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9200000002

第2章 诗选(1)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1〕。

前山槎牙忽变态〔2〕,后岭杂沓如惊奔〔3〕。

仰看微径斜缭绕〔4〕,上有行人高缥缈〔5〕。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题解】

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江行赴荆州途中。

此诗没有用典故,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作者在诗歌创作的初期,已经显示出能够“因物赋形”(《苏轼文集》卷49《与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功力。

题云“江上看山”,实际是船上看山。船不断地前进,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两岸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诗的首二句表现的是这样的情景。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山像“马”,在“走”动。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后四句作者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上小道,看到山顶上云雾缥缈的地方有行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有致。

此诗以才力胜。下首《入峡》则以学力、才力兼胜。此诗为短篇七古,《入峡》则为五言长律。此时作者已能熟练地驾驭各种体裁,显出多种表现风格。

【注释】

〔1〕倏忽:很快很快。

〔2〕槎牙:错杂不齐的样子。

〔3〕杂沓:没有秩序,乱纷纷。

〔4〕微径:小道。

〔5〕缥缈:高远隐约。

入峡

自昔怀幽赏〔1〕,今兹得纵探〔2〕。

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3〕。

合水来如电〔4〕,黔波绿似蓝〔5〕。

余流细不数,远势竞相参〔6〕。

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7〕。

萦纡收浩渺〔8〕,蹙缩作渊潭〔9〕。

风过如呼吸〔10〕,云生似吐含〔11〕。

坠崖鸣窣窣〔12〕,垂蔓绿毵毵〔13〕。

冷翠多崖竹〔14〕,孤生有石楠〔15〕。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16〕。

绝涧知深浅〔17〕,樵童忽两三。

人烟偶逢郭〔18〕,沙岸可乘篮〔19〕。

野戍荒州县〔20〕,邦君古子男〔21〕。

放衙鸣晚鼓〔22〕,留客荐霜柑〔23〕。

闻道黄精草〔24〕,丛生绿玉篸〔25〕。

尽应充食饮,不见有彭聃〔26〕。

气候冬犹暖,星河夜半涵〔27〕。

遗民悲昶衍〔28〕,旧俗接鱼蚕〔29〕。

板屋漫无瓦〔30〕,岩居窄似庵〔31〕。

伐薪常冒险〔32〕,得米不盈甔〔33〕。

叹息生何陋〔34〕,劬劳不自惭〔35〕。

叶舟轻远泝〔36〕,大浪固尝谙〔37〕。

矍铄空相视〔38〕,呕哑莫与谈〔39〕。

蛮荒安可住〔40〕,幽邃信难妉〔41〕。

独爱孤栖鹘〔42〕,高超百尺岚〔43〕。

横飞应自得,远飚似无贪〔44〕。

振翮游霄汉〔45〕,无心顾雀鹊〔46〕。

尘劳世方病〔47〕,局促我何堪〔48〕。

尽解林泉好〔49〕,多为富贵酣〔50〕。

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51〕。

【题解】

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江行赴荆州途中。

此诗为五言长篇排律,共六十句。通篇对仗,每两句一对,共三十对。此为一难。作者所押者为“谈”韵。据南宋刊《钜宋广韵》,“谈”韵与“覃”韵同用。二者合为二百八十四字,不少是不常用的冷僻字,为险韵、窄韵。此为二难。

作者时为二十四岁。他迎难而上,此诗实为刻意锻炼之作,对仗工稳,险韵、窄韵运用自如;而又语言警峭,气局开朗:实为成功之作。清代评论家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纪昀评苏诗均盛赞之。

从这首诗看来,这位青年作者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大诗人所应具有的非凡学力与才力。特选此诗,以见苏诗发展痕迹。

首二句写入峡之由。“长江”六句总叙,峡在长江中。“入峡”十二句写峡中的景物。“绝涧”十二句写峡中所见人物活动。“气候”八句写居峡老百姓的简陋生活。“叹息”八句写入峡付出了艰苦劳动。“独爱”六句写孤鹘高超自得之乐。末六句,用我的“局促”与孤鹘飞扬相对照,知高超之乐,亦知高遁林泉之甘。章法严谨,层次分明。自末六句略知,作者此时乘舟经荆州入京师,实非本愿。

【注释】

〔1〕怀:想。幽赏:到幽静的地方去玩,欣赏那里的美。

〔2〕今兹:现在。纵探:随意寻探幽美风景的地方。

〔3〕万派:谓长江支流众多;派,水系,支流。泻东南:长江向东南方向流去。

〔4〕合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又东北至巴郡江州县东,强水、涪水、汉水、白水、岩渠水,合南流注之。合水,合众水。电:言其迅速。

