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700000012

第12章 孔子(2)

孔子说:“那我告诉你。国君如没有大臣的劝谏(jiàn),就做不到英明。文人学士如没有正直的朋友,就听不到逆耳的忠言。马没有缰绳就无法驾御(yù),木没有准绳就很难变直。人有了学问,才能事事顺利。人要是厌恶学问,就会受到惩罚。因此,君子怎能不学呢?”

子路想了想,说:“南山上的竹子,不须修整也长得笔直,将竹做箭,犀(xī)牛的厚皮也可穿透。这样说来,学有什么用呢?”

孔子笑笑,缓缓地说:“你说得不错。可是,这竹箭装上箭羽,配上锐利的箭键,用它来射,不是可以穿入犀牛皮更深吗?”

子路觉得受益非浅受益非线:得到好处;受到利益。,拜谢老师的教诲。

孔子的学堂就设在自己家的近旁——阙里。因他的博学和仁义,远远近近的年轻人都来他门下求教,其中最多的是平民的子弟。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能从中得到快乐的人。”

孔子要学生以学习为乐,以温习学过的知识为乐,以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为乐。孔子要学生努力学习礼和乐,为以后从政做准备。他要求弟子戒除凭空猜测、绝对肯定、拘泥固执、唯我正确一类的毛病。要他们做一个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之言的君子。要他们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说起项橐(tuó)来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似乎也算不上名人,可是提起他的学生,就无人不知——七岁的项橐曾当过孔子的老师,并且,项橐提的问题难倒了孔子,而孔子却难不倒他。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孔子坐着车,带领着子由、冉有、公西华、颜回等人出外郊游。看见一群孩子在路上玩耍。走近一看,孩子们在路上蹦蹦跳跳,玩得正高兴,只有一个孩子在路的正中用瓦片、砖头砌城墙。孔子觉得奇怪,走下车来问道:“为什么他们又蹦又跳,只有你在这儿安安静静地坐着?”

砌城墙的孩子,看一看面容慈祥、银发飘飘的孔子说:“又蹦又跳,一点好处都没有。”

“何以见得?”

“那种玩法,一不小心,衣服就会挂破,鞋子也容易踢坏,无意中会给父母增加负担,算不得孝敬父母;况且,这样也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引起兄弟们的口角。能算是好玩法吗?既然不是好玩法,我又怎么能去做呢?”说完,把头一低,接着堆他的城墙。

孔子暗想:“此儿出言不凡!我再试他一试。”于是又问道:“小孩儿,你没看见车子过来了吗?为什么不躲开?”言语中有责备之意。

“哼,从古到今,我只听说车子见了城墙绕道去走,哪有城墙躲避马车的呢?偌(ruò)大年纪,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孔子本来要走,可一听这话,干脆不走了,要跟这小孩儿论一论事理。

“唉,年纪不大,怎么我听你的话里暗含狡诈狡诈:狡猾奸诈。呢?”

小孩儿干脆也不垒城墙了,双手叉腰,气昂昂地回答道:“人出生三年,就能离开父母自己走路了;小猪生下三个月,便能到处乱跑了,鱼儿出生三天,便能任意戏游于大江大河里了,这是自然的道理。我只不过循着自然的发展方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您怎能说我狡诈呢?”

孔子回头看了看几位学生,眼光里透着佩服之情。缓一缓口气,问道:“请问尊姓大名,家乡住处?”

小孩也相应地客气多了。“不敢,老先生,我姓项,名橐(tuó),没有字,今年七岁,家住本地……”

“噢!那么我想请您一起周游天下,怎么样?”

“很抱歉!我不能奉陪。”

“为什么呢?”

“‘父母在,不远游’,家有父母,要供养他们;我有兄长,应听他们的教诲;还有一个弟弟,也有教养弟弟自责任。更何况,在我身边就有许多名师,我还没学完他们教授的知识,怎能到远处去游学呢?还请老先生见谅!”

越是看到这样的人才,越不想错过交谈的机会。孔子想出了一个主意。

“我的车里有一副象棋,我和你下一盘,打一个赌怎样?”

“不赌,不赌!”项橐的头拨浪鼓似地摇个没完,“赌博有很多坏处:天子好赌,就不理朝政,国家便会衰败大臣好赌,就会妨碍政令畅通,皇上也就听不到正确的建议;读书人好赌,最重要的一点是荒废了学业;农夫好赌,只能荒误农时,也会把家产输光;当奴隶的要是好赌,耽误了主人的事,一定会被责罚的。所以,我不好赌,也不会赌,更不愿和你赌!”

