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600000001

第1章 李时珍(1)

李时珍(1518~1593),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出身在一个行医世家,父亲李言闻是位名医。李时珍受家庭的影响,从小立志也当一名医生,为百姓看病,解除病人的疾苦。在寻药行医的过程中,他倾注无数心血,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在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的李时珍,作为惟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20世纪最有权威的科学史家和著名汉学家英国的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明代的伟大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顶峰的《本草纲目》。李时珍达到了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所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从科场失意到卸职太医

李时珍,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生于湖北省蕲(qí)春县蕲州镇(明代叫做蕲州,是当时的州治所在,管辖(xiá)五个县),出生的地点是东门外的瓦屑坝(bà)。他的父亲叫做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是个名医。

李时珍的父亲李月池,以博学多才闻名遐迩闻名遐弥:形容名声大。。他著有《医学八脉注》、《四诊发明》、《痘疹(zhěn)证治》、《人参传》、《艾叶传》(也叫做《蕲艾传》)等医书和药书。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忠诚厚道,以孝道闻名乡里。他生有两男一女,李时珍是他的第二个男孩,也是他最聪明的一个孩子。

像李月池这样的家庭,收藏的典藉、医书、药典、药材是十分丰富的,李时珍从小就生活在环境优美的蕲州这个学术气氛(fēn)浓厚的家庭之中。

李时珍小时候身子十分羸(léi)弱,经常生病,长时期都和药罐(ɡuàn)子为伴。幸得父亲是医生,终于逐渐把他医好,到10岁左右的时候,他的身子就比较健康了。

李时珍长得聪明伶利,虽然瘦削一些,双目却炯炯有神炯炯有神:(jiǒnɡ)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他从小就对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一类的东西,有着特别的兴趣。他对什么都想看一看,对什么都想问一问。李月池研究药草的方法,就是经常把新鲜的药草拿到家里,和书上所说的互相印证。因此在他家的庭院里,经常可以闻到药草的芳香。李月池到山野采药的时候,也常把儿子带着去,这样,李时珍从小就认识了大量药物的名字。

李月池见到儿子对生物这样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买了一本《尔雅》,教他学习。《尔雅》是从汉代初年流传下来的一本辞书,里面介绍了许多动物植物。宋代又有人注明字音并加上了插图。这是传统的给少年儿童解释自然事物的入门书。李时珍很快地就把其中的内容,大段大段地背诵下来了。

但是,李时珍的父亲却不愿意儿子再从事自己的职业。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把医生的职业看成是卑贱的行业,根本不放在眼里。所以李言闻希望儿子读四书、五经,将来弄个一官半职,也好光宗耀祖。

李时珍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试试。李时珍14岁的时候(嘉靖十年),被蕲州知州选中,由父亲带他到黄州府去应试。他初试告捷(jié),考中了一名秀才,全家都很高兴。

1540年(嘉靖十九年)初秋,武昌乡试放榜的时候,围在贡(ɡònɡ)院门口照壁前观看名单的真是人山人海。这名单上面写有名字的,就是“乡试中式”,成为“举人”,有资格到京城去考进士,谋求官职利禄(lù)了。

围着看榜的李月池和李时珍父子,他们全神贯注地搜索上面有没有“李时珍”三个字,一遍、两遍、三遍地扫视着,始终没有发现。“啊,又落选了”,两个人都神色黯(àn)然。李月池更显得非常懊(ào)丧。

这时的李时珍是23岁,连同这一次,他已经3次参加“乡试”失败。前两次分别是在17岁和20岁的时候。17岁那一次,他初次参加,年纪很轻,失败了也不觉得怎么样,20岁那一次,他是带病去武昌的。那次失败,可以归于因久病新愈,体力应付不来。但这一遭,已经是第三次的失败了,简直可以说是最沉重的一次打击。在离开贡院门前的照壁的时候,父子两人,都默默无言,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李时珍经过这次打击,逐渐地冷静下来。他再三寻思:“不行,这条路不能再走了!”在他阅读医书,或看“格物致知”的时候,就感到兴致勃勃,情趣盎(ànɡ)然;在他诵读八股文的时候,却感到沉闷乏味,昏昏欲睡。他3次上武昌应考,完全是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为什么我不可以走父亲的路,以医术济世呢?他不是受到许多黎民百姓的尊敬吗?尽管有些达官贵人轻视他。”李时珍这样想着。

