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400000017

第17章 每天读点处世哲学(1)

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群居的动物,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生命体,必然与其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发生根本性的关联。马克思说得好,人在本质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要和这个物质世界打交道,还要和周围的人打交道。这是人的存在方式,不可逃,也不可加。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人就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这是人的宿命,也是人的优越之处。

人不仅要在外面的世界吸取物质和精神的养料,更为重要的是,人还需要外在的世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那种想逃离这个世界的做法注定是一条不归路,而个体反抗群体,必然是一条悲剧之旅。也许,唯一能够处世的是我们的心灵,唯一需要向上的是我们的境界,而人生和生活,仍然需要扎根在这个世界上。

出世入世——庖丁解牛的启示

人都是没有选择地来到这个世界的。自从人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要和周围的人、和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打交道。和人打交道,我们称之为“交际”,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我们称之为“处世”。

我们如何面对身处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从哲学上来讲,向来有两种态度。一种称之为“入世”,追逐名利,热爱此生。这种处世方式以中国的儒家文化最为典型:平和,中庸,不走极端,善于妥协;凡俗,勤劳,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用庄子的话来说,是“游于六合之内”。与之相反的第二种态度则是“出世”,奉行者们拒绝名利,追求永生。他们刚烈,精进,易走极端,绝不妥协;圣洁,苦行,厌恶生活,拒绝欢乐。这种处世方式用庄子的话来说是“游方于六合之外”。

到底应该出世还是入世?古代的先哲们好像没有给我们一个现成的答案。出世是超然物外的思索,人只有离群索居,才可能完完全全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聆听生命原初的召唤,找到自己的出发点;入世是勇者的行和智者的言,只有将人的生命同这个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发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独处沙漠之地,呐喊听不到回音,壮举听不到掌声,谁都不会说这样的人生是圆满而有意义的。正确的做法也许是,以出世的心态去入世,入世但不拘泥,出世也不必刻意。

有人曾经问李敖:“出世和入世,你更喜欢哪一个?”李敖巧妙地回答说:“能入世才能出世,反过来也是一样。”他还在北京的法源寺留下了两幅墨宝:“法海真源,尽在于斯”;“勿我两忘,人书俱老”。可见其对出世和入世二者关系的深深领悟:出世逍遥游,入世为君子。这也正是庄子所推崇的“间世”。

庄子在他的《庄子·养生主》中曾经讲过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到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看到的,都是一头一头的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几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不过,如果碰到错综复杂的结构,我还是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动作很慢,下刀很轻,聚精会神,小心翼翼的。”

听完庖丁的话,梁惠王连声称赞:“好呀!我从庖丁这番话里,学到了养生的大道理。”

庖丁刚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看见的是一头整牛。三年以后,他已经看不见抽象暧昧、不可分割、“没心没肺”的完整牛体,而是一个个具体独立、界限分明、“肝胆相照”的局部。到最后,庖丁已经不用肉眼来看,当手上的刀锋遇到阻碍时,智慧和经验告诉他,哪里可以畅行无阻,哪里稍有阻碍。由于解牛时纯粹依循牛体的天然生理构造,牛的筋脉骨肉之间狭小的空隙,在庖丁看来却是一片广阔天地。一头牛分解下来,他的刀锋连牛的筋脉都不曾碰到,更不用说与牛骨头硬碰硬了。优秀的厨师解牛时,用刀锋割开牛的软组织,所以一年换一把刀;普通的厨师解牛时,用刀刃猛砍牛的硬骨头,所以一个月换一把刀。庖丁的刀软硬不吃,用了十几年,解牛数千头,而刀刃却像新的一样锋利。庖丁认为,牛体的每个关节都有空隙,而刀的锋刃却没有厚度——以无厚入有间,刀体的运转就像鱼在水中自由遨游一样毫无滞碍。

在这里,庄子把普通厨师暗喻为入世者,他们与世界之牛硬碰硬,生命之刀用一个月就坏了,可见入世者最自戕性灵。庄子又把聪明一些的厨师暗喻为出世者,他们在世界之牛的边缘实行软着陆,生命之刀使用的时间较长,性灵的磨损也较少,但用一年也坏了。庖丁作为间世主义者,却在骨肉筋脉之间寻找空隙,使没有厚度的生命之刀在有空隙的世界之牛身上游刃有余——所以庖丁的刀用了十几年,解了上千头牛,性灵毫无损耗,完全像新的一样。

