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500000014

第14章 礼仪·宗法(1)

“姓”与“氏”

姓与氏的合称。在上古,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一种由母系氏族公社而来的族号,而氏则是姓的分支。

太古时代,到了晚期智人阶段,氏族制度已完全形成,确立了母系氏族公社。每个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全体成员都是她的后代。成年的女子留在本氏族与他氏族同班辈的男子实行群婚,成年男子则离开本氏族,分往其他氏族结成婚姻关系。由于实行群婚制,生下来的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只能跟母亲取姓,世系也就只能由母亲方面来确定,因此,古姓有不少都从女旁,如姚、姜、嬴、姬。

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氏。如商人的祖先姓子,后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氏或得之于祖先之号,如轩辕氏、高阳氏;或得之于祖先之谥(shi),如文、武、昭、景、成;或得之于祖先之国,如齐、鲁、吴、楚、秦、燕、赵;或得之于祖先之爵,如王、侯、王孙、么孙;或得之于祖先之官,如司马,司徒、司空;或得之于相先之字,如孟孙、叔孙;或得之于祖先之职业,如巫、卜、陶;或得之于祖先所居之地,如西门、西闾、南宫、东郭。可以说,姓是旧有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族号。

氏是与父权社会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氏代表一个人身份的贵贱。自夏以后,占有土地和人民的奴隶主贵族男子才可称氏,而女子和贫贱的人却不得称氏。当奴隶主贵族失掉土地和人民甚至变成奴隶,他的氏也就发生变化。因此,氏和姓是有很大不同的: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代表着共同的血缘关系,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是父权社会的产物,反映一定的占有关系,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

秦汉以后,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氏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为一。”这说明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称之为姓。

“名”与“字”

本为名和字的合称。字,又称“表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是幼时所起,供长辈呼唤的。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就要进入社会;女子也要离母家而许嫁。为了对本人尊重和供朋友称呼,要另起一个字。对女子来说,未许嫁的叫“未字”,也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ji)礼,就要取字。

从周朝开始,历代统治阶级为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规定对于统治阶级,平民百姓不得直呼其姓名;在统治阶级内部,地位低下的也不得直呼地位高的姓名。于是,字便成了文武官宦和一切士大夫阶级广泛使用的称呼。

名和字的运用,一般的规矩是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幼,使用名;在尊称、下对上或平辈相称时用字。如《论语》中的孔子自称“丘”,而他的学生却不能称丘;《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也是自称亮而不称孔明。古代这种礼俗是很清楚的,就是在今天指名道姓地直呼也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行为。

名和字如果连用,一般是先字后名,如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纥是名,而叔梁则是他的字。

名和字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所谓“字以表德”,就是说“字”是名的阐义,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文天祥字宋瑞,等等。

表尊重的“号”

在古代,有地位的人除了有名有字,还有号。在古代把号呼得格外响亮是表示对人的客气和尊重。

号起源很早,但只是到了唐宋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加强。人和人之间包括上下左右,越是有距离就越客气,而使用的称呼也就越要尊重。比如称人为阁下,就表示不敢冒昧直陈,要由他阁下办事人员承转。于是,用以指代山川,河岳、起居、百业等等的号也便成了尊名的一种手法。二是文学的发达,士大夫喜欢用托身于百工、方外的婉曲手法表示自己超然不拘的性情、癖好和理想。

号,有人号和自号的分别。所谓人号,就是由他人对自己的称呼。可是,要值得人家称号,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受人备尊敬的条件。先秦对男子的尊称常用伯仲或公、翁、子、父、甫等字。称伯仲有区别,二十称伯仲是敬而不尊;五十称伯仲,既表示恭敬又表示尊重。公、翁、父是对尊老的敬称,今天仍在使用。子是对男子的美称,甫就是傅,犹如今天的先生,师傅。秦汉以后,虽然人们仍某伯某仲某子某父地称呼,但已不似先秦时那样严格。

死后封的“谥号”

