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500000008

第8章 绝嗜禁欲人无欲则刚(1)

1.引言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求人之志章第三》

【解读】

禁绝嗜好和欲望,就可以解除心头之累;抑止恶行,减少错误,就可以避免大的过失;少喝酒,不近女色,行为就不会有污点;远离嫌疑之地,就不会造成失误。

【博弈之道】

博弈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志”,是引人成长、进步、参与、实现的目标。有了它,博弈者才有方向和动力。本章为“求人之志”,求,在这里指的是访问、推求;志,在这里指的是人之心志。本章的内容便围绕“求”和“志”而展开,讲述贤明的人必须首先找准自己的志向。人无志不行,就如何立志,《素书》在此章中告诉我们,只有行为光明磊落,才不会被人猜疑;只有心地宽厚坦荡,才不会随意怀疑别人。世人都知道贪色就会耗散精血,精血消耗就会损伤精神;贪酒也会损伤精神,精神损伤了,精血也就不旺。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贪图这些感官享受呢?人性清静,本来没有什么烦忧和负累,只是由于贪欲的驱使,才舍弃纯净的自我去追名逐利。当邪念到了无可抑制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有过失和错误了。

2.一个走远路的人必须轻装上阵

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克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一言以蔽之,人无求则无敌。这个求,就是“欲望”。成功的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成功的条件,都是在立下宏图大志后,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一步步达到的。立志是一切成功的起点,但立志却必须从“绝嗜禁欲”开始,就像一个走远路的人必须轻装上阵一样,排除一切杂念,心里唯有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在这一点上,最典型的例子,当数越王勾践。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子孙,经过二十多代,传到允常的时候,与吴王阖庐交战结下仇怨,相互攻伐。元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兴兵讨伐越国。允常的儿子越王勾践就派敢死队排成三行,到达吴军阵前,大声呼喊着刎颈自杀。吴军光顾着观看,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之际,对他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报吴之仇。”

三年后,勾践听说吴王日夜操练军队,将要报复越国,就想在吴国没有出兵以前先去攻打它。范蠡进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兵器是不祥之物,战争是违背道义的,争夺是最差劲的处事方式。暗中策划违背道义的事情,喜欢用凶器,亲身尝试着去干最下等的事情,上天就会禁止,干这种事的人必定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发兵。吴王听说后,调动全部精锐部队打败了越军,把越军包围在了会稽山。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不听你的意见而落得如此地步,怎么办呢?”范蠡说:“能够保守成业的人必定会得到上天的保佑,能够力挽危局的人必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能够节俭做事的人必定能得到地利。现在只有低声下气,向吴王敬献厚礼,如果他还不答应,就只能把您自己作为抵押去给吴王做奴仆。”勾践于是让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文种跪地用膝盖前行,向吴王叩头说道:“君王的逃亡之臣勾践派陪臣文种大胆地向您报告:勾践请求做您的奴仆,妻子甘愿做您的侍妾。”吴王原本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不能答应他。”文种回到越国,向勾践报告。勾践想杀掉妻子,烧毁宝器,拼命决战。文种劝阻勾践说:“吴国的太宰伯很贪婪,可以用利益诱惑他,请让我暗中向他游说。”于是勾践就把美女和宝器交给文种,让他暗中交给吴国太宰伯。伯接受了,就带大夫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叩头说道:“希望大王赦免勾践的罪过,把越国的所有宝器都收归吴国。如果不幸没有赦免他,勾践就将杀尽他的妻子儿女,烧毁他的宝器,率领所有的五千人马与吴军决战,吴军一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伯趁机劝吴王说:“越王已经降服为臣,如果能赦免他,这对吴国有好处。”吴王又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再次进谏说:“现不灭了越国,以后必定后悔。勾践是个贤明的君主,文种、范蠡是贤良的大臣,如果让他们返回越国,将会作乱。”吴王不听,最终赦免了他们,撤兵返回吴国。