在庄子看来,所谓的入世与出世、游方于内和游方于外都是不明智的,只有间世才是不分内外、出入自由的逍遥游。因为,分内外、计出入、辨小大都是执于一偏,而没有进入无执无碍的大境界。他用树作比喻:一棵树长得笔直,成材后就会被砍下来造房子、做家具——这就成了器,成器对用器者是有益的,但对树本身却是有害的。成器意味着树的丧生和天性的扭曲。反过来也不好,如果一棵树一开始就长得歪歪斜斜,那么不仅没人给它施肥浇水,而且不等长大就会把它砍下来当柴禾烧掉。如果把有智慧的人比做一棵树,那么这棵树就应该处在成材(喻入世)和不成材(喻出世)两者之间:一开始看上去像是能成材的样子,让人们给这棵树浇水施肥,盼着树赶快成材,尽快成器。但树长到老大,总是不能让人完全称心,砍下来派大用场吧,恐怕不能成器;砍下来烧掉吧,又舍不得——说不定再长两年能成材呢?于是,这棵树就能一直不受干扰地生长下去,以终天年。

加减法则——处世不过攻守进退

加法,是在一个基数的基础上叠加,表现为向外追求,不断地追求更大的利益和权力,这是“事功”的数学法则;而减法是在一个基数的基础上不断减少,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最后让心灵达到“虚静”,从而洞察生死,超越轮回。

冯友兰先生说:“人生的形态不过攻守、进退,向外追求是攻守,向内追求是进退。”攻守、进退,概括起来,不过是加减法则。而所谓左右逢源的应世者,不过是将这个最简单的数学法则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人。

人要通过外在的世界证明自己,所以人生不能不进攻,所谓的防守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进攻。这里,进攻和防守的拿捏就成了一门最高的谋略和智慧。历史上称为“君人南面之术”。

但人向外追求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返身内求,审视自身。所以,人生的修为在于退让,退到无处可退的地方,才能还自己一个清醒的“自我”。当然,人生也讲进攻,孟子讲,“吾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不过是一个饱满的自我,正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这里,进取和退让又呈现出另一种形态,历史上称为“修养心性之法”。

修身养性和追求事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游戏,都遵循着各自的游戏规则,一旦混淆,必然方寸大乱。

向外追求,就是将万物变为己有,要遵循加法规则。也就是说,要有一颗野心和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策略可以有所选择,但大方向不能有任何差错。没有向外追求的野心和欲望,就很难有大的作为。所以说,追求事功,首先应该有成功的欲望。老子说:“无欲则刚。”对于那些没有成功欲望、与世无争的人来说,估计你说多少都没有用。一个顶尖的推销员最优秀的素质是有强烈的成交欲望;一个运动员他最优秀的品质是永远争第一的欲望。有一位世界著名的教练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优秀足球前锋最可贵的是强烈的射门意识。”英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有一篇短篇小说叫《热爱生命》,它之所以这样脍炙人口、深入人心,就是因为主人公本身表现出人类心灵深处强烈的求生欲望。

但事功的成功不等于人生的成功。事功的成功可能还会妨碍人生的成功,关键看你能不能在向外追求、遵循加法规则的同时,还能向内追求,开始你的减法运算。也就是说,你能不能“物物而不物于物”,超然物外。就像酿酒,“减”去无味的水,量虽少了,味反而醇厚了。人生的减法哲学,就是减去疲惫,减轻烦恼,减弱沉重,减少不该早生的华发,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

只有外在的追求,而没有内心的虚静,必然会成为物的奴隶。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追求事功的目的成了最大化的享受,物欲成了人类心中的魔鬼。加法的运算法则里面已经毫无艺术和智慧可言,而是变成了赤裸裸的侵占和扩张。有了一套房子想要两套房子,有了一辆汽车还想要两辆汽车,过度的加法和减法的缺乏“成就”了人的异化,它让无数的贪官落马,我们在谴责他们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贪婪的人性其实是被一个个贪婪的理念勾引出来的。无休止的加法,无休止的积累,往往让一个人不能承受之重,最终倒在疾病面前或法律面前。

反过来说,只有内心的虚静,而没有外在的追求,也不是完美的人生。不相信,你可以试着将自己关在一间几平米的小屋子里,一个月不出来。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和外在环境都能够让你虚静,也没有人来妨碍你的虚静,可你忍受不了。想起了茨威格那篇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B博士正是在这样一个房间里“虚静”地疯掉的。尼采跑到深山老林,想孤零零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结果大声的呐喊却听不到一丝回应,结果也疯掉了。于是我们明白,孤独的自我没有任何意义,人要走出去,在外面的世界中去寻找自己,马克思称其为“自然的人化”。人也许总是通过肯定外物的方式肯定自己。

