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00000051

第51章 4《道斯计划》扶植纳粹德国

第九章4《道斯计划》扶植**德国

政治不过是社会沿着自己最实用,最方便的途径,有秩序地向前发展的一门科学

——伍?威尔逊

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国,是一个充满怨愤的国家。在沉重的债务压制下,德国人面临着严重的生计问题。每年1320亿马克的赔款,就像是给德国经济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束缚住了德国经济发展的手脚。这个数字相当于于1921年德国商品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

战败的屈辱,前途的渺茫,让人们将痛苦和不满都集中发泄在了《凡尔赛和约》上。虽然无奈中,德国接受了这一条约,但德国人从心底抵触和约的履行,尤其是德国党派中的保守派根本不承认和约,他们利用手中的经济实权,利用全国大部分的资本,来资助任何能够破坏《凡尔赛和约》的事情。

当时的陆军同保守派的想法一样,他们开始规避和约的军事限制,私下成立了军官集体,并逐渐发展壮大,甚至达到了可以决定政府存亡的军事实体。况且,原本依据《凡尔赛和约》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就是个懦弱的象征,在国家内部根本没有威信可言。

还钱的义务,成了德国人的心病。德国赔得起吗?恐怕连老百姓都知道,他们赔不起。当德国同战胜国提出自己无法按时偿还战争赔款时,法国就伺机占领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结果,就在鲁尔被占领的那一天,德国马克大跌,同美国的比价从1.8 万:1 ,跌到100 万:1,在希特勒上台之前,甚至跌到了40亿比1 美元。

德国人民重建家园的热情被彻底摧毁了,德国的货币成了毫无价值的废纸。工资薪水的购买力等于零。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一生积蓄都荡然无存。通货膨胀在境内肆虐,而当时的共和国政府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地措施。人民再也无法对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赋予信任。或者,政府是有意马克崩溃,为了使国家能够逃避外债,免付赔款。可是,这样做却让老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1923年11月,事情发生了转机。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亚尔马?霍雷斯?格里雷?沙赫特被任命为国家货币流通专员。临危受命,沙赫特深感责任重大,倘若一直让马克这样大跌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德国就从世界上消失了。他比谁都清楚,货币崩溃的根源在于天价的战争赔款。

治病要治本,沙赫特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寻求外国金融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要改革货币制度。问题是,在当时,还会有谁愿意将钱借给“破败不堪”的德国?法国,对德国恨之入骨;英国,老奸巨猾,且自己也是战后的巨大债务国;俄国,国家政权颠覆,自顾不暇。最后,只有美国。

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一战后已经雄踞世界首位,绝对有经济实力来援助德国。再者,在战争之中,德美并无太大冲突,向美国借贷不是难事。而从沙赫特自身来看,想要借到钱还有着便捷的途径和人脉。沙赫特的父亲就职于摩根财团控股的信托公司。早在1905年时,沙赫特就会见过J.P..摩根本人,从广义上看,沙赫特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半个华尔街人物。既然条件便利,为何不积极利用?

于是,德国将求援之手伸向美国。美国的银行家们眼中只有金钱和利益,若是德国就这样消失了,对他并无好处,况且美国也有意向欧洲扩张实力。德国政府同美国的银行家沟通之后,两者一拍即合。

1924年,以美国银行的查尔斯道斯为首的委员会提出了“道斯计划”。依据此计划,从1924-1928年,将不断有8亿美元贷款从华尔街输送向德国,帮助其偿还凡尔赛条约的赔款,并且利息收益直接投资于德国市场。

随后,1928年,沙赫特再次率领德国国家银行代表团,与美国为首的国联赔款委员会谈判签订了道斯计划的延续——“杨计划”。根据此计划,,德国每年只要付赔款额的1/3,剩下的部分可以推迟。

因此,在1924至1933年期间,通过这两大计划,华尔街的钱如潮水一般涌向德国,其贷款总额为330亿马克。这些钱强力地资助了德国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甚至建立起了三家大的工业卡特尔。(“卡特尔”即是把小生产厂家由统一定价限量的协议联合起来,控制某一种行业的整个市场。)这三个卡特尔分别是德国通用电力(A.E.G),联合钢铁,I.G.法本。它们控制了德国的工业命脉,是德国实际经济的最强的三根支柱。到1937年,联合钢铁和IG法本生产的爆炸物加起来占全国总量的95%。

在资助德国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的资本悄悄地占领了德国的经济实体领域。结果对德国的本国私人企业造成了严重伤害。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没想到,刚刚稳定民心又乱了起来。

