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700000003

第3章 素质教育的涵义与功能(3)

所谓素质教育的外化性就是属于学生内部的主体素质,要转化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在抓内化的同时,还要及时地抓住外化不放,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适用自身特点去处理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外化性与内化性是结合的。我们应该将外化性与内化性统一起来,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内化和外化充分发挥出来。

(七) 实践性与理论性

素质教育既带有实践性,又带有理论性;开展素质教育时,实践性与理论性是结合的。

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虽然时间很短,但继承了古今中外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但这一理论仍处于发展阶段,仍不成熟,还需要去不断完善。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我们总结前人的优秀理论,也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实践,实践才是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方能让素质教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结合。我们应该将实践性与理论性统一起来,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并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理论。

素质教育的特征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总结,我们将它概括为7对14项:成功性与主体性;发展性与基础性;个别性与全面性;个体性与全体性;层次性与交互性;外化性与内化性;实践性与理论性。

素质教育的目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前面都已讲过。本节专门讲讲其目的问题,将其分成一个目的、两个层次、四个任务等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目的

整体来言,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全面素质,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决定》中提出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决定》说: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素质教育目的的深化与具体化。由此看出,全面提高国民与学生素质是紧密相联甚至是基本相同的。基于国民与学生,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提高国民素质与提高学生素质是相辅相成的,提高其中一者的素质,就会提高另一者的素质。学生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国民素质是学生素质的目的和归宿。因此我们全面加强基础教育、推行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

素质教育必须既考虑人的素质的特点和本身的要求,又要顾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其目的不能随意而定。前者即为个人本位,后者即为社会本位。我们在确立素质教育的目的时,应该合理定位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不能偏倚。需要提醒的是,远在古代就有教育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结合的优良传统。比如《说文解字》关于“教育”本义的解释就说明了这一点。其言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上所施的、应作的善,都反应了个人发展(“作善”)与社会需求(“上施下效”)的统一。通常说,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都是就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作双向考虑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在这两方面有所侧重但因其时代不同,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多倾向于社会本位,而现代社会多倾向于个人本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应与社会相统一,所以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很明了了。

两个方面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

(一)做人

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陈鹤琴指出:“所谓世界的眼光,就是如何看待世界,才能对世界有正确看法。必须真正了解世界的万事万物,大自然是如何在运动的,社会是如何在发展的。只有认识了世界,才能打开视野,拥有宽阔的胸怀。”

当今社会中,陈鹤琴的“三做人”目的这一理论,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多年的“教育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改革实验中,不但继承了这一理论,并发展了该理论。并结合当今现实对之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下面一起来看看该校对“三做人”培养目标的阐述:

首先“三做人”目标的内涵是做人。这是达到从自然人持向社会人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先要掌握做人的最起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其次,还要着眼于“人”的民族性,教育学生做中国人,热爱祖国,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树立雄心壮志;最后,还应着眼于当今社会,着眼于孩子们未来所处的国际环境,让他们具备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成为现代的中国人。

该校对“三做人”的阐述,由浅到深,逐渐深入,可谓是科学而详尽地回答了“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可取的,我们应当将其应用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当中。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从“教育学生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的观点出发,关于做什么样人的问题,提出了五项要求。如下:

第一,做一个能够关心别人的人。这是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基点。

第二,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敢于进取的人。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第三,做一个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人。这是民族团结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第四,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我国现在并不富足,人民并不富裕,仍十分需要这种精神。现在享受主义处于上升势头,针对这种情况,尤为关注这一点。

第五,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有中国心的人。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不爱国为耻。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品质。

这五项做人的要求,适用于从中小学生到大学生,甚至是所有中华儿女。这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实现了这五项标准,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但我们又不能将这五项做人要求只局限在字面上、口头上,我们必须将其付之于行动,使其成为行为的准则。

(二)成才

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我们在课程设置,活动的安排,教育质量评估等过程中,要注意到,我们并不是要把学生们培养成专门人才,而是要让他们涉猎广泛,为其以后的成才过程打下基础。