因此说,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和圣人。因为他们将向外追求和对内反省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将加法和减法运用得得心应手,将人生的攻守和进退拿捏得恰到火候。他们通过追求事功肯定自己,又通过内心的反省认识自己,难怪会左右逢源,进退自如。

加法固然值得赞扬,但减法却更值得提倡,尤其在这样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人们估计对减法很少关注,也许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反省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晚上,可惜天空的月色已经没有人有闲暇去欣赏了。因为当我们补充完身体所需要的养料和勉强支撑精神的睡眠以后,就要匆匆上路了。谁也不知道路在哪里,也没有认真思考过目的地在何方。在虚幻的前方,我们朦胧地感觉到有一个更大的雪球,而这个雪球只有不停息地演算加法才能越滚越大。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踌躇满志的老板,在事业上发达了,建了别墅也买了车。他的公司年纯赢利上百万,可是他对员工却非常小气,连自己也是非常节俭。为了省钱,他不坐飞机,不坐火车,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馆。一次办事回来,路上翻了车,他负重伤进了医院,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两条腿。经历这次劫难后,老板前后判若两人,人变得温和谦恭,对员工态度也有了改变,一改往日的凶横。有人问他其中的原因,他直言不讳地说:“以前,我都是用加法来衡量人生,人活着要日积月累地发展,要像滚雪球一般地攒钱。自出事以后,我发觉人生应用减法,假如我上次被压死,那一切也就都不复存在;如果上帝要去我的两条腿,人生也就会少去很多意义。所以我明白不要把人生的目标定得太高,比起健康地活着,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著名的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位盲人对人生中仅有的三天光明的万分珍惜。三天光明,收入眼帘的只是葱郁的山林、碧绿的草地和可亲的身影……这些对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来说,不过是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又有谁能在闲暇之时,融入这些葱绿中,对这些产生情感和惊喜,或去静静地聆听鸟鸣,放松放送自己呢?若我们的人生也只是短暂的三天的光阴,那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去好好珍惜吧?

人的不幸在于:只有经历了生死以后才能真正洞察生死,只有经历了轮回以后才能在行动上跳出轮回。当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我们在内心中其实已经将真正的“愁”排斥在切身的体验之外了。而当“真正识尽愁滋味”以后,早已没有了“强说愁”的轻狂,更多的则是体悟和行动。孔子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我们的知识每天都在加法规则下疯狂地扩张,但减法规则下的智慧却是“弦断无人听”。

各安天命——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估计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句名言隽语。它原本镌刻在德尔菲神庙的金顶上,借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之口说出。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最为著名的哲学家,他是哲学集大成者柏拉图的老师。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是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在雅典大街上高谈阔论,到处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这样提问题的目的,用苏格拉底自己的话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做一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接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自己呢?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

在苏格拉底之前,所有的哲学家都在苦苦追问世界的本原,有的哲学家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水,有的认为是气,有的认为是火……远古的人类没有现代人发达的科学技术,面对浩瀚无边的大自然,深感自己的渺小,也许只有探究到世界的本原,才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世界连接起来,从而安身立命。但这种追问是乏力的,因为就算把整个世界都探究清楚,还是有一个东西让人无法揣摩,那就是人本身。外在世界的真理固然难寻,但认识关于人的真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你自己,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 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 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 的心灵。
  • 无双狂妃:杠上狐狸太子

    无双狂妃:杠上狐狸太子

    追逐心爱之人,人没追到,最后却落得个落水而亡的结果,花痴无双,再次成为了整个京城的笑料。再次张开眼睛,性情大变,眼眸里波光潋滟,她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她。废材怎么了,花痴怎么了,弃儿又怎么了,活该被人笑,被人作践么?面对昔日爱慕男子眼里的厌恶,她满脸嫌弃,大放厥词:“娶我?你配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二品嫡女

    二品嫡女

    她是堂堂国舅的一品妻,奈何--成婚三年,一无所出。婆婆慈和,相公恩爱,三年坚守当日求娶之诺,今生绝不纳妾。然,这妾终究还是要纳,还得她亲自帮他纳。但是--谁能料想,一个妾,竟能挑起那么多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当她以退为进,隐忍布局,终使真相大白时,良人不再是良人,所谓的夫妻之亲,结发之情只不过是他人的苦心筹谋。她到底还是输了,输在这以夫为纳,以男为尊的时代。面对亲人的泪,仇者的快,她浅笑安然。谁能知道,她本不是她!一场和离,只不过成全了她最初的梦……可是,为什么会突然蹦出个王孙,还说对她一见钟情,非她不娶?果断决定,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只是姑娘我嫁不嫁,嫁给谁,这是我的事,与你们这些闲人何干?竟然编排她是二品的嫡女?靠!姑娘我若是二品,这世间谁敢说是一品要抢要斗是吧?行!姑娘我就--不择手段、丧尽天量、神怒鬼怨的嫁给你们看!*****推荐自己的新文******《重生之高门奴妻》她嫁他三载却在一朝分娩时,胎死腹中,她亦被谋而死。重生回到当初,她将步步为营,借那倾世男子之势,为自己为他谋一个锦绣未来。
  • 风行天下