混乱的时局,恰巧给了**的宣传以基础。希特勒抓住时机,在全国四处奔波和演讲,并纷发自己的小册子《我的奋斗》,从而拉拢人心。他向人民许诺要消灭失业,提高福利,要带领德国走出灾难。打动人心的说辞,让希特勒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他也发展起了自己的党派。1930年,希特勒赢得了选举中的第一次胜利,取得107席,成为德国议会第二大党。

这时,连德国国内的大资本家们也开始注意到希特勒了。这些垄断大王们发现希特勒是个十分有能力的人,便滋生了要为其提供竞选经费资助的想法。同样,希特勒也需要更多资本家的支持才可能顺利从共和国政府手中夺得权力。仿佛命运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德国的寡头企业是由华尔街控制的,而用于资助德国的钱再次从美国流向了德国。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华尔街金融家的支持下,终于被任命为德国首相,建立起了***独裁统治。(此后,还曾流传过一本小册子,上面披露了美国金融家曾经通过大通银行集团向希特勒提供了高达320万美元的资助。)

得到资助,登上德国政坛仅仅是希特勒的第一步,他想要的是用更多的钱来武装自己。对其他国家报复的野心,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于是,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不断地同杜邦财团(美国著名军火商)、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等签下了巨额的战略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当然,这些钱都是用延期付款的形式支付的。对于这个大胃口的买家,美国还极力给予技术支持,从而使得德国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

后来,美国为希特勒提供军火和技术的行为已经是明目张胆,引起了很多欧洲国家的不满。它们提醒美国不要为了短期的利润而为自己埋下祸患,任何时候都应当具有长期的打算。美国的投机商们却不这么认为,立竿见影的丰厚利益让他们变得盲目,只要能在今天挣到钱,他们就绝对不会让机会留到明天。

一个可怕的现象出现了,希特勒不断用华尔街的钱来武装德国,那些用来购买武器的钱如血液般在德国周而复始地流动。经过将近10年的恢复,德国不仅完全摆脱了1923年超级通货膨胀的经济灾难,还以极快的速度从严重衰退中恢复过来。更惊人的是,巨大的战争赔款不仅没有压垮它,相反,它居然在短时间内迅速将欧洲最强大的武装设备布置于自己身上。

在短短时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同美国的强大金融资助是分不开的。当一切准备就绪,希特勒就扯碎了《凡尔赛和约》,敲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钟。此时,美国却一点都不惊慌,相反,军火生意的兴旺,让它觉得纵容德国的后果也没那么糟糕。只是它从没想到会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这样,正是处于悲愤状态的德国人,在希特勒成功的鼓动下,带着华尔街的金钱,美国的技术和装备,苏联训练出来的军官,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进发了。

同类推荐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悍妾:锦绣田园来发家

    穿越到古代。倒霉做人妾。还是一户农户家的小妾。家有公婆,外加一个生病的正妻。奋斗。她要奋斗。“喂,家里没米了,纳你进门的珠钗当掉一只,贴补一下……”轻飘飘的话是她男人说的。“妹子,我的药没了,你能帮我去买点来吧,银子你自己看着办。”正妻一脸孱弱躺在床上,双眼却直盯着她手上剩下唯一的一定银子。“你当我傻,你药吃完了,干嘛不找你男人去要!”她不是吃素的,可不愿意为这个家无私奉献。所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噩梦,想要摆脱,可还有两个拖油瓶。“娘亲你要去哪?”“去找你那个不负责任的爹!你不要拦着我!我想去死……”她怒吼。“可,我们没拦你呀!”两个小包子奸笑地在说。“啊……啊啊……”她快要疯掉了啦!
  • 人生三经

    人生三经

    本书揉儒、佛、道思想于一处,熔深邃的人生哲理与老道的处世经验于一炉,在总结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聚财的妙术。治家的秘诀,堪称修养身心之典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火焰般纯真活泼的如歌是烈火山庄的继承人,十九年前的尘封往事将她卷入漩涡之中,如歌的生命中注定会出现三个男人,幽蓝孤傲的枫、宁静温柔的玉和风华绝代的雪……一幕幕纠缠入骨的爱与恨开始惊心动魄地上演……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你在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如何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是吃药、打针,还是每天服用昂贵的营养品?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完全正确。在人体内有完善的自愈系统,只要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就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保健、治疗作用。对经络反射区进行有效刺激就是推动人体自愈系统运行的钥匙,它能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是增强体质的最好方法!经络是联系脏腑、体表以及全身各通道的纽带,也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反射区则是整体的缩影,蕴含着五脏六腑以及气血阴阳变化的信息。本书将教大家怎样通过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家庭简易特效疗法刺激经络和反射区,达到美容美体、治疗疾病、强健体魄、改善亚健康的功效。
  • 刺客堂

    刺客堂

    人前我是名保镖,人后我是位杀手,私下我还修修真,没事我还泡泡妞,做人就要随心所欲,我就是一个刺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