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3300000008

第8章 佛家精品哲理故事:(4)

有一天,大梅对门徒说:“来莫可抑,往莫可追。”说完就圆寂了。

开悟

大梅法常的偈诗,是隐者语,他的行为,也是隐者行。在我们看来,一个人出家当了和尚,已经出世了,已经是隐者了,谁知大梅法常还觉得不够,要做个隐中隐,把齐安国师这样的高僧都看着“世人”。但他自己悟了,不肯慈悲度世,不过罗汉境界而已。他的“来莫可抑,往莫可追”与佛祖的“不悲过去,非贪未来”有点相似,但忧郁多了。

不要毁人“庄稼”

有一次,僧人大安来到百丈山,向怀海禅师参学。行礼后,大安问道:“我在修行学佛,请问什么是佛呀?”

怀海很不客气地说:“你这样一心想成佛,就像骑着牛找牛。”

大安明白怀海的意思,是说他想成佛,却恰好忽略了自己的佛性。他又问:“认识佛性以后,该怎样修行呢?”

怀海答道:“认识牛后,要驯服牛的野性,像人找到牛后,骑着牛回家一样。”

大安若有所悟,又问:“修行过程中,我怎么呵护锤炼我的真心呢?”

怀海答道:“要像放牛人那样,拿着杖子好好看护你的牛,不要让它毁坏别人的庄稼。”

大费阮然大悟。从此,他一心修禅,静如止水,终成一代高僧。

开悟

百丈怀海禅师告诉了大安一个准则:不要毁坏别人的庄稼。无论你有多么高远的志向,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目标,以损害他人来达成心愿,也是不行的,只要坚持这一准则,不管最后是否达成心愿,至少无愧于心。

无念是什么

神会大师是六祖慧能门下最有辩才的弟子。有一次,长夜王问他:“你常说‘无念’,并且要人习‘无念’。不知道是否有一种‘无念’的实体存在?”

神会说:“我不会说无念是实体,也不会说无念不是实体。”

“为什么?”

神会回答:“如果我说它是实有,可是在一般人所谓实有的意义上看,它是非有,如果我说它是非有,可是在一般人所谓非有的意义上看,它又不是非有。所以,无念既不是实有也不是非有。”

“那你怎样称呼它呢?”

“我不称它为任何东西。”

长夜王追根究底地问:“这样的话,它究竟是什么呢?”

神会回答:“没有名称。无念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我们之所以谈论它,是因为有人提出关于它的许多问题,如果没有人提出这些问题,就无须表述。它好像一块明镜。如果没有东西在它前面出现,里面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当你说里面能看到某些东西时,是因为它的对面有东西。”

“当镜子没有东西可照时,镜子的明亮是不是失去了意义?”

“明亮永远属于镜子的本性,跟镜前有无东西无关。”

长夜王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又问:“你说它没有形象,不可用语言来论说,实有和非有的观念不适于它,那么,你为什么谈到明亮呢?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明亮呢?”

神会回答说:“我们谈到明亮,因为镜子是光亮的,而其自性是明亮。因为现于万物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其中有般若之光,这般若之光照遍世界。”

王问:“就算是这样,什么时候能得到它呢?”

神会回答说:“只见无。”

长夜王便说:“即使无,也是见某种东西。”

神会说:“虽然是见,但不应称它为东西。”

长夜手又问:“如果不称它为东西,如何能有‘见’呢?”

神会回答说:“见无,这才是真见和恒见。”

开悟

“无念”大致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这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通常都用实相认识事物,对于抽象的东西就很难了解,抽象概念,想一次性弄懂是很难的,通过学习,慢慢感知,或可明了。

悟与不悟

有人问瑞州道虔禅师:“开悟的人和没开悟的人都来请教大师,请问您如何教化?”

道虔说:“巨大的山岳还缺少一丁点儿泥土吗?每个人都有大智能啊!”

那人又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人五湖四海去寻觅呢?”

“因为这些人被俗念、妄想迷失了本性,想要禅师指点迷津。”

“还有没有心不发狂的清醒人呢?”

“有!”

“什么人不会进入妄境呢?”

“通过智能知晓种种现象,始终不为外相所动的人,永远不会陷入妄境!”