    风行天下

    风傲清,现代特工杀手,一朝被害穿越,居然到了古代幻界,成为了风家被下人都嫌弃的痴傻三小姐!再次醒来,以前痴傻的眼神,突然间变得冷漠,莫名的让人有一丝丝寒意,让人不敢直视!为保护妹妹,上山学艺,却无意惹来众人追随:温和如风的大师兄云舒展:“傲清,我知道你是男子,可是为什么,我会对你生出期盼?”俊逸潇洒的二师兄云舒畅:“傲清小师弟,今晚我要去山顶的云湖洗澡,听说那边景色特别好?一起去啊?!”俊眉一挑,脑中却在寻思,不知道傲清的身材如何?!奇怪!自己干嘛对一个男人的身材那么感兴趣?!沉稳精明的三师兄李云龙:“傲清,为什么你冷峻的脸庞,总会在我的梦中出现?为何看到你和你的师兄们在一起,我就会特别难受?难道我是得了传闻中的断袖之癖?!”活泼可爱的小师妹龙飞燕:“四师兄,这是我绣的长生荷包,送给你!”小小的脸上,已经满是红色的晕!落紫,一双冷魅的紫色眼睛,看着渐渐飞远了的风傲清,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闯进我的眼中?众人迷惑了双眼,却不知道他原来就是她!云开雾散以后,这一切,又会惹来怎样的风云变幻呢?男猪不断增加中~傲清男女通吃,不是她自己想吃,是别人送上门来让她吃,不是她不好意思吃,只是她........嗯,突然之间看到各位嫌弃偶烦的脸孔,只得逃走!新文:田家有媳很是精彩,希望大家收藏支持哦!“小姐,你不能答应啊!那田家虽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可是这次来提亲的可是他们家的大公子啊!据说这个大公子自从小时候生病以后就成了活死人了,不再醒过来,小姐嫁过去,是要守活寡的啊!”女子淡淡看了哭泣的奶娘一眼,“妈妈觉得我有选择的余地吗?”声音听着凄苦,可是眼中的晶亮却是小小的出卖了她!“半年之内,你必须怀孕,不然别怪本夫人不给你好脸色看!”东方花烛夜,自己的婆婆冷冷下命令道。黄燕笙看来看躺在床上的“活死人”,这········怎么那个?怎么能怀孕?“大嫂?”幽静的小道上面,迎面就碰到了二流子一般的夫家二叔田青月,想到上次的事情,黄燕笙本能的皱眉,转身就想避开,却还是晚了一步,田青月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拦住了她的去路,“大嫂怎么见到我就要躲开呢?可是小弟哪里得罪了大嫂?”说着就要伸出手就抓黄燕笙的肩膀。这天下,唯有你与朕共享!朕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雨落在旧光的原点

    雨落在旧光的原点

    忌司牵头组建了一支乐队,带着自己的伙伴们毅然投身到全国声势浩大的选秀比赛中。在一路过关斩将中,社会所展示出来的另一面则像一块巨大的阴影压向他们,这个小团队开始分化,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忌司宣布放弃努力,安格无奈单飞。默默支持着他们的爷爷的弃世更是扯断了他们和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情感牵挂。迷惘中的安格东渡日本,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音乐和艺术之梦,结果一无所获。几年后,当她拖着满身疲惫重返故地时,意外发现:那个宣布放弃音乐梦想的人——忌司,他还在努力...
  • 超级提取

    超级提取

    陈枫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某天大提取系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什么是大提取系统?就是可以提取一切!提取知识!提取功夫!提取异能!而陈枫发现,自己不仅仅可以提取现实人物的能力。张无忌!令狐冲!乔峰!美国队长!钢铁侠!蜘蛛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从此,陈枫的人生开始变得光辉灿烂起来,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必须得高调啊,不让你们羡慕我,崇拜我,对我欲罢不能,我又怎么牛逼呢?”——陈枫QQ群:63482040,欢迎大家入群!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