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700000002

第2章 岁时节令(1)

1、最隆重的节日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山西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形式各异,呈现出多层次的瑰丽色彩。但就普遍性讲,全省仍具有明显的农业文化特色。所以,我们为了便于介绍,按照节日的岁时性生活节律分类描述:春节(包括祭灶节、除夕、迎喜节、送穷节、人节、谷神节和石头节)、立春、元宵节、填仓节、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最大的特征。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省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农业文化特色。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初二,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民间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祁县人过春节从腊月初一开始,俗称忙腊月,也称“腊月慌天”。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为过年进行准备活动,每一日都有相应的民俗活动内容。当地谚语云:“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下字;二十五,揩抹打扫寻笤帚;二十六,黑的白的捏下两笸箩;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足;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下坛坛打下酒;三十日,角儿(即饺子)捏下三笸箩。”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山西民间传统的祭灶节,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传说此日灶王爷要上天述职,为了灶王爷能够为自己多说好话,于是每年祭灶时,要供上许多糖瓜,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糖饧粘住,免生是非。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人们还在灶君神像旁贴上对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现在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人们开始扫尘、蒸花馍,写对联、剪窗花和备年货等春节准备活动。

除夕与大年初一是春节活动的高潮,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山西民间有祭祖、发压岁钱、放鞭炮、点旺火和守岁等习俗。

除夕有很多禁忌习俗,这一天该做的事必须做完,不能拖到下一年;还有这一天人们把神请到人间,各种行为要有所收敛,言语则须循规蹈矩;此外,除夕夜的灯是通夜长明,不能熄的。除夕守岁有各种各样的家庭游艺活动,如抹牌儿、打麻将、猜谜、挠奎奎、翻窑窑、十八子儿围老虎、跌坑、钉山、担担圪夹夹,下棋垛摞摞子等,讲究通宵达旦,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在送神祭祖之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挨家挨户串门拜年,山西大部分地区讲究晚辈按辈分给同族的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春节期间,女婿也要来给岳父、岳母拜年,在山西绝大多数地区,女婿拜年的时间是在正月初二,但也有少数地区是在正月初一、初三、初四和初六。在大同一带,女婿在初一到岳父家拜年,在万荣一带,讲究女婿在初三拜年,俗称“走初三”,在汾西一带,还有正月初六回娘家的讲究。

此外,在山西民间,还有自发组织的吹奏乐班,从初一开始挨家上门吹奏,谓之“送财神”。人们为讨吉利,以钱物馈赠,民间称之为“刮街的”,此活动一直延续到初三。

山西民间有“正月天天都是节”的说法,大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有过“破五”、人节和老鼠娶亲节的习俗。此外,山西民间习惯选择春节后的第一个吉日,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前进,外出郊游,称为迎喜节,亦称游喜神。

2、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现在,一些农村仍有打春牛、咬春、迎春的风俗,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现在,一些农村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

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3、红红火火闹元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按民间传统,在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在元宵节期间,人们出门赏月、悬挂自制的各种彩灯、燃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重在欢乐,突出参与的热情,社火活动是平日农村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是偶尔张狂的释放,因此,气氛热烈,具有狂欢的性质,故称之为“闹”。

旺火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山西盛产煤炭,号称煤乡。一为照明,二为取暖,三为兴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晋北的怀仁及周边的县,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旺火被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以图“旺气冲天”。当地人说看旺火要顺三圈逆三圈地围着旺火转,顺三圈是表示事事都能顺,逆三圈是表示在不顺当的情况下也能顺。晋中地区以塔塔火闻名,有泥塔火和绣球塔塔火两种。泥塔火以条砖铺底,以半砖垒砌,留有火眼,下细上粗,火体形如一个带蜂窝眼的高脚酒杯。绣球塔塔火是以方木架做灯,上垒特制的镂空绣球条砖,层层以铅丝加固,火体呈方形。塔塔火讲究以塌为好。俗语有“塔塔火,不塌不算火”的说法,塌了才吉祥。晋东南地区,盛产无烟煤。旺火往往垒砌成老虎、狮子、天龙等兽形,下面留有通风口。兽嘴就是喷火口,点燃后,各种野兽造型口中喷吐火光,十分壮观。