孔子连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想让你与我一起去平息天下的纷乱,铲(chǎn)除世间的不平之事。”

“天下不应该铲平。纵观天下,有高山,有江湖;有高官,有奴隶……,若把高山铲平了,鸟兽们住在什么地方?填平了湖泊,鱼鳖(biē)虾蟹又在哪里容身?把当官的都除掉,便失去法度变得混乱不堪;解放了奴隶,那些贪吃、贪玩的王公大臣又怎么活啊!由此看来,铲平了天下,先生,你的仁慈也就无法施行了。”

“既然你熟知天下之事,我问你:什么样的火没有烟?什么样的水里没有鱼?什么样的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样的树没有枝?什么样的人没有媳妇?什么样的人没有丈夫?什么样的马不下马驹?”

“萤火虫的火没有烟。井里的水没有鱼。土山有土没有石。桔树没有枝。神仙不娶媳妇。仙女没有丈夫。木马不能生马驹。”

“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什么叫不足?什么叫有余?什么样的城里没有集市?什么人有名没有字?”

“德贤才高才能称君子;愚蠢无知的是小人;寒冷冬天,有的人家衣食不足;五谷丰收的季节,家家有余;皇城里没有集市;我项囊有名没有字。”

“既然你晓天文,通人伦,那么,何为左?何为右?何为表?何为里?何为父?何为母?何为阴?何为阳?风从何来?雨从何至?云从何出?雾从何起?天地相距几万里?”

“遵循自然之理,是天地的纲纪;周而复始阴阳交替是自然界的伦理。天大为父,地广为母;太阳是阳,月亮为阴;东为左,西为右;外为表,内为里;风从树上显出来,雨从天空落下来;云从山里边飘出来,雾从地上升起来;天地相距有千万里。”

孔子十分高兴,正盛赞项橐的才能,项橐歪头说话了:

“先生,我出几道题问问您,行吗?”

“请问先生,鹅、鸭为什么能浮水?大雁为什么能叫声高?松柏为什么冬夏长青?”

孔子胸有成竹地回答:“鹅、鸭能浮水是因为它的脚是扁的;大雁能叫声高是因为它的脖子长;松柏在冬夏长青,是因为它的心是坚实的。”

项橐眨眨眼,问道:“不对吧!鱼和鳖能游泳,可是他们没有扁的双脚呀!蛤蟆叫的声音也不小,它的脖子并不长啊!竹子冬天也是青绿的,可并不是实心的呀!”孔子摇摇头说不出话来。

项橐又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刚才你问地上的东西,现在怎么又跑到天上去了?”

“那好吧,接着问地。请问地上有多少间房子?”

孔子答不上来了,改口道:“说说眼前的事吧?”

“那也好。要问眼前的事,那么你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实在答不上来,回头对着徒弟们说:“后生可畏!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项橐虽然是一个小孩子,可是懂的很多啊!”

孔子听说老子(名叫李耳,也叫老聃(dān),名望很高,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的学问远远高过自己,虽然这时他是三千多人的老师,他还是决定去向老子求教。

老子听说孔子要来,便吩咐仆人把道路打扫干净,然后套上马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一见到老子,孔子赶紧跳下车,按当时的礼节,双手捧着一只大雁,送给老子。

老子比孔子的年龄大很多,经历也丰富得多,由于职务关系,他接触的文史典籍也比孔子多。那时孔子正值壮年,虽然学识不少,但比起老子来,相差太多了。在修养方面,孔子虽然热情大度,但做事不免粗率,不稳重,远不如老子襟怀宽阔,目光远大。因此,孔子见了老子就像一个积极上进的学生遇见了一个好老师一样,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孔子问老子一些古人的事迹和圣贤讲过的话怎样,老子说:“这些人和他们的骨头一样早就烂了,只有语言还在……人应该戒掉骄傲和贪婪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不知满足。的欲望,把一切不利于自身品德修养的东西,全部扔掉。人应该追求高尚的情操!”听着润物细雨般的话,孔子每每都会陷入沉思。孔子在这里学习了好长一段时间,临行时,老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讲:“听说有钱的人为朋友送行,都要赠送些钱财,而有道德的有学问的人为朋友送行,都要送一些好话。我没有钱财,也说不上有道德,有学问,但是话还是会讲的。现在我权当是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孔子赶紧施礼,说:“您的话比任何钱财都珍贵啊!我愿洗耳恭听。”

老子说:“既然你愿意听,我就说几句。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按理说应该有一定的地位和待遇,但生不逢时,也不要去强求,否则会自寻烦恼。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会做生意的人不把货全部摆在外面,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表面上是朴实的’,即所谓安贫乐道、矢志不移啊!”

