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500000004

第4章 王维诗选(3)

〔1〕御沟:流经御苑的河沟。《中华古今注》卷上:“长安御沟……亦日禁沟。引终南山水从宫内过,所谓御沟。”〔2〕朱门:富贵之家,其宅门漆成朱色。〔3〕列鼎:谓陈列盛馔。《说苑·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中贵:天子近侍之贵幸者。〔4〕鸣珂(kē):珂为马勒上的饰物,马行时作声,故称“鸣珂”。《新唐书·车服志》:“三品以上珂九子,四品七子,五品五子,六品以下去通幰及珂。”〔5〕八议:《汉书·刑法志》:“八议:一日议亲,二日议故,三日议贤,四日议能,五日议功,六曰议贵,七日议勤,八日议宾。”所谓八议,是说犯法之人,凡人八议之限者,可计议减免其罪。八,《全唐诗》卢象集作“片”。句指诗中所写的贵人,掌八议之权,可定人生死。〔6〕狐白:狐白裘,集狐腋部毛色纯自之皮制成,轻暖名贵。《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文选》工微《杂诗》:“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此二句化用其意,谓贵人应了解那些为寒冷所苦的士人,不要只夸耀自己狐白裘的轻暖!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迎神曲

坎坎击鼓〔1〕,鱼山之下。

吹洞箫,望极浦〔2〕。

女巫进〔3〕,纷屡舞。

陈瑶席〔4〕,湛清酤〔5〕。

风凄凄兮夜雨,神之来兮不来?

使我心兮苦复苦!

题解

鱼山,《元和郡县志》卷一。郓州东阿县:“鱼山,一名吾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按,东阿在今山东阳谷东北阿城镇,本属济州,天宝十三载济州废,改隶郓州。鱼山神女,即神女成公知琼。传说魏济北郡从事掾弦超,夜半独宿,梦有神女来从之。自称天上玉女,姓成公,字知琼,天地哀其孤苦,遣令下嫁从夫。一日来游,遂与弦超结为夫妇。玉女夜来晨去,倏忽若飞,唯超见之,他人不见。后漏泄其事,玉女遂求去。去后五载,弦超奉使赴洛,至济北鱼山下,复见知琼,悲喜交切,因同乘至洛,克复旧好。事见《艺文类聚》卷七九晋张敏《神女赋》、《搜神记》卷一等。这两首描写祭祀神女的诗,作于在济州任职期间。王维诸体诗都臻工妙,亦擅长骚体,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说:“王右丞《送迎神曲》诸歌,骚之匹也。”

注释

〔1〕坎坎:击鼓声。〔2〕洞箫:乐器名。古之箫,用多个长短不一的竹管编排而成,其底部封以蜡者称排箫,洞开者为洞箫。望极浦:谓眺望远方的水涯,盼神女下降。以上二句意本《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排箫)兮谁思?……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3〕女巫:古称以舞降神的女子为巫。〔4〕陈:布。瑶席:一种如玉般精美贵重的席子。〔5〕湛(zhàn):澄。酤(gū):酒。句谓澄出清酒以祀神。

送神曲

纷进拜兮堂前〔1〕,目眷眷兮琼筵〔2〕。

来不语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3〕。

悲急管〔4〕,思繁弦〔5〕,灵之驾兮俨欲旋〔6〕。

倏云收兮雨歇〔7〕,山青青兮水潺谖〔8〕。

题解

这两首诗深受屈原《九歌》的影响。它们工于渲染,营造了一个迷离恍惚的境界。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说:“《鱼山神女祠歌》,妙在恍惚,所以为‘神’。”

注释

〔1〕拜:《乐府诗集》、《全唐诗》作“舞”。〔2〕眷眷:顾盼貌。琼筵:极言筵宴之精美。〔3〕“作暮”句:以巫山神女拟鱼山神女。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作暮雨,即“暮为行雨”之意。〔4〕急管:谓乐声节奏急速。〔5〕思:悲。繁弦:谓乐声丰富多变。〔6〕灵:神灵。驾:车驾。俨:整齐貌。旋:还。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7〕倏(shū):忽然。云收雨歇:谓神女已去。亦用巫山神女事。〔8〕潺谖(chányuán):水流貌。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

蟏蛸挂虚牖〔1〕,蟋蟀鸣前除〔2〕。

岁晏凉风至〔3〕,君子复何如〔4〕?

