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700000006

第6章

《十八摸》,各地民间小调几乎都有这一节目。唱词或有变化,曲调也各不相同。

山西河曲二人台,在名角演出正式剧目之前,刚刚学戏的小年青往往要演出一些垫场节目。好比大轴戏之前的折子戏。节目有《打樱桃》、《挂红灯》、《倒卷帘》、《打金钱》之类。当然,有时也唱《十八摸》。

《十八摸》,一生一旦对唱,表现少年男女情窦初开调情的内容,基本算不上什么黄段子。比如头一摸是这样的:

(生:)头一摸,摸到了妹妹的头发上;

(旦:)妹妹的头发黑又亮。

(生:)黑格整整像乌云;

(旦:)亮格汪汪缎子样。

(生:)揣一揣,(旦:)不叫你揣;

(生:)摸一摸,(旦:)不叫你摸。

(生:)不叫揣来(旦:)不叫摸,

(生:)哥哥我走呀!

妹妹的羞涩推拒,哥哥的纠缠要挟,少年情趣十足。

15、“二驴”剧团

二人台发祥繁盛地山西河曲,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年代,全县只剩了一个财政拨款的剧团。一年演不了几场戏,演员几乎开不出工资。

后来政策渐渐放松,允许民间组团,自负盈亏。结果,县境里一下子冒出将近二十个剧团班子。庙会集市,包括丰收庆功、祭祖贺寿、婚丧娶嫁,都要请戏班演出。无为而治,使民间文化有了复兴繁荣的可能。

民间艺人樊二牛以家族班底组建的剧团,人称二牛剧团。只要老百姓喜欢,没有什么人来粗暴干预,传统剧目《兄弟挂嫂嫂》、《叫大娘》,什么都演。人们要是哄起来,要樊二牛和他儿媳来《公公烧媳妇》,二牛拒绝不过,有时抹下脸来也演。

有些嘴损的就说,还不如叫成“二驴剧团”哩!

我采访过樊二牛。知道剧团管理严格,即便是民间艺人,艺人有艺人的道德规矩。

16、小女婿

建国初期,有一出新戏《小女婿》,反对包办婚姻,相当着名。

七八岁的小男孩,娶十八九的大姑娘做老婆,旧社会非常普遍。一来家里找了一个劳动力,二来最巴望那女子早早怀孕生孩子。

当公公的如果当初也是小女婿,那么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与儿媳妇其实最是年貌相当。公公烧媳妇,可想而知有着极大的可能。

17、风情

“自古长安多丽人”,与长安曾是开放的国际大都会有关。

如今的西安,女性美的指数有多高,可以商榷。

而封闭的晋南,女孩子们实在不敢恭维。愚以为,除了封闭圈子里的近亲结婚,造成人种退化;还有礼教的约束压抑,也相当地不利于女性增加风情、风韵、风姿、风采。

“风”,古代民歌的别称。

凡是民歌之乡,礼教既已疏阔,人性得以张扬。

清初李渔周游天下,认为边塞之地山西大同女性最为风致。

而如今民歌之乡河曲的女孩子,名扬三晋。

有人说,那是河曲有水。黄河水滋润了姑娘们。晋南永济、河津,不也靠拢黄河吗?

莫如说,是野性的民歌、疏阔的民风滋润了姑娘们。

18、大同煤、口泉炭

在山西,有一句地方民谚,说是“大同煤,口泉炭,浑源州的女人不用看”。

在陕北,也有类似民谚。什么地方煤什么地方炭,米脂婆姨绥德汉。

即便在我们老家盂县,也有本县民谚说:青城煤,兰掌炭,寨上的闺女不用看。

那儿的姑娘,提亲保媒用不着相看,随便抓一个出来,都漂亮。

19、去过大同浑源州

山西浑源,境内有北岳恒山,风光秀丽。历史上的北魏王朝在大同平城建都,曾于浑源修筑行宫。民间传说,有宫嫔流落此地,宫禁中的化妆秘方传入民间,包括遗传因素,美艳了一方妇女。

而外长城在恒山山脉蜿蜒盘旋,历朝在此多有驻军。直到清朝,仍然有绿营兵驻扎。边塞地带,加之大量驻军的雄性需求,一方民风因而疏阔浪漫。女性极为风流多情,最会体贴男人,所以民谚还说:

去过大同浑源州,

个个回家把妻休。

20、白丁香

浑源,地处长城一线。冬季严寒,春日风沙,但妇女们多数肤色白皙,面容姣好。据说与民间化妆秘方有关。配置秘方的原料,有鸡蛋清,还有白丁香。

这儿所谓白丁香,或曰是麻雀粪便。不知确否。

21、赛脚会

野史传言,边镇大同历史上曾有传统的“赛脚会”。

阳春天日,大同满城妇女要在自家门首抛头露面,展示做工精巧、刺绣华美的弓鞋裹脚布。同时,当众展现各自赤裸的金莲小脚,炫耀夸比。红鞋绿裹脚,一时琳琅满目;尖尖玉笋,可街两岸。有身份人家,女子们或者遮一块布帘,只把双脚暴露街市;一般居民,女人们搔首弄姿、丢眉使眼,尽显风骚。

金莲小脚,曾经是中国男人的至爱,几乎成为中国女人的第二性特征,称为“亵物”,不可公然示人。大同偏生有赛脚会,风气之开放,堪称惊世骇俗。

22、天下女人都一样

老百姓,村里人,寻常议论,说女人美丑不过是供眼目观赏罢了。到黑夜吹灭了灯火,天下女人都一样。

但那只是肤浅的一种思想。为讨不到天姿国色而自我宽慰。

除了美丑艳媸,单纯讲做爱,天下女人其实并不一样。

台湾的柏杨先生谈女性美,曾经举出他们老家河南的民谚来说话。他谈到女性的脚的时候,套用民谚说:天下女人都一样,只在脚上比高低。

柏杨称,民谚说的其实不是脚,原话要直接“黄色”得多。

23、重门叠户

山西人私下评价,一般都认为北路女人好。具体好在哪里?据说那里的妇女,天生与众不同,号称是“重门叠户”。究竟怎样,不曾亲试,不宜妄言。

一年,在我省原平县大街上浏览法院布告,有两个卖淫女人被判刑的内容。一个,绰号“大过瘾”;一个,绰号“九门帘”。怀疑九门帘,便是所谓重门叠户了。

24、大过瘾

我们村,历代都有风流女人,所谓破鞋。乃至村里开展运动,没有右派,要拿破鞋来充数。“地富反坏右”,变成“地富反坏破”。

深翻密植,消灭四害,下乡工作员都要发动一场运动。运动的惯常手段,是先拉出阶级敌人来游街示众,以造成恐怖威慑的气氛。地主和破鞋们被迫各自敲打了铁锹头、破脸盆,在那儿自己呼喊:

打倒地主谁谁谁,深翻土地搞密植!

斗臭破鞋某某某,消灭苍蝇和老鼠!

小学教员在一面带头喊口号:

地主不死,运动不止!破鞋不臭,搞倒搞透!

25、胭脂鸭梨

我村还有破鞋绰号叫“胭脂”和“鸭梨”的。

至今,村里流传一首小调,唱的就是鸭梨的故事。

晴着阳婆下大雨,

鸭梨嫁到红崖底。

二喜子赶车赶得快,

差点把鸭梨甩球坏!

比兴咏赋,颇合古格。

26、间架不大入深深

起房盖屋,一般都是间架与入深成比例。但也有特例,因地基四至局限,房子间架不大,入深却比较深。

村里有小个子而特别能吃饭的大肚汉,或者有矮个女人生下巨型婴儿的;人们形容这号看似反常的情况,说是“间架不大入深深”。

青楼妓馆,多娇小女子。干那样营生,什么样人物的什么样武器不见?二战后,美军占领日本,东洋妓女对付白种黑种大汉,事实证明,应付裕如。

27、拉皮条

拉皮条,人人都懂。但原话本是“拉屄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吃哪一行的都有。

28、儿童不宜

以上若干段子,当然儿童不宜。

道学家俨然人面,天下己任;其实并不是只有他们关怀世风,爱护青少年。

古代圣贤早已教导我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而人皆可为尧舜,最粗野不文的老百姓也懂得礼法规矩。什么是儿童不宜,大家天然明白。什么事不该儿童知晓,什么话不该儿童听闻,老百姓有自己的尺度,无须道学家饶舌多嘴。

在乡下,自然负担了儿童学前教育的,多半是奶奶和姥姥们。老太太给孩子们念叨儿歌,让孩子学习说话、熟悉音韵,那儿歌或许朴素鄙俚,却绝对干净,有益无害。

我自幼的经历,可作佐证。

29、古话古

一首儿歌,是教娃娃念叨熟悉音韵的。

古话古,笑话笑,

你骑骡子我坐轿;

轿里坐着个毛娇娇。(用毛茸茸的狗尾巴草编结的小人、小动物,叫做毛娇娇。)

毛娇娇不吃夜草,告给夜瓢;

夜瓢不会舀水,告给小鬼;

小鬼不会把门,告给马棚;

马棚不会作宅子,告给王瞎子;

王瞎子不会算卦,告给镰把;

镰把不会砍柴,告给吾来!