孔子听了,深受启发,他耐心地咀嚼着这珍贵的赠言,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离开了老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孔子常这样赞美老子:“我知道鸟儿会飞;也知道鱼儿会游;更明白野兽会跑,可是龙呢?龙飞天上,行云端,无法捉摸,无法看见他的全貌。老子就像一条高深莫测的飞龙啊!”

学习刻苦,虚心求教,一生勤奋是孔子学识渊博、为后人研究景仰的根本。

从政与失望

孔子35岁的时候,鲁国政权旁落在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这三家大夫的手里,鲁昭公只是徒具虚名而无实权。国家财政困窘(jiǒnɡ),处境很可怜。那年昭公祭祀襄公时,已经不见昔日的盛况。乐团是临时请来的,舞师只有两个人,一切因陋就简,场面寒酸极了。

相反的,这三位大夫中最有势力的是季孙氏(平子),在他祭祖的时候,那种豪华的场面,简直无与伦比。

他们在庭院里,盛大地举行八佾(yì)之舞。这个舞是每边8个人排成正方体,总共64个舞师参加演出的。这原是天子专用之舞,不准诸侯、大夫僭(jiàn)用的。季平子是大夫,却敢僭用天子的礼乐,实在胆大妄为胆大妄为: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尚礼的孔子,对季平子这种僭越的行为,当然很不满意,他愤慨地说:

“这件事,简直令人难以容忍。”

季平子如此专横,使鲁昭公很难堪;昭公把这事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那年的九月,季平子又因事得罪了昭公,使昭公不能再容忍下去了,于是,就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平子就和孟孙氏、叔孙氏两个大夫联合起来共抗昭公。昭公的军队不堪三家的联攻,终于溃败。

昭公最后逃出了鲁国,奔往北邻的齐国。

打垮昭公后的季平子,更是横行霸道、目中无人。他擅(shàn)自继承了鲁君职位,肆无忌(jì)惮(dàn)地代行鲁君的职权。

孔子早就不满意季孙氏的专横,只是觉得鲁国虽处境很混乱,总是自己的国家;他自己也有责任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一直忍耐着,没有离开鲁国。

这一天,孔子师生终于来到了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高高的城墙,壮美的城门,啊!多气派的大城市!孔子师生眼前一亮,心情也随之起了变化。

临淄城内有10条主要大街,窄的两丈多宽,宽的竟有6丈多。4条干线成直角地交叉,正好位于城中心,向外伸展开去,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孔子师生来到了全城中最繁华的地区,只见街宽人多,物阜(fù)民丰,行人摩肩接踵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熙(xī)来攘往,好不热闹!

经过了繁华地区,孔子一行来到一座高楼门前,这是齐国大夫高昭子(高张)的府第。高昭子是齐国最有影响的贵族巨室,并且世代为国卿(qīnɡ)是齐国掌握实权的重要人物之一。孔子让学生通报进去,高昭子从里面迎了出来,抱拳施礼道:“不知夫子光临,昭子有失远迎,失礼了。”

孔子忙答礼道:“鲁国有难,孔丘带弟子来齐,打搅(jiǎo)高大人了!”

高昭子热情地说:“夫子博学多才,昭子早有所闻,今日光临寒舍,蓬筚生辉,昭子不胜荣幸,快请到里边坐。”

就这样,孔子师生住进了高昭子漂亮的深宅大院。孔子和高昭子不时地促膝叙谈,高昭子和相国晏(yàn)婴有矛盾。高昭子在与晏婴的较量中,总是处于劣势。他很想借助孔子的声誉(yù)和力量斗胜晏婴。高昭子劝孔子在齐国辅佐景公称霸,孔子也有意通过高昭子的推荐,在齐国施展他的抱负。两人谈得投机,高昭子提出请孔子暂时委屈一下,先做他的家臣,待来日晋见齐君以后再作计较。

第二天,高昭子便向齐景公禀明孔子来齐,请求引见的事。于是景公请孔子相见。

景公对孔子并不陌生。早在5年前,齐景公和晏婴访问鲁国时,就慕名拜访过孔子,向孔子请教过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的问题。景公很满意孔子的回答,对孔子留下了好印象。现在听说他来访,景公欣然接见。

齐景公像老朋友一样对孔子说:“五年前夫子劝谏(jiàn)寡人的一番话,使寡人获益匪浅,今朝夫子来齐国,寡人正有很多问题要向夫子请教呢!请问夫子,怎样才算政治清明呢?”