勾践被困在会稽山时,喟然叹息说:“我将要死在这里了吗?”文种说:“商汤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囚禁在里,晋文公重耳逃奔到翟国,齐桓公小白逃到莒国,他们最终都成了王霸之业,由此可见,祸怎么不会转化成福呢?”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越国,勤劳吃苦、深思焦虑,把苦胆悬挂在座位上面,坐卧时就仰视苦胆,吃饭时也要品尝苦胆,说:“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耕种劳作,夫人亲自纺纱织布,谦虚恭敬,礼贤下士,厚待贫民,吊唁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他想让范蠡治理国政,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文种不如我范蠡;安抚国家,使百姓亲附,我范蠡不如文种。”于是越王把国家大政托付给文种。范蠡和大夫柘稽去吴国讲和,在吴国充当人质。两年后,吴国放回了范蠡。

勾践从会稽回来的七年里,一直安抚他的士卒和百姓,想以此向吴国报复。大夫逢同劝谏说:“国家刚刚遭到流亡的事情,现在才重新殷实富足,如果修整军备,吴国一定会害怕,一害怕,灾难就必然降临。况且凶猛的鸟袭击目标时,一定故意隐藏它那凶猛的形体,如今吴国的军队侵犯齐国、晋国,又与楚国和越国结下很深的仇怨,名声虽然高过天下诸侯,但实际上却损害了周王室的威望。为越国考虑,不如结交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并且厚待吴国。吴王的野心很大,一定会轻率用兵。这样,我们联络各种势力,让齐、晋、楚三国讨伐吴国,越国趁它疲惫,就可以打败它。”勾践点头称是。

过了两年,吴王将要讨伐齐国。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勾践吃饭不注重美味,与百姓同甘共苦。这个人不死,必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吴国有越国就好比有心腹大患,而齐国对吴国来讲,只不过是疥癣之类的小病。希望大王放了齐国,先打越国。”吴王不听,坚持讨伐齐国,结果在艾陵打败齐军。回到吴国,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吴王大怒。越国大夫文种说:“我看吴王当政已经非常骄傲了,请尝试着向他借贷粮食,以试探他对我们的态度。”文种向吴王请求借粮,吴王想要答应,伍子胥劝谏不要给,吴王还是把粮食借给了越国,越王于是暗自高兴。伍子胥对吴王说:“大王您不听劝谏,三年后吴国就要变成废墟!”太宰伯听说后,就多次和伍子胥争论对越国的态度,趁机进谗言诋毁伍子胥说:“伍员貌似忠厚,其实是个残忍的人,他连父兄都不顾及,又怎么能顾及大王呢?大王先前想讨伐齐国,伍员强行阻谏,后来取得胜利,他因此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员,伍员一定会作乱。”吴王一开始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吴王大怒,说:“伍员果然欺骗我!”等他出使回来,吴王就派人送给他一把属镂宝剑,让他自杀,然后任用伯主持国度。

三年过后,勾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经杀了伍子胥,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进攻吴国了吧?”范蠡说:“还不可以。”

到了第二年春天,吴王北上与诸侯在黄池会盟,吴国的精锐部队都跟随吴王北上,只剩下老弱残兵和太子在都城留守。勾践又询问范蠡,范蠡说:“可以了。”于是勾践派遣善战的水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君王的卫兵六千人、在职军官一千人,讨伐吴国,杀了吴国太子。吴国向吴王告急,吴王正跟诸侯在黄池会盟,害怕天下诸侯知道这一消息,就加以保密。吴王在黄池会盟完毕后,派人用厚礼向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也没有能力消灭吴国,就跟吴国讲和了。

这以后的第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把吴军围困了三年,吴军彻底失败。吴王被困在姑苏山,派公孙雄赤裸上身,用膝盖跪地前往,向越王求和说:“孤弱之臣夫差冒昧地倾吐肺腑之言,曾经在会稽山得罪了君王,夫差不敢违背天命,得以跟君王讲和然后返归。如今君王像当年在会稽山一样,赦免了孤臣的罪。”勾践心中不忍,想答应他,范蠡说:“会稽山那件事,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如今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能违背天意呢?况且君王早起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一旦放弃它,可以吗?再说上天给予而不接受,一定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砍伐树木做斧柄,斧柄的模样就在旁边’,君王忘记会稽山的厄运了吗?”勾践说:“我想听从你的话,却又不忍心这样对待他的使臣。”范蠡于是击鼓进军,说:“越王已经把政事托付给办事人员了,吴国的使臣赶快离开,否则就要得罪你了。”吴国的使者哭着离去。勾践很可怜他,于是派人对吴王说:“我把你安置在甬东,做一个百户人家的君王。”吴王辞谢说:“我老了,不能侍奉君王!”于是自杀。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靠着“绝嗜禁欲”,打败吴国夺回了自己的江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是完全可以被克制的。而且,也唯有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使其泛滥的人,才有可能最后获得成功,实现自己追求的“志”。

