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100000009

第9章 身远游·在世界的彼岸(2)

这是一个父亲,对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女儿最诚挚的欢迎。后来,杨绛将这句话告诉阿圆,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隔着逝去的时间,依然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爱,十分感动。

那时,他抱着软软的小婴儿,她眉眼细腻,看上去长得像杨绛,似乎又很有自己的神态。基因是那样奇妙的东西,糅合了两人特征融合成一个新生命。他的心中,柔软得像是塞满了棉花糖,庄严而感恩,感谢妻子,感谢小女儿,也感谢上苍对他们一家的温柔以待。时至此时,他此前不觉得,而现在却终于发现,自己的生命终于真正得以完整了。

写意时光

英国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国度:伦敦是喜欢落雨的城市,曼彻斯特是个钟情捣蛋的调皮鬼,而牛津小城,是静谧森林里的蜿蜒小河,洒满粼粼的月色柔光,宛如河流深处,沉淀着无数闪烁的各色宝石。在这座安静悠闲的小城里,钱钟书一家三口,惬意地享受着生活中的种种美妙。

一念为神,一念为佛。生活美妙与否,其实不过是心中的一念之差。心里阳光暖气四溢,苦涩的清炒苦瓜也觉得清甜可口;倘若心里暗色涌动,纵使熊掌、燕窝、鱼翅、满汉全席在侧,依旧食之无味。懂得生活的人,会去发掘寻常中的优雅:水泥钢筋里钻出的一朵小黄花,天角一片凑成心形的云彩,甚至只是衣角上粘来的一粒蒲公英,都会令人觉得生活无限美好。

钱钟书和杨绛,都是善于生活的人。

在女儿阿圆诞生之前,杨绛就包办了午餐,作为弥补,钱钟书则负责早餐。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这个三口之家一直保留了下来。小两口搬入达蕾女士家二楼的第一天,习惯早起的钱钟书便起身,为爱妻炮制一餐英式早点。他刚刚从英国的同学那里学会了冲茶,英国人酷爱红茶,红茶没有绿茶清冽,却自有一种浓香甘甜,钟书将这手艺学得十分成功。他冲好了一壶红茶,又烤香了面包,热好了牛奶,还准备好果酱、黄油、蜂蜜等小食,亲自用托盘送到杨绛床头,宛如精心伺候公主的英俊骑士。

从此,早餐成了钱钟书在家中的专职工作。每当他将早餐送来,总是会得到娇妻表扬。两人亦是乐得如此,其中情趣如画,缱绻温柔,从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中就不言自明。

钱钟书时常忙于学业,作为自费生的杨绛却不必如他一样忙碌,小主妇在完成一天的学习和家务后,便开始翻着一本杨荫杭从国内寄过来的《元曲选》,自娱自乐。她素来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可身在国外,这种音乐自然不可求,于是爱女心切的杨荫杭便寄来了《元曲选》,以供女儿自己唱一唱,过一过瘾。在钱钟书后来的诗里有一些"欲调无筝,欲抚无琴"、"咏歌不足,丝竹胜肉"的句子,或许说的,就是此时的生活。

那时阳光正好,气流里有淡淡的青草味和芬芳花香,光线和芳香像是一股暖流,尽数流淌到那个象牙白的阳台上。温婉美丽的小妻子坐在碎花软椅上,指尖轻轻落在泛黄的书页上,口中咿呀婉转,轻轻的,柔软的。他悄悄地放下书,走到妻子身后,忽然抽出她手中的《元曲选》,大声读,一面读还一面手舞足蹈。妻子连忙来抢,却被他左右躲闪,终不能得逞。这嬉闹下来,两人都笑得肚子疼,几乎双双跌坐在椅子里。

素日里的钱钟书,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都是一副沉稳模样,唯有到了杨绛面前,却时常淘气调皮,要来逗一逗小妻子。大概是所谓的亲疏有别,人们总习惯将最自我真实的一面暴露在最信任亲近的人面前,却将最客气成熟的样子行走于这个世界。又有一句话说至亲至疏夫妻,虽然夫妻可能是天底下应该最亲密的人,但是夫妻同样是最容易疏远的关系,心冷了,远了,终究回天无力。幸好,钱钟书和杨绛,一直以来,都是模范夫妻的典范。

