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500000008

第8章 现代亚非文学(7)

在长篇小说方面,著名作家亚库普·卡德里的《外人》(1932),哈莉黛·埃迪普的《有苍蝇的杂货铺》(1936)及雷沙特·努里·君泰金的《戴菊鸟》(1922),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因而深受欢迎。20世纪30~50年代之间出现的萨巴哈丁·阿里、萨德利·埃尔泰姆(1900~1943)和雷沙特·埃尼斯(1909~)等作家,大多以城市贫民、士兵、农民、工人、囚犯和流亡者的生活为题材。埃尔泰姆的《当纺车停转的时候》(1931)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雷沙特·埃尼斯的长篇小说《泥土气息》(1944),描写了一个贫苦家庭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农民遭受剥削的处境,成为40年代的名著之一。

1954~1967年这几年是农村小说最风行的年代。亚沙尔·凯马尔、奥尔·凯马尔、萨米姆·科贾格兹(1916~)和奥尔·汉切尔里奥卢(1916~)等作家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农民的生活。20世纪40、50年代期间一些毕业于“农村学院”(一种从农民中培养为农村服务的人才的学校)的学生也成了著名的农村小说作家。如马卡尔·马哈穆特(1930~)、法基尔·巴伊库尔特(1929~)和塔里普·阿普阿伊丁(1926~)等。马哈穆特写的《我们的村子》(1950)曾引起巨大的反响,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20世纪60年代后期,长篇小说仍然以社会政治题材为主,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土耳其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题材也逐步由农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这时期的作品一方面暴露社会的黑暗,一方面努力探索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

现代非洲马格里布阿拉伯语文学

“马格里布”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地处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3国,是非洲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9世纪后,马格里布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20世纪50年代,马格里布诸国相继独立,民族文学有较大的发展。

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语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8至11世纪,口头文学创作极为丰富。19世纪中叶,反法斗争领袖、民族英雄阿卜杜卡迪尔·杰扎伊里(1807~1883)的诗篇,是阿尔及利亚近代文学的先声。他的作品带有古典诗歌传统。

19世纪末,作家穆罕默德·赛义德·宰克利、穆罕默德·本·胡贾等人所写的政论,对唤醒民族自觉、反对殖民统治以及形成新的风格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20世纪30年代起艾哈迈德·里达·霍霍(1911~1956)开始从事创作,以《麦加少女》(1947)成名。这是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反映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要求解放的愿望。20世纪50年代,艾哈迈德·阿舒尔写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短篇小说。舍利夫·侯赛因、祖呼尔·瓦尼西等的作品批判了社会的落后现象。艾布·伊德·杜杜和阿卜杜·哈米德·本·赫杜格的创作表现武装斗争以及有关土地、妇女等问题,如短篇小说集《七支火炬》、《阿尔及利亚的阴影》和长篇小说《南风》(1971)等。20世纪60年代后,一批青年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佳作。塔希尔·瓦塔尔的短篇小说集《我心中升起的烟》、长篇小说《地震》和《拉兹》是反映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作品;哈纳菲·本·伊萨的短篇小说描写民族解放斗争;艾哈迈德·穆瑙沃尔、穆斯塔法·法西等人的短篇小说抨击了黑暗的社会;塞马哈·哈比卜、哈菲里·穆罕默德·塞马赫的作品表现了石油国有化后的工人生活。

阿尔及利亚诗人的创作也密切联系实际。1926年,诗人穆罕默德·哈吉·塞努西·扎希利编选的诗集《阿尔及利亚现代诗人》,收入他本人和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他们为被压迫人民的命运而悲叹,并号召人们为美好的未来而斗争。穆罕默德·伊德·哈里发(1904~?)是阿尔及利亚现代诗歌的先驱,他的作品对推动现代诗歌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艾布·卡西姆·萨阿达拉著有诗集《胜利属于阿尔及利亚》(1957),在形式上开始新的探索。穆斯塔法·阿什拉夫(1918~)著有诗集《阿拉伯少女之歌》。

