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500000005

第5章 天文·历法(4)

早在远古时期,月神就被列为“六宗”(六种祭祀的对象——日、月、星、河、海、岱)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实柴祀日月星辰,”就是把供奉的祭品放在柴薪上燃烧。在周代已经产生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后代一直延续“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的传统。现在北京东郊的日坛、西郊的月坛就是明清两代祭祀日月的场所。秋分之夕祭月,自然希望见到月亮,但是由于秋分的日期在农历中并不固定,可以出现在八月初,也可以出现在八月末,如果出现在下半月,甚至月末,这时祭月就很难见到月亮,因而魏晋以后,民间就把祭月的活动固定在仲秋望日,即八月十五。这一天整夜都可以看到满月,而且八月秋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实在是祭月的最佳时间了。至于正式定名为中秋节,则是宋代的事了。

祭月一般在月亮升起后进行,在露天设案。有的地方所用供物有月饼,瓜果、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等。祭拜时,因月属阴,多由妇人先拜,男人后拜,也有“男人不拜月”的规矩。祭月完毕,一家还要吃“团圆酒”、“赏月饭”,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女也必须回家“团圆”。

作为祭月的最主要的物品月饼,祭供后由全家分食。由子月饼象征团圆,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所以有些地方又称它“团圆饼”。

据传说,月饼出现于唐代,至宋代更盛。到了近代,月饼不仅成为四时生产的传统糕点,而且制作、风味也因地而异。如苏州的苏式月饼,广东的广式月饼,北京、宁波、潮汕,云南等地生产的京式、宁式、潮式、滇式月饼等等,都别具特色;就是同一地区所产的月饼也因其馅心成分、制作工艺、饼面花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各号,如果仁、豆沙、莲蓉、火腿、蛋黄叉烧、嫦娥奔月月饼等等。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之说来自《易经》。该书称阳爻为九,故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称为“重阳”,又称“重九”。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远游》诗中,曾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这说明重阳节在战国时已经有了。

到了汉代,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其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后来嫁给平民为妻。有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饮菊花酒、吃“蓬饵”、带茱萸,以求长寿的故事。从此,重阳节在民间也广泛流行开来。

重阳节的风俗很多,主要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和赏菊等活动。

登高,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娱乐活动,据西汉的《长安志》说,汉京城长安的近郊有一高台,每年重九节日,就有很多人登高游玩观景。

到了三国时候,登高活动更为普遍,改为每年一次,登高发展到登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真切地写出了重阳登高活动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极为后人称诵。

在天高气爽的佳节,山上的果实、药材都已成熟,人们登高远眺,流连美景,是别有情趣的。清代,在宫城的御花园里,甚至还有专供皇帝在重阳登高的假山,由此可见古人对重阳节的重视。

插茱萸,古书记载说,可“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有吴荣萸和食茱萸之分,都可入药,但功效以吴茱萸为佳。用它制作成药或酿制成茱萸酒,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可治腹痛、吐泻、便泌、消化不良等症。它的叶可治霍乱,根可杀虫,如果把茱萸放在身上,可避蚊虫叮咬。可见,古人插茱萸的习俗是有道理的。

饮菊花酒,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以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从医学角度来看,用菊花泡成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等,看来饮菊花酒对人体是有益的。

赏菊更是重阳一大乐趣。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有北宋开封“九月重阳,都下赏菊”的盛况。到了清代,有些地方在重阳前后举行菊花大会,倾城出动看菊花,一般三五年或十年举办一次,若是六十(一甲子)年一次的大会更是盛况空前。在菊花会上,有各式各样的赛诗会,还有画家作画,十分热闹。

冬至

在现代人看来,冬至只是一个节气,而不是节日,但在古代,它不但是节日,而且是个重要的节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从此白昼逐渐延长。古人认为此刻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即将回升,所谓“冬至一阳生”,“气始于冬至”,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人一直把冬至看作节气的起点,并且当作新年来过,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新年,远远超过其他节日。即使在正月初一成为民间的最重要的节日以后,冬至仍然是很受重视的,直到晚近才发生变化。

汉代以前,每逢冬至都要停止一切工作。就是说冬至前后,人们都要安身静体,什么事都不干:君王不听政,百官不工作,商旅也要停止外出。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为了扶助刚刚处于上升状态的微弱阳气,使之更快地上升,所以要尽量减少消耗。

因为冬至标志着阳气上升,春天将至,是个吉日,所以还要庆贺。隋代冬至日皇太子要入宫向皇帝祝贺,群官和客使也要入贺。唐宋两代,每年冬至或其次日,皇帝都要接受朝贺,官员们也要互相拜贺。明洪武二十六年制定正旦、冬至朝贺仪,并称冬至为“履长之节”、“履长之庆”。嘉靖二十一年又规定冬至前三日、后三日百官俱穿吉服,通政司不奏事,与元旦同。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己巳(公元1449年)废除冬至朝贺礼。但到清代此礼又恢复,而且更加隆重。自中古以来,历代帝王一直把冬至当作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来庆祝的。