高馆阒无人〔5〕,离居不可道〔6〕。

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7〕。

中复客汝颍〔8〕,去年归旧山〔9〕。

结交二十载〔10〕,不得一日展〔11〕。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12〕。

仲秋虽未归〔13〕,暮秋以为期〔14〕。

良会讵几日〔15〕,终自长相思!

题解

祖咏,盛唐诗人,行三。有诗一卷,今传。唐姚合《极玄集》卷上:“祖咏,开元十三年进士。”《唐才子传》卷一:“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杜绾榜进士,有文名。”按,高板棅《唐诗品汇》卷首《诗人爵里详节》亦云咏“开元十三年进士”;玩“贫病”句之意,本诗或当作于开元十三年春咏登第之前。今姑系于开元十二年(724)秋,时作者在济州为司仓参军。此诗抒岁晏思友之情,清黄培芳评曰:“四句一韵,深情远意,绵邈无穷……此真为善学《三百》者也。”(《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上)

注释

〔1〕螨蛸(xiāoshāo):即喜蛛,蜘蛛的一种,体小脚长。虚牖(yǒu):敞开的窗户。〔2〕除:台阶。〔3〕晏:晚。〔4〕君子:指祖咏。〔5〕高馆:指济州官舍。阒(qù):形容寂静。潘岳《怀旧赋》:“空馆阒其无人。”〔6〕离居:离群索居。不可道:不堪说。〔7〕“千里”句:谓彼此间千里关河阻隔,无由会面。〔8〕“中复”句:疑指祖咏曾客居汝坟事。咏《汝坟别业》诗云:“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细玩祖咏此诗之意,与下“贫病”句正好相合。汝坟,在今河南襄城。汝,汝水,其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颍,颍水,即今颍河。源出河南登封县西颍谷。汝坟临汝水,在汝水之北、颍水之南。〔9〕故山:指祖咏之故乡洛阳。〔10〕“结交”句:《唐才子传》卷一:“(祖咏)少与王维为吟侣。”维作此诗时,年二十四,所谓“二十载”,当是约举成数而言。〔11〕展:《尔雅·释言》:“展,适也。”注:“得自申展适意也。”〔12〕契阔:指离散。〔13〕仲秋:农历八月。归:指自济州归长安或洛阳。〔14〕暮秋:农历九月。期:会合之期。〔15〕“良会”句:承上句而言,谓与祖咏相会的日子没有多少天了。讵(jù),岂。

寒食汜上作

广武城边逢暮春〔1〕,汶阳归客泪沾巾〔2〕。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题解

寒食,旧以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汜(sì)上:汜水之上。汜水源出河南巩义东南,北流经荥阳汜水镇西,注入黄河。诗题《国秀集》作“途中口号”,《文苑英华》作“寒食汜水山中作”。作者约于开元十四年(726)离济州西归,此诗即作于西归途中。诗歌以出色的景物描写,映衬出了作者遭贬四年多后方得以西归的惆怅与伤感。

注释

〔1〕广武城:有东、西二城,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楚、汉相争时,项羽、刘邦曾分别屯兵东、西城,隔涧对峙。〔2〕汶阳:指汶水之北。汶水今名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市,西南流至梁山县入济水(今流至东平县人东平湖)。济州在汶水之北,作者自济州西归长安或洛阳,故自称“汶阳归客”。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1〕,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2〕,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3〕,从此谢宾亲〔4〕。

挥泪逐前侣,〔5〕,含凄动征轮。

车从望不见〔6〕,时时起行尘〔7〕。

余亦辞家久〔8〕,看之泪满巾。

题解

玩诗意,此诗疑开元十四年(726)自济州西归至洛阳时所作。诗歌先写“别者”因家贫亲老不得已辞家出外奔波的情景,最后二句写自己被触发的游子之悲,点出“观”字。其中“不行”四句,“道出贫士临行恋母情状”(清余成教《石园诗话》卷二),非常感人,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三说:“当置《三百篇》中,与《蓼莪》比美。”

