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400000006

第6章 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2)

这是赵匡胤外出漂泊以来所受到的第一个道义上的(请注意这个词)大(再注意这个字)恩惠。

赵匡胤从心里感谢董宗本,并且发誓不会忘记董宗本对他的恩惠,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回报这个大恩人。所以他工作得很卖力,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去做好每一件事。

董宗本很快便发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闪光点,而且不止一处--谈吐不凡、待人和善、武艺高强、精通兵法。他庆幸上天送给了他这个年轻人,开始器重这个年轻人。

同样,另一个人也发觉了赵匡胤身上的优点。凑趣的是,这个人也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是优秀的人,另一个也是优秀的人,这两个人相遇,如果不和谐,一定不是个美丽的意外,而且一定会造成意外。

这个优秀的人叫董遵诲,董宗本的儿子,跟赵匡胤一样,善于骑射。

董遵诲发现了赵匡胤身上的优点之后,拿之来与自己一比,马上问题来了。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这一比之后,董遵诲才发现他的高大形象在赵匡胤面前显得多么渺小,他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于是他开始妒忌和讨厌赵匡胤。原因很简单,因为赵匡胤比他优秀。

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男人的背后总是会有一群喜欢放暗枪的男人。很明显,董遵诲就是这群人之中的一个。于是他经常给赵匡胤穿小鞋,经常刁难赵匡胤。至于用的什么方式,赵匡胤被整到什么程度,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是说赵匡胤见了董遵诲就躲。

可怜的赵匡胤在这期间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忍受董遵诲的侮辱、嘲笑、调侃,见了董遵诲就躲,并且躲掉之后还得逼着自己期望董遵诲少爷可以就此罢手。但我们知道,若是想要董少爷罢手,必先要董少爷断手,这才是治本之法。

由此我们就可以料到,赵匡胤在这里一定是待不久的。原因很简单,对于董遵诲这样一个妒忌心重、心胸狭窄的人来说,是不会容许赵匡胤在他周围转悠的。长此下去,赵匡胤不死,他都死了(气死的)。

终于这一天来了。这天董遵诲和赵匡胤在谈论如何用兵,多次理屈词穷,以至于到最后恼羞成怒,要跟赵匡胤动手。这就好像玩智力游戏玩不过对方,咽不下恶气要跟对方玩真人单挑一样无赖。大家纸上谈兵好好谈,何必来真的呢?

这一次彻底打破了赵匡胤忍耐的极限,先前董遵诲给过他的耻辱一一在他脑海里闪现,每换一个画面,赵匡胤的心上就像被割了一刀。我只是想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有一个安身之所罢了,为什么你董遵诲就是不给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匡胤此时有一种放开手脚和对方大干一场的冲动,但到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一切。因为那段流浪的生活告诉他,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地应付,凡事要学会忍耐,冲动是魔鬼。

事已至此,赵匡胤相信除了走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其他选择,他明白,在这里他要一展身手一定是困难重重的。

于是赵匡胤立马向董宗本辞行,结束他这一段安定却耻辱的生活,再度开始了他那漫无目的的漂流生涯。

痛苦、耻辱如果不能压倒一个人,那么它们将会转化为这个人前进的动力!

来吧,赵匡胤,只有冒着肝肠寸断的危险咽下那滴血的利刃,你的明天才会更为辉煌!

3.郭威的选择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在位不满一年的刘知远病死。刘知远的一生,是足以让人钦佩的。他在死的前一年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做了皇帝,追求到了他人生的最高目标。人生没有给他留下遗憾。

同年二月,他十八岁的儿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

这样一个年轻的皇帝给那些跪在他足下的文武百官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子,你还嫩了点!所以,很多人都不服,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对刘承祐无所畏惧。这就注定了十八岁的刘承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困难的时代。

郁闷之气越积越重,很快就有人表现出他们的不满来了,而且不止一个,是三个。他们分别是河中护国节度使李守贞、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三个人都是武将。他们发泄不满的方式叫作"集体造反"。

这对初登大位的刘承祐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考验和机遇是并行的。如果刘承祐通过了这个考验,可以在新君初立的形势下树立自己的威望。如果没有通过考验,那么群臣们对这位新皇的评价就只有一个词--乳臭未干。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告诉刘承祐--刘先生,你可以先回去吃几年奶再来。总的来说,只有四个字,就是"形势严峻"。

