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2600000004

第4章 求真与讲究方法

中国史学一直有强调实录的“求真”精神,也就是强调实事求是和无征不信,五四以来的求真则始于对学术独立的追求,和对学术研究自身的尊重。梁启超说学者应该“为学问而学问”,学问的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他以“求真”、“求博”、“求通”为标准来衡量治学,其中又以“求真”为首位,那么,何以求真?五四时期,因蒙受西方之影响,形成了输入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的热潮,以及史学科学化的要求,将“科学方法”与中国传统的考证学相联系,是当时学术界结合中西的主要呼声和趋势。

对科学方法的宣传和提倡,以梁园东先生的老师胡适最著名,影响也最大。胡适一生不断地宣传倡导“科学方法”。他自述说:“我治中国思想与中国历史的各种著作,都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大转的。‘方法’实在主宰了我四十多年来所有的著述。”胡适借古人“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的诗句,强调“科学方法”就是金针,是打开治学门径的钥匙。他多次提到这样的观点:“我的唯一的目的是要提倡一种新的思想方法,要提倡一种注重事实,服从验证的思想方法。”与此同时,五四时期还有许多史家也都在不断强调科学方法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对中国史学影响最大的古史辨派担纲人顾颉刚也说:“我们研究的主旨在于用了科学方法取驾驭中国历史的材料。”所以,有学者说:“五四时期的史学,对中国现代史学最具有意义的,应是提出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在传统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五四时期这般对方法与方法论如此兴致盎然。”

正是在时代学术潮流的裹挟下,梁园东先生对史学方法的探讨和应用也是“兴致盎然”。而他的“兴致盎然”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接受和采纳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北大哲学系毕业的梁园东先生来讲,其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不仅成为了他研究学术的方法,更成为他人生实践的准则。这种直至今天仍保持着先进性的哲学理论,早在发轫之初就以其不可替代的真理性,在梁园东先生的思维深处根深蒂固了。

在梁园东上世纪30年代的史学论文里,论及史学方法的最重要一篇,当是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连载两期的长文《古史辨的史学方法商榷》。

《古史辨》是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派作为疑古运动的阵地,自1926年第一册出版开始至1941年止,15年间先后出版了七册,发表了学术论文350余篇。参加讨论的学者之多,讨论的涉及面之广,对古史探讨之深,在当时都是空前的,这一兴起于五四时期,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学流派(即古史辨派),所形成的疑古思潮,成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潮。在当时,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潮几乎笼罩了全中国的史学界,在海内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梁园东先生的《古史辨的史学方法商榷》,主要是针对1926年和1930年出版的前两册《古史辨》而言的。梁先生的老师胡适在介绍《古史辨》时说:“这是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此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学问的途径,可以提倡那深彻猛烈的真实的精神。”他甚至还说:“在中国古史学上,崔述是第一次革命,顾颉刚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不须辩护的事实。”尽管如此,梁先生却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时风,大胆诘难,对古史辨派研究历史的方法,对100多万字的顾颉刚《古史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全文分引言、整理古史方法上传统的错误和《古史辨》、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质疑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提出问题,“我们读顾先生这两本书,当然最好只从顾先生所用的研究方法上看,尤其是经顾先生确实声明不注结论的时候,我们更只能从他所用的方法上,以看他的研究”。然而,“我把《古史辨》打开一篇一篇读下去,不料无论怎样也找不出顾先生的办法来”,“读古史辨的人,最易注意到也最易把捉住的,首先是‘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样一个奇妙观念!这个观念的奇妙,是把那本稀烂的账簿(指上古史),一页一页把‘前面的’整理到后面去”,“这是顾先生的发现”,“顾先生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而且敢确实断定这本账簿完全是假造的呢?原来顾先生是把汉学家的法宝,应用到这本账簿上来了”。

第二部分“整理古史方法上传统的错误和《古史辨》”则对“汉学家的法宝”,即汉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进行整理,即批判。他举出司马迁和崔东璧(清代历史学家,其著作《考信录》对后世史学影响很大)两人研究历史的方法,梁先生以为所谓司马迁整理古史的方法,按他自己来讲是:“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就是“以雅驯做标准,其言雅者始著录,否则不取”。这其实是“‘没方法’,于没方法中才不得不‘找办法’,去‘请教古人’!这古人即是荐绅先生,是儒者,是孔子孟子的书”,而这“即成了中国历史家、哲学家到没办法时,想办法的唯一法门”。

