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5100000002

第2章 教育(1)

本性和教育某些些方面相似:教育很可以改变一个人、但这样做了它就创造了一种第二本性。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

〔英〕罗素:《教育的目的》

儿童获得运动和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初的教育的时刻。

〔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教育既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适应这种社会生活的工具。

〔瑞〕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

〔苏〕克鲁普斯卡娅:《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

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

〔苏〕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到的是人!》

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着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

〔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

〔德〕爱因斯坦:《女性箴言》

盖教育有广狭二义,自狭义言之,乃学校师弟之所授受;自广义言之,凡伟人大哲之所遗传,书籍报章之所论列,家庭之所教导,交游娱乐之所观感,皆教育也。

〔中〕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

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中〕徐特立:《教育讲座》

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

〔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教育是创造文化的冶炉。

〔中〕郁达夫:《郁达夫文集》

教育就是把前人的知识,以理论的形式,传授给受教育的人。

〔中〕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五十年代及以后》

教育是人格的成长。

〔中〕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教育与耍狗熊》

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英〕弗·培根:《人生论·论习惯》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英〕洛克:《教育漫话》

只有教育才能把我们从动物的水平拉上来,终于使我们高出动物之上。

〔法〕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法〕卢梭:《爱弥儿》

世人中间伟大的人才很少,这是他们的教育的结果;人们的童年教育太被忽视了。

〔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

社会的良好教育可以从任何类型的灵魂中发展它固有的优点。

〔法〕雨果:《悲惨世界》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德〕康德:《康德教育论》

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

〔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人类有禽兽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教育家的目的就在锻炼一个人的灵魂,以天使的一面打垮禽兽的一面。

〔伊朗〕巴禾乌拉:《答客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中〕《管子·权修》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中〕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性虽善,待教而成。

〔中〕荀悦:《申鉴·杂言下》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中〕白居易:《策林一·策项》

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

〔中〕欧阳修:《吉州新学记》

欲言建设,当得人才;欲得人才,当兴教育。

〔中〕黄兴:《黄兴集》

人类是唯一可教育的生物,也必须受教育才可以成人之所以为人。

〔中〕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

社会要是离了教育,那人类的知识必定不能发展,人类知识一不发展,那国的文化就不堪问了。

〔中〕陈独秀:《新教育的精神》

重视教育,舍得投资,这从经济建设上说,是有战略眼光的表现。

〔中〕敢峰:《在生活的洪流中》

学校是母亲……

〔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学校是教育人的工场。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要教育人民,有三件东西是必要的:第一学校,第二学校,第三还是学校。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化之本在于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立庠序。

〔中〕《晋书·王导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中〕胡瑗:《松滋县学记》

教育人才,为根本计。

〔中〕《元史·廉希宪传》

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中〕颜元,引自《颜习斋先生年谱》

一个人,因为小时没受到好的教育,不知遗留了多少终生不能去的痛苦。

〔中〕张申府:《所思》

大学应该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中〕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大学》

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教育漫话》

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

〔法〕卢梭:《爱弥儿》

铁匠铺里烧得很旺的炉火熔掉了铁条上的杂质,铁质就变软了。等到它纯化了,就对它敲打和加压,然后又用清水淬火使它再度硬化。一个人在他老师手里经历的也是这种同样的过程。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在教育中没有主次之分,犹如在一朵鲜花的众多花瓣之中无所谓主要花瓣一样。

〔苏〕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孩子》

教育是一种最为精细的精神活动。我要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比作音乐的影响。

〔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就一般原则来说,教育是政治的副产物,教育无时无地不受政治的影响和支配。

〔中〕向警予:《向警予文集》

教育可以使一个人成为健全的人,可以使一个民族懂得报仇雪恨;但是也是可以灭绝人性,使人不成其为人。

〔中〕冯志:《冯志选集》

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所伤的结果。

〔法〕卢梭:《爱弥儿》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法〕卢梭:《爱弥儿》

教他们不去听那些废话,也就是对他们进行了非常有用的教育了。

〔法〕卢梭:《爱弥儿》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法〕卢梭:《爱弥儿》

教育并不仅仅用于装点记忆力和启发理解力,它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引导意志力。

〔法〕儒贝尔:《格言集》

教育应当从早开始。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胜于蓝。

〔俄〕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

如果教育学要想从各方面去培养人,那么它首先要从各方面去了解人。

〔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束缚于学习之中。

〔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

教育本身就在于有教无类,重视每一个人。

〔日〕三浦绫子:《冰点》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中〕王守仁:《别王纯甫序》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中〕王守仁:《传习录》

有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显教无益。

〔中〕王夫之:《礼记·章句·曲礼》

天下教术之端必自读书始,人才之成必自童稚始。

〔中〕吴煦:《杭州辅仁义塾序》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中〕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一定要与研究相结合。

