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9600000011

第11章 让孩子学会“做人”——品德教育的心理学(5)

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本节笔记:

为了感恩,请向父母送上一句“谢谢”、一张贺卡、一封信、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份礼物……

试一试:

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11节)学会自我约束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讲到威特6岁时,父亲带他去附近村子的牧师家去做客,并在他家住了几天。第二天吃早餐时,威特弄撒了一点牛奶。按威特家的规矩,撒了食物是要受罚的,只能吃面包和盐。威特很爱喝牛奶,加上牧师全家都非常喜欢他,给他的牛奶是经过特意调制的,此外还有上好的点心。威特的脸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没有喝牛奶。

父亲假装没看见,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沉不住气了,再三要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肯喝。牧师家的人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喝,就一再劝说,威特终于说:“我洒了牛奶,就不能喝了。”牧师家的人都说:“没关系,喝吧,一点关系也没有。”父亲只顾吃自己的点心,仍然假装没看见。威特还是不喝,于是,牧师全家推测,威特一定因为怕父亲责备才不敢喝,就向威特的父亲发起了进攻。

这时,威特的父亲让威特出去一下,然后向牧师全家说明了原因。他们听了都说;“一个才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小过错就不能吃他喜欢吃的东西,你的教育也太苛刻了吧。”威特的父亲解释说:“不,威特并不是因为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从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可牧师一家还是不相信,威特的父亲只好说:“既然这样,那么我离开餐厅,你们把威特叫来,再劝他喝,他肯定还是不会喝。”说完就离开了。

他们把威特叫进去,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作用。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出新点心对威特说:“吃吧,你爸爸不会知道的。”但威特还是不吃,并一再说:“就算爸爸看不见,我也不能撒谎。”他们又说:“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去散步,你不吃东西,半路上要挨饿的。”威特回答说:“没关系。”牧师一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威特的父亲叫进去,儿子激动地流着泪如实地向父亲报告了情况。父亲听完后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我们马上要出去散步,你把牛奶和点心吃了,不要辜负了大家的心意,过一会儿我们好出发。”儿子听父亲这么说,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

一个6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自制力,牧师全家感到十分不解。

读了这个故事,不知你有何感想,大家可能和牧师家的人一样,也认为老威特的教育太严格了。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教育确实很严格。通常,严格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但他的教育却没有。这是因为他的教育方法合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只要从小抓起,孩子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的痛苦。孩子之所以害怕严格的教育,是因为刚开始时的教育方法不当。教育孩子,就像砌砖头一样,一定要打好基础,老威特正是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按这样的教育思路,老威特从一开始,就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家规始终如一。要知道有时允许孩子这样做,有时又不允许,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正如席勒所说,我们不会对未曾得到的东西感到不满足。不允许做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了。老威特根据这个道理,从威特1岁时起,就严格要求,从未考虑过什么“孩子太小可以放宽一些,长大后再严格一些”。

然而,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高兴时对孩子不管不问,不高兴时又格外严厉,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规矩,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紧张和混乱,从而人为地制造教育孩子的障碍。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父母自己思想混乱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另外,父母双方的意见要一致,父母在家庭中的传统形象是所谓的严父慈母,如果这是指父母意见不同或者宽严不一的话,那么这种家庭教育只能以失败告终。

父母怎样才能在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影响发展孩子独立性和主动性而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对自己严格要求呢?

列宁的父母从来不体罚孩子,但也使用过某种处罚。例如有哪个孩子过分淘气做了不允许做的事情,那就把他带到父亲的书房里,让他坐在一张大皮圈椅上(孩子们都把这张椅子叫做黑椅子),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也训诫犯有过错的孩子。这种训诫,既是一种严厉的处罚,同时又是一种唤醒良知的教育。不过,处罚只占次要的地位。对小孩子最通常的方法是诱导。母亲常常把淘气得厉害的孩子领到餐厅去,坐下来弹钢琴和他们一起唱歌或做游戏,然后说说为什么不能这样淘气。

支点招:

培养孩子自觉遵守纪律的主要方法,是提出严格的始终如一的坚持不懈的要求。不管孩子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会教孩子的父母从不大声呵斥、指责甚至辱骂;也不管孩子的任性使他们感到如何气愤,他们总是善于克制自己,找到合理的办法说服孩子并坚持自己的要求,毫不妥协。

周密地安排好家庭生活有助于进行纪律教育。孩子除上学外,在家中,绝对准确地规定好起床、吃饭、睡觉、做作业、玩耍、劳动的时间,从小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一年一年地下去,这种习惯就会逐步成为一种自然的行动准则。