开悟

人的潜能无限,但如果智慧在俗念、妄想中迷失,就像煤炭深藏于地底一样,无法发出光来。什么人不为外相所动呢?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无论境遇如何,都不会迷乱,得意时不骄狂,失意时不消沉,对人生顺逆都能坦然受之,所以他们不会陷入妄境。

无佛可求

临济义玄禅师非常推崇自然朴实的禅风。有一天,风和日丽,他和弟子去外面观赏风景。义玄看到弟子手里拿着一卷佛经,就说:“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

弟子一听,便把佛经装在袋子里,问道:“不看佛经,怎样求佛法?”

义玄边走边答:“无佛可求,无法可得。”

弟子又问:“我跟师父学禅,该怎样用功呢?”

义玄说:“佛法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拉屎撒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觉!没有什么用功处。”

开悟

佛境是体验,佛法是实践,生活中的一切事,都是学佛法。意即平常心是道,正是吃饭、睡觉这些平凡处,见出真理的光华。

宝剑不可触

有僧人问四川布水禅师:“宝剑未磨以前,有什么用处呢?”

布水禅师答道:“没有什么用!”

僧人又问:“宝剑未磨不能用,磨完以后怎么样?”

布水禅师答道:“不可触摸。”

僧人略有所悟。

开悟

“宝剑”不是指杀人之剑,是指能断一切妄念、能破一切邪念之剑。宝剑未磨,指未经修行,自然拿妄念、邪念没有什么办法。修炼后,达到不怒而威的境界,也是不会轻易受人冒犯的。

痛并快乐着

昙照禅师给僧众说法时,经常说:“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快乐”二字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可是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时叫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方丈听说了,就来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好看呀!”

昙照禅师说:“健康就快乐,生病就痛苦,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方丈说:“记得有一次,你掉进水里,快要淹死时,仍面不改色,那种无畏的样子,才是禅僧本色。你那时的豪情何在?你平时都说快乐呀!快乐呀!为什么生病的时候,要叫苦叫痛呢?”

昙照禅师招招手,对方丈说:“你来,你来,到我床前来!”

方丈走到他床前,昙照禅师轻轻问:“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方丈一时语塞。

开悟

快乐时说快乐,痛苦时说痛苦,是本色。快乐时不说快乐,痛苦时不说痛苦,是修炼。快乐时说痛苦,痛苦时说快乐,是做作。快乐时不快乐,痛苦时不痛苦,是麻木。究竟怎样才对?不好说。但保持本色,应该没有错。

红色的竹子

有位施主请一位善于画竹的禅师画一幅条幅。禅师答应了,精心画了一幅。施主一看,绘画的技巧真高,可惜竹子都画成了红色。他对禅师说:“大师,谢谢你为我画了这幅画,不过,你为什么把竹子画成红色呢?”

禅师问:“你想画成什么颜色呢?”

施主回答说:“当然是黑色。”

禅师问:“你见过黑色的竹子吗?”

施主哑然。

开悟

没有红色的竹子,也没有黑色的竹子。施主认为应该画成黑色的,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因为他见惯了黑白两色的墨竹画,以为本当如此、只能如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头脑中本当如此、只能如此的东西越多,思维的局限性越大,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同比萎缩。

一场虚惊

从前有一个僧人,一生谨持戒律,丝毫不敢放松。

有一天,他下山有事,回来时天色已晚,又无月光,他匆匆忙忙赶路,经过池塘时,突然感觉脚下软绵绵的,好像踩着了什么东西,并且还听到“吱哇”一声,便再无声息。

僧人心想:坏了!别是踩死了一只蛤蟆吧?说不定蛤蟆肚里还有好多崽。天呐!我这回可是杀生无数了!僧人越想越害怕,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

后来,他迷迷糊糊睡着了,恍惚之中,看到数百只蛤蟆前来索命,他吓得满头大汗,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原来是做了一场噩梦。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他急忙来到事发地点,仔细一看,哪里有什么死蛤蟆!只不过是一只被踩烂的老茄子,躺在池塘边。他这才长出一口气,终于放下心来。

开悟

清远禅师说:大凡修行,须要离却情念,这个门径,是最省力的。僧人既明真相,疑虑顿消,才知道修行的方法:不住心于外在事物,一切随缘任运,自然就能心明性见。

说究竟法

宋末高僧无学祖元(1226—1286)禅师,曾在台州真如禅寺任方丈,法席十分鼎盛。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祖元禅师应邀赴日本,在日本建长寺及兴圣寺弘法。他以其圆融的智慧、精妙的禅理,折服了日本朝野,被尊为“佛光圆满常照国师”。

为了启发弟子们领悟禅机,他曾经在法堂上提出过这样一则公案:

古时候,有两位心心相印的禅友,其中一位是个盲人。有一天,盲者来拜访禅友,二人谈得甚是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日落西山,夜色降临。盲者告辞时,禅友递给他一只灯笼。盲者摆手大笑:“你忘了俗语说,瞎子点灯——白费蜡,我不需要什么灯笼,天色无论明暗,对我说来都是一样。”

禅友说:“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这盏灯笼,虽不能为你照明,却能将你照亮。别人看见了,就不会撞上你了。”

盲者说:“那么,我就提一盏慧灯,为有缘的众生照亮我的本来面目吧!”