刘承祐收到这个消息之后,神色凝重,他想着该如何应付这件事情。他的那些大臣都在静静地等着看他拿出办法来。

办法很直接。对于造反,对付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叫招安,一种叫镇压。招安这种方法的使用者一般是那种颇有威望,资历深厚的人。譬如玉皇大帝要招安孙悟空,是借着无比深厚的天威,告诉悟空--你犯下的过错我都既往不咎,只要你乖乖帮我养马就行了。所以这种办法实在不适合毫无威望的刘承祐使用。

毫无疑问,刘承祐能选的只有后一种办法--镇压。

镇压这种办法对刘承祐来说是好得无可挑剔的。因为刘承祐可以借此告诉他的臣子们他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并要向世人证明一点--别以为我很嫩,其实我已经熟得快要焦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刘承祐决定下狠手,杀一儆百。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你们三个来得正好!

可是问题马上就来了,要进行镇压,到底该派谁去?别小看这个问题,它可是让刘承祐先生费了不少脑筋。在考虑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很荣幸地成为了刘承祐的首选对象。这个人就是当朝的枢密使--郭威。

郭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由于他脖子上刺了一只飞雀,所以人们很慈爱地给了他一个小名,叫郭雀儿。他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亲郭简曾任后晋的顺州刺史。

这样的家庭能令郭威安然地享受父母的关怀,和睦而温馨,因为有作为刺史的父亲在,这一家并不缺乏什么。但是五代这段战乱的历史告诉了这一家缺乏什么--缺乏破坏。于是,三年后,一个名叫刘仁恭的人领着大军攻破了顺州,并杀掉了郭简,宣告这个家庭的破碎。

这个时候的郭威只有三岁大,他跟着母亲一起逃离了顺州,到达太原的姨母韩氏家中,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不久,母亲因忧郁而去世。年幼的郭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母亲相继离去。战乱带走了他的一切。他除了大哭一场之外,什么也不能做。他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孤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少年这段时光里,郭威一直在想导致他整个家庭破碎、夺走他家人的罪魁祸首是谁。年少无知的他曾一度以为就是那个攻破顺州、杀害他父亲的武将刘仁恭,他曾多次发誓要让刘仁恭不得好死。

值得庆贺的是,郭威在心中默念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应验的毒咒无数次之后,终于在后梁乾化二年(914年)的一天得以应验了。郭威的杀父仇人刘仁恭不幸死了,而且死得很惨。这位刘仁恭先生和他的儿子刘守光被李存勖下令血祭李克用(李存勖之父),然后再被斩首示众。这令郭威狠狠地高兴了一把,他的心中无比充实。

可是,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和视野的渐渐开阔,郭威才发现其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真正的罪魁祸首并非刘仁恭,而是刘仁恭乃至所有参与战乱的武将身后的那个庞然大物--军阀混战的时代。

这个时代决定了无数美好的家庭都会像郭威的家庭一样破碎。

郭威找到了解决这个罪魁祸首的方法--乱世以武致太平。于是,他以此作为自己的志向,开始发奋练武,锻炼身体,为实现志向而做准备。只有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很快,他拥有了一副魁梧健壮的身材。他只等着有朝一日,能有让他尽情发挥的机会。

郭威十八岁这一年,幸运之神向他招手。

当时的潞州留后李继韬为了联合后梁对抗河东,在潞州招兵买马。郭威瞅准了这个机会,把自己那副魁梧的身躯一摆,不用踢台,也不用走秀,更不用抖动健壮的肌肉,招兵评委大笔一挥:通过。这是郭威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在后来的战争之中,郭威表现出他那与众不同的一面--勇猛无匹。凡是能用得到他的战场,他都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很快便得到了李继韬的欣赏和器重。

就在郭威的人生看起来一帆风顺、青云直上的时候,却闹出乱子来了,郭威先生还为此蹲过监狱。如果说先前郭威应征入伍是幸运之神向他招手,这次郭威先生闹出乱子应该算是瘟神向他招手,而且他这回是狠狠地被瘟神扇了一巴掌,坏处是让他入了狱,好处则是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不足。