句式重复,利于儿童念叨;其间转换音韵,要孩子学习发音。

30、上圪塄台

一首,是哄孩子睡眠的。

上圪塄台,下圪塄台,

了见婆婆拣茬来。(茬,庄禾的根须。可作燃料。)

镲又响,鼓又响,

十八骡骡驼驮箱。

马骡含着一口水,

喷了小姐的花裤腿。

小姐小姐你不要气,

给你杀个羯牯类。(牯类:山羊。)

谁杀呀?

秃妮子杀了秃腥气,

羊妮子杀了羊腥气。

铺什么?羊皮;

盖什么?簸箕;

枕什么?擀杖;

蹬什么?棒槌。

秃妮子,好睡不好睡?

轱里轱辘正好睡!

节奏铿锵,音韵变换,内容也有趣。

31、红公鸡

一首,描写姑娘出嫁。

红公鸡,上碾盘,

抬掇闺女不上算。

三斤豆腐二斤酒,

打发闺女上轿走。

爹也哭,娘也哭,

丈人丈母你不要哭。

你闺女,到我家,

作准叫她受不了罪。

铺绵毡,盖棉被,

扎花枕头挨我睡,

小脚又蹬那银钱柜!

给儿童说儿歌,说到“小脚”,戛然而止。

32、梅豆花

一首,描写女儿出嫁初到婆家情由。

梅豆豆花,根子里开,

大郎喝酒二郎筛。

三郎端的菜盘来,

四郎骂我是烂奴才。

我也不是驴上马上跌将来,

花花大轿娶将来。

看我的头,杏花油,

看我的脸,粉眉粉眼粉蛋蛋,

看我的脚,红鞋绿裹脚!

孩子们到七八岁,男孩女孩突然不在一起玩耍。女孩子们跳圈踢毽子,念叨《梅豆花》,正是粉眉粉眼,一派烂漫。

33、白草坡

一首《白草坡》,好像是专为男孩子设计的。

白草坡,白草洼,

白草洼里放白马。

溜脱缰绳跑了马,

一跑跑到丈人家。

丈人丈母不在家。

大兄哥推,小舅子拉,

一拉拉到他炕上。

红油桌儿展放下,

乌木筷子四角里撒。

掀起门帘望见她!

看她的头,杏花油;

看她的手,尖尖梢梢挽灯篓;

看她的脚,红鞋绿裹脚。

给小男孩描述他未来的憧憬,是那样姣好的一个女孩子。而且,也是一旦说到金莲小脚,戛然而止。整个意境,健康、美好,音韵漂亮、色彩绚烂。

34、诌经二大爷

到孩子们开始读书上学,老奶奶们的儿歌“与时俱进”,教孩子熟悉成语俗语和四书集句。

《诌经二大爷》,说一个学童放学回家,因为忘了老师让背诵的一句课文,害怕挨手板,吃不下饭去;家里人都不识字,母亲替儿子焦急,连忙请来隔壁的诌经二大爷。二大爷是那种村里的能人,诌经捏戏,一肚皮词语。从哪儿给孩子开始诌呢?二大爷摸摸胡须,便从这里说起:

湖中有水,

水中有鱼。

而他每说一句,孩子都说“不是”。

二大爷也真了得,排山倒海一气诌了下去。

鱼龙变化,

画虎不成;

成者王侯败者贼,

贼王八,

八有佾;

驿内有眷,

圈内有猪;

诸君德,

得不到手;

手中无钱,

钱上的命;

命苦心不苦,

苦心作乐,

乐极生悲;

碑上有字,

字要成文;

文齐武不齐,

齐天大圣,

圣人君子;

子戊马午,

伍余元卜!

