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3400000002

第2章 程康庄(1)

§§§第1节生平仕履

程康庄(1613—1679),山西武乡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月十四日。明崇祯六年(1633),正榜拔贡。清顺治十七年(1660),任江苏镇江府通判。康熙六年(1667),迁安徽安庆府同知。康熙十年(1671),奉诏还京,调任陕西耀州知州。康熙十四年(1675)后,返乡赋闲。康熙十八年(1679),病逝,终年66岁。其诗文成就,颇受清初诸大家推许,足见不同凡响。

程康庄的存世著作有:《衍愚词》一卷(孙氏留松阁);《程昆仑文选》四卷(陈维崧选评);《程昆仑诗选》二卷(王士祯等选);《自课堂集》文集一卷、诗余一卷、诗选一卷(钱谦益、陈维崧选评,今存《山右丛书初编》,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中华书局版《全清词》中收录程康庄词作44首,大多采自《自课堂集诗余》,也有的采自《瑶华集》。

程康庄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乡居时期(1613—1659)

程康庄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十四日。程氏先祖出自洛阳。程康庄的曾祖父名程视箴。祖父名启南,字开之,号凤庵,博学,工文辞,曾任明工部尚书、大司空,为官有政声。程康庄的父亲程嘉绩,曾任明刑部云南司郎中。他的母亲魏氏,是儒官魏烁之女。他幼年失恃,父亲又在朝廷做官,所以他多依舅氏魏和中,和中字悦彝。程康庄幼年时,跟着魏和中的弟弟魏奠彝学习古文词。

程康庄少年时即显示出不一般的才学,“余方总角,著书则盈几案”(《重刻郭九子诗序》)。他12岁的时候,应童生试,考入学宫。“予年十二怀璧就试,与舅氏同时入学宫”(《郝文疆入学序》)。崇祯九年(1636)三月,袁继咸修复三立书院,收晋士子300余人,程康庄即从袁继咸学。后来,他在《投知引赠张伯将郡丞》一诗中写道:“吾党推奇节之士,后有青主前伯将。青主去救袁夫子,千金掷地神扬扬。抗疏共我见天庙,袁师乃得归故乡”,“余时籍甚少年场,龙文百科声犹涩。张公不弃为兄弟,胜流往往恣云集”,“开化寺中拂绮筵,嘈嘈杂杂奏朱弦”。黄心甫评曰:“先生未尝为袁师专作一题,感触及之,声泪俱下。师友若此,五伦可知。”可见,他是与傅山、张伯将等一起参与了救袁的行动。

程康庄年少时,随其祖父程启南在京读书,他聪悟好学,擅写诗文,已经崭露头角,诗作名闻公卿间。清廷高官龚鼎孳(字孝升,合肥人。崇祯甲戌进士,清代任刑部尚书,著有《定山堂集》)在《自课堂集序》中称赞程康庄曰:“少年时即蜚声京雒,颉颃上流。其古文辞苍深掘奥,直抉柳柳州、王介甫之神。诗歌坚古深朴,上逼浣花翁,绝非斗花俪叶者比。诗余琢字炼句,周秦辛陆遂兼其胜。”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正榜拔贡,“仆年二十,随所贡之士旅亦进得至京师”,“汇所拔士贡,之天子肄业”。当时在近万人的京师士子中,排前十名,“所不可忘,独有十人,书之东壁。而以仆为选首”。程康庄在京时,曾被引见于乾清门,对策太和殿,其《对策太和殿》云:

上国材贤浩纵横,琢磨词气类华星。西山爽气朝来见,魏阙青途得后轻。笔涌万言风雨迅,人看一日羽毛成。炉烟细处垂天杖,静听公卿曳履声。真可谓是春风得意时。

西山爽气朝来见,魏阙青途得后轻。

笔涌万言风雨迅,人看一日羽毛成。

炉烟细处垂天杖,静听公卿曳履声。

真可谓是春风得意时。

他不仅学业出众,而且品性优秀,因其“事父备孝,送母极哀”,曾数次被举荐。《自课堂文集》中有:《壬午辞邑侯余公举立德立言立功书》、《甲申辞荐举书》、《乙酉辞征赴选书》等文,均系武乡令余凤向山西巡抚蔡懋德举荐他的文章。