注释

〔1〕燕赵:皆战国七雄之一。燕辖境在今河北北部、辽宁两部一带,赵辖境在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中部、北部一带。〔2〕切切:再三告诫之词。委:托付。〔3〕都门:指东都的城门。《通鉴》开元二十三年:“正月……赦天下,都城酺三日。”胡三省注:“都城,谓东都城。”唐以洛阳为东都。帐饮:古时出行,送者在路旁设帐置酒饯别。〔4〕谢:辞。〔5〕逐:追赶。〔6〕从:谓随行之人。宋蜀本、《全唐诗》等作“徒”。〔7〕“时时”句: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时时,宋蜀本、《全唐诗》等作“时见”。〔8〕“余亦”句:作者谪居济州已有四年多时间,故云。

偶然作

其五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1〕。

夫婿轻薄儿,斗鸡事齐主〔2〕。

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

许史相经过〔3〕,高门盈四牡〔4〕。

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5〕。

读书三十年,腰下无尺组〔6〕。

被服圣人教〔7〕,一生自穷苦。

题解

《偶然作》原六首,各本“作”字下俱有“六首”二字。按,其六“老来懒赋诗”乃维晚年之诗,与前五首非同时所作,且据有关记载,诗题应为《题辋川图》(说详《题辋川图》

注释

故将其自《偶然作》中分出,独立成篇,而诗题中“六首”二字亦删去。储光羲有和章《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载《全唐诗》卷一三七。然储诗之写作时间实晚于王诗,说见拙作《储光羲生平事迹考辨》(见《王维新论》附录)。此五首诗约作于开元十五年(727),时作者官于淇上,参见拙作《王维年谱》(兄《王维集校注》附录)。本首诗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社会的不公正。诗里没有直接发议论,直接抒发感情,只把“斗鸡”的“轻薄儿”与饱学的儒生的不同境遇作对比,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情就自然涌出。

注释

〔1〕赵女”二句:《汉书·地理志》谓赵俗女子多习歌舞,“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赵地女乐、歌舞皆闻名于世。汉乐府《相逢行》:“堂上置樽酒,作使(犹役使)邯郸倡。”邯郸,战国时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西。箜篌(kónghóu),古弦乐器,其形似瑟而小,七弦。〔2〕“斗鸡”句:《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陆德明《释文》:“王,司马(司马彪)云:齐王也。”按,玄宗好斗鸡,唐时斗鸡之风甚盛,颇有以斗鸡而得宠者,此句即借用旧典以讽刺时事。〔3〕许史:指汉宣帝时外戚许氏、史氏。《汉书·盖宽饶传》:“上无许史之属。”颜注:“应劭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此句谓与贵戚相交往。〔4〕四牡:套着四匹雄马的车子。〔5〕昂藏:气度轩昂。邹:古国名,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地,战国时为楚所灭。鲁:古国名,有今山东西南部地,战国时为楚所灭。按,孔子为鲁人,孟子为邹人,邹鲁一带深受儒家学派的影响,习儒业者比比皆是。《史记·货殖列传》:“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汉书·地理志》谓鲁地之民“好学,上礼义,重廉耻”。〔6〕尺组:组,彩色丝带,此指绶带。古时官员的绶带,一端用来系官印;绶结于腰间,印则垂之腰下,“尺”即指印垂下的长度。〔7〕被服:比喻亲身蒙受,犹如被服覆盖身体。圣人:指孔子。

淇上即事田园

屏居淇水上〔1〕,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2〕,河明闾井问。

牧童望村去〔3〕,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4〕,荆扉乘昼关〔5〕。

题解

淇上,淇水之上。淇水流经唐卫州(辖有今河南新乡卫辉市及浚、辉、淇等县地)境内,即今河南北部淇河。《元和郡县志》卷一六卫州:“淇水源出(共城)县(今辉县)西北沮洳山,至卫县(今淇县)入河(黄河。按,今淇水流入卫河),谓之淇水口。”此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728),是时作者弃官在淇上隐居。诗歌描写了幽静的田园风光,颔联景象如画,尤为诗评家所称道,元方回说:“‘河明闾井间’一联,诗人所未有也。”(《瀛奎律髓》卷二三)其中“隐”、“明”二字,极尽锤炼而出以自然。

注释

〔1〕屏居:犹隐居。〔2〕柘(zhè):树名,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可以喂蚕。〔3〕望:向着。〔4〕静者:幽居守静之人。多用以指隐者及僧人。此处为作者自指。〔5〕荆扉:柴门。

