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300000004

第4章 童年履迹(3)

奶奶买了一个请老奶奶吃。老奶奶捧着儿媳的一颗孝心,笑眯了眼。咬一口,连声说没有吃过这么好的桃子!说来也怪,老奶奶吃了桃子,身体比先前确实好了,不咳嗽气短了。下一集,奶奶又把织的布卖了,再找那个卖桃的。满集市找遍了,也没见到那个长胡子老头。一连几集,那老头再没露面。

第二年开春,奶奶把那颗桃核种在东厦前。那核桃真的发了芽,长成了。老人们说,桃三杏四梨五年。三年头上,桃树果真开了花。赶秋里,挂了果,熟了的桃子大大的,像吊着个蜜罐,摘下的第一个桃子,敬老奶奶吃了。打那会儿起,这便成了我家没有成文的规矩。

又听说,那会儿的太阳毒着哩!夏日里又大又圆,像个悬在头上的热鏊子,人心里火燎火烧。偏过晌午,狠狠烙在东窗上,烤得屋里火炉样的热,半夜了,老奶奶还无法进屋睡觉。家里人都在想办法,先挂个竹帘遮住了窗户,也不顶大事。后来竟在桃树上打开了主意。那桃树长得偏北点,要是弯南些,就会遮住阳光。爷爷狠劲把它往过扳,好容易扳过点,一松手,桃村又闪回老地方。看着扳不过来,爷爷在地上钉个木桩,拴上绳子,把桃树硬拉过来。桃树弯下了腰,绷得像个弓一样。风一吹,树梢一摇,绳子断了,桃树又挺直站好。看这一招不行,爷爷换条绳子勒住它,在它腰身上挂了一摞砖。桃树屈服了,乖乖弯下腰,绿树遮得屋里水沁沁地凉爽。秋天来了,阳光淡了,家里人想到桃树也该伸伸腰了。爸爸卸了砖块,松了绳子,桃树却纹丝不动,弯着腰,还像有千斤巨石压着似的。爸爸用劲扶直,一松手,桃树又弯下了,唉,没治了。从我记事起,我家的桃树就是弯弯的。

弯弯的桃树默不吭声地站在我家院子里。春天先从它那儿来,粉红粉红的花儿爆开一头,香得蜜蜂、蝴蝶闹嚷嚷往一块凑。冷寂的院里热火了,那红红的花儿映得窗上、炕上都是红的,我心里也红了。夏天里,桃树一面悄悄长着桃子,一面用茂盛的叶子使劲遮住阳光,东屋里凉爽得很!秋天,我们吃过桃子,田里的玉茭成熟了。父亲挑起两个箩筐下田去,往回担玉茭。担回来,倒在桃树下,堆起高高一座山。晚间,我们坐在山边剥玉茭皮。全家人一边剥一边说笑,嘻嘻哈哈,手不闲,嘴不停。老奶奶也闲不住了,凑在人窝里搭把手。大伙儿乐悠悠的,一口气能剥到月挂西天。我却不行,眼皮硬往一块粘,粘得用劲也撑不开。我要睡了,姑姑说:“别睡,你不是要红玉茭吗?咱掏个窑往里剥,准能掏出个红的来。”

一说红玉茭,眼睛马上亮了,我的困劲散了。使足劲往里面掏呀掏,掏得深了,再深些,一碰动,塌了,窑洞不见了。重来,我们又往里面掏,掏得眼看快塌了,我掏出一穗剥开皮,呀,红的,紫红的玉米石榴籽般的。我蹦起来,举着棒槌般的玉茭穗在院里跑了三圈。姑姑帮我把玉茭皮拧成个小辫,挂在桃树上。我的劲头更大了,掏啊掏,剥啊剥,不知不觉,树下的小山不见了。秋天去了,冬天来了,树叶落了,桃树光秃秃的,我那红玉茭还在梢头冲着我摇摇晃晃地荡秋千。