1659年,他被选送京师。程康庄《刘昆麓诗序》:“顺治己亥,余与昆麓同谒选京师。”补了一个镇江通判之职,那时,他已经47岁了。他有诗《赴渔阳访胡詹事》:

苍茫羁命达,世意碍芳兰。侧目当年事,浮名此日寒。风尘孤剑直,峤岭暮钟残。为问朝中旧,苍生忆谢安。

侧目当年事,浮名此日寒。

风尘孤剑直,峤岭暮钟残。

为问朝中旧,苍生忆谢安。

他深为芳兰遭逢冷遇、浩心难酬而不平。诗的最后一句,希望世有谢安那样的名臣平治天下,亦寄寓了诗人抱负不凡,正与“风尘孤剑直”一句相为呼应。

第二时期:镇江通判时期(1660—1667)

1660年春天,他到江苏镇江通判上任,“庚子春予倅京口”(程康庄《绥庵诗集序》)。这是一个在知府手下掌管粮运、稼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是知府的副手,所以称倅。他在镇江任上八年,不仅政绩卓著,而且文名远播,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士,“士至京江,以不得见予为耻”。程康庄所交皆一时名流,如钱谦益、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宋琬、杜浚、吴伟业等。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明末文坛盟主。他比程康庄年龄大,是与程康庄祖父一辈的人。钱谦益在为程康庄《自课堂集》写的序中说:

余平生师友多在三晋,若曹安邑、傅定襄、孙沁水、张阳城,数辈皆以正学伟节表仪朝野。而武乡程司空凤庵推诸公之声气,以嗅味及余。日月递更,宿草弥望,每矫首三晋云山,晨星晓月,耿耿在心目间。为怅然太息者久之。而司空之孙昆仑使君,应玄纁之聘,筮仕京口。清声异政,与其渊才雅思,金舂玉应,腾涌于金鳌铁瓮之间。

……

旋观昆仑之诗文,才气横溢,词源倒流如喷泉之涌出,如龙气之直上。徐而按之,辞有体要,文有原委,不骋奇于篇什,不求工于字句,如武库之有五兵,如玉府之有六玉。井井乎其行列也,离离乎其相属也。进而扣所有,愈出而愈不穷也。

评价之高,世所罕有。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清初最著名的诗坛宗匠王士禄的弟弟。1661年,他27岁时,在扬州任推官。而程康庄已经48岁了,刚任镇江通判第二年。顺治庚子(1660)三月,王士祯赴扬州就任,便与程康庄诗简酬唱,过从甚密,人称“上下江诗伯”。这一年的冬天,王士祯与程同游金焦二山、北固山,及鹤林寺、招隐寺、竹林寺、海岳庵诸名胜。有《过江集》。王赠程诗《焦山晓送昆仑还京口》:

山堂振法鼓,江月挂寒树。遥送江南人,鸡鸣峭帆去。又有《江上寄程昆仑二首》:白浪金山寺,青山铁甕城。故人今不见,杨柳作秋声。江北望江南,只隔江津水。日暮寒潮生,秋烬满扬子。

遥送江南人,鸡鸣峭帆去。

又有《江上寄程昆仑二首》:

白浪金山寺,青山铁甕城。

故人今不见,杨柳作秋声。

江北望江南,只隔江津水。

日暮寒潮生,秋烬满扬子。

王士祯有《山花子》(寄程昆仑京口):

黄鹤山前黄鹤鸣,杜鹃楼外杜鹃声。记得戴颙招饮地,共经行。

北固烟云春望远,南徐风雨暮潮生。一片澄江如练影,接荒城。

程康庄亦有《山花子》(岁暮阮亭过京口用其见寄来韵)唱和:

日暮江鼓角鸣,帆开驿路引笳声。十里回舟冰雪夜,尾舟行。

已订泊船三日计,相思彻夜二毛生。预恐归程方逼岁,过江城。

词中描述了二人的友谊。又有诗《赠王贻上司理》:春风来清江,吹彼泽中兰。

春风来清江,吹彼泽中兰。

芳草日堪把,相望隔长澜。我岂无舟楫,欲往良独难。寤寐袭芳菲,独立以长叹。

我岂无舟楫,欲往良独难。

寤寐袭芳菲,独立以长叹。

他与王士祯虽夹处一江,常有诗简往来,但仍感会面之少,感会面之难,故有此叹。王士祯为程康庄的诗集和词集写了大量的评语,不仅充分肯定了其诗词水平,而且就他的诗词理论也作了不少的分析。程康庄也为王士祯的诗集作《王贻上诗序》,称:“王公贻上诗英绝,为世称首,莫不交口诵之”,“谒选京师,以两家籍谊,公尝不弃予,进而教之”,“余倅润州,两人时晤,语如畴昔”,“公偕余凭眺金焦、麟冢、龙洞诸胜,感时吊古,发为声歌”。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清初文坛大家之一。顺治丁亥(1647)进士,曾任浙江按察使,晚年任四川按察使,著有《安雅堂集》。程康庄与宋琬的交往,源于祖辈,他在《宋荔裳先生文集序》中写道:“予王父大司空公任山左,由宪副大参廉宪左右辖垂十年,莅其地,与公之先世结分独深。”就是说,康庄的祖父与宋琬的祖上交情很深。对于宋文则称:“其为古文辞,理柝秋毫,务丰奇伟之辞,惊态横生;而不离乎古法”,“古文之传绝久矣,赖公彰之”。程康庄有诗《宋荔裳观察吴门举子索题四首》,其一曰:

新诗应万卷,当任后昆传。宗武终能赋,于陵嗣必贤。

宗武终能赋,于陵嗣必贤。

思从飘渺下,气与岛门旋。待入丹崖去,清江两岸悬。

待入丹崖去,清江两岸悬。

称赞宋琬为一代诗豪。宋琬对于程文亦多有褒奖。他称程文“古色斑然,有鼎彝之气”,“纯似荆公”,“言约而理该”,“胚胎秦汉,直可俯视韩柳”,“援引根据,有典有则”,“绝似班孟坚汉书赞”,可见,程文在当时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宋琬离开吴门时,程康庄曾赠送诗云:

消夏湾前渐落晖,青城脍鲤未言归。何时对酌穹隆下,青翰舟中白板扉。

何时对酌穹隆下,青翰舟中白板扉。

在程康庄的诗友中,还有一人是必须提到的,这就是陈维崧。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杰出诗人。他小程康庄12岁。合肥龚鼎孽在康熙五年(1666)十月写的《自课堂集叙》中说:“陈子其年,天下才也。昆仑独于风尘磳磴时,以国士待之。此岂今人所易得。”程康庄不仅诗文好,人品亦极高,“干局英达,意气磊落”。陈其年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54岁时,应博学鸿词科,才任了个闲职——翰林院检讨。程康庄在镇江时,他正处于风尘磳磴之时。程康庄爱文惜才,以国士待之,彼此交往甚密,可谓莫逆。程康庄的《自课堂集》中,从文到诗到词,陈其年评语最多,且推崇备至。翻检陈其年《湖海楼词集》,赠唱于程康庄的词作,有五六首之多,即可见到他们之间的深交之况。

与他交往过从的,还有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梅村。明清之际杰出诗人。在康熙四年(1665)上巳前五日,他57岁时写道:“昆仑别去已三十余载。”由此上推30余年,约是明崇祯四年(1631)左右。1631年,吴伟业会试第一名,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而程康庄在1633年曾在京师。那时他们就认识了。吴伟业于康熙四年上巳前五日在《自课堂集序》中写道:

程公镇江通守也。南徐幕府重开,军国异容,主客狎进。程公一儒者,左支右掣,日不遐给,顾以其间为诗古文词,与贻上邮筒唱酬于烟江相望之内。尝登焦山,披草摉瘗鹤铭遗迹,为冲波撼击,缺失不完。别购善本,磨悬崖而刻之。拉贻上同游,相视叫绝,凭高吊古,各赋一章记其事,江干之人艳称之。

他们先后游历了南京、苏州、北京等地,并留下了不少诗文。

此期间,程康庄还多有游历。他在《水草庵乞油疏》中说:“丙午冬,余过秣陵(今南京)。”在《吴吟序》中说:“余倅润州七载,岁一至平江(今苏州)。旋不踰时,只取晨凫之隐,不复浮游曼衍,以旷瞻为娱,丁未之岁,余四至平江,更历寒暑,至累月踰时,犹不得归。”在《唐诗韵汇序》中说:“余辛亥在燕”。在《刘昆麓诗序》中说:“辛亥余补官来燕山。”