阿尔及利亚戏剧文学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部诗剧《巴拉尔》是穆罕默德·伊德·哈里发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巴拉尔·本·拉巴赫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和忠于理想的顽强精神的描写,塑造了人们所向往的民族英雄典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艾哈迈德·陶菲格·马达尼和阿卜杜拉·纳克里着力创作反抗侵略的剧本。艾哈迈德·齐阿布的剧本《继母》(1953)反对传统的宗法制度,要求用新的方法教育下一代。穆斯塔法·阿什拉夫著有《无罪者不担罪责》和《最后的屏障》,后者描写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摩洛哥的阿拉伯语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蓬勃发展。以阿卜德·哈费德·法西、伊本·阿巴斯·卡巴尔等为代表的政论作家和以艾哈迈德·勃那尼、阿卜杜·拉赫曼·法西等为代表的杂文作家创造了新的散文风格。现代著名的小说家阿卜杜·迈吉德·本·贾伦著有描写殖民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的《我的童年》和反映反法斗争的短篇小说集《血谷》(1948);阿卜杜·凯里姆·古拉卜著有《论文化与文学》、长篇小说《七扇门》、短篇小说集《我们埋葬了过去》和《幸运儿之死》;穆巴拉克·拉比伊著有长篇小说《冬季之风》、《善良的人们》和《武器交易和赌博》等。新出现的青年作家中著名的有穆斯塔法·穆罕默德·萨巴格。在诗歌方面,穆罕默德·苏莱曼(1863~1925)、阿卜杜拉·法西(?~1930)和穆罕默德·哈立德等人的创作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反对殖民者的斗争,呼吁改革宗教。现代著名的诗人穆罕默德·哈拉沃依受古典诗歌的影响较大,主要作品为诗集《歌声与回响》(1966)。诗歌革新的代表人物有艾布·贝克尔·莱姆杜尼、穆斯塔法·穆罕默德·萨巴格等。民族戏剧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主要剧作家有贝利·哈希米、哈桑·萨伊赫等,写有反映妇女问题的社会剧和历史剧。

突尼斯阿拉伯语文学,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突破。作家穆罕默德·塞努西的《汉志游记》和阿里·瓦尔达尼的《西班牙伊斯兰艺术文物记述》等是突尼斯现代阿拉伯语文学最早的作品。诗人穆罕默德·沙兹利·哈兹纳达尔是诗歌革新的先导,他反对殖民统治,主张进行民族文艺复兴。

20世纪20~30年代,著名的诗人塔希尔·哈达德(1899~1935)以传统形式的诗歌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关怀。诗人艾布勒·卡西姆·沙比(1909~1934)认为文学应该尽可能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为民族独立解放服务,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生命之歌》。穆罕默德·马尔祖吉(1916~)的诗集《眼泪与风暴》(1946)中多数是浪漫主义作品,并著有《突尼斯民间文学》(1967)一书,对突尼斯南部以方言为主的民间诗歌作了整理和研究。诗人欧麦尔·塞阿迪·盖里卜的诗集《锁链》,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心声。迈赫穆德·马齐吉的哲理剧《水坝》(1955)歌颂了忠于理想的品德,也流露了作者的宿命思想。他还著有长篇小说《忘却的诞生》(1945)。

作家拜希尔·海里夫(1917~)的长篇小说《死亡,或者我受你爱情的诱惑》(1957)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突尼斯知识分子的生活,另外,他的长篇小说《夜间闪电》(1960)写16世纪的一个爱情故事。

穆罕默德·阿鲁西·马特维(1920~)的长篇小说《哈里姆》和长篇小说《苦桑》是他的成名之作。作家拉沙德·哈姆扎维(1934~)的中篇小说《巴杜达死了》,展示了突尼斯农村生活画面。穆罕默德·哈迪·本·萨利哈的长篇小说《在蜘蛛网里》、艾哈迈德·易卜拉欣·法吉赫的长篇小说《星辰消失》都受到阿拉伯文学界的重视。