而写《考信录》的崔东壁虽然“仍是走的司马迁原来的法门”,“却更比司马迁坏多了”。司马迁选用史料时的这条错误的标准,即“雅驯”,而“雅驯”之言,就是“荐绅先生”或“儒者”所说,这样就把许多儒者不说的重要资料都排斥了。崔东壁更进一步,连一般儒者的“雅驯”之言也不行,而只信几部经典,即使是“传”,也只作参考。所以,“从方法上看,崔述(崔东壁名述)更比司马迁坏多了”,因为司马迁是“经验判别不来时”才这样做,而崔述则认为“真正儒者之言,就是信史”,“明明在经验上可判别来百家言也有可信的事实时,他也绝不敢采取”。崔东壁的“脑中自然也有雅驯的观念(如他也不采取百家言),但他并不是以儒者之言来判定雅驯”,崔东壁是“太信了儒家一点”,他认为“可靠的古经就是可靠的古史”,以至于他所编出来的上古史只是一部“儒家观的上古史”。虽然“其结果,亦不失为是一部可信的纯粹古代儒者一家之言的上古史”,但他在方法上仍然产生了“恶影响”,“他不应该假定:可靠的‘古经’就是可靠的‘古史’,这样就把‘古经’和‘古史’混淆起来,使后来研究历史的人,稍不留心就会走上一条更大的歧途”。

梁园东先生以为,顾颉刚虽然批评崔述的尊经卫道、太信儒者,但顾颉刚走的还是清儒崔东壁的老路。顾颉刚先生的研究方法,“完全和司马迁、崔东壁‘殊途而同归’,司马迁和崔东壁是‘相信’了真的和好的‘古书’上,自会告给他们可信的古史,他们遂根据‘儒者之言’,编出认为可信的上古史;现在顾先生也是‘相信’了真的‘古书’上,自会告给他一种可信的东西,不过现在告诉出来的这个‘可信的东西’,和司马迁、崔东壁的改了样,是一个‘不可靠’,于是顾先生也根据上编出他的不可靠的‘伪古史’。表面上看起来是改了样,但毫无疑惑的是那些古代史料并未被整理,却是真的:司马迁和崔东壁从‘古书’上取了‘可信’的方面,顾先生是从‘古书’上取了‘不可信’的方面!其没有自己的方法完全相信古书的态度,司马迁、崔东壁和顾先生正是一脉传来的家法”。

所以,顾氏的“辨伪”和崔氏的“考信”,竟“殊途同归”,走的是同一条路,不过顾氏比崔氏放宽了一点。也就是说,崔氏以“真古经”为研究古史的起点,而顾颉刚则以“真古书”为研究古史的起点。

第三部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质疑”首先引用了胡适先生介绍的《古史辨》的“基本方法”,即“凡是一件史事,应当看最先是怎样的,以后逐步逐步的变迁是怎样的”。而顾先生据此方法研究古史中发现的“三件事实”,即“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愈长”,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这上既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梁园东先生认为,虽然胡适先生所言“正是顾先生研究古史数年成功出两册《古史辨》的原因”,但也是“顾先生从此再不能整理古史下去的原因”。

因为,“顾先生究竟是整理‘古书’,不是整理‘古史’”,顾先生注意了史事的‘变迁’,因史事的有变迁而认为‘不可靠’,因其‘不可靠’而更认定必出于“伪造这也是一个一误再误不可救药的错误”,“要如顾先生的看法,还是不要说变迁的好,只是传说有炫染,有增添的成分”,“古史固然多传说,但对于人类必有经历的传说,那能和受时代反映出来的歌谣故事等量齐观”。

“顾君‘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种观念,既不是用正确的方法发现,也没有证明的确当理由,在我看完全是一种‘臆测’,是一种‘捉摸’!以好学深思的顾君,所以竟弄成这样,或是为‘疑古’的成见所蔽,或是‘歌谣史观’的结果”。

他认为《古史辨》在史学研究方法上完全是错误的,是沿袭了司马迁和崔述整理上古史的方法,“走上了他们的错路,而且自己更把这个错路扩大,简直走到一条绝路上去”。

梁先生指出“依赖古书的真伪”,“来判古史的真伪”,根本不是史学方法。顾氏本以为“真古书”所记,一定是“真古史”,哪知研究的结果,却发现“真古书”十分凌乱,全“不可靠”,于是从崔述的“考信”变成了他的“辨伪”。结论是,古史全是孔丘以下的一类人伪造的“伪史”。而伪造古史的过程,则是“层累地造成的”。至此,顾颉刚等人全盘否定了古史的记载。在他们的“考证”下,不但尧舜以前所有的传说全被抹杀,连“禹”也成了“一条虫”!鲁迅在小说《理水》中讽刺的“鸟头先生”,正是对此而发。这与现今史学界比较客观的说法,不谋而合,“把中华民族号称五千年文明的早期历史一笔勾销,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另每个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民族情感问题,对史学界来说,它还是一个治史态度和方法论的问题。疑古一派的辨伪,其最根本的缺陷就在于以古书论古书,不能跳出在书本上做学问的框框”。在30年代初期,“疑古派”风靡一时,连章太炎的大弟子之一的钱玄同,文章署名竟用“疑古”二字代替了钱姓,而署名为“疑古玄同”。梁园东却能抓住“疑古派”错误的要害,而予以有力的批评。实在说明了他的远见卓识。

梁园东既反对只在古书里打滚的史学方法,也反对以所谓“辨伪”的方式否定古书的态度。他对所谓的“伪书”之所以被认为“伪”,作了精辟的分析,从而肯定了古书和考古学相辅相成的关系。(见《伪书讼冤导言》)他在否定他的老师胡适大力推荐的崔东壁的《考信录》的同时,另举出清代俞正燮的《癸巳存稿》和《癸巳类稿》,认为俞的史学方法“更正确”,“俞正燮实是一个极有特殊眼光而又极精严的历史学者”,“他是真能不以古况今或以今释古的”,认为俞正燮具有更正确的历史家的态度。