这件事是由郭威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良的嗜好引起的。

郭威年轻时性格上的缺陷就是好勇斗狠,不良嗜好就是酗酒。一天,郭威喝醉了酒去逛街,碰巧遇见一个屠夫欺行霸市,异常嚣张。这时候,郭威好勇斗狠的缺陷显现出来了。接下来的情节跟《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杨志卖刀》两个故事的情节非常相似,请大家忍住,不要冲动。

郭威走到那屠夫跟前叫他割肉,而且列出了割肉的规则,割得不合规则便破口大骂,当然是骂一些诸如"再切不好信不信老子一刀捅死你"之类的话。显然,猪都知道郭威是在找碴,杀猪的(屠夫)不用想也是知道的。于是,那位屠夫被斥骂多次之后终于翻脸了,扯开衣服指着肚子,对郭威说:"有胆量你就照这儿捅一刀!"

这对早有此意的郭威来说无疑就像一头猪挺起肚皮求他给一刀(这么过分的要求我这辈子都没见过)。于是郭威先生顺理成章并顺应猪心地往屠夫肚子上捅了一刀。结果就是屠夫如愿以偿地死了,然后郭威以杀人罪被抓进监狱。

这个时候,一个人站出来救了他。这个人就是李继韬。他非常佩服郭威的勇气和胆量,认定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三两句话吩咐下去,郭威就被放出来了。结局可比鲁提辖和杨志好多了。

至此,这场闹剧结束了。可是在郭威的心中,这场闹剧并没有真正结束。通过这个乱子,郭威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陷,他想如果李继韬不救他的话,那么他和他的志向将永远埋在监狱中。这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他决定改正和弥补自己的缺陷。

从此以后,郭威再度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他在用武力冲锋陷阵的期间,也不忘多带上一本书去读,文武兼修。直到后来,郭威遇见一个在修文方面的得力助手--李琼。这个人很有力地影响了郭威的一生,特别是在军事谋略和治国方面。同时,李琼还给了郭威一本叫《阃外春秋》的兵书。这本书里记载了许多存亡治乱、贤愚成败的事例。郭威爱不释手,他的很多军事谋略和治国方略皆出于其中。

知识就是力量!

经过这一番修养,郭威的性格渐渐变得沉稳,遇事可以冷静地思考,随机应变,决胜千里。再后来,他遇见了一个能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刘知远。郭威看到了刘知远身上的智慧与谋略,主动投靠了刘知远。

事实证明,郭威的这个选择并没有错。他的武功和谋略在刘知远的领导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帮刘知远打天下和治理国家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好吧,口说无凭,虽然郭威先生为后汉立下过汗马功劳,我可不愿为他在讲述这方面立下"拍马功劳",接下来我们来举两个例子证实一番。

天福十二年,正为称帝积极做准备的刘知远遇见了一件极为头疼的事。先前他为了对付契丹而扩充军队,特意招来一个外族的部落用以壮大实力。但是,这个部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安顿,不论是它的士兵,还是它所挟带的民风与习俗,都不好应付。刘知远先生这个时候有些后悔莫及了。

这支部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吐谷浑部,也叫作吐浑部。

吐谷浑部是个什么样的部落呢?有人忍不住要说了--嘿,这不就是一个吐口水的浑蛋部落吗?我想说,你错了。第一个是读音错了,他叫吐谷(yù)浑,要注意,不能读成吐谷(gǔ)浑。第二个是这个部落原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很熟悉吧?就是《天龙八部》中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复的祖先。现在,这个民族已经不复存在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民族。

这个吐浑部自五代伊始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见风使舵。吐浑在五代之中投靠过许多政权,譬如后唐和后晋,现在又流到刘知远的帐营之中了。刘知远将吐浑部搞到了手,才觉察到这个部落是个烫手山芋。原因是这个部队不论谁给它好处它就会帮谁砍人。意思就是谁都可以占有它,但是谁都不能完全得到它。

刘知远此时心中对这个部落是欣喜之中夹杂着不可预测的恐惧。欣喜是因为这个部落不仅兵强马壮,而且还有很多钱财。恐惧是因为刘知远害怕将来的某一天吐浑会被别人搞到手,成为别人对付自己的工具。

这个部落到底是留还是不留?刘知远这下犯难了,留下吧,怕将来稳不住;不留的话,肯定要落到契丹的手里了,那个姓耶律的老板开的价肯定不比他的低!