诌经二大爷诌到这一句,孩子突然叫到:对了!就是这一句。

原来,先生要孩童背诵的,是《百家姓》里的一句。

35、头一回上你家

宁夏“花儿”有一首《尕妹子的大门上浪三趟》。其曲调被着名的《花儿与少年》作为主旋律。

山西河曲的一首民歌,反映一个后生到相好的女孩子家里,屡次受挫的情景,也很有名。“头一回上你家你不在,你爹他打了我两烟袋”,大家耳熟能详。

但这首民歌也有歌头。对后边的反复咏叹,做了注脚。

歌头是这样的:

人们说我和你,咱们两个好,

阿弥陀佛天爷爷,只有天知道!

36、三月不识“文”字

我记事的时候,村里成年人识字的不多。

队里分红张榜,大家在那儿围观,多数人是瞎狗看星宿。

场上分粮食,粮堆上插了人们的名字标牌,前来担粮食的农汉十有八九会在那里愣神。仿佛卖炭的丢了驴,挺着一个大架、黑虎了脸面,不知和谁过不去。

我的四大伯,是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草台班里当红正生,抗日战争初期就担任了我们村的青抗先队长。抗日政权号召办夜校,要大家识字学文化。上了三个月夜校,上级小区干部来审查。领导特别看重我四伯,着力培养的苗子,点名要他认字。黑板上写了“文化”二字,四伯好比“洋鬼子看戏——傻了眼”。

憋出一头汗,自己在那里念叨:看见面熟熟的,车梯儿似的,就是想不起来!

车梯,是大车停放时候支架车辆的部件。上边一根横木,下面二木交叉,俨然一个象形“文”字。

民间笑话说,一个孩子怎么也记不住一个字,先生只好送他回家。路上看见孩子的父亲,那父亲抬杠道:我儿子怎么一下子能认出我来?他见的次数多嘛!

事实上,读书识字需要一点天赋,或者不能错过最佳开发期。像我四伯,一个“文”字,看见次数够多,足够面熟,偏生认不出,如何解释?

37、人之初

父亲兄弟七位。家穷人口多,爷爷只好确定一项家庭政策:一三五读书,二四六下苦。村里当年只办过冬学,请外村的老秀才来当先生。父亲排行老六,本没有机会念书;一年因为生病,读了一季冬学。

已是民国年代,提倡新学,发放新编民国小学课本。但老秀才还是给孩子们教“三百千”开蒙,压根不睬什么民国课本。老式教书方法,又不讲解,只要孩子们背诵。背不来,打手板。

《三字经》里的“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大家就更加不懂。父亲他们给改编成了“越刮风,越牙疼;好吃屎,担大粪”。

38、见了大娘没说的

熟人见面,没什么说的,没话找话来说,十分尴尬。村里老百姓形容这种情况,有句俗话很生动:见了大娘没说的,“大娘大娘鸡踢呢”!

孩子在冬学念书,大人们尽管不识字,照样要关心子弟们的学习。和我父亲年纪仿佛的铁小,念书最差,他二大爷偏生最爱询问他的读书情况。这天,铁小放学回家,当街撞上了二大爷。二大爷果然关心他的学习,当众就考校开了功课:

铁小,今儿念了句什么书?

铁小哪里记得念过什么书?但又不敢不与二大爷搭腔,乖乖站定,冲二大爷嘻嘻一笑,指指头上道:

二大爷,二大爷,月亮爷爷亮汪汪的在天上哩!

另一版本,说铁小正在喝稀饭,二大爷问起读书,铁小嘿嘿一笑,筷子敲敲碗边说:

二大爷,这稀饭甜甜的,是好喝!

所答非所问,铁小的故事成了我们村一个典故。

39、黑先生

孩子们当天学习一句书,一句都记不住,根本不足为奇。父亲说,还有当场就忘记的。

当时,教书先生请的是镇子上的一名老秀才,人称黑先生。黑先生这天,教学生背诵一句三字经:大小戴,注礼记。大家背诵半天,先生要上厕所,特别警告学生张明谦,说从厕所回来就考他。明谦摇头晃脑连连念叨,不敢稍有松懈。黑先生提着裤子回来,张明谦结果当场背诵成了“一只大,一只小”。

父亲说,黑先生脸都气白了。

黑先生穿一条老棉裤。裤子里生了虱子,怎么办呢?数九天,将裤里子翻出来,整夜晾在院里冻那虱子。结果,黑先生唯一的棉裤给人偷去,在炕上光腚围了一床被子下不了地。

种种行状,我总怀疑黑先生的秀才身份。父亲说是千真万确。国民中心小学的校长,有时来检查教学情况;每当这时,黑先生就让大家将“三百千”古旧书本藏起,装神弄鬼拿出新编教材来授课。人家在时,黑先生也恭恭敬敬;等人家一走,黑先生便鼻子里出声:哼!连我茅厕里遗了的一点学问,也比他强!