孔子脱口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接着,孔子解释道:“这8个字的意思是说,做国君的要像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做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做儿子的样子。君臣父子各守其位,各尽其职,政治自然清明。”

已经上了年纪的齐景公对孔子这段话所包含的批评齐国君臣的内含似乎没有听懂,只觉得很有道理,称赞孔子说:

“您说得多好啊!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得着吗?”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召孔子进宫,问:“寡(ɡuǎ)人在位多年,爱抚百姓,选拔良才,却始终不能继承先君齐桓公的霸业,这是为什么呢?依夫子所见,寡人应如何为政?”

孔子说:“政在节财。要压缩国家开支,改变过分奢侈的风气。”

享乐成性而又无所用心的这位齐国国君对孔子建议背后的批评仍毫无觉察,听了孔子的话非常赞赏,说:“说得好啊,说得好啊!夫子说要节财,正和晏(婴)太宰主张节俭是同道啊!”景公满面堆笑,慷慨地表示,要把尼溪这个地方封给孔子做为食邑(yì)。

孔子马上推辞说:“丘对齐国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古人说:‘无功不受禄(lù),丘受之有愧!’”

齐景公说:“夫子学识渊博,寡人以后还要请您辅佐寡人处理政务,请不要推辞!”

孔子觉得景公的封赐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似乎有点可笑。

孔子坚决不受,景公就不再多说。

孔子在齐国,当然很想把自己的政治主张付诸实行,而在景公的立场来说,本来也有重用孔子、改革政治的意思。有一次,景公还向孔子说:

“以鲁国的例子来说,如果要我用和季孙氏一样的厚礼来待您的话,我恐怕做不到;不过,我可以用季孙氏和孟孙氏中间的礼来待您。”

景公虽然有这种意思,但却遭遇了大夫们的反对而作罢。大夫们想:

“孔子不是齐国人,怎么可以重用他呢?他参与政治的话,我们的地位恐怕都要受到影响。”

由于他们极力地反对景公任用孔子,景公虽然心有余,力却不足。

大夫们后来甚至想谋害孔子,景公只好把孔子请来,对孔子说:

“我老了,深感欲振乏力!对于您,我是爱莫能助啦!”

孔子听景公这么说,觉得在齐国已没有发挥的机会,所以,就带着弟子们离开齐国。

于是,孔子又回到鲁国。

孔子由齐回到鲁国后,又过了几年,在孔子42岁的时候,逃亡在齐国的鲁昭公逝世,定公即位,然而国政大权实际仍由季平子操纵。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热门推荐
  • 战争之魂

    战争之魂

    当那硝烟散去之时,留给世界的到底会是什么呢?所有生物的灭绝?所有人类的死亡?真正的和平?审判日将要再次上演,连接着这次圣战的新的圣战将要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重新出现,人类的命运,这个星球的归宿到底是什么?
  • 同城热恋

    同城热恋

    他:30岁,三维动画师,痴迷于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虚幻的世界。然而现实的生活彻底崩塌,妻子要离婚,情敌是上司,一切都很混乱的时候,又遭遇野蛮邻居……她:27岁,美女空姐,性格直率,行动野蛮。面对纠结又无望的爱情,她害怕孤独,又怕秘密被揭穿……他:30岁,最有人气的外科大夫,英俊帅气,但是人情冷淡,以自我为中心。不想因好奇而变得执着,所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遭遇失恋女后,一切就都变得不同了。她,26岁,貌美却有着小小的自卑,婚礼前遭遇背叛!偶尔能把自己伪装得很坚强,却经常神经大条把事情搞砸,希望自己变得自信。在这座时尚的城,年轻的城,高科技的城。一群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理想的青年男女。每天都发生着时而搞笑、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人的故事……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她说她:“飞、机、场。”某只受了刺激,痴线的吼到:“不平X,何以平天下?”这个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些奇葩的女人,带着她的夫君们,在这个妖魔横行的大陆上,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降魔、除妖、捉僵尸。传说,七煞、破军、贪狼,三星齐聚,天下必易主。被魔化的异类越来越多,即要追查来源,也要改变现状。且看公主殿下能否让四方称臣,拨乱反正,凤驭天下。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本书提出了每一位员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它有助于员工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本书主要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秦汉统一、封建文明开始的这段时期,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孕育、产生、逐渐发展与进步的进程。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政道与商道

    政道与商道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正是挣扎起伏在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的。胡雪岩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他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掌握的。《政道与商道》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