刘知远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

其实这个也并不难办,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就是叫大家一起想办法。于是刘知远开始从他手下挑人,问计谋。很荣幸,第一个被刘知远想到的就是郭威。

于是刘知远把郭威找来,问他可有应付这件事的办法。

郭威给出的办法很简单,却令刘知远很是称赞--杀人。

杀不是简简单单地杀,人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人。一般的人还不配刘知远亲自动手,还要千方百计地去杀掉。准确地说,要被消灭的是一个群体中的那股领头的势力。这股领头的势力就是吐浑白承福等五个部族共计四百人。

郭威用这个计谋间接地告诉了刘知远擒贼要先擒王的道理。只要杀掉这统领全局的四百个人,吐浑这个部落将永远属于刘知远。

刘知远如久旱逢甘霖似的采纳了这个建议。

结果证明,郭威的办法非常有效。刘知远依计行事,不仅得到吐浑的强兵壮马,还得到了大量的财宝。

4.轻度逼宫

是时候称帝了,刘知远!

从契丹侵略者撤出的那一天起,时机已经变得无比成熟。这个充满诱惑力的时机无疑在告诉刘知远,时候到了,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我们的刘知远早就这么想了!可是想归想,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刘知远现在还有一个心结未曾打开,这让他对称帝这么隆重的事很是忧虑。

这个心结就是--缺乏自信。刘知远认为契丹的势力很强大,他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威望,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而且民心也不曾向着他。这个残酷的现实让刘知远对称帝很缺乏信心。

但是时机就在眼前挑逗着他,如果他不去抓,很快便会有其他人争着去抓。

抓还是不抓?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关乎如果抓了死不死的问题。显然刘知远先生抓了的话肯定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他自幼以来的沉稳性格告诉他--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和信心,就不能轻易出手。

同类推荐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热门推荐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偶尔在聚会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所谓国学,又能高谈阔论,而有很多,这有多好,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
  •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本书汇聚了多位成功父母的经验,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命运抗争。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开发。有了这些,让孩子成为“富一代”将不再是梦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花香引蜂来

    花香引蜂来

    无意卷入一场仇恨纷争的世界,成就一段凤与凰的爱恋步步为营争天下,等到歌舞升平,我已青灯古刹,你曾经的诺言,何时才能兑现?(慢热文,完美结局。作者群号:104264237)[另推荐穿越文:何方妖孽之王爷:妃诚勿扰],【皇上万福:极宠仙妃】新书,请多支持他是弑君的刺客,是朝廷的重臣,也曾是所向披靡的将军,妖孽孤傲,深不可测,却只为她动情。“谭香,若能将你留在身边,不择手段又何妨?”他以情为枷锁,爱为镣铐,缚住她的一生。她是地主家小姐,救了他却做了他的贴身丫鬟,还要陪他一起打天下。一朝穿越,命中注定。花自飘香,何引蜂来。寂寞梧桐,凤凰栖息。两情绻缱,情系姻缘。
  • 对不起,爱上你

    对不起,爱上你

    八岁,她被许家收养。许父为官,许母经商,少有时间在家,便嘱咐许南城好好照顾小妹妹。经过慢慢的接触,轻漾开始接受许南城,而许南城也喜欢上了轻漾,甚至不同兄妹间的那种喜欢。五年之后,他们再次相见,似乎一切都如原来一样,似乎一切又都变了样子。他还是五年前疼她的那个许南城,而她,苏轻漾,五年前却从许母那里得知自己生母曾经的往事,开始与许家越来越远。在许南城离开的五年间,轻漾认识了陈安凉,陈氏集团的少总,一个可以为她放弃一切的男人。轻漾、许南城、陈安凉、裴心莹之间,天一、裴氏、陈氏之间,开始了种种的纷乱纠葛。而轻漾与许南城,一次次靠近,又一次次远离。许南城为她默默打理好一切,陈安凉为她可以放下一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