谥号,是西周以后的历代统治阶级在人死后按其生前的行为所给予总结评价性的称号。帝王的谥号是由礼官按照帝王一生的行为而议定的,臣下的谥号则是由帝王所赐予。此外还有私谥。私谥出现较晚,大约在东汉时期。

古代帝王一般都有谥号,其他高官显贵也有谥号,这种谥号称为“官谥”。此外,文人士大夫死后,他们虽无朝廷“官谥”,但亲友门人也常要赠给一定的谥号,如晋代大诗人陶潜死后,被谥为“靖节征士”,宋代人张载死后被谥为“明诚夫子”等等。这种谥号称为“私谥”。

谥法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与限制,在清代,成、正、忠、襄四字属于特谥,只能由皇帝赐予。“文正”一谥尤为朝廷所重,如范仲淹的谥号为“范文正公”。据说,“每遇礼部奏请奉旨予谥者,由阁臣拟进四字,恭候钦定。惟‘文正’则不敢拟,皆奉特旨遵行,亦不候阁臣奏拟。”(《养吉斋丛录》)“文”字的谥号一般只赐予翰林出身的文人,汉官不由翰林出身,不得用“文”字。官至大学士,不是翰林出身亦可谥“文”字,如费文格淳、章文简煦等。曾国藩因出身翰林,又死心塌地为清朝效命,镇压农民起义,因此在他病死后谥为“文正”,他的著作于是辑为《曾文正公全集》。

百家姓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情况十分复杂。《百家姓》早先收集了四百一十一个姓氏,后增补到五百余个。但据有关报道,研究姓氏的专家从古今文献上能够收集到包括生僻姓氏在内的数千个姓氏。随着岁月的流逝,又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为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鄙人:“鄙人”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来也完全表示谦称。

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小可:宋元间人自称谦词。

小子: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

小生: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

晚生:旧时男人对前辈称己的谦词。

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妄: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意为无才能的意思。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晚生、后学、晚侍: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在下:自称的谦词。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奴、奴家: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不自由,为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未亡人:寡妇的自称。

古人对他人的尊称

父: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本义不是父亲,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后成为对男子的尊称。大约至周代,“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有时也以“公”相称,用来表示郑重或爱重。

子:古代尊称,男女皆可称之。学生对老师也称“子”。夫妻之间又互称“内子”和“外子”。

长者:古代尊称,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

卿:古代尊称,古时使用较广,君称臣为“卿”,夫妻之间称“卿”或“卿卿”。

先生:古代尊称,多称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阁下:是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常用于书信之中。原意也是由于亲属同辈间互相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足下:在古代称谓上,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足下意为“您”。

麾下:是对将帅的尊称。

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尊称。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帝王的尊称,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令尊: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有善、美之意,故用为敬词。

尊公:亦称“尊大人”、“尊大君”。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尊与卑相对,指地位或辈分高,故用敬词,如“尊翁”、“尊驾”。

令堂:旧时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令郎: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原称“令郎君”。

令嗣: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同“令郎”。

令子: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令爱:并作“令嫒”,旧时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正:旧时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令兄:旧时称对方之兄的敬词。

令弟:旧时称对方之弟的敬词。

令坦:旧时称对方女婿的敬词。

仁兄: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常用于书信。

贤兄: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贤指德才出众,故用为敬词。

仁弟:旧时对同辈中青年者的敬称。师长对学生,年长者对幼子亦常以之为称,表示爱重。

贤弟:贤弟意为“仁弟”,贤有德行好、才能出众之意,故习以为敬词。

不同等级的称谓

君:周代称诸侯为君。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指的是诸侯。秦统一天下后,称皇帝为君。君还是战国、秦汉时期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盂尝君,魏公子无忌号信陵君,汉郦食其号广野君,刘敬号奉春君。君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故父和夫也可称君。