阿圆出世之后,初为人父的钱钟书忙得三点一线地跑。忙乱里,一向在生活里有点"迂腐"的他就更容易犯错了,要不是打翻了墨水瓶子,将房东家的桌布搞得一塌糊涂;要不就是弄坏了门,打碎了台灯。各种乱七八糟的小差错层出不穷,杨绛那时还在月子中,当钱钟书赧然地告诉她这些事情,她总是好脾气地安慰他:没事的,桌布她会来洗,门和台灯她都会去修好的。她像是丈夫身后最坚硬的后台,一直给予他十足的底气。所谓贤内助,正是如此。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杨绛用她的整颗心温柔以待,钱钟书同样深情回应。待到妻子出院回家时,他已经在家中熬好了鸡汤,汤里还加了她喜欢的嫩蚕豆,这玩意儿可并不好剥,鸡汤很浓,很鲜。而几天后,她果真将他的小差错一一修正回去。

光阴如歌,无声里渐次流淌。牙牙学语的小儿已学会上蹦下跳,地中海吹来的煦风也吹了一季又一季,很快,钟书在牛津大学的时光也即将接近尾声,在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试后,他立即着手准备毕业论文。论文是毕业前的一道坎,虽然最后基本上都会通过,但撰写过程却难免要蜕掉层皮。尤其是牛津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了,首先得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题材,其次必须是在有限的材料中去发现新问题,学生们不得不去独立思考,自己挖掘真相。

一开始,钱钟书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定下的题目是《中国对英国文学的影响》,然而这个题目首先就被他的导师否决了──当时的英国还放不下它的"日不落帝国"的架子,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论文出现,其实若是这篇论文写成,无疑会对日后文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无奈之下,钱钟书只好将题目改成《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他颇下了些苦功,查阅了许多资料,苦心经营,终于写完了这篇论文。又经过好几次修改后,这篇论文终于定稿,获得通过,被装订成册,由牛津大学图书馆收藏在馆。后来,钱钟书回到中国,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期,曾将这篇论文的打印稿交给《中国图书季刊》的主编袁同礼先生,这片论文也得以发表在《中国图书季刊》上,同许多中国读者相见。

甚至,据说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在一九八六年访问中国之前,还特意派专人从牛津大学图书馆中调出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可见,这篇论文的影响力颇为不寻常。

在这片异国的天空下,钱钟书完成了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步骤:丈夫、父亲,还有从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变成了一个眼界开阔的中西文化集大成者。身在中国,虽然许多知识可以从书本上获取,可是无论如何,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亲自感知和了解。所以,他走出国境,越过碧海,伸出双手,去触摸和拥抱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真正感知了西方文明,像是一个孩子,如饥似渴地去挖掘、获取、融合。经受文明洗礼的,不只是他的头脑,还有他的灵魂。

白鸽展翅,跃过一个又一个童话般的塔尖,教堂的钟声掠过粉色的风信子和馥郁的玫瑰,雨点斑驳,轻轻敲击着透明的窗,留下淡淡的水痕。美得不似人间,可其间流淌的歌声和气息,分明又是世上。在这座宛如天堂的小城里,窗外下着雨,他心里燃着炙热的梦,仿若朝阳,坚定地向天空中心进发。

钟书君归来

隋朝时,有这样一首满是凄楚之意的民谣:"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思乡,如同思慕之情,是古诗里永恒的主题,李青莲也写过这样的诗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游子孑然的心,漂泊在外时,却只能借着同一轮明月清光,遥遥寄托思念。在英国度过的两年里,钱钟书顺利完成了学业,按理说学成理应归国,但是钱钟书却没有即刻搭上归国的轮船,而是踏上了前往巴黎的路途。他何曾不思念故国,故土的草木风情,无时不刻不在他心头萦绕,可是时机还不行,他还想要再看一看,走一走,再触碰这世界的脉搏,再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存在──那时归去,想必比如今更有意义。