在村上,我家的院子不算小,公社化了,选准我家的院子给队里堆玉茭。好多的人,一个跟一个,个个担着箩筐,闪闪悠悠往我家送,倒下玉茭又去担。只两天,忽然不用箩筐了,使开了小推车。小推车是木头做的,木头把,木头板,木头轱辘,木头轴。推车当然比担着多,我听大人说,要跃进,多快好省哩!这可忙坏了二孬叔。他是队上惟一的木匠,白天黑夜的赶制小推车,也不够大伙使唤。队长又派二刮子把式小驴帮手干,那日,我转悠到他俩做活的屋子里,好家伙,俩人甩了袄儿,挽着裤子扌票着劲干,脊背上的汗,一道一道流下去,洇湿了他们打褶的长裤腰。他们也不停手,刨子推得嚓嚓响。刨花一朵朵冒出来,落在地上盖住脚面,高高垒起,没了膝盖。

不几天,村上人都使上了小推车。小车车一转,木轴轴吱扭扭叫。小车叫着,人们好奇地笑着,推上大路,推过小桥,推回一车车玉茭。我家院里的玉茭越堆越高,这才叫山哩,比我家原来那山高多了。我坐在山尖上摸得着桃树梢了。可惜桃子早摘光了,要不,在山尖上摘桃子多省劲。

老奶奶在屋里坐不住了,倚在门框上看着高高的玉茭堆,露着没牙的嘴一个劲儿笑:

“咱家的棒子真多,嘿嘿。”

我一听,老奶奶真糊涂,对她说:老奶,这是队里的!”

老奶奶看着我,我知道她耳朵背,没听见,对着她的耳朵说:

“老奶,这棒子是队里的!”

老奶奶越乐了,哈哈笑着:对着哩,咱的棒子真不少。”

我急得蹬蹬脚又说,她还是听不清。老奶奶咧着嘴又说:

“咱家人气好,帮忙的人好多,嘿嘿。”

我又高声纠正她:那是队里的人!”

她还是咧嘴笑,又说:对哩,不熬煎没好日子过了。”

午饭时,我学了学老奶奶的糊涂样儿,家里人都笑了。奶奶说:“糊涂些好,糊涂些她老人家高兴。”

高兴了没多少日子,老奶奶生气了。玉茭打完了,入库了,我家院里的山不见了。队上又在我家屋里办食堂,好多好多的人来吃饭。头一天,老奶奶没在意。第二天,她皱着眉,没吭气。第三天,她对我说:

“这些人老在咱家吃饭,把咱吃穷了。”

我对着她耳边高声说:

“这是队里的食堂。”

“哪咋不到别人家吃去?”

我真说不清楚,就叫奶奶、妈妈去解释。老奶奶谁的话也不听,冲着他们气恨恨地摇手:

“你们都是踢塌光景哩,多打了几颗粮食就胡糟蹋啊?”

老奶奶火气更大了,把她们撵出东厦。

老奶奶气不打一处来。那些小伙子领不上饭,坐在桃树上等着,一个,两个,多的时候坐上十几个,压得桃树弯得快挨着地了。老奶奶让我赶他们,我赶不动,去叫奶奶。奶奶一说,他们散了。过一会儿,又坐上另一伙。又赶,又来,赶不完,撵不走,奶奶没法了。老奶奶坐在炕上生暗气。平日里,她常给我剥葵花籽,她剥一粒,我吃一粒。这些天,她剥着剥着,停住了,盯着窗外喘长气。

冬天里,寒风紧了,老奶奶病了,倒在炕上,没有醒来。

春天里,百花开了,我家弯弯的桃树却没有再吐叶开花。

1988年4月4日北京

月亮的故事

夏天的夜晚,屋里闷热闷热,人们无法入睡,都抱一卷蒲席躺到母子河边来了。月亮高高挂在头上,像我们点亮的一盏天灯,清清朗朗地照耀着大伙儿。河垅上,柳树下,草丛里,到处都有谈笑的声音,这儿,那儿,一阵阵响起,响得河水也潺潺地笑,大家都合不拢嘴地笑,一直笑到月亮上去。

我喜欢躺在蒲席上看月亮。那月亮走得飞快,穿过一团又一团棉絮般的云朵,一个劲向西走去。我对奶奶说出这个重大发现,奶奶笑着说:那不是月亮走,是云团走。”

我再看那月亮,仍然在走,仍然走得飞快,飞快。但是,当我定定瞅住那几朵白云时,霎时怔住了,可不,原来是它们傻了劲的飘动,从星星上,从月亮上一刻也不停地飘过。不仔细观看,还真发现不了这个秘密,满以为是月亮在走呢!