社火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柳林盘子会是流行于我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的盛大民俗文化活动。“盘子”是一种制作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被人们称为“放大的神阁子”。活动时间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廿六,前后长达半月之久,以元宵节为高潮。每当夜幕降临,在“盘子”边搭起煤塔并点燃,祭拜后围着火堆扭秧歌,多时人数可达四五万,场面非常壮观。伴随着“盘子”社火,伞头秧歌、唢呐吹奏、转九曲、天官会、火炉则等一系列活动,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背冰”是我省永济市长旺村在正月十五举办的一种民俗活动。“背冰”俗称“亮膘”,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一个个赤身裸背的“背冰”男子,仅穿一件红色大裤衩,将一块约二寸厚的大冰块贴身背在脊梁背上,是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背冰”这项民俗活动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用长旺村人的话说是“敲一年锣鼓背一次冰,今年肯定好收成”。目前,该活动参与的人数逐渐减少,活动远不如以前壮观。

山西人过灯节,喜欢转“九曲黄河阵”,亦称“九曲黄河灯”,在我省首数雁北地区的平鲁一带最为壮观。三百六十五根灯杆,象征一年365天,按九曲十八弯行进路线以绳相连,每根灯杆顶端放置荷花灯一盏。三百六十一根灯杆,整整齐齐地栽成十九行。每行十九根,间隔距离相等,约为二米。露出地面1.5米,布成一个大方阵。中央竖立一根老杆,高约数丈,老杆上布置焰火。出入口处,另栽三根杆子,各挂一灯,称为门灯。总数合成三百六十五根,象征一年。如果遇到闰年,另加三十根,栽于阵外。按九曲十八弯行进路线以绳相连。吉时一到,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秧歌、社火队伍依序进阵,载歌载舞。从外面观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领风骚,浑然一体。龙灯进阵,排在最后。转至老杆,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银蛇狂舞;全场灯光闪烁,神龙翻滚,群情激昂,欢声雷动,活动达到高峰。各种文艺队伍退阵后,广大群众扶老携幼,鱼贯而入,在阵内穿梭绕行。老年人要虔诚地绕老杆一周,再伸手摸一摸老杆,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农村中财力有限,九曲黄河阵,减少为九九八十一根杆子,转阵者手提自制小灯笼。

“灯”有“丁”意,因此我省的部分地区至今还有娘家给出嫁未满一年的姑娘送灯的习俗,盼望姑娘早为夫家添丁,也有盼子心切的妇女,在元宵节夜晚去“偷”别人家的灯盏,据说可得子。对这些偷灯的妇女,主人家并不追赶,仅仅假装吆喝两声,予以成全。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在太原市最繁华的钟楼街有一家老字号——太原“老鼠窟”的元宵,每每在元宵节前后这里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从选料、浸米、配馅、滚元宵都为手工操作,特点是: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久居太原的人自己吃或者走亲访友,都首选“老鼠窟”元宵品尝。

俗话说:“南庄的架火太谷的灯,清徐的背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我省中部的歌谣,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魅力。每年正月十五各家的男孩女孩都把能上背棍、铁棍视为一种荣耀,认为参加者男好娶、女好嫁,象征着自己的一生幸福。背铁棍具有凌空、高难、精妙的特点,是一种兼具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的独特艺术,被专家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

4、企盼丰收的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或添仓节,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山西境内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如果说“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填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盼望当年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

填仓之日,山西各县居民都要采用担煤、担土、担水等形式,寓意添仓,企盼丰年。民间的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祭祀仓神,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在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的饼,中间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介休老百姓在填仓节这一天,用糕面捏成元宝、包袱、锅、鸡、狗等各种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祁县是家家户户蒸一种包有豆、枣或糖馅的口袋状面食。左权是蒸制一种叫“仓谷连”的面食埋入粮囤内。昔阳县是用黄米面蒸成五谷(谷穗、高粱穗、玉茭、瓜果等)、碾、磨等形状食品,并要蒸一个人形仓官。平遥县是用白面包红糖蒸成口袋状或元宝状的面饼,俗称“布袋袋”。蒸制食品方法不同,目的一致,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满囤,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汾西县添仓节民俗活动保存较为完整,有以家庭个体为单位的民间习俗和以村社为单位的祭祀仪俗。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可分为以晒种子和整理农具为代表的生产习俗、以添水、添炭、捏面灯和撒五谷为代表的生活习俗与禁忌、以供拜祖宗和各路神仙神位为代表的家庭祭祀活动、以庙堂请神、打谷场“安神”、“转九曲”祭神(游地灯)以及“送神”为代表的集体祭祀活动和以地灯秧歌、瓮鼓表演等挨家(串院子)表演和“扎场”表演为代表的娱神娱人的民间各种文艺活动。

5、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俗称“青龙节”,是万物复苏的日子。青龙节的渊源,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此,又称“龙抬头日”。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借以去掉昔日的秽气,迎接来年的兴旺。过去人们一般把春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