臣:上古指男性奴隶。后来“君”与“臣”对举,臣包括除君外的任何人。后“臣”引申为对己的谦称。

士:商、西周、春秋时统治者的最低层及其成员。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统治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士大夫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因此,后来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战国时代的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为学士,如庄子、荀子等;一类为策士,如苏秦、张仪,即所谓纵横家;一类为方士或术士;最下的一类为食客,这类人有士之名,无士之实,多是贵族的鹰犬。

民:上古时把奴隶称作民,或称黎民、群黎、苗民、众人、庶人、庶民,通称庶民。臣与民在上古都是奴隶,但有区别:臣是柔顺驯服的奴隶,民是暴戾难以驾驭的奴隶。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甚至杀死。“工”、“奴”、“奚”、“臣”、“妾”等都是奴隶,小臣、仆侍、妾婢、阍人(看门人)、寺人(宦)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金工、车工等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奴隶,大量的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

君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比。此外,妻称夫也叫君子。

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商王是贵族的最高代表,自称为“余一人”。周代仍有这种称号。战国以后,“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

黎民:平民也称黎民,亦即“众民”的意思。因“黎”通“骊”,黑色,“黎民”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平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布衣:即“平民”,古代人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的一般平民。

不同的朋友关系的称谓

朋友分为许多种,在古时也有不同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不同年龄的称谓

古时候,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標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命名的忌讳

名字避讳是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的现象。在原始氏族的观念中,人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一种具有某种超人力量的符号。人们认为,当一个人获知某一个人的名字时,他同时也将得到他的一部分力量,这也许就是避讳产生的根源。

在我国,名字避讳有悠久的历史,并且代代相续。据学者们考证,汉语名字的避讳起源于周代。《左传》记载鲁桓公给太子命名时,向大臣们征询意见,申儒讲述了起名不要用国名、山川名、官职名、疾病名、畜牲名、器币名的道理,因为这些事物与百姓的关系密切,用这些事物取名字,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在我国历史上,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以下几种名字避讳。

1.个人讳

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官僚自恃权势,命令手下人避其名讳,这叫自讳其名。这种人,我们最熟悉的例子恐怕是那个“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田登了。由于“登”和“灯”同音,元宵节放灯时,他出布告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而不说“放灯三日”,遗笑至今。这种自讳其名,其实只是自抬身份。

同类推荐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花开荼蘼

    花开荼蘼

    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四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欢笑、泪水、快乐、悲伤,漫漫人生路上斑驳着青春挣扎的痕迹。写不尽的人生百态,道不完的红尘故事。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简单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它的精彩远不止于此。这是一部洞悉世事、看透人生的小说。一部让你肆意欢笑、肆意流泪的小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笑看温柔闹红尘

    笑看温柔闹红尘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温家徒有京城第一豪宅,实则穷得叮当响。穷怕了的温家小姐温柔被皇帝指婚,兴奋得两眼冒光。老天开眼,皇帝指婚的对象可是展莫渊!他是一品将军,那得多有钱!出嫁当日,亲爹欢送——为什么会欢送?她是她爹的养老基金啊!表哥陪嫁——为什么是表哥?她是表哥的衣食父母啊!相公跑路——为什么是跑路?圣旨到,展莫渊立刻起程前往边关,驱除鞑虏,保家护国!展莫渊,别以为躲到千里之外我就会放过你……本姑娘,跟你,没完!
  • 莲开九霄:恶魔小美人