但是重要的是得说服父亲,在此之前,李月池为了劝告儿子走科举的道路,曾举了若干古代传说给他听。例如三国时代的神医华佗晚年曾经对自己行医表示悔恨,晋代的殷浩怕人知道自己精于医术,悄悄烧掉了药方之类的事情。他末了总是这样说:“孩子,应试做官,才是一条康庄大道。做医生,是给高门大户瞧不起的。”李时珍根据自己的读书心得,经常和父亲辩论,古代的许多著名学者文士,郑虔(qián)、文彦博、苏轼、陆游,不是都兼懂医术吗?陆游经常给人看病,赢得了许多庄稼人的尊敬,许多人家的孩子,都来请他命名呢!尽管李时珍侃(kǎn)侃而谈,但有很长一段日子,他却始终未能说服父亲。

在决心下定之后,当他们乘船返回蕲州的时候,李时珍就一再在船上恳切地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意念。他说能够救活千千万万人的医道是崇(chónɡ)高的,他相信自己必定能够继承父业,做一个出色的医生,不辱家门。

李月池看到儿子果断的、凛(lǐn)然的神色,不觉怆(chuànɡ)然,沉默了好一会,终于点了点头:“哎,好吧!时珍,就按照你自己的主意办吧!”

李时珍回到家乡不久,蕲州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民很多,李时珍跟着父亲,为群众诊病,救死扶伤,忙碌了好些日子,得到同乡们的称赞。

但是,李时珍自知学识还很不够,他下决心苦读十年八年,积累书本上的知识,然后亲自实践。况且,他家的经济状况始终保持小康的水平,父亲李月池并不急干等待他赚钱回来帮补家计,也乐于由他埋头典籍和医书。

从武昌乡试失败,回到蕲州之后的10年,即从23岁到33岁这个阶段,是李时珍埋头苦学的时期。他读的书以医书、药书为中心,同时也对经传子史、声律农圃(pǔ)、医卜星相、乐府诸家,都广泛涉(shè)猎。就是历朝的诗歌,特别是唐诗,他同样读得入迷。他有时还把精彩的唐代律诗一一抄录起来,辑(jí)成一本呢!自然,他读的主要是医药学方面的书,例如历朝的各式各样的“本草”著作,以至历代研究博物的专书。

李时珍到了30岁左右,为了学有所用,他为了印证书上的道理,给人看病渐渐多了起来,由于经常妙手回春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对于贫穷的人又常常不收他们的医药费,受到群众交口赞誉。声名越来越大了。

他救活了许许多多的人:

有人二便不通,终日呻吟,给他医好了。有人患上了奇难杂症,给他医好了……这些事情越传越远,远远近近来求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说蕲州瓦屑坝出了个神医。声名渐渐传到蕲州以外的许多州县去了。

“李大夫”的声名传遍了蕲州一带,患上各种严重疾病,以至各种奇难杂症,而被他一一医好的人,一传十,十传百,竟使得远在千百里外的人也有不辞舟车劳顿,赶到蕲州城来请他看病。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皇室的长治久安,先后分封子孙25人为王者出驻北方重镇和内地各省,作为屏藩。这些王者的嫡(dí)子又继续袭位为王,加上后来皇帝新封的王,数量非常可观,几乎每两三个州就有一座王府。这些宗室贵族高高在上,盘剥百姓,成为各地的一股特殊势力。

李时珍医术高明,声名远播,许多王府也都知道了。附近的一些王,荆穆王、富顺王、都昌王和府县衙门的大小官员,都经常请他去为家人或者自己治病。李时珍并不阿谀阿谀(yú):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权贵,也不受分外之财,只是重视医德,治病救人罢了。对任何人的病他都尽心尽力去诊治。因此,他也得到这些王府人物的器重。

那时,荆府富顺王朱厚焜(kǔn)特别溺(nì)爱他的偏房所生的一个儿子,准备废掉正妃所生的嫡(dí)子,另立自己喜欢的庶(shù)子做世子(被立为“世子”的儿子将来才能够继承王位),这事外界都有不少人知道了。刚好嫡子生病,富顺王把李时珍请去,言谈之间也流露出对嫡子的憎恶,表示聊尽人事,医得好,医不好也只好听天由命。李时珍知道他的意思,依然极其细心地诊脉,看完后开了一个处方,因为其中有“附子”一味药,特意取名“附子和气汤”。这是藉“附子”与“父子”谐(xié)音,规劝富顺王以父子大义为重,不可凭一己好恶,任意行事。这种藉药方的用字谐音,讽喻权贵人物的事情,在封建时代是常有的。富顺王看了药方,果然受到感动,“废嫡立庶”的事后就中止了。而且,嫡子的病也渐渐痊愈。