据史料记载,唐代时期,二月二已经成为固定节令,并形成多种习俗。明朝以后,关于龙的传说和习俗占据主导位置,据此大致形成了祀神、引龙、避虫、围仓、游春等习俗。

朔州老百姓在这一天早晨要到龙神庙祭祀,定襄则是早晨从河里挑回一担清净水在家中摆祭,祈求龙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龙在民俗观念中的主要职能是司雨,农业社会中的民众对其信奉备至。在青龙节这天,各地均有不同的引龙习俗,表现为晋北的“洒水引龙”、晋南的“洒灰引龙”等。不少地方出于对龙的敬畏,形成了不少禁忌,例如二月二这一天妇女不许用针,以免刺伤龙眼,破坏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同类推荐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热门推荐
  •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古代有“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让人跳”。由此可见,口才的重要性。卡耐基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只有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和原则,才能够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够掌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凤凰斗:妻焰嚣张

    凤凰斗:妻焰嚣张

    一个大家族的千金,新婚之夜,与她圆房的人不是他的丈夫,于是几番逼迫之下竟失了心智,整日疯疯癫癫。一次无意的落水,香消玉殒,而夏初却意外的进入了她的身体,从此开始了她的古代之旅。明明是大少奶奶,住的却是后院的小破屋。相公双腿行动不便,还性格阴郁,现成的儿子每每来捣蛋,视她为仇敌。风流的小叔,光华四射的小姑,冷嘲热讽的婆婆,弟媳……一个庞大的家族,一个个不知底细的人,一件件不为人知的秘密向来懒惰的她,也无所谓,整日装疯卖傻,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电脑,少了一个消遣。可是有些人却看不惯她的平静,偏偏又要来惹她。她向来信奉“认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当病猫”的原则。于是松动了懒懒的骨头,为了自己的安宁而选择了争斗。
  • 闪婚之宠妻无限

    闪婚之宠妻无限

    她梁依依是个大龄剩女,26岁,喜欢自由,不喜欢被人管束,觉得爱情是个麻烦的东西,而且会让人失去自由,也是这个原因导致她至今还是单身也没谈过一次恋爱;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发育不良的学生妹,这样可以让自己挡住不少的桃花以及麻烦。他占城是S市的天骄之子之一,33岁,长得帅气冷酷,但他觉得女人是个麻烦的东西,所以他不相信爱情,更不想结婚。可命运就是那么不可思议的,缘分更是无处不在的……男的问:“咳咳,请问你是梁小姐吗?是来相亲的吗?”女孩直接奔主题:“这次相亲,实在不相满我是被逼着来参加的,我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喜欢自由。若你不是被逼着来的话,那么我就很抱歉了。”“咳咳,既然这样,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我,这样你再也不必要逼着来相亲了。一、我事情很忙,没有什么时间陪你呆在一起。二、我不会背叛你,同样只要你做出对婚姻不利的事,我都不会管你,你还是自由着。”眼前这个女孩给自己的感觉还不错,不像其他的女孩子。既然她不想被人管束,喜欢自由,而自己也需要个老婆,来塞住奶奶跟妈妈的唠叨,不妨试试对方是否有兴趣,两人合作下也挺好。“你真的不束缚我,不管我?”“恩,身份证带了没,我们去领证吧。”…….
  • 划过秋天的声音