〔5〕黔波:范成大《吴船录》:黔水自黔江来,合大江,江涛黄浊,黔江乃清冷如玻璃,其下悉是石底,自成都至此,始见清江。

〔6〕“余流”二句:意谓长江其余支流,远远看去,是一派争先恐后向长江参拜的形势。

〔7〕龛(kān):供奉神佛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阁。此句意谓,入峡以后,山连着山,忽然觉得山与山独立好像一座座佛龛。

〔8〕萦纡:迂回曲折。此句意谓,长江在峡中迂回曲折,在平地浩渺的形势不见了。

〔9〕“蹙缩”句:意谓长江在峡中,江面紧缩,最窄的地方和渊潭一样。

〔10〕“风过”句:意谓峡中风不断吹过,犹人的呼接着吸一样。

〔11〕含:纳。此句意谓云不断地吐出和纳入,云时刻都在变幻它的样子。

〔12〕率(sū)率:形容声音细小。

〔13〕毵(sān)毵:枝条细长的样子。

〔14〕“冷翠”句:意谓山崖上有很多傲然挺立的绿竹。冷,不同于其他植物显示其与众不同的姿态。

〔15〕石楠:段成式《酉阳杂俎》:石楠花,有紫、碧、白三色,大如牡丹,亦有无花者。

〔16〕骖(cān):一车所驾的三匹马;驾车时辕马两旁的马。此谓马。此句意谓,峡中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就好像受了惊吓的马在奔跑。

〔17〕绝涧:山高处的涧水。知深浅:犹言哪个知道它的深浅。

〔18〕郭:城郭。

〔19〕沙岸:岸边的沙道。篮:用人抬着绑上座椅的交通工具。

〔20〕野:言荒凉。戍:防守,有兵驻守。《苏轼文集》卷48《与王兵部书》:“自蜀至楚,过郡十一,县二十有六。”

〔21〕”邦君“句:《苏轼诗集》引清冯景注:荆、楚及夔子,皆古子、男国也。诸侯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此句意谓担任这些荒野地方的县令,其官品都很低。

〔22〕放衙:犹今天所说下班。衙,衙门,官署。放衙的信号,是擂响晚鼓。

〔23〕荐:献上。作者过这些州县时,已至冬季,故云霜柑。

〔24〕黄精草:传说食之可以延年益寿。

〔25〕篸(zān):即簪,簪子,古代用来插定发髻或固冠的长针形首饰。此句意为黄精草就像绿色的玉簪,在峡中一丛一丛地生长。

〔26〕彭:彭祖,传说活了八百岁。聃:老聃,寿也很长。此句与上句意为,说黄精草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是不可信的,应该都采来当作粮食吃。

〔27〕涵:润泽。此句意为,到了半夜,星河里发出的光,不令人感到凉意,而是很滋润,很舒适。

〔28〕此句下诗人自注:“孟昶从此入觐。”孟昶,五代十国时后蜀的统治者。自注意为,孟昶经过这里到汴京,晋谒宋皇帝。衍:王衍,五代十国时前蜀的统治者。遗民:原意为亡国之民。峡中是王衍、孟昶统治的地方,故对这里的老百姓,仍以遗民称之。

〔29〕“旧俗”句:《苏轼诗集》引宋人程绩注:“鱼凫,蚕丛,先为蜀主。”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茫。”鱼、蚕,蜀开国主。

〔30〕板屋:木板作的屋。

〔31〕庵:小草房。

〔32〕伐薪:砍柴。

〔33〕甔(dān):很小的瓦制容器。

〔34〕陋:简陋。此句谓峡中老百姓生活贫困。

〔35〕劬(qá):辛苦。此句谓入峡不以劳苦自惭。

〔36〕叶舟:小船。泝,原意为乘船上行,此为行之意。

〔37〕谙:熟悉。

〔38〕矍铄(juéshuò):健康的有精神的老者。

〔39〕呕哑:小儿学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此句与上句谓老者看着行人,但语言不通。

〔40〕蛮荒:谓落后。泛指经济文化落后的僻远地区。

〔41〕妉(dān):乐。此句意谓峡中很多地方太幽深,人迹之所未及,实在难得到乐趣。

〔42〕鹘(gǔ):一种猛禽,喜朝鸣。

〔43〕岚(lán):山林中的雾气。此谓云气。

〔44〕“横飞”二句:《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飚去。”为此句所本。此句意谓,鹘和鹰性相近,高高飞去,似乎不贪食。

