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600000017

第17章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四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它出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逝世于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登极,次年改年号为洪熙,史称洪熙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所有帝王中最窝囊的。父皇健在时不受父皇喜爱,又受弟弟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熬到47岁的他终于继承皇位了,却不到一年便逝世而去。

朱高炽执政不到一年,而做太子却有20年的历史。因而,朱高炽的很多事迹都被历史湮没了,以致于很少有人把他和他那铁血雄主的父亲朱棣联系起来。事实上,正是由于朱高炽的仁政治国,才为明朝的后世之君守成丰业准备了条件。因此,可以说朱高炽是位承上启下的皇帝。

皇帝个人档案

皇帝个人档案:明昭皇帝朱高炽

姓名:朱高炽,庙号:仁宗

本名:朱高炽,年号:洪熙

生肖:马,陵寝:献陵(今北京十三陵)

职业:王世子——太子——皇帝,祖籍:今江苏句容

生日: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七月二十三日,出生地:凤阳

死亡时间: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当皇帝机遇:以嫡长子身份继位

寿命:48岁,父亲:朱棣

身高:不详,母亲:徐皇后

体重:不详,配偶:张皇后及三宫、六院及众多妃子

学历:皇室教育,初婚年龄:18岁

性格特点:仁厚,子女:皇子10人,皇女7人

谥号:昭皇帝,继承人:儿子朱瞻基

武功

以弱抗强,保卫北京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七月二十三日,朱高炽出生于明朝的中都凤阳。凤阳也是朱元璋的出生地,朱氏皇室祖陵所在地,原名临濠。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以临濠为中都,五年后改临濠为凤阳。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命儿子朱棣等人在凤阳待命,体验先辈的生活艰辛,朱高炽就出生在这里。

朱高炽幼年即读儒家经书,生性仁厚儒雅,沉静好文,很早就知儒家治国之道,以聪慧仁德著称,深受祖父朱元璋的宠爱,但却不为他的父亲所喜爱。一是朱高炽太老实仁厚,没有爷爷、父亲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二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才行。朱高炽的爷爷和父亲的江山都是马上得来,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

虽然朱高炽生性仁厚,却并不懦弱。奉命居守北平期间,朱高炽团结部下,不顾危险,带领老弱将士坚守北平城,自己冒着弓矢上城督阵激励将士,朝延军队终于无功而返。朱高炽这保护根据地的功劳成为日后得到继承权的重要砝码之一(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虽然当时上有母亲徐氏,下有姚广孝、顾成等人相助,但仅以万人坚守孤城,也确实不易,可见朱高炽绝非庸懦之辈。

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涧驻扎。为了引诱朝延军队深入,朱棣决计让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地说道:“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前来进攻的李景隆面对坚城,无可奈何。李景隆的部下瞿能率精骑千余,杀入张掖门。李景隆怕瞿能得了头功,不但不派兵支援,扩大战果,反而叫他退回来。又因为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最好的夺取北平的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第二天,李景隆再来攻打,士卒已无法攀城。朱棣击败辽东军后,回师北平,与朱高炽内外夹攻朝三暮四延军队,大败李景隆于北平城下。

在此期间,建文帝曾遣书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但朱高炽仁孝如一,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忙派人把建文帝的诏书和诏使一起原封不动地送到朱棣面前,才免却了父子相残的悲剧,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由此,便使朱棣不得不说:“留守之功胜于征讨。”

文治

求贤若渴,广开言路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赦免建文旧臣,平反冤狱、废除苛政,停止永乐帝朱棣大规模用兵,使天下百姓得到休息,文化得到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因此,后世对朱高炽评价很高,痛悼他在位时间太短。

从个人能力来说,朱高炽显然不属于有锋芒、有魄力的改革派,比起祖父、父亲来说相对平庸。朱高炽最大特点是尊重下面臣民能力,尽量少命令臣民。这样平庸的皇帝带给百姓的福祉远甚于那些个人能力很强、不甘平庸皇帝。商纣、秦始皇、隋炀帝就是有能力而喜欢胡折腾的皇帝。所以,朱高炽的庙号为“仁”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即位。朱高炽一当上皇帝,就对臣下表示:“以前一些当皇帝的人,妄自尊大,不喜欢听直话,下面那些当臣子的,投其所好、阿谀奉承,结果导致国家衰败,自己垮台。朕和你们都应当引以为戒!”朱高炽这样说了,也确实这样做了。