接连几天,月亮下面的人少了好多。那一回,山上的炼铁炉因为柴少,没有点着火,至今没有炼出铁来。邻村的人们早把红旗夺过去了,我们村再不加把劲,就有挂白旗的危险。村里人都嚷着不挂白旗,于是,又掀起了弄柴的高潮。不几天,村里村外的绿树都砍了个光。送上山去,但是,山上捎回信来,柴禾还是不够用。这可让村里的人犯了傻,一切闲着的棍棒都搜寻出来了,还有啥招数?有几家,咬咬牙把门板摘下来送去了。

大人们着急,我们这伙孩子比大人还要着急,凑在一起,就是生发新的主意,看怎么能解决了没柴的难题。思来想去,谁也没有高招,每次只能无可奈何地散去。

有一次,铁钻冒出个好主意。他是听爷爷说的,月亮上有棵很高很高的桂树,一会儿就长一大截。长着长着就要撑破月亮了。月亮一破,不把大伙儿都砸在下面了吗?在东海牧龙的吴刚真是条好汉子,他怕大伙儿被砸着,捞起把斧子就上了月亮,对准桂树砍呀砍,砍得桂树断了半截。他直起腰,歇息歇息,正要回东海去,一看,唉呀!不好,桂树又长到月亮顶上去了。吴刚只得返回来又砍呀砍呀,一点也不松气地砍,砍到了今天……大伙儿一听这故事,真来了劲,只要爬到月亮上去,把吴刚砍掉的树杆扔下来,不就解决了村上的大问题嘛!可是,瞅瞅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到底怎么上去,伙伴们没了招数,一个个愁煞煞的。

这天傍晚,我和三牛在河湾里钓鱼,天擦黑了还贪贪的不愿回去。三牛还说,非钓一条大鱼不可呢!于是,我们就较着劲地钓。突然,浮在水面的木漂全不见了,准是条大鱼。我连忙把鱼竿甩了上来,但用劲太猛了,鱼竿断了,鱼也掉进水里去了。我只得挽起裤筒下河去摸鱼钩,摸了好久也没摸到,我低着头爬上岸来。但就在我穿鞋子的一霎间,一轮圆月正好露出地面,红红的,大大的,好不惹眼。我高兴地把鞋子扔出老高,跳着奔到三牛跟前。我对三牛说,谁说月亮上不去,咱们去找月亮升起的那个地方,在月亮上天前就爬上去,等到过我们村时就把吴刚砍下的柴禾大堆大堆扔下来,准够用的。三牛也乐了,扔了鱼竿,直拍巴掌。我们奔回村里,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了伙伴们,大家都乐了。

累了,就坐下来喘喘气。

我的屁股刚坐稳,就听三牛喊叫着:

“那不是月亮吗?”

我抬头看去,月亮正好搁在那个土包的边缘上。我俩真乐了,敢情没有白来,月亮就是在这土包顶上升起呀!三牛也来了精神,我俩像电影上打仗一样,冲呀,杀呀,一阵高喊着冲上了那个高高的土包。但是,土包上哪有什么月亮呀,月亮早挂在天空了。我埋怨三牛撒谎,三牛说我的行动太慢,耽误了时间,要上快点?月亮准还在土包上呢!我俩吵吵嚷嚷争得正凶,胳膊却被人拧住了,一看是位大胡子,我想挣开,哪里挣得动他那铁钳般的大手!

大胡子说话像吼雷:我还以为是谁破坏砖瓦窑呢,原来是你两个贪耍的小猴子!”

我和三牛都不服气,谁贪耍了?明明是为了大炼钢铁吗?

大胡子听了我俩的话,哈哈大笑。

笑完了,把我们领下土包,领进他的土窑。

这时候,我们确实困了,脊背一挨墙角,眼皮也粘在一块了。大胡子却把我们叫醒来,不让睡,要连夜送我们回去。他说,你们只顾瞎跑,大人们不知该咋着急呢!