2.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如今已是一个知识化、全球化、网络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它要求我们有更高的竞争力,更高的效率与创造力,具备更多的科技知识,还要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我们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素质”的概念。所以我们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3.做人与成才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才能够成才。即使一个人不会做人,他却成了才,也是劣才。二是做人是成才的一种基本素质。就是说,各类人才都应当会做,因而也应将是否会做人作为评价与考核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成才是学会做人者的后续部分。即在做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把自己培养成才。而不是只局限于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等方面的关系。四是做人与成才在互相制约、与渗透之中求得发展。因此,做人与成才是相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在做人的过程中成才,在成才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人、成才、再学做人、再成才,循环往复。

4.对每个学生都要有一样的要求,共同的标准,做人没有高低之分,但成才与之不同,每个人不会成为相同的人才。这里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讲,要面对这个现实,予以分别对待。从客观上来讲,一是为了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而要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以担当并完成各种工作任务;二是每个人所处的家庭、教育与环境的条件有差别,人才自然会不同。单就主观方面而言,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所讲的几句话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孟子集注·尽心上》)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因为成才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成才过程中,一方面要符合学生自身的要求,同时又要符合社会的需要,不能忽视这两种因素的差别,一意孤行,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成才目的,反而会达到负面效果。

素质教育的任务

依据素质的分类,素质教育从自己的“一个目的”出发,很明显可以有四个任务来承担与完成。兹分别略述如下: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们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也是做人与成才的前提条件,是素质结构的物质基础。它主要有潜能和特点(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柔韧性)等两个方面,由于体现在身体结构与机能上,因此取决于身体结构与机能的状况。所谓提升身体素质,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和完善身体结构和机能,使其表现出来,发挥其潜能,促进身体健康。

其次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做人与成才的心理基础或机制,也是素质结构的中介层。它主要有潜能、特点与品质三方面,并体现在认识(认知)、智力因素与意向(非认知)、非智力因素上,取决于人的所有心理活动的状况。所谓提升心理素质,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和完善心理品质,使其在认识、智力与意向非智力等因素得以体现,发挥心理潜能,促进心理健康。

再次是提升学生的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做人与成才的主导者,也是素质结构的调节层。它主要包括潜能与品质两方面,并体现在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与劳动技术上,取决于政治等发展状况。所谓提升社会素质,就是要培养和完善政治、思想、道德、审美与劳技等诸方面社会品质,发挥社会性潜能,促进社会健康。

最后是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前面已经说过,创新素质是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高度发展的综合产物,而不是与三类基本素质并列的另一种素质。它主要有潜能与品质两方面,并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与创新方法上,取决于创新意识等四大因素的发展状况。所谓提升创新素质,就是要培养和完善其创新意识的品质,发挥创新潜能,促四类素质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两个层次为做人与成才;其有四大任务,即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

同类推荐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每部分内容的开始,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热门推荐
  • 医神废妃:绝世大小姐

    医神废妃:绝世大小姐

    前世,她是医神之女,冷峻傲然,为守护北宫家族医者的使命而死。穿越回古,重生为一个拥有离奇身世之谜的倾城女子——北宫素颜,天生潜藏某种异样灵力。异界之旅,玉箫离心曲萦绕着美丽的相遇,那个恍若上仙的他,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守护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诺言。
  • 基督山伯爵(上卷)

    基督山伯爵(上卷)

    小说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 西游之鹏王混世

    西游之鹏王混世

    在西游的世界里,一段热血的神话传说,有兄弟热血,有儿女情长,有你期待的一切。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西游世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农家女

    重生农家女

    以为死亡是最终的解脱,可没成想却让她回到了十五年前。 这一次,她该如何面对负心的丈夫,横刀夺爱的小三,愚昧势力的婆婆呢? 既然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那么,这一次,绝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次,请,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如果上天说富贵是你我的劫难,那么我宁愿你不求闻达于诸侯,只与我躬耕与安贫....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选择的话题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名人名言,而是来自民间、来自百姓、来自草根,直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