大理寺少卿戈谦,在一次上奏言事时,态度直率,语辞激烈。一些想讨好朱高炽的官员纷纷指责戈谦有失大体,沽名钓誉。朱高炽也几乎恼羞成怒,要责罚弋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向朱高炽指出:“有圣明的皇上,才有正直的大臣。希望陛下优待宽容像戈谦这样的人。”朱高炽没责罚弋谦,但每见到朱高炽,脸色总不好看,说话的口气也很严厉。杨士奇进一步向朱高炽指出:“弋谦触怒了陛下,朝廷群臣看到陛下对他的态度,心里都会认为陛下容不得讲直话的人。”朱高炽猛然明白过来,说:“这确实是我容不得直言,那些讨好我的人,迎合我的意思,实际上是加重了我的错误。”朱高炽回头一想,一个多月没听到朝臣讲什么真话了,于是对杨士奇说道:“你去对诸臣谈一下,替我表白一下纳谏求言的心情。”杨士奇回答:“我空口讲几句话还不能取信于诸臣,请陛下亲自降一道诏书说明这个意思!”于是,朱高炽下了一道诏书,进行自我批评。从此,明仁宗洪熙朝廷中逐渐形成一种直言无讳的好风气。

生平最得意之事

等待继位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而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与成祖朱棣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成祖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朱高炽并不讨他喜欢,甚至可以说朱高炽一生也没有赢得他的欢心。

尽管朱高炽以仁厚儒雅获得了极好的名声,但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通往皇位的路程上布满了坎坷。

朱棣登基后没有立即册立太子,对此朝臣多有觉察,于是纷纷上言,请求建储。不少勋臣贵戚都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理由不外是“靖难有功”。文臣则大都支持朱高炽,其代表人物是兵部尚书金忠和内阁学士解缙。当朱高炽、朱高煦两兄弟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的时候,朱棣也拿不定主意了。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群臣上表请求册立太子。朱棣借口朱高炽正是求学上进的阶段,以后再议,暂时搁下。三月,群臣再次上表,请立朱高炽,成祖朱棣仍然未同意。四月,周王亲自上书,请求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关系最为密切。然而,成祖朱棣依旧未同意。由此可见,朱棣当时的确非常犹豫,还没有决定册立人选。

据说后来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与解缙有很大的关系。解缙,江西吉水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中进士,年仅十九岁。青年时期的解缙才华横溢,曾上万言书,对洪武年间的政治局势有着深刻的批评,受到太祖朱元璋赞赏。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因党狱得罪而死,解缙代人上疏申冤,太祖知道了也不怪罪。解缙才大气傲,在官场上往往得罪同僚,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护他,让解缙父亲带他回家进学,说:“大器可以晚成,十年后我再大用你,也不算晚。”

没等到十年,在第八年头上,太祖朱元璋死去。解缙也就做了建文朝的翰林待诏。成祖朱棣即位后,解缙与杨士奇、杨荣等7人组成内阁,成为成祖的核心顾问之一。成祖朱棣曾经私下里征求解缙对皇太子人选的意见。解缙是支持朱高炽的,就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闻言,没有说话,也没有什么表情。解缙接着说道:“好圣孙。”朱棣听此言后,连连点头,于是主意乃定。

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朱棣正式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同时册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但是,朱高炽等待继位的日子并不好,朱高炽好忍辱求全。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四次大规模的打击朱高炽的活动都没有动摇朱高炽的太子地位,朱高炽的手下如黄淮、杨溥都被朱棣下狱,朱高炽还是恭恭敬敬的点头哈腰。朱高煦和弟弟赵王朱高燧几次捣鬼被发现后,朱棣要惩罚他们,朱高炽还替他们求情。后来,大理寺丞耿通上书朱棣给太子辩护,让朱棣给宰了。前面讲的对立太子有功的解缙让朱棣指使纪纲把他活活冻死,朱高炽都没在意。这场游戏玩到最后,连朱棣也烦了。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以后,太子总算脱离苦海。朱高炽为人心思缜密,最后,他的举动连朱棣最亲信的锦衣卫胡濙都替他说好话,朱棣终于对他的爱子朱高煦说:“留守之功胜于征讨”把老二的靖难军功给排到第二位去了。

从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以后,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筹划迁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炽监国南京,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直至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高炽才随成祖朱棣到北京。监国时期的朱高炽,是在父皇多疑、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陷害中度日的。由于有杨士奇等大臣的大力协助,在处理日常政务、臣属关系及皇家父子、兄弟关系诸方面都适宜无错,加之汉、赵二王夺嫡野心暴露,被朱棣贬斥,太子妃张氏和皇孙朱瞻基日益受到朱棣的宠信,使朱高炽度过了监国时期的危难时刻。