出了窑,我俩东倒西歪,一步也走不动。大胡子也不勉强我们,抄起一根木棍,挑起两个泥包子,我俩一头坐一个,颤悠颤悠的,颤得真真切切,又迷迷朦朦。

突然,大胡子“哈哈哈”地笑起来。笑声像一阵滚雷惊醒了我。揉揉眼睛,只见对面来了一簇火把,拿火把的人们边走边呼叫着什么?我终于听清了,是叫我和三牛。我连忙应了一声,但声音微微的,大胡子接上话喊:

“喂,——孩子在这儿呢!”

一声惊雷响过,那边就传来嘻嘻哈哈的声音。火把朝我们拥来了。不多时,我俩被围到那么多人中间。三牛妈搂住三牛就哭,我也酸溜溜的。惹得这么多人忙碌,实在太不好意思了。我低着头不敢抬起。

打这儿以后,我很少提到月亮,只怕牵出我那难为情的往事。

不知为什么奶奶却喜欢上了月亮。那时,河边不见那么多蒲席,那么多乡邻,也没有那么多笑声了。人们都上山大炼钢铁去了,地里的庄稼没人务植,收成不好,只有饿肚子。饿肚子实在难受,河边的笑声落了,静静的。人们静静地躺在蒲席上等候月亮下去,等候太阳上来,等候一个能填满肚子的日子。人们静默无语的时候,奶奶仰头瞅准月亮,好半天好半天地瞅着。我问奶奶看什么?奶奶说是看收成,看明年还会饿肚子么!月亮能预测收成么?真奇怪。奶奶却说,能!每月的初七八看月亮,这当儿月亮正好半个圆,月亏了收成不会好,要是满出好多,那就是好年成!

月亮一下在我眼前亮堂了许多,这家伙本事真大,不仅能照亮大伙儿,还掌管着众人的肚子哩!于是,每逢初七、初八,我也像奶奶那样望着天上,呆看着月亮。想从月亮上逮住个好年景,也让乡邻们早早高兴高兴。但是,我眼中的月亮总是那么吝啬,总不肯盈出一点,老是亏亏缺缺的,偶尔凑成整半个儿,也让我欢呼雀跃了。

月亮常常亏着,我的肚子也就常常饥着。

有一年,我总算看到月亮满了,满得半月鼓出了好多。我指给奶奶看,奶奶乐了,说是真的满出了不少呢!我在蒲席上躺不住了,跳起来,边跑边喊:

“月亮满了,我们不再饿肚子了!”

三牛、铁钻他们也跟着喊:

“月亮满了,我们不再饿肚子了!”

我们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喊声越来越响:

“月亮满了,我们要吃饱饭啦!”

这声音闹得整个村庄都沸腾起来,大人们心里也热乎多了,静了好久的河边、村边第一次热闹得这么可爱。我们一直闹着,闹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村里最年长的白须翁也颠达颠达出大门来,听了我们的喊闹,用拐杖戳一戳月亮,笑得胡子直抖索。

第二天,村头那棵弯脖子桑树上的大钟响了,吉春叔喊叫大伙儿去上工。众人来得比往常快了好多,但一听说种倭瓜都不愿去。

磨蹭了好半天,还是没人愿意去。理由很简单,好不容易熬来个好年景,不多种点粮食,还种这胡弄肚子的东西呀!

吉春叔反来复去说,我这是为大家,大家还是不听。后来,他火了,蹦着说,谁不去,往回滚!众人不言语了,乖乖地跟在后面走了,去种倭瓜。

一连几天,天天钟声响过。

一连几天,天天都种倭瓜。

月亮起起落落,秋天很快来了。果然是个丰收年,玉米棒子长得活像家里的洗衣杵子,掰棒子的人们来了精神。钻在青纱帐里,也锁不住喉咙,有人放开嗓子吼:

月亮满了好年景,

玉米棒子长成了精。

棒子堆在队里的场院,好高好高。场院变得窄了,装不下了。老人们都来剥棒子皮,讨论这么多棒子,分回家里怎么能装下?有人说往房檐下挂,有人说往树杈上挂,大家都嘻嘻哈哈,每天都从太阳当空,剥到月上中天。

众人的笑声突然不见了。上级来了一道命令,公社今年要修水库,每人先分30斤粮食,其余全都送往工地!