与牛津大学结缘,是源于教育部给出的名额,这次,钱钟书和杨绛选择了巴黎大学,这其中也有杨绛对法国文学尤其感兴趣的原因。那是欧洲最古老的几所大学之一,前身原是十三世纪建立的索邦大学,巴黎大学原来就是索邦大学中的神学院,由于这层关系,几百年来,巴黎大学同教皇和国王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欧洲名望深远。早在牛津大学时,钱钟书夫妇就已经通过杨绛的同学向巴黎大学申请注册,但由于种种原因(大约是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两人随时有可能被断绝资金流落异国的危险),他们最终没有注册成功,只是去巴黎大学上课,这不能不说是钱氏夫妇人生中的一大遗憾了。

那一年,钱钟书和杨绛带着还不满三个月的小女儿阿圆搭乘火车前往伦敦,然后上船来到巴黎。旅途颠簸劳顿,幸好阿圆乖巧可爱,一路上基本都在熟睡,加之杨绛慈母情怀,心细如尘,将女儿照顾得极好。周围旅客基本上都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难得见到黑发黑瞳的一家三口,尤其是那个睡在襁褓之中的小小婴儿,柔软娇憨的。因此,这一路上还不解人事的阿圆便收获了许多赞美,年轻的母亲抱着女儿,听着旁人不断的溢美之词,心里自然无比愉悦自豪。

在这里,他们没有遭到周围旅客的冷遇。普通民众基本上都是善意的,愿意用善良来包容接纳每个人,不管他们是来自日本还是中国。若是能够始终和平相处,像朋友一样体谅、宽容、拥抱,那么世界上的硝烟和泪水,就会减少许多,许多。

巴黎的友人早早就为夫妻二人租赁了公寓,新家坐落在巴黎郊区,距离巴黎只有五分钟路程,房东是个典型的法国女士,优雅得有些将时间当儿戏。公寓是包伙食的,比起牛津的老金家,伙食好得几乎有云泥之别,唯一令钱氏夫妇头疼的是房东夫人法国情调太过浓厚,饭菜虽然色香味俱全,却是按照正式酒宴一般一道一道上菜,吃上一顿饭竟然要花费两个钟头,时间成本实在太大,对于两个热爱读书的知识分子,这实在是不堪忍受。因此,不久后他们就不再参加房东的集体伙食,继续如在英国一般自己解决伙食,一回生二回熟,对于做饭,两人早已是熟能生巧。

他们安顿好之后,很快完成了入学手续。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治学气氛大相径庭,这同两国人的性情也有很大关系。英国人向来严谨、细致,而法国人则偏向浪漫、松散,很是有一种潇洒不羁之气。能够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亦是钱钟书的幸运。

这座以法国首都命名的大学同法国人一样,参天挺拔的橡木林,连绵成绿海的草地,长长的林荫小道上开满了书店和咖啡馆。这里的学生比起上课来,更喜欢聚在一间小小的咖啡馆里自由讨论。而且巴黎大学也没有固定的餐厅和宿舍,不像牛津大学要求学生一周里一定要在学校食堂中用餐四五次,巴黎大学的学生需要自己解决食宿问题。纵使是上课,如果老师迟到或拖堂,学生完全可以直言要求下课或是自行离开。自由主义十分浓郁,个性色彩也就更加鲜明。巴黎对钱钟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直到他写《围城》,直到他深有感触地说出"巴黎大而世界小"这句话,都可看出巴黎在他心中,是举足轻重的。

他来巴黎不是为了成为一名旅途上的游客,而是为了充盈梦想来的。因此,在经历最初的不适过后,钱钟书重新投入了书海之中。从十五世纪开始,他按照文学史,精心列出了书单,涵盖不论是有名的还是一带而过的作家。他真的按照书单一个一个地读了下去。巴黎大学的图书管理员都十分吃惊,这个中国小伙子每次都是带着一大摞书走,没过几天又将先前的书还回来,然后又带走了一堆书。在他借阅的书里,有英文、法文、中文,甚至是意大利文,但他读起来毫无阻碍。