    划过秋天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重生之绝世邪凤

    重生之绝世邪凤

    引火自焚,她涅槃重回异世。她要夺回自己的一切,找回自己的骄傲——重登世界之巅。她是异世高贵的武神,为了爱情,她背叛家族,舍下父母来到他身边。而当她散尽功力为他续命洗筋伐髓,以至于瞬间年华衰老时。他,却因为全新的体质,天才般的成长,名满天下,舍她而去,任她烧死在大火中。异世重生,他们再次相逢。而她,掩藏在骨子里的本性瞬间显露!狠!狂!邪!这次是真正的她!傲天之凤,涅槃重生,古武大陆,谁与争锋。看她武神邪凤怎样涅槃重生,光耀大陆,将名利踩在脚下,重回世界巅峰!++++++++++++人物++++++++++++【乔英】:因为自以为是被你狠揍,因为你的年少风华,我为你着了魔。我们出生入死,千帆过尽,即便是地老天荒,就凭这我叫你一声‘妹妹’,追随你至死无悔。【凤冕】:八年前,你背离家族,我追你八年。八年后,你背离天下,我陪你颠覆世界。我的妹妹,你路上的绊脚石,哥哥会为你全部肃清,即便是逆天成魔。【蓝云风】:我的骄傲永远在你面前展不开,你的光辉能掩盖我生命中所有的光芒。朋友?知己?我无所求。【羽非】:——就凭你叫我一声妹妹,为你负尽天下人!——我们的路,我们一起走,你成魔,我灭神,你成神,我杀魔。——我,只允许你蓝云风在我面前傲娇,你永远是我的‘傲娇男’,也只能我这样叫你!……增加中……++++++++++片段欣赏+++++++++++①“羽非,你个贱人。竟然再次打伤我孟家的人,我杀了你,将你碎尸万段,啊——!”孟华呀呲欲裂,仰天大吼。羽非掏了掏耳朵,冷笑道:“伤你不是目的,灭你才是道理!”②他重重的跪倒地上,忏悔道:“对不起,我知道那都是我的错,我不求你原谅,只求一死谢罪来弥补对你的亏欠。”羽非笑眯眯挥手道:“好吧,那你就去死吧!”某男戏谑道:“你真不打算原谅他?”羽非笑道:“原谅他那是他爹娘该做的事,跟我没关系,我要做的是打得他他爹娘都认不出来。”++++++++++传说中的推荐区+++++++++++墨堇琳的文【驭兽邪皇》沐梓凌的文【再生-绝世血凤】
  • 逃情妈咪

    逃情妈咪

    六年前,失忆的她遇上他,爱上他,却没想到他的心早已失落在别人身上;她为他生下孩子,为他付出真心,可结果他亲手挖走了她的左肾。她身心俱伤,毅然离开,没想到竟意外地恢复了记忆,却同时忘记了过去一年发生的种种…六年后——她是豪门千金、高干子弟,虽然不为家人所爱,却谁也不能动摇她的身家和地位。初恋情人结婚了,新娘却是自己的继妹。对于这一状况,梁微安表示很淡定。什么?婚礼当天,百万婚纱被人毁了?这关她什么事?什么指认她因为妒忌而毁了那婚纱?!拜托,她吃饱了撑着才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她梁微安可是闻名国际的婚纱设计师Sunny-Lee!偏偏,她想避着麻烦,可麻烦老是找上她,这不,一个八岁的男孩抱着她的大腿叫妈咪算是怎么回事啊?…梁微安第N次地吼道:孩子,我不是你妈!*扭曲的家庭*继妹说:“梁微安!是不是你!你嫉妒我要结婚,所以就毁掉我的婚纱是不是?”母亲说:“梁微安,你的心肠怎么这么恶毒!”姐姐说:“梁微安,这是你欠我的!……你害死了父亲,难道就没有一点内疚!”*各类帅哥粉墨登场*方越霖:小曦,对不起,我以为我可以阻止的…我会补偿你的。你相信我!李少东:太太,你不觉得这个年纪就带你儿子来看限制级,就算是生理教育,未免也太早了点吗?冯咏捷:亏得怜怜一直觉得对不起你,依我看,那根本就没有必要,我们之间根本还没有开始过,你又何必作出一副被害者的模样!卓绍伦:梁微安,你就想这么过一辈子吗?Nick-Lam:梁微安,你干吗老是躲我?P.S.1.本文背景虚构,请无视计划生育什么的。2.本文非虐,轻松爽文。。===推荐自己的完结文《破鞋弃妃》推荐文友的文:《溺宠娇宝贝》《风流大小姐》《捡来的富二代王子》《重生之豪门魔女》《血瞳傲世》《狼心夫君别爱我》《邪少》《亲爱的,宠我一下》《倾城锋芒》《教主夫人别装纯》
  • 红颜祸乱:艳妾夺心

    红颜祸乱:艳妾夺心

    她是奸臣之女,她被充为官妓。如果不是遇到他,她的一生将在屈辱卖笑中度过。他为她赎身,他迎她过门。本来,她该感恩戴德,感激涕零……可,偶然得知,他竟是她的弑父仇人!那么,于情于理,她该何去何从……
  • 伪生活

    伪生活

    美丽的爱情珍珠藏在外表粗糙粗陋的婚姻蚌壳里,这小武尽管对自己的生活和婚姻有所畏惧,有些哀怨,但他又从不想打碎它,而是细心并不乏有滋有味地去呵护,用心血、甚至心智去经营,他甚至习惯了人们的冷漠,习惯了叶莎莎联手她的父母、姐姐对自己的近似庸俗野蛮的“修理”习惯了婚姻蚌壳的粗糙丑陋,如果叶莎莎后来不出意外,沈小武会这样任凭生活的轴心无休止地打磨自己,这很契和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生活对婚姻的随遇相安的心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