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400000020

第20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开封府尹由皇家之外的人来担任的话,那么它就是个二品官,就算成了一品也不是正的,而是从一品。此类人物,例如包拯、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他们之中虽然有的脸黑有的喜欢砸缸有的文采风流,可惜都不是皇室中人,所以只能是二品或者从一品。

这两种人之中,前一种人一般只是挂个名,例如名誉院士,不会干实事。而真正干实事的一般都是开封府的少尹(首都副市长),或者临时委任的官员,称为"权知开封府事",翻译过来就是权且打理开封府事务的人。

由于担任正职的储君们一般不会办事,作为副职的少尹必须付出所有努力,才能做出些政绩来,而且,做出来的所有政绩都是跟你这个少尹无缘的,都要算在那个不干事却能领工资的正职上。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血本无归的买卖,相反,这反而是一份非常有利可图的买卖。要证实其价值,只要通过一个条件即可,那就是皇上驾崩。这个条件很容易满足,因为皇上也是人,是人都会死。

皇上一驾崩,太子就可以凭借你做出来的政绩顺利登基了。到那个时候,相信你一定可以捞到不少好处,当然首先还是得确保这个新皇帝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才行。因为到那时你又不好意思问他要应得的好处,而且你问他要的话,他还可能会对你说,哦,有这回事吗?没有吧?然后转向问一问大臣,有吗?是吧,没有。到了那个地步,你打又不敢打他一顿,起诉也无从起诉,只能怪你所托非人,认栽吧。

3.赵匡胤的投机取巧

说了那么多,终于轮到我们的赵匡胤上场了。这里还请赵匡胤不要用泪流满面这个举动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这次让你上台的时间按计划并没有多久,原因很简单,你家老板郭威先生还没有倒在台上驾崩,接下来还有他的最后一幕呢!至于你的眼泪,就留着送老板走吧。

从文章的开头到现在,赵匡胤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潜水"状态,这当然与我这个作者逃脱不了干系。听说一个人常年潜水的话一定会变得很深沉。粗略估计一下,赵匡胤也潜水两年多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变得如何深沉吧。

首先来回顾一下前情,赵匡胤上次出现只是当了郭威麾下的一名小小的亲兵。由于后来的澶州兵变中,赵匡胤在搞宣传活动以及爬墙两个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所以建国之后,郭威擢升他为禁军的东西班行首。

这个职位其实还是一个保镖的工作,只是与亲兵比起来,管的范围稍微宽一点。亲兵管的是老板的人身安全,凡是有暗杀老板的行动发生,就必须头一个挡在老板的面前。至于禁军东西班行首一职,除了要保证老板的人身安全之外,还要保证老板的房产私有权,例如私闯民宅、翻墙盗窃、无证出行以及上访户发泄不满直闯宫廷等现象是一律要被禁绝的。尽管赵匡胤坐上了这个职位,但是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前面提到过的赵匡胤的两位至交--慕容延钊和韩令坤,他们现在的境况又如何呢?

出于赵匡胤的号召,在担任亲兵之后,也一同将这两位总角之交招徕到了郭威的麾下。在这两年之中,他们的老板郭威福大命大,他们三人也跟着享福,一同得到了晋升。从广顺元年起,慕容彦钊和韩令坤担任的都是铁骑散员都虞侯,主要管理骑兵。一直到广顺三年的这段时间里,三人所得到的就只有虚职了,比如尚食副使、西头供奉官、和州刺史之类,都是光拿俸禄不办事的官职,实际用处并不多。

其原因还是在于一个人--王峻。

由于王先生在军中大力培植自己的党羽,人数不断增多,所以作为"亲郭威派"的赵匡胤、慕容延钊、韩令坤三人就只有吃干饭的份了。不是郭威这个当老板的不好,而是奸臣小人当道,老板也没辙啊。不过就三人的遭遇来看,王峻还算是手下留情的了,不然欢送会早就为三人办好了。

直到两年后,王峻被贬死去,柴荣被封晋王,并被任命为开封府尹的时候,赵匡胤才再次得到了擢升--郭威派赵匡胤到滑州担任副指挥使。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次擢升,但事实上是对赵匡胤仕途的一次打击。原因很简单,离开了老板身边,机会就少很多了。

很多时候,打击就是对你的考验。

事实证明,赵匡胤经受住了考验,把打击挫折转化成了自己的机遇。

赵匡胤采取的办法很简单--投靠新老板。

新老板就是柴荣。因为不管现任老板郭威如何努力,他的家业终究是要交到柴老板手上的。在郭威身边混迹了两年的赵匡胤,从郭威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他实施易主计划,完全是学到了郭威看事情的方法--要有敏锐的眼光以及预见性思维,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叫作投机。

现在机会显然已经来了。这个机会就是柴荣刚被封了晋王,以及被任命开封府尹,如果要想留在京城发展,投靠柴荣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赵匡胤亲自去见了柴荣。

柴荣有些吃惊和疑惑--人都要走了,我没去送别,他反倒来辞别了,奇怪!因此柴荣问了赵匡胤的来意。

聪明的赵匡胤不是一般人,自然是不会一开始就行个五体投地的大礼,然后开口哭诉,求柴荣一定要收下自己,搞得像哭丧一般;或者柴荣在听得入神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腿竟然被对方死死抱住,对方还说一些您不答应我就不走了,在这里跪到死为止之类的豪言壮语。

可以肯定,赵匡胤是不会搞这一套的。如果他搞的是这一套,只会让柴荣看不起他。

更重要的是,柴荣也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交流方法,我们就可以想见了。

首先开场,互相问问安,问一下对方吃过饭没有,或者近来可好之类。正所谓"废话是一切交流的开场白",这个道理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然后慢慢切入主题。

柴荣会问,什么时候走啊?