不仅是禁止做什么,而且要允许做什么,这对遵守纪律也是有意义的。孩子们的自由是很多的。有时孩子们在家里玩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猫捉老鼠,弄得凳子哗啦响,大喊大叫,哈哈大笑,整个屋子闹哄哄。如果这时家里没有人工作、学习或者休息,就没有必要制止。因为这是有益于孩子身心发育的运动,也是一种娱乐和消遣。

本节笔记: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父母自己思想混乱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另外,父母双方的意见要一致,父母在家庭中的传统形象是所谓的严父慈母,如果这是指父母意见不同或者宽严不一的话,那么这种家庭教育只能以失败告终。

试一试:

家长在家里可以规定三条不可更改的规则。第一条:凡是不该做的事,就是不能做,决无让步可言。第二条:应当使孩子们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不可以做的道理。第三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同样遵守规定的制度。

(第12节)家有环保小公民

德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记事本封面一片绿翠,上面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的风景一样。

事事注重务实的德国人,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同样务实。德国的教室很大,右前方有洗手池和杂物橱,还有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丢弃金属、废纸、塑料和食物。分类丢弃垃圾的习惯孩子们早在幼儿园就已养成。孩子们喝茶进餐用的杯碗都是玻璃、金属或瓷器的,没有塑料和纸,所以都可以重复使用。

在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学着种树、种花甚至种庄稼,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大自然的恩赐。学生还参加太阳能玩具制作大赛、健康早餐会等活动。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的希夫海德—科林生态保护区,有专门为孩子们建立的小农场,柏林的孩子们有时也会到这里来住上一周,学习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知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习惯。”保护环境就是要从“小”养成一些好习惯。其实,环保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只要能坚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够收到实效。

我们做了哪些危害环境的行为呢?

实例一:为了方便,小贝贝一出生到三岁,使用了数不清的纸尿片。

实例二:妈妈是职业妇女,回到家为了减少家务的工作量,家里大量使用一次即丢的免洗餐具,客人来也都使用。

实例三:因为抽取式卫生纸的方便性,取代了手帕、抹布的功能,小洁家几乎做什么都用了卫生纸,擦手、擦汗、擦桌子等,真是卫生纸的“最佳消费者”。

看了上述三个很平常的生活实例,好像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不知不觉中都已经是过着这般方便、有效率的日子了,不是吗?

人类文明进步的目标之一:方便、省时、省力,已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可惜的是,后遗症却是后代子孙为我们的方便付出惨痛的代价!为了全体人类的生活品质,环保教育已经是今日不做,明日会后悔的重要大事。

支点招:

环保工作,就从日常生活做起。

小琦今年三岁,妈妈是一个注重生活环保的好妈妈,怎么说呢?小琦和妈妈上班、上学都是自己带水壶和环保餐具,晚上一家人下班、放学回到家中,小琦和妈妈一起清洗餐具、水壶,妈妈常常和家人一起动手制作第二天的餐点、饮料。小琦家自制的饮料有酸梅汤、冬瓜茶、菊花茶、红枣茶、桂圆茶等,这些好喝的健康饮料都是妈妈的杰作!

小孩的饮食习惯多是大人养成的,市面上流行的碳酸饮料,速食店里的炸鸡、炸薯条,高热量的汉堡、甜食、巧克力、糖果等食品(儿童食品),迎合孩子口味,大人又常以方便或小孩喜爱为理由,提供这类食品(儿童食品)给孩子,这么输掉孩子的健康,可不划算!速食、小吃都提供现代人吃的方便,但是动手制作健康、环保的食物,带环保餐具,虽然对自己是不太方便,对环境却是大有帮助哟!

带孩子参加生态保护团体的活动。

带领孩子,走入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让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能有机会一览地球的美丽风貌,探知自然的奥妙,领悟生命的意义,得到大自然的启示与灵感;让这片土地继续美丽,充满自然生机,这是我们这一代每个人严肃、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我们的权利。

带领孩子参加资源回收的活动。

环保工作最能达到效果的就是从自身的生活做起,在亲子互动中,教导孩子物尽其用、省吃俭用的美德,期许自己成为环保小尖兵的责任使命,对生命与全人类的生活赋予特别的回收再利用、永续资源的内容和意义。并且推广环保观念,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物尽其用,减少垃圾量,减少物品的制造量。