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第五次亲征蒙古的归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朱棣的突然崩逝给朱高炽继位带来一些波折。当时,外有蒙古势力虎视眈眈,内有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对皇位窥伺已久,大军在外,皇位未定。如果稍有不慎,消息外泄,内忧外患随时可能发生。随军的大臣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金幼孜和太监马云等人处变不乱,将军中的锡器收集起来,铸成一个锡棺,将朱棣的遗体装殓在锡棺里,放在龙辇中。他们担心将士知道内情后会军心不稳,特意让人每天照常进膳,使外人不知。然后杨荣和少监海寿先行,日夜兼程赶赴京师,向太子朱高炽密报成祖朱棣的丧讯,以防不测。

八月二日,杨荣、海寿回到京师,送上遗诏。朱高炽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痛哭流涕。为安定局面,朱高炽不能离开京师,命朱瞻基前往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迎丧。十日,朱棣的遗体被迎入北京城,停放在皇宫中的仁智殿内,全国开始隆重的祭奠仪式。

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高炽登极。次年,朱高炽改年号为洪熙,史称洪熙皇帝。朱高炽漫长等待继位终于有了结果。

生平最痛心之事

父子嫌猜

朱棣不喜欢他的这个长子朱高炽,人尽皆知。但是,废长立幼也不符合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成祖即位前后处处以恢复太祖祖制相号召,如今改立太子,等于在天下人面前自己打自己嘴巴,这也是他难以下定决心更立太子的重要因素。朱棣认为朱高炽儒雅有余而英武不足,朱高煦随自己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勇武之气与自己相仿,所以朱棣在两子之间动摇不定,确定不了立谁为太子。朱高炽能入承大宝,一是嫡长制对朱棣约束;二是因为他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朱棣喜欢长孙朱瞻基。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亦颇有朱元璋马皇后、朱棣徐皇后之风,见识远大而乖巧伶俐,是不折不扣的贤内助。《明通鉴》记载,张氏嫁给仁宗朱高炽后很得公婆喜爱。明仁宗朱高炽在东宫做太子时多次被两位弟弟挑拨离间,又因身体肥胖不能骑马射箭,明成祖朱棣很生气,命令减少太子在宫中膳食,太子几次险些被换,然后最终能被保全,是因为张皇后缘故。张皇后是朱棣手下第一功臣张玉的女儿,张玉死于靖难,被追封河间王,朱棣爱屋及乌,对儿媳妇很好。有一次,朱棣和朱高炽夫妇一起吃饭,为了一点小事,朱棣大骂儿子,儿媳不好说什么,默默退下,去厨房做了几样朱棣爱吃的菜肴端上来,朱棣一见,怒气消散,指着儿媳对朱高炽说:“顾非尔妻,尔早废矣!”这个说法,倒是可以做为旁证。

不幸的是,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却常常不合成祖朱棣的心意。成祖朱棣对解缙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朱高煦却宠爱日隆,“礼秩逾嫡”。解缙劝告成祖朱棣说:“您这样做,是开启争端啊,不可取。”成祖朱棣大怒,认为解缙是离间他们父子,后来找了个借口将解缙降调外职。

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刚好赶上成祖朱棣北征,拜谒了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没有等成祖返回就离京返还。久已怀恨在心的朱高煦趁机向成祖朱棣进言,说解缙伺候成祖外出,私自觐见太子而不等皇帝回来,无人臣礼。成祖朱棣震怒,将解缙逮下诏狱,拷掠备至。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锦衣卫指挥纪纲进呈在狱的囚犯册籍,成祖朱棣看到解缙姓名,很诧异,说了句“缙犹在耶?”纪纲领会成祖朱棣的意思,回去后将解缙灌醉,埋在积雪中,不一会儿就冻死了,死时只有47岁。解缙对明代的文化多有贡献,主持纂修过《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就是这样的一个才子,本来深受成祖朱棣信用,然而夹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无端地成了政治牺牲品。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机甲天王

    机甲天王

    神秘至宝,彪悍美女,狂野机甲,统统纳入怀中。且看李源,一个出自边疆家族的小小机甲兵,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又如何驾驭钢铁洪流,踏破银河,傲笑寰宇。成就不败巅峰。他,机甲天王,让万国来朝,让无数王牌俯首称臣。
  • 幸运小妻,老公超完美!

    幸运小妻,老公超完美!