他是语言的天才,在国内时就已经精通多门语言,而留洋生涯,更令他的语言能力焕发奇彩,到了巴黎,他的法语口语在有意识的学习下,没过几个月就变得像正宗法国人一样字正腔圆,柔滑温和。据说,这一口法式口音是钱钟书在菜市场学会的,他每天早晨去买菜,同小商贩们讨价还价,不久之后,在这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地方,就锻炼出了他一口流利的法语。

在巴黎的一年,是钱钟书埋头苦读的一年,亦是惬意的一年,却同样也是思乡的一年。这些因时间而淡去的痕迹,都可以在钟书的诗中窥见容貌:

万点灯光夺月光,一弓云畔挂昏黄。

不消露洗风磨皎,免我低头思故乡。

电光撩眼烂生寒,撒米攒星有是观。

但得灯浓任月淡,中天尽好付谁看。

漂泊在外的游子,无时不刻不思念着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尤其是当游子听到祖国蒙难,心中忐忑忧惧,恨不能立刻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上。这时,在欧洲的钱氏夫妇又得到国内传来的消息,说杨绛的母亲在逃难中不幸去世,两人更是归心似箭。刚刚成为母亲的杨绛,悲痛万分。局势正在不断恶化,***战争已从亚洲渐渐转向欧洲,这片平静优雅的土地终究也逃脱不了战火的燎烧,巴黎街头,也出现了武装警备和大大小小的哨所,国难当头,已经无法容纳闭门专研的平静。钱钟书夫妇毅然决定回到故国,纵使战争全线爆发,作为祖国的儿女,他们也要回去守卫这位母亲。

船票并不好买,局势紧张,样样东西都相当紧俏。经过多方辗转,他们才终于拿到回国的船票。这时候,女儿阿圆已经学会了讲话,他们搭乘法国邮船阿多士二号,踏上了归国之路。出国的时候,钱钟书和杨绛还是新婚燕尔的小两口,归国时,怀中却多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其实升级的何止是人生角色,如果说在清华大学时期的钱钟书,是一口深井,清澈,但谁都不知道井底究竟在哪块溜滑的黑石下;如果说牛津大学中的钱钟书是一汪碧荷,千顷的潭水,渺渺,飘然,如世外仙人一样超脱不凡;那么此时的钱钟书,在多年的日积月累中,已将点点滴滴汇聚成海,浩瀚,广袤,有容乃大,荡荡无际。

这位知识如海的学者,正怀着深深的爱国眷恋破浪归来。离开才知珍惜,失去方知可贵,远在异国他乡的思念,令钱钟书深深明白祖国在自己的生命里,有多么密不可分,就算是为了它,付出一切,他想,也是心甘情愿的。

同类推荐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热门推荐
  • 原来的世界2

    原来的世界2

    讲述中国数千年来,传说与现实之间纠缠不清的迷。在这诡谲的世界背后,究竟隐藏这什么隐痛和玄机?现实的终极历险,灵魂的深度苏醒……如果你感到日子越过越难,那是因为你离原来的世界太远。
  • 九王妃