琪上送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1〕,荒城复愁人〔2〕。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3〕,望君犹伫立〔4〕。

题解

赵仙舟,据岑参《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诗(作于天宝十三载,说见陈铁民等《岑参集校注》),可知赵为开元、天宝时人。诗题《国秀集》作“河上送赵仙舟”。赵注本等作“齐州送祖三”。这是一首送别诗,开元十五年(727)或十六年作于淇上。首联点出才逢又别,倍觉黯然;接着直抒离宴上的惜别及送别后的帐惘之情;三联“用写景之笔宕开,而情在景中”(施补华《岘傭说诗》);末联写友人的船已远去,自己犹伫立怅望,更表现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

注释

〔1〕祖帐:谓饯席。祖,送行之祭,因设宴而饮。帐见《观别者》注〔4〕〔2〕“荒城”句:谓送走友人后,自己愁于复入荒城。〔3〕解缆:解开缆绳。君已遥:谓水流急,船行甚速。〔4〕伫立:久立。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1〕,南山种田时不登〔2〕。

百人会中身不预〔3〕,五侯门前心不能〔4〕。

身投河朔饮君酒〔5〕,家在茂陵平安否〔6〕?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7〕,我心不说君应知〔8〕。

济人然后拂衣去〔9〕,肯作徒尔一男儿〔10〕!

题解

本诗作年同上诗,说见本诗注〔4〕。诗歌描写一个落魄潦倒志士的遭遇与愤慨,并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怀抱拯世济人理想的胸襟。在这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中,显然寄寓着诗人失志的愤懑和济世的抱负。

注释

〔1〕北阙:《汉书·高帝纪》:“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颜注:“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此泛指宫阙。献书:向天子进献书疏、文章,以求进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二三:“常举外复有……进献文章并上著述之辈,或付本司,或付中书考试,亦同制举。”寝:搁置。不报:不答复。《汉书·朱买臣传》:“(买臣)诣阙上书,书久不报。”〔2〕时:时常,经常。不登:收成不好。〔3〕百人会:《世说新语·宠礼》:“孝武(东晋孝武帝)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否?”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预,参预。句谓朝廷的盛会自己不能参加。〔4〕五侯:《汉书-元后传》:“(成帝)河平二年,上悉封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成都侯、(王)立红阳侯、(王)根曲阳侯、(王)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句谓干谒权贵自己做不到。〔5〕河朔:河北。唐置河北道,辖有黄河以北之地。君:指诗中抒情主人公所投靠的主人,此人当时在黄河以北。按,王维曾居淇上,其地恰在唐河北道卫州境内,疑此诗即维居淇上时所作。细察此诗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同维居淇上期间的心境正好相合。〔6〕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元和郡县志》卷二京兆府兴平县:“汉茂陵在县东北十七里,武帝陵也,在槐里(汉县名)之茂乡,因以为名。”《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此处借用其事,谓主人(“君”)是时免官家居。〔7〕作:宋蜀本、《全唐诗》作“昨”。〔8〕说:通“悦”。〔9〕济人:救助世人。拂衣:振衣,有表示决绝之意,常用以指弃官隐居。《后汉书·杨彪传》载孔融曰:“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10〕肯:犹“岂”。徒尔:徒然,枉然。

青溪

言入黄花川〔1〕,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2〕。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3〕,澄澄映葭苇〔4〕。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5〕。

请留盘石上〔6〕,垂钓将已矣!

题解

青溪,指诗中的黄花川。王维曾游蜀,由《晓行巴峡》等诗可知。王维游蜀的具体时间已难确考,疑在开元二十一年(733)以前闲居长安的数年内(参见拙作《王维年谱》)。此诗作于入蜀途中,描写了诗人路上遇见的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前八句写经历沿山逐水而行的艰难途程后找到了宁静幽美的境界。“声喧”句,以乱石中淙淙的流水声衬托环境的静谧,所用手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同。“色静”句‘,说幽深松林的颜色引起宁静之感,这是将视觉与听觉打通,突出自己的主观印象,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后四句说景色的幽静与我心的闲静合拍,自己很想留在这里隐居垂钓。这个结尾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自己去对中四句所刻画的境界进行补充。