3.常念“八字真言”就能不犯错误

一个人要想不犯错误,就要抑制邪念、消除坏心。“抑非损恶,所以禳过”,便是避祸的八字真言。禳,就是当错误正接近自己时,用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地推它、排斥它,让它自行离开。在这一点上,孔子被围于陈、蔡,然后安然脱身,是最好的注解。

孔子移居蔡国后的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前往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之间,就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去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讽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端,如今久居陈、蔡之间,大夫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合孔子的意愿。楚国是个大国,前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受到楚国的重用,那么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一起派遣服劳役的徒众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因此无法前行,粮食断绝,随从的弟子生病、个个无精打采,孔子却仍然不停地给他们讲学诵诗、弹琴唱歌。子路面带怒色来见孔子,问:“君子也有窘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面对窘困仍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窘困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子贡气得脸色都变了,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多识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只用一种基本原则来贯穿所有的知识。”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恼怒,就召来子路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所以别人不相信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走。”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仲由,有仁德的人心定受人信任,哪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有智谋的人必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比干剖心呢?”

同类推荐
  •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心态的构建(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心态的构建(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寻找理想的工作都是一件既难得又易求的事情。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个人的发展和前途已成为许多择业者关注的焦点。
  •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在职场中要战胜自己,就要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安逸冲昏了头脑,在职能学习中不做好准备的话,就会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被周遭的人与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提高职能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上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在本书中提到的36个方法,会使我们在职能学习中茅塞顿开,并在不经意中改变现有的职能学习方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通过对职能学习方法的改进,自己明显比周围的人更胜一筹,人生也许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创造奇迹……
  •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探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戒除不良习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老习惯、新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小习惯以及无处不在的各种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习惯,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形成各种习惯的性格。郑重地劝谕读者,要区别习惯的好坏,别让习惯牵着走。要警惕潜意识的误导。不当消极被动的奴隶。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别囿于习惯的藩篱,被习惯所左右。从而,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继续提倡“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人生活的建议,提供一些一个人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告诉一个人生活,怎么去做这些事,或者去哪里可以做到。这本书讲到的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个人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概念,还是一种环保概念。这种意识会让你更有责任感,进而影响你整个生活方式、态度和处事哲学。一个人的生活,我们也有很多憧憬和未来。
热门推荐
  •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

    本书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国小家丁

    倾国小家丁

    此时的玉兰已经在轩辕烨的抚摸下,全身变热,身子也不禁变得酡红一片,嘴里情不自禁的低喃出声,“我要,我要。”此时正在玉兰身上点火的轩辕烨听到玉兰的呼唤,再也忍不住了,立马准备。正在这时。“是谁,竟然敢袭击我天瑜。”此人正是看着穿越小说,看的正入味的天瑜。“你个死天瑜,又是在看这些没有营养的言情穿越小说,你说你好意思吗?”拍了天瑜脑袋的正是天瑜的好姐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她是高丽名臣郑梦周的后人,女主十七岁出仕朝鲜后宫,成为朝鲜历史上最年的尚宫;继大长今之后,一个传奇女子的奋斗史.(《问君心:宫女子之云岘宫》乃本文第二部,若亲们情系郑尚宫与永安大君围城之后的一段故事,欢迎阅读,已经完稿。)
  • 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也很强。讲述了许多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预防及治疗方法。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口袋里的天空

    口袋里的天空

    命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形的线牵引着各种各样的人,然后相遇,我遇见你,你遇见他,他遇见另一个人,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你会遇见谁,你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 孙膑兵书

    孙膑兵书

    《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从《隋 书·经籍志》开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 传。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 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 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书》,共收竹简364 枚,分上、下编,各15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 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 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 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唐风和韩江成功破解第二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找到了在频繁的地震中仍保存完好的黑鹫寺上寺。在探险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诡异事件,最后发现,所谓的皇家寺院,居然是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的墓葬!而黑喇嘛的死、克格勃的学员暴动、军统的秘密任务……一切的疑团,全部指向一个地方——中蒙边界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