〔45〕振翮:犹言展翅。霄汉:云霄。

〔46〕鹊(ān):同鹌。鹑类鸟。一说即鹌鹑。

〔47〕尘劳:尘世劳累,即为生存、生活奔波。

〔48〕局促:狭窄,拘束,紧迫,窘迫。堪:承受。此句意谓自己不愿奔波。

〔49〕“尽解”句:有林、有泉,乃隐居生活。

〔50〕“多为”句:此句与上句意谓,人们虽理解林泉生活好,但还是沉酣于富贵中。

〔51〕高遁:高高飞起,离开尘世。遁,离。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1〕,应似飞鸿踏雪泥〔2〕。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3〕。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醉题〔4〕。

往日崎岖还记否〔5〕?路长人困蹇驴嘶〔6〕。

【题解】

嘉祐六年(1061)冬,苏轼赴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任。苏辙送其兄到郑州后,返回京师,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诗寄与轼,轼次其韵,即本诗。

辙诗首叙郑州话别,次叙分手后各奔东西,追忆五年前由眉山往京师经渑池(今河南西部)时往事,末以遥想轼独行寂寞因增思念为结。骨肉至情,首次离别,感人至深。然辙只是就离别写离别,局限于兄弟的小范围。

轼诗则不然。轼诗立足于人生的高度,一上来就点出人生。诗首二句对此做了一个新鲜的具有创造性的比喻:人就是一只大雁,他的每一个经历,只不过是雁在雪泥中留下的爪痕。后来这个比喻,凝结成“雪泥鸿爪”的成语,广泛流传。第三、四句就此做了深入发挥。说“偶然”,人的行动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说“那复”,人不能不接受这种限制。比如今天仆仆道途,就身不由己。今日如此,以后如此,一生如此,人人如此。苏轼以此宽慰苏辙,离别是常事,不必伤情。苏轼对人生的彻底领悟,具有哲理的性质。苏轼此时二十六岁,阅历不多,思想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说明他具有超常的悟性。而这是他的文学和艺术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诗前四句虚写;以下实写,怀旧点题,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人生既有不自主(这是主要的)的一面,也有自主的一面。此时写诗就是自主。

【注释】

〔1〕到处:所到的地方。此句之意为:人的整个一生和所到的每一个地方的关系,像什么呢?应该怎样比喻呢?作者这首诗,是次弟苏辙的韵,写好后要寄给苏辙。知,有和弟弟商量之意,意为你知道吗?

〔2〕鸿:大雁。

〔3〕计:想到。

〔4〕“老僧”二句:苏辙原韵第六句后自注:“辙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县”谓渑池县。作者所云“老僧”即奉闲。僧人死了以后,其遗体火化,其骨灰埋葬于塔中。以奉闲死去不久,塔新建,故曰“成新塔”。坏壁的“壁”,就是辙诗自注所说的题诗之壁。现在壁已坏了,当时的题诗自然无从见到了。

〔5〕崎岖:高低不平,指路。

〔6〕此句之下,苏轼有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往岁”指嘉祐占元年;“二陵”,即二崤,东崤和西崤,是交通要道之一,在渑池县西。蹇(jiǎn):跛足。嘶:叫。

同类推荐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热门推荐
  • 苍月叹

    苍月叹

    不周山,战神古战采集女娲补天遗石铸造屠龙,自身不敌共工魇气和高伤武功的侵蚀入魔。女娲为拯救世人传召上天隐元仙子携倚天下世以抗屠龙。故事以热血传奇早期地图和道具为线索,展开了人心善和恶的交织,情与爱的交错。一个毒誓让万年的天宫迷恋敌不过人间千年的宿缘……一个祈祷让大地重生了神力,逆狂澜于江山之间……兄弟情谊,谁能执掌真正的屠龙之力,历经多少内心的挣扎,才领悟到这十六个字:兵为至凶,武为最凶。屠龙非刀,刀非屠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小魔法师传奇

    小魔法师传奇

    那是个炎炎夏日,天蓝得像水洗过一样鲜亮。太阳扬着粲然的笑脸,整个大地像被投进蒸笼一样闷热难耐,屋脊上的琉璃瓦反射着太阳的强光,明晃晃的。往日里那些飞来飞去、没玩没了地喧闹的鸟儿,已经踪迹全无,它们也许是受不了这样的气温,躲了起来吧。整个村子,也安静得听不到一点儿声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讲述了孔子、马克思,列宁等这些创造了人生财富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凤箫寒

    凤箫寒

    身负师门重托,励志誓除奸邪!东晋风雨飘摇之际,权臣桓温当道,谢安孤掌难鸣,兼且五斗米教阴忍待发,虽一介弱质女流,亦要匡济天下!无奈情根难断,总归长路漫漫向前看,君在黄河长江岸,妾身鬓发已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