注释

同类推荐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热门推荐
  • 宫娥:逃离藏娇屋

    宫娥:逃离藏娇屋

    此文为小白+后宫+阴谋,当然少不了狠狠地虐一把了。悄悄说一句:后面滴故事越来越精彩哦,好戏快开头喽。大家有票投票,没票收藏,至少也要留个脚印。闲话少说,金灵闪人也,请大家继续欣赏。
  • 狼骑竹马来

    狼骑竹马来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出现,这似乎是一场顺理成章的爱情。可最后的最后太才发现,竹马是有目的的,竹马是一匹狼。狼和狐狸的较量。谁输谁赢,爱情里,谁能说得清楚。
  • 坏学生自白书

    坏学生自白书

    一次校园转角的邂逅,帅气的宇哲一见钟情许一诺,青春带着懵懂和小心翼翼、两人在心照不宣的默契下互相勉励认可,好友夏翰林别出心裁的帮忙更是使这场恋爱锦上添花。只是当有一天,家庭遭遇不幸,朋友间误解而决裂,宇哲只剩下那心意相通的恋情,却无意间发现一诺那布满泪印的日记,致使他做了一个决定,一个令千万人痛心的决定……
  •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前世仁孝端淑,却被庶姐抢走未婚夫,被庶妹陷害名声尽毁,被庶母灌下毒酒!再次重生她狠下心肠,斗生父,掐继母,灭姨娘,脚踢姐妹,步步为营六亲不认,杀的魁魅魍魉片甲不留,誓将还她一个公道。不爱花样美男子,就爱邪恶坏男人哟!
  • 我的竹马是男配

    我的竹马是男配

    程三自幼喜欢一同长大的舅家表哥,只是很久之后才知道,俊美无俦、情深不悔的韩家表哥是一种叫“男配”的奇怪生物,只可惜,她不是女主……-------------------------------------------------------------------个人比较喜欢今世恩怨今世了,所以女主是一个真正的小姑娘,或许会犯蠢,或许会犯错,但有一个优势是,谁和咱有仇,咱这辈子就痛快报了。分享书籍《我的竹马是男配》作者:冬天的柳叶
  •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夏日倾情系列之二】“小航,一分钟说出你爹地的优缺点。”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伸出胖乎乎的手指,“缺点啊我数数,第一,太花心,第二,太不成熟,第三很幼稚,还会跟我撒娇,我都受不了他。”某人的脸黑了,臭小子,白疼他了。小航眼珠一转,“不过呢,我爹地还是有优点的,他长的很帅很拉风,带他出去让我很有面子。”某人的脸色好看了些,这还差不多,只是这话怎么听都觉得不对味呢?小家伙又补了一句,“还有啊,他有钱有势,我可以仗势欺人,拿钱砸人。”
  • 一品风华

    一品风华

    孟宁一觉醒来,竟发觉自己变成了个小孩,看着对面一脸怪笑看着自己的奇怪叔叔,孟宁有种很不淡定的冲动;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孟宁如何玩转这个奇怪的古代世界,拜师学艺,女扮男装,一连串搞笑事件也接踵而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是19世纪美国黑人所罗门·诺萨普讲述为爱与亲情、为回家而抗争的人生传奇。自出版以来,成为感动全球亿万人百年不衰的经典。2013年《为奴十二年》雄踞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荣膺英、法、俄、德等15国“年度最感人图书”,奥巴马总统为之垂泪致敬。同年原著改编的电影《为奴十二年》横扫奥斯卡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被誉为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展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生活在19世纪美国纽约州的非洲裔自由民所罗门·诺萨普享受着自由的时光,但黑奴贩子利用他向往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景,使用诓骗的伎俩绑架了他,并使他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
  • 弃妇重生

    弃妇重生

    "一纸婚约,定一世命运。家道中落的桑婉嫁入青州首富时家为妻,婆婆多疑难缠、丈夫自有青梅竹马放在心上的表妹、大姑子刻薄、小姑子心眼多,自卑的桑婉一退再退、一缩再缩,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凄凄凉凉死于时府的角落悲剧得彻底。重生在花轿之中,她该何去何从?站在悲剧的起点,当一切重来,她能否改变悲剧的命运、为自己谋一个锦瑟和弦?这一世,但求悠闲度日,真正的活过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