就抵触这些行为,就算勉强坚持做了,也只能徒具形式,成为花架子而已,很难真正养成习惯。

古时有位皇帝,为了表现节俭,于是在崭新的龙袍上缝了一块补丁。结果大臣们纷纷效仿,一时间“补丁服”成了最时尚的衣装。而在私下里,无论皇帝还是官员,照样生活糜烂、挥霍无度。——这样的“好习惯”,不要也罢。

人贵在自觉,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只有内在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精神上积极向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够持久。古人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决不是为了作秀,而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有些好习惯,比如每天早起、坚持锻炼、果断做事不拖延,一开始是自觉自愿的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了,自觉就变成了自然,进而才成为习惯。但光注意内在的修养还不够,还要注意外在的锻炼。好的行为只有每天重复去做,才能真正成为习惯。一句话,就是重复,再重复。这是自我修炼,也是自我教育。

从外在的形式看,好习惯的培养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比如,周末做完功课再出去玩,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有些孩子就是懒得去做。这时候,父母就必须强迫他去完成。这样,经过多次重复,这种习惯自然就养成了。也许坚持一两个月后,一到周末,根本不用想,他就自动去做功课了,就跟条件反射似的。这种不用经过大脑的行为,就是习惯。就像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自然。

总之,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意义重大。因此,一定要由内而外,去培养、去锻炼,直至习惯成自然。

点评

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同时,习惯的养成,又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外在的重复锻炼和内在的修养,二者缺一不可。

同类推荐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继续提倡“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人生活的建议,提供一些一个人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告诉一个人生活,怎么去做这些事,或者去哪里可以做到。这本书讲到的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个人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概念,还是一种环保概念。这种意识会让你更有责任感,进而影响你整个生活方式、态度和处事哲学。一个人的生活,我们也有很多憧憬和未来。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人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在气势上就可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就能赢得比别人多一份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语言精练而又伟大的演说家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将决定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练好了,可以遨游于人际交往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练砸了,处处受人厌恶,明明是好心,到他那儿反成了恶意。
  •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内容简介:有的人,也许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得人缘,屡遭人忌;有的人,也许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却常遭暗算;有的人,也许勤奋努力,满腔热忱,。却不被赏识,郁郁终生…… 你可以说,他们对为人处世缺乏了解;也可以说,他们在办事求人方面缺乏手段;还可以说,他们的人生经营得很失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这种人不但在社会上吃不开、行不通、玩不转,而且还会时时受掣肘,处处碰霉头。即便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不通达人情世故,最终也将难成其事。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热门推荐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6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6季)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春天不再遥远

    春天不再遥远

    --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在飘雪的冬夜,又闷又宅的剩女。捡到一个醉酒的帅哥……于是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 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增广贤文》,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增广贤文》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网游之上古神器

    网游之上古神器

    刀尖跳舞、极限操作,网游界的巅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书友群:303989552,欢迎大家的加入。
  • 药师

    药师

    很普通的——伪军文+空间文。女主得到一千年后的一个药师的记忆,回到大都市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 马上天下

    马上天下

    一个乡村学子成为驾驭战场的风云人物:一对父子由精神背叛到心心相印:一组师生分道扬镳数年后殊途同归,一群新的战争人物从历史隐秘处向我们走来……
  •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纵然是错,也需是美丽的诱惑;纵然跌落,也要有绚烂的丰美。回首,只看到那个促夏夜,却惊觉,错,居然也是心不甘。未曾见到烛光燃起,也未曾聆听你的心声低语。美的东西原本是最经不起衰老的,一旦老去也是最让人目不忍睹的;越是璀璨的开始,也就会如流星般消失得越快,仿佛是你的心。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妻来袭(影视出版)

    前妻来袭(影视出版)

    李敖说:世间最凶猛的动物叫前妻。前妻究竟是种什么动物,她对婚姻的杀伤性有多大,在离婚的那一刻,没人知道!林朵渔、纪琴、颜樱是三个年过30岁的离异女人。她们因不同原因走出婚姻的围城,在如何走出自我否定的困境,如何对待那个伤害过他们的男人,如何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她们有着各自的选择。三个失婚女人一个未婚女子之间的情感迷惘与困惑,期间穿插着三个女人的友谊……当当购书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product_id=20944743&ref=search-1-pub另:作者的另一本短篇小说集《因为爱过,所以慈悲》也在当当有售。感兴趣的可以看看:http://m.pgsk.com/m.pgsk.com?product_id=20944745&ref=search-1-pub读者群:112510704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