〔中〕华罗庚:《华罗庚诗文选》

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英〕洛克:《教育漫话》

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

〔英〕洛克:《教育漫话》

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

〔英〕洛克:《教育漫话》

儿童在学校之所以毫无差别,全是强制的结果。毕业,这种强制立即告终。

〔英〕霍威尔:《论教育》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

〔瑞士〕裴斯泰洛齐:《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

假如能用正当的方法,学习对于心理总是具有吸引力的。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

〔苏〕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劳动》

应当像对待同伴和直言规劝的朋友那样跟孩子们打交道,同他们一道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

〔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如果我们仅仅根据智力测验的基础断定谁是聪明的孩子,我们就会忽视大约70%最富创造性的孩子。

〔美〕E·保罗托兰斯:《怎样提高你的智能》

同类推荐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部让人脱胎换骨的处世交际全书,这不仅是一部做人做事、说话办事、经商理财的人生指南,更是一把收获幸福、迈出成功、开启致富之门的黄金钥匙。
  •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人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在气势上就可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就能赢得比别人多一份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语言精练而又伟大的演说家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将决定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练好了,可以遨游于人际交往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练砸了,处处受人厌恶,明明是好心,到他那儿反成了恶意。
  • 别跟自己过不去

    别跟自己过不去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首歌,生活是一场游戏,生活是一壶陈年老酒……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享受生活,轻松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把自己的心态摆正,用一颗平常的心,去体味人生,享受生活,去迎接大自然和灾难对人生的挑战,深刻认识到酸甜苦辣乃是人生的真谛,兴衰荣辱既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永不衰败的交响曲,同时还存在着大自然与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深奥道理。只有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做到更加珍惜生活,从而,激发你创造生活,生活才会有奇迹出现。
  • 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没有人喜欢喋喋不休的抱怨者,宽容感恩的人才受欢迎。不抱怨的人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常宽容,常分享,常知足。让这本影响世界优秀人士的心灵励志读物,席卷全球600万人的人生哲思宝典,带你逃离抱怨轮回,踏上幸福快车。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弃妃狠钩人

    弃妃狠钩人

    艳阳高高挂在空中,白云朵朵,鸟儿自由飞翔在一片祥和的蓝色高空中。平静祥和的天气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感染某些人,一座摩天大厦的楼顶,站着一位绝美又冷漠的女子。看着空中偶尔飞过的大雁,露出淡淡的嘲讽与哀伤。我,君末离,不信天不信佛更加不信命,想不到一生中唯一一次真心付出,得来的却是欺骗!这怎让我不怒?“末离,你怎么站在天台上吹风呢!”一个儒雅好听的声音在绝……
  • 傲世轻狂:殿下的惑世魔妃

    傲世轻狂:殿下的惑世魔妃

    因八荒石暴露了稀世体质,玄天神体。从此后成为众矢之的,她小心的隐藏着身份,却始终逃不过他的围墙。“百里清夜,你别跟着我!”“一,上古奇物八荒石让她离奇穿越,我们从未相识,二,我不认为你会对我一见钟情,下定决心要夺回它,再见倾心非我不可。三,您身价太高,本姑娘高攀不起。一半消失。”“我的小公主,一,却被分成两半,我们相识。二,不是本殿下对你倾情,而是你要了本殿下的一生,一半落在她的体内,三,公主与殿下,足以与我相配。”
  • 演讲金口财

    演讲金口财

    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是每个人的目标。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掌握演讲技巧,勇敢地面对任何场面呢?《演讲金口财》将告诉你如何掌握这些技巧,让自己一步步实现目标,让自己从此冷静、自信地站在所有人面前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欺夫无罪:拐个少爷当驸马

    欺夫无罪:拐个少爷当驸马

    爱情,本来就是这样身不由己,明明爱着对方,却又不能大声地告诉他(她)。行走在人世间,多少繁华没落,多少风云又起,可是谁又能阻止谁爱上了谁?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但是到了最后,又有谁能够舍得放下,放下曾经的执著?她是落架的公主,却一心系于民情,哪怕毁了清白,也心甘情愿。他是富家少爷,富贾一方,却只为她心动。当少爷遇上公主,当欺骗遇上真情,谁又错付了谁?
  • 相见不如怀念

    相见不如怀念

    纨素走了,留下了江府的第一个孩子,父辈的恩怨情仇纠缠着孩子们的恩怨情仇。造化弄人,究竟能有几个人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本书从居家、饮食、排毒、美容、睡眠、心态、两性、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生活的细节入手,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
  • 好兵帅克历险记

    好兵帅克历险记

    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以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戏而不谑、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暴露得一览无余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