盲者一手持杖,一手提灯笼,就这样上路了。不料,没走多远,他就被人结结实实撞了个大跟斗。

盲者不悦地说:“我是瞎子,难道你也看不见吗?”

撞倒他的那个冒失青年,一听他是一位残疾人,急忙将他搀扶,连声道歉。盲者扬起手中的灯笼说:“小伙子,你就算看不见我,也该看见我的灯笼呀!”

年轻人说:“可是,你的灯笼早就熄灭了呀!”

盲者说:“是你的心灯未亮,岂关我的灯笼熄灭否?”

开悟

盲者和年轻人,都犯了一个毛病:怨人不怨己,责人不责己。在黑暗的环境里,盲人的视觉条件并不比年轻人差,因为灯笼熄灭,年轻人未察觉对面的盲者,盲者也未察觉对面的年轻人,结果相撞。但年轻人怪灯笼,盲者怪年轻人,都不怪自己。倒是盲者的禅友,是个智者,从他给盲友准备灯笼看,应该是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士。

骷髅头也可盛粥

文道禅师是个云游僧,他十分敬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他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慧薰禅师居住的洞窟。

文道站在洞窟前,对慧薰说:“小僧一向仰慕大师,今天专程参拜,请大师慈悲开示!”

由于天色已晚,慧薰就说:“你就在这里住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一觉醒来时,慧薰早就起来了,并且已经把早饭煮好。慧薰一向只有一只碗,所以用餐时,没有多余的碗给文道使用,于是慧薰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满粥,递给文道。

文道十分惊讶,内心踌躇着,不知是否该接过来。慧薰说:“你没有道心,不是真正为禅而来,你以干净污秽和憎恨爱慕的虚妄情感处事接物,怎么能获得禅理呢?”

开悟

我们常人用善恶观、是非观、得失观、净秽观看事物,但禅者的修为是不思量善,不思量恶,是非、得失、净秽都不思量,总之,要离弃分别心,以平等心看待事物。文道还有净秽观、爱憎观,只是常人而已,所以慧薰禅师说他没有道心。

同类推荐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热门推荐
  • 当爱情只剩残骸

    当爱情只剩残骸

    没有性感撩人的身姿,也没有万众宠爱集一身的环境,但她有一颗豁达开朗的心,一个天使一般美丽的笑容。
  • 乌龙出阁

    乌龙出阁

    啥?说我爹不疼娘不爱?没关系!咱规划未来自谋出路,立志当个抢手的小妾!啥?说我右脸天仙左脸刀疤?没关系!咱还是努力争当醉乡楼的花魁!啥啥?!说我未“婚”先“娘”?更没关系!孩子他爹不讨厌,孩子他舅不嫌弃,“娘”就“娘”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生活心理学(全集)

    生活心理学(全集)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身体健康、饮食、爱情、婚姻、家庭、学习、人际交往、性、性别、性格、情绪、记忆、思维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心理方面的防治建议,然后总结性地阐述了现代人常见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最后还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实在是一本难得的生活心理学好书。真诚盼望这本书能带给每一个人幸福美满的人生!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

    一天用一个说爱的方式,足够用上27.4年的时间。一本浪漫情书在手,后半辈子的幸福都有了保证。美国最负盛名的浪漫学导师,6本畅销书的作者,曾访问过50个国家的150座城市,帮助成千上万对情侣修缮改进婚姻的格利高里·哥戴克,用去了43年又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绝对是值得珍藏的浪漫经典。
  • 哀家不祥

    哀家不祥

    哀家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可直可弯能屈能伸,镇得住后宫,平的了天下,扮得了少女,当的起后妈,侍奉过先帝,养的起太子,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过死皮赖脸的无知丞相,躲过了不怀好意的搭讪外国使臣,摄政王讲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小侍卫你要玩文艺我仰望星空。得之你幸,失之你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世界军事百科之陆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陆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