简单生活的消费观念。

1.平常将居家整理得整齐有序,使家人在生活中可以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东西。家人的起居作息不会受到杂物乱放的干扰,又可减少因为找不到东西而乱买东西的浪费。孩子成长过程中,慢慢养成物品归类的能力,从小养成收拾东西、物归原位的好习惯,自然可以避免找不着东西的情形,不但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物尽其用。

2.孩子的玩具(购买玩具)、用品太多时,家长可以制定“一进一出”的规定,并且尽量参加环保回收的活动,以物易物交换玩具(购买玩具),减少因占有欲望而造成的环保问题。

3.孩子画画、写字纸张的使用,也以正、反两面节俭使用为原则。

4.减少购物时包装的浪费,以自己带购物袋为佳。

5.选择较耐用的、本地出产的产品,避免交通燃料的浪费。

6.多用手帕、抹布,少用会造成滥伐树林的卫生纸。

本节笔记:

保护环境就是要从“小”养成一些好习惯。其实,环保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只要能坚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够收到实效。

试一试:

注重日常养成。环保教育,孩子能接受多少,主要是在于生活中的发现,还需注重平常的养成。从小培养一些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平时父母多做解释和提示,使孩子认识到所做的事情就是环境保护,让他逐步领会,掌握环保知识。

同类推荐
  •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给宝宝最天然的脑黄金。天然的食物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营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基础及大脑发育的保障,选对食物巧手烹调,让宝宝越吃越聪明。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 育儿圣经

    育儿圣经

    作者吉娜·福特认为,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应该让他们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范,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和奶水,也能使新手父母不至于手忙脚乱,特别是妈妈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本《育儿圣经》,基于作者照看超过300名宝宝的经验,为新手父母提供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作息规范建议,告诉你:·怎样迎接宝宝的到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什么时候宝宝应该吃奶,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什么时候应该洗澡和玩耍。宝宝出现睡不好、哭泣、饥饿、疲惫等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妈妈要想重新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宝宝在断奶阶段,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妈妈喂养宝宝时,怎样才能让自己获得休息。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每一位好妈妈的。
热门推荐
  • 奇妙糖果屋

    奇妙糖果屋

    十年前,她是突然出现在垃圾堆上的孤儿,收留并抚养她长大的迦斯五年后离奇失踪。她苦苦寻找等待,却因为误救了一名神秘男子,居然莫名其妙变成了吸血鬼。啊啊啊,为什么所有的倒霉事都被她碰上啊!各种奇异事件纷纷而来,血族帅哥们也分别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为什么她总是出现在事件的中心?她的身上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血族女王白颜夕,堕天使莉莉丝,东方晓,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当平凡的女孩踏进开满暗夜蔷薇的舞会,优雅的血族王子翩翩走来,魅惑的舞曲正要开始。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冥界之花冥冥

    冥界之花冥冥

    什么?我是冥界公主。好吧,原来只是亡国公主,那又怎样,一点也不妨碍我要把你赶出冥界去。花冥冥身怀神秘的巨大能量,无奈却是被封印的死死的。好不容易悟出些门道来,却被告知要走遍六界才能解开身体封印。好好好,我都去。看花冥冥如何从一个微胖的人界懵懂少女成长为绝对强大的绝色冥界女王。读者群426589252(新手柒斗鼓足勇气的处女作,希望各位收藏并多多支持,柒斗在此谢过大家,么么哒。)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我已等你

    我已等你

    结婚两年,沈溥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原来讨厌一个人真的不需要理由。讨厌她的性格爱好,讨厌她的外貌穿着,甚至于她的名字。就比如他的妻子:宋天真。
  • 神秘入梦师

    神秘入梦师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会招惹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传说在H市的某一处,有一家很奇怪的古董店。里面卖的东西明明没有什么名堂,但是店却一直都没有倒闭。这家店名叫“解梦”,而店主也叫解梦。据说要是有缘进入此店,让这位店主帮助解梦,则什么烦恼之事都能解决。而,真正的情况——那个店长陆解梦就是一个为了混口饭吃的黑心老板。这是一个忠犬一不小心攻略了一个拜金店长的故事。
  • 仙蛊殊途

    仙蛊殊途

    元夕曾以为,世上不会有比重生到一具骷髅身上更凄惨的事了……直到后来,她终于获得人身,然后发现比起她玲珑有致的新身体……她男人似乎更青睐啥也干不了的骷髅?!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战胜自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战胜自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然而,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超越别人,因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意志的差异。凡事都要比别人强。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意志,就具备了挑战自我的素质和内驱力,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佼佼者。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一个难题,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在人的一生中想得最多的是战胜别人,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助你步入成功的殿堂!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可以输给别人,不能输给自己。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无人能真正打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