这种态度实在是中国历史家中所极少见的。中国的历史家向来都是引古以况今的,不唯那些极端推崇古代,以为古代文物制度已经怎样完备,远非后世所能比拟的人;如今连以古况今,即怀疑古书,以古书所载都是伪造的人,亦多半犯了这种毛病。正因为疑古的人把古书上所载的事项,也看成和后世的那些事情一样,而同时又设想古代绝不会有,遂不免说那些书都是伪的……信古、疑古之分其实都是犯了俞正燮所谓“不达”的毛病。(见《俞正燮的史学》)。这种见解确比胡适高出一筹。梁园东之所以能有如此的真知灼见,则是因为他初步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了社会发展史的观点,因而目光如炬。

在《处理中国上古时代史料的方法问题》一文中,在对“史记以来儒家观点下研究古史的方法”、“用考证法辨别古书真伪作为研究古史研究方法的错误”及“以考古学方法研究上古史之限度”分别进行分析之后,梁先生主张“以社会发展史的观点处理上古时代史料”。他以为“儒家的整理只是根据儒家片面的传说,并没有什么方法。考证学家要用辨别古书真伪的方法以求得真史料,即据以为信史。殊不知书的真伪,并不等于所载事迹的真伪,纵然是真书,决不能确定就是真史。考证方法并没有解决了古史的问题,也是事实。因为考证方法失败的结果,很多人又倡导考古学,以为掘得的古物自是可靠的,根据古物写出来的古史自然是信史。但又不知古物固然是可靠的,但古史上的问题,决不能全靠古物解决,古代极丰富的神话传说,宜如何整理研究还是问题。即使有了大量的古物,整理古代史料的方法问题,依然是存在的”。所以,“只有用社会发展的观点,才能解决上古史的问题”。他还进一步主张“不唯古代事迹的分析研究,要用社会发展史的观点,即古书及其所载事迹的真伪,神话传说的真象,也必须用这种观点辨别”,比如对“感生帝”一说,对尧舜禅让一事,对古代结绳记事,以及对《越绝书·宝剑篇》关于“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之时以铜为兵,当今之时以铁为兵”的解释,都是“循此途径,谨慎探索”,从而“发现上古时代真象”。

同类推荐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热门推荐
  • 拿手热菜

    拿手热菜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末世超级保姆

    末世超级保姆

    莫栗穿到死亡率略高的末日漫画里,还成了男配的炮灰姐姐。看着自家超级可爱的弟弟,莫栗决定要让他们远离玛丽苏女主。咦?那几位小正太都挺可爱的嘛,全部拐过来做弟弟,一个都不留给女主荼毒。弟弟越拐越多,形势好像有些不对……等一下!大姐大可不是你们的保姆啊喂!(T▽T)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婚姻之阵地失守

    婚姻之阵地失守

    对话一:苏律己笑着看严以沫,说道:“我已经听介绍人说了一些关于严小姐的事情,我想问下,严小姐怎么看当兵的人啊,”严以沫都没有想直接说:“最可爱的人啊,歌词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春回大雁归,”严以沫看到苏律己对自己这么笑,觉得真是春回大雁归啊,万物复苏啊,苏律己听完以后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话二:接了苏律己又问:“如果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你也知道当兵的人经常不在家,你能忍受寂寞么,”严以沫也没有想,话直接从嘴里蹦出来:“你们都为人民牺牲了这么多,人民也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不是应该的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么,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和谐,”说完话,严以沫心里暗暗为自己说了一声耶,反正自己也不能嫁给你,话当然都得挑好的说了。苏律己听到这个答案,拿着水的手僵了一下,就恢复到自然。对话三:苏律己又笑了笑说:“那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怎么看待房事,”我们缺根神经的严以沫说:“现代这个社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苏律己正在喝水,听到这样的回答,差点没有呛到,低下头时嘴角又抽搐了一下,心想:大姐你可真能想啊,此房事比房市啊,当然严以沫都没有看到。
  •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需要训练;写得一手好字,需要训练: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需要训练;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运动员,需要训练……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同样需要训练。经过训练让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是每个杰出青少年制胜的关键! 本书为你提供了34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冀能对你有所帮助!
  • 大侠,别怕

    大侠,别怕

    抢个大侠做压寨夫人是宝宝的毕生追求,江湖生活是她的向往。因为儿时的约定,盛宝华初入江湖寻找大侠慕容云天。生着一副天真单纯样貌的宝宝其实是个腹黑的小狐狸,闯江湖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江湖险恶并不是说说而已的,宝宝其实只想拐个大侠回飞天寨成亲,但是却卷入了一场血雨腥风中,不仅丢了大侠,还差点把自己的小命也搭了进去。是天然呆少女,还是诡计多端的小狐狸?是冷峻正义的大侠,还是阴险腹黑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