他在镇江时,有两件事很值得一提。第一件是重刻“天下第一江山”碑。

《三国演义》在“甘露寺招亲”这段故事中写道:“孙权送(刘备)出寺前,二人并立,观江山之景,玄德曰:‘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至今甘露寺碑上云‘天下第一江山’。”据记载,这六个字最初是南朝梁武帝写的,到了南宋,著名书法家吴琚把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后又不幸毁损。现在见到的这方石刻系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程康庄请宋射陵临摹吴琚手迹,并捐资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的。程康庄还写了《天下第一江山记》:

康熙四载于暮之春,同张君南溟、程君苍孚、袁君重其诣甘露寺山门,门当山南峻岨处。梁天监中,武帝尝幸此,赐二铁镬,中储水以饮僧众。镬受水广产碧芙蓉。苏文忠诗:“坡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是也。又御书‘天下第一江山’六字。久之,字漫灭破耗矣。镬亦仅存焉。今门榜六字,乃宋淮东路总管延陵吴琚所书。琚寡嗜欲,唯日临池学书,纵体盼蠁,绰有余态。董文敏称六字为江南第一名榜。虽克所愿,而风掣雨蚀,木书有暗。余俾人犂置其下,就如松铅,意戢势珍,复见旧时之所贵,仍揭之楣。时宋君射陵寓润,工书法,遂乘原字双钩,惊鸾之美,视昔有加。余捐赀勒石。去高安埤路相逮与游人往来会。

另一件事是补刻《瘗鹤铭》。程康庄的书法亦很好。在焦山碑林中,现在也珍存有程康庄的诗碑。观其拓片,行书颇有颜柳风骨。程康庄喜好搜求古人碑帖。尤其是他补刻《瘗鹤铭》一事,极尽苦心孤诣,在当时儒士中传为美谈。焦山《瘗鹤铭》极其珍贵,被历代书家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神仙之迹”。但到了程康庄那时,这一著名石刻已经毁没于江水中,“非穷冬水落,绝望不能至其地”。而且,铭石崩裂于潮汐,字迹毁损惨重。程康庄为挽救至宝而苦求拓本,然后依据初拓全本作了补刻,放置在海云堂两庑中,并写了《瘗鹤铭跋》一文记述其事,断定《瘗鹤铭》的作者为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字通明,谥贞白。跋文说,“或曰为陶贞白”,“考贞白昔慕灵迹,颇以名心为累”,“今观其字,清劲有法,孤云新月,当在虞褚诸公之上,其为贞白益信矣”,“铭石崩于潮汐,其拓本唐宋之时尚全。即欧公仅得60余字。后此者能观其形势哉。予倅南徐,寻近代残本亦不可得。辛丑计逋客出玉烟堂帖相示,乃见此铭。从初拓全本仿而刻之,而神情近似。余因叹鹤铭之在今日,名存实亡”,“因损禄秩镌石,与后世共宝之”。还有一段附记说:《瘗鹤铭》“原铭怪石峻鲁,大于半间屋,其阳砥平,四方如席,字累累成行,纵横正等”。康庄自己出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补刻,则以十三块石,横亘五丈多的规模,置于海云堂中供众人观赏。钱谦益对《瘗鹤铭跋》一文评道:“焦山虽奇,瘗鹤铭字苍古有法,尤山中之第一奇观。昆仑补刻海云堂内,既不没古人之用心,而山灵实籍以生色矣!行文有断有击,有源有流,自是作家之文。”陈维崧也对《瘗鹤铭跋》一文评赞道:“事奇文更奇,先生为润州,王阮亭先生为扬州,两先生皆搜剔古人残碑断碣,风流文采,掩映一时,传之千古,当深人流想矣!”