    九王妃

    华青鸾:卓依族的九公主,貌美无双。却是天生痴傻,若聋若哑,母妃早死,兄弟欺凌,姊妹嫉恨,父皇厌恶,及笄之年被送到魏国成为质子,前途凄惨。因为纠缠俊美冷傲的暗辰国太子,失足落湖,昏迷不醒。再睁开眼,美眸光绽,风华粲然她,已不再是她!◆◇◆罗静夜:现代头号黑道杀手,身怀绝技,心若铁石。一场意外,让她灵魂穿越,成为被欺凌而死的华青鸾。冷傲决绝的灵魂,绝不容人再欺,谁向前一步,必叫他血溅当场!抚着胸口残余的悸动,罗静夜轻声道:“华青鸾,你放心,我会替你报仇,让所有欺凌你的人,生不如死!”◆◇◆五国争雄,风云变幻,浴火重生的华青鸾,惊采绝艳,令人目眩神迷。◆◇◆精彩片段:长剑插地,左膝半跪,暗辰国太子凌清寒抚着受伤的左臂,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是我输了,我愿意遵守前诺,娶青鸾公主为正妃!”女子紫衣黑发,眸若寒冰:“可惜,凌清寒,我看不上你!”男子愕然。◆◇◆本文原名一品宠妃,现改名为九王妃:本文女强文,一对一,或许慢热,但绝对会精彩,请童鞋们放心跳坑哈~O(∩_∩)O~◆◇◆推荐梦梦的完结文:《弃妃女法医》《冷帝的刁蛮妃》《穿越千年之倾君》◆◇◆推荐好友宁儿的《第一祸妃》推荐好友妙妙的《洛王妃》推荐好友幽幽的《重生—名门贵妻》推荐浅水的鱼现代文《部长别太坏》推荐好友醉疯魔女强文《浴火王妃》推荐好友烟花宅斗文《深门望琇》推荐好友七月紫音宠文《小小皇妃爱爬墙》推荐好友小桃的现代重生禁恋文《重生—豪门傻千金》
  • 焚天之怒

    焚天之怒

    点击进入游戏官网>>,宝贝也是我的,全是我的。一朝觉醒,功法是我的。伏尸百万!人道不公,受尽欺辱少年江逸,丹田被封,焚灭诸天!【yaoye588】—→同名手游火爆公测中,破封印,得奇功,炼九天神火,走上惊天逆袭路。地盘是我的,各大商店均可下载!天道不公,【新书不灭龙帝发布】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帝姬皇妹:迦南香挚爱

    帝姬皇妹:迦南香挚爱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缥缈情爱,扣人心弦,路尽头,有你在身畔。她是公主,有最尊贵的身份,却受人欺凌,生活在矛盾中苦苦挣扎。“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活下去见证,谁为王者,谁为败寇。”凭着这句话带来的勇气和信念,她作上了最尊贵的长公主之位。她的三哥,高贵典雅的天朝皇帝,教会她隐忍,陪伴她度过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光。正如她所述,她爱他是种与生俱来的信仰。甘苦有情,富贵无义,矢志不渝,尽收天地。命运似乎早就将一切安排好,仿佛又是他,亲手将她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剑锋直指,寒光凛冽,那一瞬,他是否也曾心痛?这时,另一个同样胸怀天下的绝美男子拥她在怀,轻声呢喃着:“等我,有一日救你脱离这苦海,我不要你作他的公主,我要你作我的皇后。”战火纷飞,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席卷大地,面对最艰难的抉择,她毅然选择坠入漩涡。那些无法割舍的,犹如流星划过,只留瞬间辉煌,转瞬即逝。一切繁华过后,也无风雨也无晴。弹指间,已走过斑驳的流年。再回首,梦依旧。本文讲述了一段恻绯缠绵的爱情绝恋,令读者荡气回肠,沉浸其中,如痴如醉。文亦如茶,苦如生命,甜似爱情,淡若清风。小海的QQ群号:172120227我们一起来聊聊吧,欢迎亲们。敲门砖为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亲们,小花,月票,收藏,感谢哈,都是好人呐,好人呐,嘻嘻,谢谢亲的支持。》广告请绕行,评论区留给喜欢这个文的亲们,多谢合作=============================================美文推荐:《烫伤你、爱情的诱惑》(已完结)http://m.pgsk.com/a/293527/姐姐的文:钻石伯爵:邪少的契约恋人http://m.pgsk.com/a/324061/(完结,而且全本免费喔。亲们速去围观吧,很小资,中国草根女孩与英国上流,华丽丽的文采。)少爷,不可以http://m.pgsk.com/a/345670/(纠结虐心)亲们多多支持哈,感谢
  •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而这本书所描述的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忠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生存之道。
  • 考前备战营养餐

    考前备战营养餐

    饮食的科学搭配和均衡的营养摄取,都直接影响到考生的身心健康。我们针对考生备考时期的常见问题,有的放矢地介绍了各种有助考生身心健康的营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