祭天与祭祖是冬至的重要活动。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夏至虽然阳气极盛,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地;冬至虽然阴气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天。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圜丘就是明清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

冬至日在民间还有祭祖的习俗。据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相同。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冬至的当令食品是馄饨。明清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呢《燕京岁时记》说:“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是盘古开天辟地才打破了这种浑沌的状态,所以吃馄饨就有纪念开天辟地伟大功绩的意义。馄饨最早写作“混沌”或“浑沌”,到了唐代把“水”旁改为“食”旁,便成为“馄饨”。为什么要在冬至日吃它呢?因为冬至是祭祖的日子,而盘古及其后的三皇五帝被认为是最早的祖先,作为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在后世的演变,“饷先则以馄饨”,便是极其自然的了。

腊日

腊日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古人在年终,为了庆祝农业丰收,总要祭祀天地万物,表示答谢,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获得好收成。这个祭祀称为腊祭,举行腊祭的这一天称为腊日。如果遇到灾年就不举行腊祭了。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起源于“伊耆氏”。伊耆氏是传说中的远古农业部落的酋长。这个说法当然并不可信,但至少可以说明腊祭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腊祭的时间,最初并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以腊月(即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这个日子一直延续到现代。

腊祭的对象是百神,也就是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神。古代腊祭的仪式是盛大而隆重的。根据《礼记·郊特性》等资料记载,祭礼通常由国君主持,开始时先由大司乐指挥奏乐和歌舞,乐舞重复六次,用以召来百神的降临。众神降临后,国君头戴皮弁(一种皮制的礼帽),身穿白色礼服,在神前祝祷,乐队唱起《小雅·甫田》之歌,歌词大意是:“我们的土地已获得丰收,这是神灵赐给农夫的恩典。奏起琴瑟,敲起土鼓,来迎接田祖神农的降临,用来祈求霖雨,用来祈求五谷丰收,用来养育我们男男女女……丰收的五谷,是神灵赐给农夫的恩典。报谢神灵,以祈求福佑,世世代代长寿平安,永无止境。”歌舞祝颂之后,主祭者又换上黄色的礼帽礼服进行祭祀,黄色象征土地,表示国君和农民一起庆祝丰收,以此慰劳农民,让大家暂时得到休息。腊祭结束后,贵族们都要大摆宴席,诸客饮酒,老百姓也要聚餐共享,欢度节日。

“腊八”,也是佛教的节日,称作“佛成道节”。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寻求人生的究竟。他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即现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饥饿劳累而昏倒路旁。这时幸好一位牧女将所带的午餐拿给他吃,才使他得救。牧女的午餐,是几天来家里吃剩下的各种粘米和糯米粥混合的杂烩饭,里面还有从山上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种食物顿觉元气大复,精神振奋,于是,在尼连河里洗了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后来,他的弟子们每至“腊七”都取新谷果,涤净器皿,终夜经营,直至天明熬成熟粥,供奉佛祖,并集会诵经演法,喝“腊八粥”,以示纪念。

古代关于喝“腊八粥”的记载很早。《天中记》载,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都城各大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每逢腊八,不仅朝廷、官府、寺院要做大量腊八粥,民间也争相效法,成为风俗。清代喝腊八粥更为盛行,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院发放米、果,以供僧侣餐用。在民间,人们也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并阖家聚食,馈赠亲邻。

同类推荐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热门推荐
  • 封神灭魔

    封神灭魔

    天下第一帮会是他的敌人,西域无神绝宫少主是他的对手,西北无双城少爷曾经欺辱他,武林盟继承人是他的情敌,一个接一个的对手,逼得他不得不变得强大,离奇的身世,怪异的血脉,万年封神灭魔之战中他成为人族的核心战斗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青少年分辩善与恶的必读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必备图书,涵盖了最经典的警句、最实用的生存法则和最具针对性的处世技巧。人性中的20个“恶”让你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感到无望、心情沮丧时,汲取奋斗拼搏的力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本书是成就女人生活与事业的秘典,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并有极强的操作性,很多说话、办事的技巧,读者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成事王牌尽在书中,赶快拿来一用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詹姆斯?邦德离开伦敦来到巴哈马的首都拿骚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这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第二天将要去到迈阿密执行一项例行的调查任务。这是他在拿骚的最后一个晚上。总督特意为他举行了告别晚宴,一位总督的副官和巴哈马富翁哈维?米勒及其夫人作陪。晚宴上,邦德感到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气氛也不是特别的热烈。人们一直在乐津津地谈论空中旅行,邦德更是觉得非常的无趣。
  • 仙家有女初长成

    仙家有女初长成

    一个仙术很烂的修仙小丫头,一片绿油油的“芭蕉叶”兵器,一个被封印了记忆和魔力的魔界之主,一个住在废墟中的完美男子,两张面孔的狡猾师兄,念念不忘的剑仙哥哥,小云絮一步步历劫,一步步成长。。。
  • 重生之纵横娱乐圈

    重生之纵横娱乐圈

    新书《最强邪君》已经发表,求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