封藩在武昌的楚恭王朱英烇,听到李时珍的这桩义举,对他的品德和医术十分赞赏,就派专人到蕲州来,聘请李时珍到王府去担任“奉祠(cí)正”(这个职务是主持王府的祭祀仪一类事情的。同时,又让他掌管“良医所”,负责王府宗亲的医疗保健)。王府里的体制并非十分严格,所以可以身兼两职。这些职位,都是正八品小官,比七品的知县略低一些。

此后约莫有七八个年头,李时珍都在楚王府任职,有时,他也回蕲州省(xǐnɡ)亲,经营他在雨湖畔新的住宅。他工作得非常尽责,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岔(chà)子。所以这个阶段,他的生活过得既平稳又安详。他担任的这些职务都不会太忙,常常有时间到武昌各处走走,在王府里他当然接触到更多的药材和典籍,一有空闲,他就继续写他的《本草纲目》,并记录下他所接触到的一切灵验药方。

他和蛇山观音阁的一个和尚感情很好,常常去那里走动。许多百姓不敢擅(shàn)进王府,都来这里找他医病,他也乐于把那里作为自己的义务诊所,他和广大人民的密切联系始终没有中断。

李时珍本来就写得一手精采的律诗,在武昌的几年里,他时常和一帮文友互相唱酬(chóu),写了许多诗篇,因此,他除了是著名大夫之外,又是当地颇(pō)有文名的诗人,结识了不少文朋诗友。

楚王有一个世子,常常患一种突然昏厥昏厥(jué):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不省(xǐnɡ)人事的急病,李时珍就细心给他治疗。李时珍凭着自己高超的医术,把他救活过来,而且最后彻底痊愈。王妃感激得不得了,亲自派人捧了金银珠宝来报答,李时珍认为这不过是职责所在,坚决辞谢了,表现了高尚的情操。这使得王府里的人,对他不能不格外尊重。

大概楚王对这件事也铭(mínɡ)感在心吧,不久,当朝廷寻求良医的时候,楚王就把他推荐给朝廷,让他在太医院里当了一名太医。

于是,李时珍就水陆兼程,上北京过崭新的丰富的生活去了。

太医院的药王庙里,还供有显示人身各个穴位的铜人模型,太医院常常在这里考试研习针灸(jiǔ)的医生。这是他从前所知道,但是还未曾亲眼见过的。从而使他对穴位、经络(luò)的理解更加深了。

太医院里的人员很多,李时珍并不十分忙碌。但是这段时间他的生活也不很愉快,上层人物中,排挤倾轧倾轧(yà):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之风十分流行。常常持有自己见解,又曾上书要求纂(zuǎn)修“本草”的李时珍,不免引起官僚们的嫉视和憎恶。而且,皇帝宠信方士,有些方士仅仅因为献上新鲜灵芝的缘故竟被任命为太医。李时珍当然是不屑和这类人物为伍的。一方面因为在太医院里并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另一方面也因为他这时已经差不多50岁,急于要倾全力完成自己的著作,所以,在太医院工作大约一年光景,他就找了个托辞,卸职回乡了。

《本草纲目》问世之前

在李时珍的书房里面,书架上,案头上,摆满了书籍。一叠叠、一函函的书,名称里有“本草”两个字的,触目皆是。

原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药物学的学问就被称为“本草学”。

随着医学的进步,药物当然就逐渐增加起来了。因此,每隔若干年代,就有增补了的本草书籍出现。

李时珍在熟读各种版本的“本草学”之后,将它们互相比较,再印证在行医当中接触到的各种药物上,触类旁通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领悟了医药学中的许多道理。他一方面惊叹于前人的辛勤,正是他们遗下了一份份宝贵的医学遗产。但是他在详细研究之后,也发现了历代本草书籍中的一些错误,有的同一样东西,而有各种名字的,竟被误成两种。有的分明是两样东西,却又被当做一种。还有的,对它们药性的阐述,不切实际,夸大了,或者缩小了。更加令人遗憾的,是从宋代以后新发现、新采用的许多药物,都没有一本崭新的本草学书籍来加以记载。