村子里突然间霜打了似的,蔫巴巴的。

分东西的钟声也还响着,倭瓜也丰收了,滚得田边堰垅到处都是。各家各户拿筐子装,车子推,分了一趟又一趟,一直分到秋风紧黄叶落时。原先各家各户准备搁玉米的地方,都挂满了倭瓜,房檐下,树杈杈,一个个大倭瓜醒目耀眼,出奇得好看。

凉风一阵紧过一阵,秋收完了,地里空了。钟声催着上水库工地去,一车一车的玉米早被运走了,只有倭瓜还高高挂在房檐下,树杈上。

各家的粮食少得数也数得清,谁也不敢放开肚子吃饱饭。只能煮个倭瓜,拌一把面糊弄肚子。这一来,倭瓜确实派上了大用场,众人突然间明白了吉春叔的用意,没有人怨怪他了,他成了村里人尊重的英雄。多少年后,还有人说,那一年多亏了吉春,要不,说啥也熬不过来!

1991年8月22日

中言心语:

同类推荐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热门推荐
  • 网王之公主殿下驾到

    网王之公主殿下驾到

    几年以后,公主殿下带着贝丝出现在网王的世界里,她和几位王子的故事也即将上演……当再一次遇到那些“人”的时候,她又该怎样面对呢?当被卷入权利和欲望的斗争中的时候,她还能说出“只要不触及本殿下的底线,你们的任何事情都与本殿下我无关!”的话、全身而退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黄金城(俄罗斯卷)

    黄金城(俄罗斯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黄金城·俄罗斯卷》在故事的生动性方面,俄罗斯民间故事也有其独到之处。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奇异想象和魔幻趣味,会让小读者领略到不一样的文化魅力。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生命树、白马、灰狼、小狐狸、金鱼,甚至冰霜、龙卷风,一个个活泼生动的形象,或狡黠,或忠诚,或顽皮,都能在这里看到。俄罗斯民间故事,不矫揉、不造作,向小读者传递着来自北方大陆的温情。这个民族特有的奇异想象和魔幻趣味,会让小读者领略到不一样的文化魅力。这些美丽的故事,就像是一束耀眼的阳光,能照进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一切充满希望!
  • 爷你要hold住

    爷你要hold住

    成亲第一天就被夫君羞辱,面对这个俊美如斯却对她一脸鄙夷的妖孽,某女愤怒难忍,撩起衣袖上前直接将其扑倒,“你大爷的,信不信老娘将你捆起来挂到城墙上展览三天。”一朝穿越,自己竟成了刚嫁入王府的王妃!好吧,王妃就王妃,以她卑鄙无耻两面三刀的性子,能找个人嫁出去实在是不容易,而且嫁的还是堂堂一国王爷,不算吃亏!可是,谁能告诉她为神马王妃还要被追杀?为神马逃命回去还要被王爷嫌弃?为神马那个美若谪仙的王爷夫君见了她就一副苦大深仇的模样?奶奶的,她一定要将这妖孽夫君吃干抹净,然后……有多远就踹多远!(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她,横空穿越,强入衙门当女官,绝色倾国,腹黑惊人,指点江山谁人在,众多美男入梦来,濯濯之光,揭开了一幕幕人间的黑暗,丑恶……他,邪恶冷艳;他,温润如玉;他,狡猾如狐;他……“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难道这玉锷……”“这玉锷是在哪里得来的?”千里泽冷冷地问道。“喂,你先放开我,你不觉得这姿态很诡异吗?你真不懂……”“快说!”还没等昭茜反抗完,千里泽紧紧地绷着脸,冷声喝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幻途

    幻途

    带领美女军团,崛起当世,以无敌的姿态,横扫天地!傲世神鼎炼地溶天,旷世神兵造化乾坤,生死绝境踏破巅峰!纯情圣女,霸道女皇,诱惑妖姬,绝色姐妹花,且看他如何搅动乾坤,霸道崛起成就无双霸业,将美女一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