赵匡胤答,明天吧。然后脸色一变或者叹口气什么的,如果要达到最佳效果,最好是两者结合,不过叹气之前要确保口气清新一点。

马上,柴荣发现有问题,会发问,怎么了?赵将军。

其实我不想走。

哦,为何?

此话一出,赵匡胤就可以说他不想走的理由了。当然,想投靠对方这个理由是不能说的,这时候可以说我的家就在京城(赵匡胤的家确实在开封),我不想离开父母,利用"百善孝为先"这个大道理做铺垫,然后再说出自己在军中是多么尽职尽责,深得上级信任,因而得以被任命为滑州副指挥使,以前立下的功劳也可以一起摞上(此为必不可少的),最后点明主题--就算让我舍弃这些功劳以及滑州副指挥使这位子,我也愿意留在京城陪家人,孝敬父母。

这时候柴荣可以明白过来了--原来对方是来投靠自己的。然后再细细回顾一下赵匡胤在军中的表现譬如人机灵、作战勇猛、护主得力等,得出了答案--此人确实不错,是个人才。最终做出决定--既然如此,就留下他吧。

这就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交流,不必说得过于明显。

第二天,柴荣向郭威反映,请求将赵匡胤留在自己身边,鉴于赵匡胤的能力,力荐他为开封府的马直军使(骑兵中的一个中级指挥官)。

郭威毫无异议,表示答应。

赵匡胤人生事业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此之后,他将一点一滴地取得人生之中的辉煌。

历史告诉他,他的抉择没有错。

4.历史会记住郭威的功勋

北汉和辽国的入侵被击退了,继承者的最大障碍王峻被扫平了,改革也进展得很顺利。五十一岁的郭威看起来有些显得老了,曾经年少轻狂,意气风发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场面只能当作今天的回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治理国家、抵御外敌,都没有做到份上。百姓还需要关心和同情,北汉和辽国依然在北边虎视眈眈。

可是郭威知道,自己只能够做这么多了,他决定把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国家交到柴荣的手上,让这位他所器重的养子沿着自己开辟的路走下去。

他要这样做,是因为他生病了。令他扼腕叹惜的是,自己的病正在一天一天地加重,人生已经走到弥留之际,大限已经离他不远了。

后周的大臣们也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除了每天不断为郭威算命、准备追悼会之外,还担忧着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兵权会交给谁掌握。

事实证明,兵权交接问题给大臣们带来了强大的心理恐惧症。因为当年刘知远就是把兵权交给了郭威,结果是郭威果然不辱使命地利用兵权,篡夺了刘知远打下的后汉江山。

郭威患上的并不是神经病,脑子还是好使的。他当然不会允许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他的继承人身上。

是时候该布置一切了!

于是,卧病在床的这段时间里,郭威把兵权交给了柴荣。大臣们终于安心了,都感到很惬意。因为大臣们都知道柴荣将会是下一个皇帝陛下,兵权交给他,不会再惹起兵变这样的事端,不会再要大家去京城大门口跪一次搞一下迎接。说实话,跪死一个接一个,你死的不嫌烦,相信跪的都嫌烦了。

紧接着,郭威还办了两件后事。

第一件是将柴荣任命为侍中。注意,这里的侍中不再是个虚衔了,实际上它相当于让柴荣"监国"。因为郭威虽然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但还得要死不活地拖延一段时间,政事无法料理,只好让柴荣顶上。

第二件是关于一个人的,这个人叫李重进,乃是郭威的外甥,比柴荣年长。郭威在卧病的日子里特意叫李重进办了一件关乎礼仪的事,这件事虽然小,但其意义却是重大的。

李重进要按郭威吩咐做的事就是--向柴荣下跪磕头。这并不是磕头认亲尽礼数。郭威特意向李重进强调眼前的柴荣就是将来的皇帝,要他好好辅佐,不能因为同是一家人,比柴荣年长而忤逆柴荣的意思。

办完这两件事之后,郭威也就放心了。

可是,放心两个字对于这位居安思危的好皇帝来说只是暂时的。他的心思永远都放在他所关心的人和事之上,就算到弥留之际,他都不曾忘记过,一定尽自己的所有努力让国家安稳,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他做皇帝的原则。

他马上又想到了自己的身后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在这种人生大事上,这位好心的皇帝再次表现出他对百姓的同情。他用微弱而沉重的语气嘱咐他的继承人柴荣,为他建造陵墓一定要从简,不能劳民伤财,不用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

有这样的皇帝,实乃后周之福!