程康庄在镇江任上8年,即调安徽安庆府同知。他在《江上草序》中说,“润州当江南山水之胜,余来八年”,“余将守土皖城。”

第三时期:安徽安庆府同知时期(1667—1671)

程康庄于康熙六年丁未(1667)由镇江调任安徽安庆府同知。他在《郡斋杂咏序》中说:“丁未之岁,余量移皖城,十一月朔三日将晡,抵江口”,“距五里,惊飚蹶动,冲波竣急,飒然而至”,“越日渡江,官署尚未起,闻予至,始有徙去者,盖予之至,以四日而涖治,即以五日然后而视之。庳屋无棂,橑蒿藜复压虺蜴之所家。日光活活穿隙而入,予乃信皖城荒侧也”。在《徐电发集序》中也写道:“今莅皖城,处于狭隘荒侧之区,其地淳卤沙莽,山石渐渐,且墉壑卑陋,巷无居人。”可见他到安庆时,当地十分荒芜,人烟稀少。他在安庆的活动,记载不多。其时,常有文人同伴到访。如“康熙己酉八月方伯黄石法公自建业来皖城”(程康庄《代重刻贞观政要题辞》)。

同类推荐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灵异夜馆

    灵异夜馆

    “住过那家宾馆的人都要死!谁也躲不过!”这个恐怖的传言源自高校区附近的一片废弃荒地,它与四周高楼林立的景象格格不入,诡异的是每到晚上荒地就会赫然耸立起一座宾馆,而更加离奇的是凡是住过这家宾馆的人都意外身亡……四个大学生因为朋友的死共同踏上了这条探秘之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肥婆主母

    肥婆主母

    如果,只是要我穿越到古代,体验古代人的生活,那么我能接受。可是,为什么偏偏要穿越到她的身上?!这分明就是一个肉圆子嘛!圆滚滚的,满身的肥肉,这还算是一个女人么?这分明就是一头肥猪!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我勉强也能接受。可是,为什么她不仅是一个肥婆,而且还是一个已婚妇女?!好吧,如果仅仅是要让我做一个已婚的肥婆。我也能接受。最最天雷的是,为什么还要附赠她这样一堆极品家人?!一个没有半点感情的老公,一对尖酸刻薄的公婆,两个虎视眈眈的小妾!这日子该怎么过啊?!什么?穿越不回去了?那么好吧,我只能接受了。可是,如果要让我继续这样生活下去,那么——我办不到!改造自己——哼,总有一天,我会让自己变成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肥婆!并且要迷倒一堆美男!改造公婆——哼,在我的屋檐下,你们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学会什么叫收敛!改造小妾——哼,你们人呢统统给我在地上跪好,没我命令不许起来!改造老公——哼,没我命令你敢上床?给我滚下去!不然直接休了你…
  • 凰尊

    凰尊

    【凰尊第一部】她,与挚爱陨落在末世,自己却重生于异世。曾经,她是末世至强者,现在,却是一只娇弱的兔妖。即使如此,又如何?她必逆仙破苍穹,踏遍千洲万河,只为寻觅尔踪,与之相见!
  • 教养的教养

    教养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养的教养》共8个章节,分别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通过规范自己和指导孩子来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书中的案例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及早认识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

    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

    荟萃古今中外的经典智慧故事:点石成金的奇思妙想,奇峰迭起的经商创意,创建生活的思路方法,品评爱情的促膝长谈……一个个故事就是一脉脉智慧的清泉,它们可以开阔你的眼界,启迪你的心智,发掘你的潜力,使你在生活中更加如鱼得水,更加成功幸福。
  • 封灵师传奇:宿舍有鬼2恶灵游戏

    封灵师传奇:宿舍有鬼2恶灵游戏

    305寝室的恐怖传闻,恶魔契约的交易,消失的日记,受害者身边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奇怪的借读生……灵异事件不断折磨着高三毕业生李馨,昔日好友逐渐变得陌生,隐藏的凶手步步逼近。仇恨、嫉妒、阴谋,离奇事件反复上演,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恶魔?眼看事实真相就要揭露,所有的猜测和推理全被推翻,怀疑对象一个个莫名死亡,她又该如何自保?
  • 芙蓉王

    芙蓉王

    穿越后的芙蓉王的最大愿望是——早朝迟到早退,俸禄照领。打仗畏首畏尾,俸禄照领。干活雇佣枪手,俸禄照领。总之,俸禄乃安身立命之本,谁夺揍谁!奈何,愿望总是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