    莲开九霄:恶魔小美人

    前世,她是修真界的第一天才,却无法保护好自己亲人,沦落到元婴自爆,欲与敌人同归于尽。谁知却被至宝护住元神,穿越异世!今生,她身为灵气大陆五大势力之首,焚天塔的支系弟子,却因为一个小小阴谋,父母双双被害,依旧无法留住身边至亲!所以——她要变强!两世为人,她彻底明白——只有变强,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亲人、朋友,和所有在乎的人!只有变强,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如自己所愿的生,才能将敌人狠狠的踩在脚下!女主楚诺,女娲隔世传人;红莲业火,世间火之本源。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巅峰。将诸天众神,皆踏脚下!◆◆◆◆圣器?算得了什么!那玩意我随手可以炼一堆出来!神器?你饶了我吧!比得过女娲留下的至尊神器吗?灵兽?切!那玩意早过时了~现在流行机械战宠了!又可爱,实力又强,还可以多次变形——多拉风!丹药?少拿来现了!修真界最低级的洗髓丹,这里都当成宝贝!就那个什么……九级神丹?晕!那也叫“丹”?我这吃一颗,丢两颗,都够丢好久的!怎么?嫉妒啊?想抢啊?小战~灭了他丫的!某人将怀里的小白猫一丢,阴笑着坐在一边翘脚看戏——有个几界大佬级别的便宜师傅就是爽~这不——宠物都是神级的!打广告,我滴新文。都市异能,请大家多多支持!!!《暗君》小剑与雪雪(雪梦璃)的共同读者群:81717458(已满)新群:158545269敲门砖:莲开九霄、异世之紫衣天下、雪梦璃、剑泣血或两人书中任何一位人物的名字◆◆◆◆推荐《幻城联盟》玄幻好文◆◆◆◆【仙傲】妖孽柒柒【兽仙】颜小票【狂纵】墨邪尘【傲世天狂】墨堇琳【狂血狼颜】曲殇【莲开九霄】剑泣血【唯魔独尊】慕璎珞【邪冰傲天】墨邪尘【妖娆女巫】紫箫泠君【枭凰诛天】猫儿玲珑【异世女血皇】漫殇【魂战九霄】君别离【一品御夫】颜小票◆◆◆好友文◆◆◆茗天猫的文《瞳变》乔乔的文《修神天下》兔子的文《仙慾》南南的文《帝炎》小白的文《神欢》脉脉的文《绝色纵横》然然的文《绯色暗夜》◆◆◆◆楚诺小战由夜紫颜领养(可怜的小诺和小战啊)莫非离由慕璎珞领养夜殇由雪夜梦璃领养木离由倾心百合领养(木离啊,别怪我,我也是身不由己啊)水清音由茗天猫领养(猫猫别伤心了,让温柔的清音陪你)楚羽冰由陈铭铭领养血杀由灬壞小兔丶领养冥由任千彦领养
  • 萌主殿下恋爱吧

    萌主殿下恋爱吧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喜欢她,居然还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眼里,她就像星光,那样耀眼。她是指引他获得新生的天使,他会不顾所有的守护她。友情和爱情碰撞时,他还能理智的选择吗?冷漠如冰块的恶魔骑士,温暖如春风的完美王子,又会给原本不属于那个世界的灰姑娘带去怎么样的奇妙旅程。最后谁又会成功的为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切尽在——萌主殿下,恋爱吧!
  • 相公的倒霉妻

    相公的倒霉妻

    莫南烟,朝京第一剩女,年过二十还未出嫁克死未婚夫,自许配的三位公子均无端退婚后,当朝京人都以为她再也嫁不出去时终在快二十岁生日时,皇帝下旨赐婚给青楚的韩王之子白洛飞朝京人民集体松了一口气盲婚哑嫁,二十一世纪的女性怎么能从韩王之子白洛飞,懦弱又好色,怎么配得上自己花银子买假海盗劫持自己,眼见自由在望谁知假海盗变成了真海盗。。。。。。嫁不出去的女人要塞给自己,白洛飞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去传闻那女人人不但长得丑,性格更是古怪取回家不是笑话吗?装痴卖傻已经很久了,这次可装不下去了。。。。。。感谢卫给偶做的视频,某夜自己看过之后,都暴汗不已,亲们一定要去看看,实在是.........反正偶是超喜欢.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
  •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共收录各科方260首,每方中药饮片在8味以内,个别方超过8味但都不超10味。每方列组方、用法、功效、主治、说明,尤其说明部分,概括中医方解及其主治现代病证,分析发病机制,阐述各药(饮片)现代药理研究,以探明其方治疗作用之合理性、科学性。同时,配以中药饮片图片(少量缺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冀希望能一册在手,以备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一时之需,又能满足中医爱好者保健之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