国民小学书本,据父亲讲述,有“招手”一词,黑先生的解释是:手背发痒,就去“搔一搔”。盖方言搔读作招,秀才的解释不知岔哪儿去了。

还有“香港是我国的领土”,黑先生竟然念成“香巷”。

“文革”中,山西大剧院演出革命现代戏《海港》,我们老家来人,一律念成“海巷”。黑先生误人子弟,一至于此。

古话说,秀才识字认半边。信矣夫!

40、沙漠之“丹”

同类推荐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友情·无言的温暖

    友情·无言的温暖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或者我们可以从它的一些特质上来说明,比如它是那种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
热门推荐
  • 小心楼下:那些妖孽的爆笑回帖

    小心楼下:那些妖孽的爆笑回帖

    黑色幽默系列,本书精选了网络上最新、最经典的爆笑回帖。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有很多集体娱乐的奇迹,其搞笑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骑鹅旅行记

    骑鹅旅行记

    故事写的是瑞典最南部村庄的一个男孩,他性格孤僻,对读书毫无兴趣,喜欢恶作剧,总是给父母惹麻烦。他被小狐仙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骑着家里的一只雄鹅,与一群大雁一起飞翔。他经历了许多奇险的事物,周游了全国,最后恢复了人形,成了一个温柔、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男孩。
  • 千年约:璎珞坠

    千年约:璎珞坠

    【穿越】【萌】【欢脱】【江湖武林朝廷】【傲娇男二货女】【打滚求收藏!戳我咩!2241520703记得敲门砖!】三个好朋友相继以诡异的方式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这个世界存在着美好而又危机重重的江湖武林,也有电视剧中的书院赶考、朝廷纷争。少女的小小梦想、情窦初开的懵懂爱恋在这里悄悄绽放……江湖人士、青离山庄、玉峰书院……处处都有惊喜,处处危机四伏,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她们的感情又将如何归属?而成长,就在这一天天惊喜又美妙的生活中慢慢绽放出最靓丽的色彩……
  • 侯门毒妃

    侯门毒妃

    夫妻三年,她为他奔波劳累,帮他一步一步登上高位!却只换来一道圣旨,三尺白绫!临死之际,一向温柔善良的妹妹,却身着贵妃服饰,告诉她一切真相!原来母亲竟是他们所害!原来失贞竟是他们所设!就连一次次的流产也是他们所为!叶雪姗满脸不甘!若有来生,必叫你们生不如死!
  •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秦夏夏,怀揣着满腔热血,进入了冷氏。高兴之余,被死党郝丽丽拉去酒吧庆祝的秦夏夏却在这入职的前一天晚上得罪了她的上司冷氏集团的总裁冷陌。自己却还浑然不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出乎了秦夏夏的意料,遭同事冷眼、恶搞;弟弟突然病倒,急需一大笔的医药费,遇到好心人却稀里糊涂被人拉去民政局扯了证;设计作品被上司抄袭,自己竟无故成为抄袭者?一连串的事情让秦夏夏几乎崩溃,无法招架。然而一次次遇险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到底是谁在帮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才脑筋急转弯(超级智商训练营)

    天才脑筋急转弯(超级智商训练营)

    脑筋急转弯一书旨在为小朋友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通过简单的思考、练习与反复应用,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小朋友可以通过本书的不同分类和不同描述,学着自己设计谜题,锻炼大脑的主动思考能力,本书内容丰富简练,又通俗易懂,最适合小朋友买来看看了。
  • 圣道独尊

    圣道独尊

    问天何极,问地何寿,常人言那天意不可逆,大道不可转,若然天未开,地未成,道将何来。一个被兄弟背叛的人意外回到了混沌未开之时,得大道,证混沌,冥冥之数因他的到来而改变。人间有帝王,天界有帝君,自在天中有天尊,鸿蒙之巅,守护万方,圣道自独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