    姚菍从没想过和楚聿衡这尊阎罗有任何交集,一场醉酒乌龙怎么就一生都和他绑上了?*一夜春风,不仅让她错失男友,也打破了他迎娶相处五年未婚妻的计划。奉子成婚,先婚后爱。姚菍,妖孽!名副其实!九岁之差,代沟挖了不只一条。在家上上房揭揭瓦也就算了!居然还酒吧热舞、浓妆艳抹!于是,一向淡定的他这次不淡定了!外套一罩,肩上一扛,果断打包扛回家!*谁说萝莉有三好,体柔轻音易推倒?我顶你个肺啊!撞见他陪前女友进出产检室,走廊转角处她暗暗的攒紧妊娠43天的单子……*姚菍就不明白了,当年搞外遇的是他,想要离婚的是他,现在死缠烂打的还是他!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个高龄大叔飞檐走壁的跳进她家窗户是想怎样!
  •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

    二十几岁的人,想法很多,但是真正着手去做的人不多,我们总是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借口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由,只要想做,总会挤出时间。那些忙得不亦乐乎的人,有多少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二十几岁时,只要我们确定了一种不服输的人生精神,最终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境界,完成从弱势地位到强势地位的转换,在社会中争取到最大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 据说将军是重生

    据说将军是重生

    我的名字是将军起的,我的命也是将军救的,将军做什么我都支持。只是,将军的神机妙算似乎有些奇怪了。将军:“还记得,上官小姐十五岁那年,我见到她坐在树下弹琴,美得让人忘记呼吸。”我:“报告将军,上官小姐今年才七岁!”直到我最好的朋友也当上了将军,我才意识事情好像越来越不对劲了……这其实是一个女扮男装又崇拜将军的姑娘意外发现队友暗恋她的故事。
  • 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

    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

    不就是碰巧看到伯母的不该看见的事情嘛,恶毒的奶奶骂她贱人,狗仗人势的大伯母来她家抢东西,狠命的爷爷要拿把卖钱补贴家用,然而却不知许月弱小的身躯下早已不是当初的弱懦女子任他们欺凌,她纤手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总裁的笨笨小娇妻

    总裁的笨笨小娇妻

    夏筱羽,一个平凡的高中学生,同父异母的艺校校花姐姐出嫁给林欧集团的总裁,她按继母的要求老老实实躲在角落里吃美食,吃啊吃啊,好好好吃哦!咦?怎么不对劲?大家为啥盯着自己看啊,继母凶狠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啊?什么额?这个名义上的姐夫说要娶她?嘎嘎…感觉空中一群乌鸦飞过…片段一:林陌轩“夏筱羽,说了多少次,不准叫我陌陌!”某人抓狂中…夏筱羽“那叫轩轩吧!嗯嗯,轩轩比陌陌好!”某人再次汗颜!林陌轩“你大脑缺根经啊,夏筱羽,你的丈夫叫林陌轩,要叫陌轩,或叫老公!不是阿猫阿狗的名字!”夏筱羽“你凶我!你凶我!呜呜呜…我不跟你过了!我要去法院告你家庭施暴!你你等着,你等着…还有我决定离家出走!敢凶我,呜呜呜…”片段二:安凌“你听我的准没错,那个林陌轩不喜欢你!你老公真的跟我姐有一腿!”夏筱羽“如果真的,那安凌你是帮你姐姐还是帮我啊”安凌“当然帮筱羽啦,咋两关系谁跟谁啊!”夏筱羽“那就好,我要你帮我揍你姐,我肯定打不过你姐!你要把她打成猪头!看她敢不敢再缠着我老公!”片段三:李晨律“我亲爱的筱羽,喜欢这不,浪漫吧哈?”夏筱羽“嗯嗯,喜欢!”李晨律“那嫁给我呗,怎么样?我的求婚特别吧!”夏筱羽“那个二嫁会不会进监牢啊!要是不进监牢,我就嫁给你!”李晨律“什么?二嫁?你嫁过人?还结过婚?怎么骗我说你从没谈过恋爱!”夏筱羽“律律,你又没问,我以前一嫁的人是个胖老头,脾气又凶又坏!还常常家庭冷暴力呢,再说我现在不是单身吗?”推荐溪的另一部完结的宠文憨憨小老婆颂乔乔,因为舅舅杀人坐牢,逼迫的“报恩”代替舅舅的女儿荒唐的嫁给仇人顾羿轩。一个天真单纯,憨憨可爱,一个外表温润如玉,高贵不凡,内心却是桀骜强势,冷酷如冰。两人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报复婚姻绑在一起,开始了她人生的新旅程。片段一:“乖,我们回家吧!我保证以后都听你的!”面对老婆多次的逃家,顾羿轩痛苦的说着,双眸中早已疲惫不堪。这种猫捉老鼠的日子受够了!某女皱着小脑袋想半天,圆鼓鼓的大眼珠子终于停住了转动,小嘴吐出“真的?”“是的!”“那你赶紧买票,我要去看暮邤哥哥的演唱会!”颂乔乔喜颠颠的说着,大眼洋溢着光彩!一听是情敌的名字,又叫的这么亲密,顾羿轩立马坚决道在“不行!”片段二:
  • 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处世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