郭威的病情越来越重。显德元年(954年)二月二十二日,郭威走完了他的一生,病逝在龙床上。

对于郭威的一生,我们有必要来一段简短的评价。

郭威完完全全是个起于微末的皇帝,他自幼父母双亡,凭借着自己的惊人毅力,在军中磨炼,在官场仕途上打拼,终于凭借实力抓住机遇攀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他的人生可谓是大器晚成的。他成为一国之君后,爱国爱民,体恤百姓疾苦,发动改革,足见他是一个有魄力和才略的好皇帝。

历史将会牢牢记住他,让他永垂不朽。

同类推荐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热门推荐
  • 日本童话19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日本童话19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阅读童话,对于孩子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大人怎么都想不通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相信一头猪会和一只蜘蛛成为好朋友,一盏灯里会藏着个妖怪,一朵花会满足一个人的七个愿望……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于孩子有一颗善良、真诚、坚韧、顽强而又充满爱的心。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处世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集中了古往今来生活智慧之大成的学问,更是一门在纷扰世间安身立命的功夫。 处世,一方面讲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应付世情俗事、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适应各种环境、处理各种问题,即“处世之法”。另一方面指的是处世的哲学,包括了认识世界的观念、立场,以及立世的态度及生活的原则,即“处世之道”。无论“处世之法”还是“ 处世之道”,都与个人的自身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 太虚魔尊

    太虚魔尊

    战遍世界高手的龙神国神秘少年,为解开力量之迷,在机缘巧合下唤醒了洪荒时代的妖尊。而随着血月的出现与七大神器的现世,少年的身世亦渐渐明朗。究竟洪荒太虚五尊孰弱孰强?一场从远古延续至未来的阴谋,必将导致灭世圣战一触即发。
  •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他叫水溶,一个让人无比郁闷的名字,只因为老爹是超级红楼迷。抗议多次无效,只能认命,却不曾想这个名字却是开启他命运的钥匙。什么?那个从天而降的女子居然就是袅娜的林家黛玉!与他相伴一生的佳侣?等等!书中的林黛玉不是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吗?怎么会.~"砰!”一声枪响,黛玉如同风中花瓣一般飘落在他怀中。“不!”水溶绝望地嘶喊着,痛苦不可言状!老天既然要自己爱上黛玉,为何要还要这般残忍的将她带走!“我要回去了.记得.我.”黛玉眼睛合上的一瞬,水溶的心崩溃了.~这就是红楼的世界吗?那个该死的北静王爷居然是皇上的情敌!还好自己聪明,轻易摆脱!玉儿!为何你从没告诉我本该锦衣玉食的你竟然如此凄凉;为何你从没告诉我天杀的贾家不止谋了钱财,还要谋人!玉儿!从今以后,定不再让你受得丝毫委屈,为了你,我寻到红楼!--------------------------------------------------------------------------------------------------推荐宛颐新文《红楼之碧水盈玉》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宫廷深深深几许,调包计,调进的是谁?成全了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宛颐的第一部红楼作品《穿越之溶心傲玉》欢迎大家去踩踩~~~~~
  • 重生毒女,腹黑二小姐

    重生毒女,腹黑二小姐

    登基那年更是灭她满门,把她打入冷宫,毁她响彻九国的绝世容貌,为了心爱之人无视孩子的遇害,原以为可以死的安乐,请跳坑——转新文】夫妻八年,谁知现任皇后将她开肠破肚,夫君更是冷眼旁观。得以重生她软硬皆施,抢走大姐的心上人,毁了大哥的名誉。算计两个妹妹的婚事,获取几个皇子的芳心,与生母联手,夺取大夫人之位,玩弄皇子于手掌中。只要能够复仇,夫君待她千般宠爱,她不惜任何手段,遇神杀神,遇鬼斩鬼。“完颜烈,郑雪你们不得好死,定会下十八层地狱,不得超生,我死也不会放过你们……”完颜烈你真是够狠的,同床共枕八年,【已完结,得到的却是你的虚情假意,知道她最得意的就是容貌,竟如此狠心的毁去,若有来生,定叫你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二小姐是与我有仇?”完颜烈。万般温柔,却是骗局一场,只因她是丞相府二小姐,不过就是为了权利。“不,我与你无怨无仇。”吕倾禾。“那为何如此敌意相见?”完颜烈。“因为我与你站在一起,天地不容。”吕倾禾。————————————筒子群:335124031【记得备注:凤娆】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从此天子不早朝

    从此天子不早朝

    没成亲之前,叶小小是京城闺秀眼中最典型的反面教材,成亲之后,她变成了百姓嘴里贤淑的典范。叶小小:旁人轻我,骗我,谤我,欺我,笑我,妒我,辱我,害我,自当揍她,揍她,狠狠揍她!狼君:用我君临天下,护你天真无瑕,可好?最是无情帝王家,他本无情更无爱,所有的女人都不过是他帝王之路上恣意驱动的棋子,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弃,而唯独这只兔子,他拿得起,却再也放不下。————————————————————新书《全能大佬又奶又凶》求收藏求票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