越是认真研究,李时珍就越发对这事感到遗憾,渐渐地,他就萌(ménɡ)发了写一本新的本草学的书籍,以总结明代药物学的发展水平。他后来想起了要把这部巨著命名为《本草纲目》。

他决定到各地去游历,增长见识。他到过河南、河北、江苏等许多地方,连牛首山、天柱峰、茅山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同类推荐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热门推荐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金银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金银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金银岛》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描写背叛行为的故事,反映了善与恶之间的尖锐斗争。为争夺财宝而展开你死我活争斗的双方,其实谁也不是财宝的真正主人。只不过在作者看来,既然是乡绅雇佣了包括西尔弗在内的那批水手,那么全体船员就都该像斯莫利特船长那样,对乡绅忠心耿耿,而不该有非分之想。不过,从行为动机来看,乡绅及忠于乡绅的那些人都是诚实、本分、善良的,而西尔弗及他手下的那帮海盗基本上都是虚伪、非分、邪恶的。这场斗争围绕着反派角色西尔弗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头子来展开,经过激烈的较量,“善”最终战胜了“恶”。
  • 老师乖乖从了朕

    老师乖乖从了朕

    冰墨枫,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两人共同打下一片天地,她也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晴天霹雳,哥哥让人算计自己爱的男子,而她爱的人,却背叛了她!悲愤交加之下,她杀了自己的男友,在自己哥哥的面前跳崖,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哥哥明白他做了多么蠢的一件事,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她变成了只有五六岁的样子,陪在身边的还是一条沧桑的狼!好不容易救了一个帅得没有天理的帅哥,却成了她的爹爹,好吧爹爹就爹爹,有饭吃就行!可是可是为什么来了一个又凶又恶的女人,说她娘抢了她的男人,她连她娘是谁都不知道!结果人家根本就不理会,乱刀上来,哼,我冰墨枫可不是三岁小孩,任由你欺负,虽然现在这样子也不大!身受重伤,她决定去学艺,可是那个混蛋是谁,凭什么第一次见面,就见她身上刻花,说以后长大了娶她为妻!她没有答应好不好!终于得知那个在她身上乱画的小子,跟她进了同一所学院,传说中的凰羽学院,她过人的天资,被怪异的院长选为继承人,成为某个班的代课老师,要不要这么残忍,她不过是个孩子而已!什么,那小子在那班!行,我上!然后,凰羽学院里,上演着一场场师生斗争。晃眼间,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本稚气的孩子,已经变得有些认不出来,这时,她的国家却传来,她的王爷爹爹被围困的消息,而那小子的家里也出事了,两人携手并肩闯关出去,从此失去消息!这一分离,会走向怎样的局面,再次相见,又会是怎样的辛酸?皇甫御风:冰儿,有爹爹在,没有人可以欺负你!谁欺负你,我跟谁翻脸。皇甫御琪:来来来,这个给你,有人欺负你,你就拿着去军机营搬救兵,一人一口口水,淹死他们!沐清歌:她是我唯一的爱徒,谁动了,就要付出代价!轩辕璟宸:(小时候)梅花为盟,长大后,娶你为妻!(长大后)老师,你走到哪里,朕就将这天下扩展到哪里,你最终只能呆在朕的怀抱里!赫连攸予:你个小狐狸,你怎么可以算计本阁!本文美男多多,炮灰多多,首先声明,若有人炮灰了,亲们就自制小妖人偶,每天吐口水,扎银针!简介先奉上,闪人!人物领养现在开始(要领养的大大给妖留言哟):领养者和被领养者情惠(冰墨枫)墨曦颜和落筱诗(轩辕璟宸)潇湘拂尘和leyuan77(沐清歌)伤弦月和月落孤星(赫连攸予)ihau和胡澄溪(皇甫御风)一溪风月醉(幽冥月)刘姐(飞羽)流着泪的水(楼夜雪)ojlyxm(沧野澈)傲雪(小雨)文修浩
  • 先结婚后恋爱

    先结婚后恋爱

    幽暗的后巷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只见一个纤细的小手费劲地跟一条皮带软劲,而这条皮带的主人则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几分钟以后,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十分满意的看着手里试管,扬长而去。片断一“先生,请看好您的女儿,请不要让她到处乱跑。”美丽的空姐对着南宫浩说道。“女儿?”南宫浩脸沉了下来,对小孩子他一贯是不喜欢的,再说,他从没有跟女人,哪里来的女儿?“不错,很帅。不过和我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南宫浩眼前,上下打量。南宫浩愣住了,这个孩子怎么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片断二“死女人,谁给你的权力,让你生下我的孩子?”南宫浩怒目瞪着苏楠。“对不起。”毕竟是自己不对,道个歉也不会死人,苏楠低眉顺眼地说道。“明天带着孩子嫁过来。”南宫浩看到苏楠的样子稍平息一点怒火。“不行。”苏楠一百个一万个不愿意。“你觉得你有资格说不吗?”南宫浩不怒反笑。苏楠则是缩了缩身子,不敢反抗。
  • 禁忌游戏

    禁忌游戏

    黑暗里微微打开的老宅,没有尽头的走廊,张贴着一个个颤栗故事!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巨大、工作竞争激烈的人们愈来愈喜欢闯进各式各样惊险、刺激的异度空间,在那里释放烦恼与苦闷,在那里寻找诡谲的传说,也在那里解开令人心寒胆战的噩梦。夜深了,办公室的神秘脚印、楼道里若隐若现的怪影、荒郊公路的红衣女孩、旅馆地下室的腐烂尸体……毛骨悚然的事情正在发生着,惊悚的氛围、扑朔迷离的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予美何处

    重生之予美何处

    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乃天花也,为世间所无。她是拘那含佛悟道时生后那颗树上开出的金色波罗花,芳香极美,翌晨即萎。在大梵天王将她摘下献给佛以后的冗长千年,始终沉睡在花中,不解人间事。建武十五年,九月初七,她从憩居在波罗花中的幽魂变成南国权势无双的孟光长公主。片段一: 前世女子靠在床畔,垂着眼看着给她把脉的男子。“你看看我,那些佛像有什么好的,你看看我,我是你娶回来的妻啊!”男子温和的笑了笑,不为所动。“你若好好爱我,我就让他们广修佛寺,我让南国的子民都去爱你的佛。可是你爱我好不好?”男子收回搭在女子腕间的手,淡淡摇头,道:“殿下,我早已说过,我心中只有佛祖。”“那好,你就把我当做佛祖来爱,否则,我就···我就让你生生世世都不能潜心向佛。我会烧光南国的佛寺,杀光南国的和尚,族灭求佛的百姓,我会让你悔不当初。”女子笑了笑,似是玩笑,又似是誓言。片段二:今世萧元皱眉看着景行止,过了一会儿说:“老师何出此问,不过本宫倒是觉得可以比着老师来挑驸马。”“真的?”“当然,学识只能比老师差一点,容貌得比老师差上一大截才行,免得招蜂引蝶,武功倒是可以与老师比肩,不过行军打仗,一定得比老师强。对了,他家中最好没有人信佛的,我这辈子,一听见有人念经,就头疼。”“这,有点难,我尽量。” 片段三:  “你杀了他?景行止,你杀人了?” 萧元看着景行止手上拎着的,还睁着大眼的头颅,简直像是在做梦似的。“你可以不杀他的,你是和尚啊!你忘了出家人慈悲为怀?”“元儿,我不是和尚。”“那是什么?”“身心都背弃佛的人。”
  •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

    她,韩莘菲,穿到寒门小户,寡母孤女,无奈之下,只好女继父业,去东平侯府做大小姐的西席女先生。岂料,无意之中,救得公主,机缘之下,获封郡主。作为细作,被皇后嫁给东平侯爷周士昭为继室。推荐一米的新文,《庶女贵妾》,为了生母,小小庶女的她,哄生父,斗嫡母,惊嫡姐,与众庶姐妹虚与委蛇…纵是贵妾,那也是独一无二的!请继续多多支持一米哦!他,周士昭,东平侯爷,冷冽高深,捉摸不透!主动请求赐婚。只是,承诺一双人的他,真的是莘菲的良人吗?看处于两方势力的夹缝中生存的莘菲,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智斗皇家,借力打力,取得祖母信任,收服婆母,联合妯娌,收拾妾侍,教养继子继女,玩转大昊王朝!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