现代非洲马格里布法语文学

马格里布法语文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20世纪20年代只有出生于马格里布或在马格里布逗留的法国人创作的“北非流派”的文学,作家有路易·贝特朗(1866~1941)、罗贝尔·朗多(1873~1950)等。他们大多用殖民者的眼光观察马格里布社会,他们的作品属于殖民者文学的范畴。第一部阿尔及利亚法语小说是哈吉·哈穆的《卓赫拉,矿工之妻》(1925),批判了殖民统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诗歌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是让·昂鲁什(1906~1962),其所著诗集《灰烬》(1934)和《隐蔽的星》(1937),描写了阿尔及利亚人民贫困的生活。1944年他在阿尔及尔创办杂志《方舟》,独立战争期间曾发表《阿尔及利亚的战斗》等诗。

1946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阿尔及利亚出现了一批重要民族作家。让·昂鲁什的妹妹马格丽特·塔奥·昂鲁什(1913~)是阿尔及利亚的第一位法语女作家,著有小说《黑风信子》(1947)和自传体小说《铃鼓街》(1960)。她还整理、翻译了卡比利亚山区的民间故事《神奇的种子》(1966)。作家穆鲁·费拉翁(1913~1962)著有3部小说:《穷人的儿子》(1950)、《土地与鲜血》(1953)和《上坡路》(1957),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卡比利亚山区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习俗,特别是《上坡路》,描绘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悲惨生活。穆罕默德·狄布(1920~)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写作《阿尔及利亚》3部曲,描写劳动人民贫困的生活赞扬了人们反对殖民主义者的斗争精神。穆鲁·马默里(1917~)的小说《被遗忘的山丘》(1952)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比利亚的农村生活。此外,他的小说《公证人睡着了》(1955)也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表现了阿尔及利亚民族意识的觉醒,抨击殖民主义制度。

这一时期摩洛哥的代表作家是阿赫默德·塞夫里奥伊(1915~)。他著有短篇小说集《琥珀念珠》(1949)和小说《宝盒》(1954)。摩洛哥作家德里斯·什拉伊比(1926~)的自传体小说《简单的过去》(1954),由于批判了社会,曾引起激烈的争论。

突尼斯作家阿尔贝·芒米(1920~)的小说《呆若木鸡》(1953)取材于他在突尼斯的法国中学里的亲身经历,写一个殖民地青年发现自己处在两种文化之间无所适从,最后只好出走。他的小说《阿迦尔》(1955)写一个突尼斯人娶法国女子为妻,但最后和妻子决裂的故事。

1954年11月,阿尔及利亚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1956年,摩洛哥和突尼斯获得独立。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对马格里布法语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在阿尔及利亚作家的创作中,民族解放斗争的题材显著增多。

穆罕默德·狄布于1959年发表小说《非洲的夏天》,歌颂阿尔及利亚人民反对殖民主义者的革命精神。马莱克·哈达德(1927~1978)发表了4部小说。其中《最后的印象》(1958)写阿尔及利亚解放战争中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赛义德不忍炸毁一座由他负责建成的桥梁,后来参加了游击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小说《我将献给你一只羚羊》(1959)、《学生与功课》(1960)和《鲜花的码头不再回答》也都描写民族解放斗争。卡泰布·亚辛(1929~)的小说《娜吉玛》(1956)中的女主人公娜吉玛象征新生的阿尔及利亚民族,她和4个朋友的故事表现了青年一代对于旧世界的反抗。卡泰布·亚辛还以同样的主题写了剧本《报复的循环》(1959)和1首诗《鹰鹫》。亨利·克雷亚以诗人著称,代表性诗集有《首要的自由》(1957)、《革命和诗歌浑然一体》(1957)等。诗人让·塞纳克(1926~)主办过阿尔及利亚的文学杂志《太阳》和《平台》。他的主要诗集有《我国人民的晨曲》(1961)等。巴希尔·哈吉·阿利(1920~)的作品有民歌体诗集《十二月十一日之歌》(1961)、《愿欢乐常在》(1970)以及文艺论著《民族文化与革命》(1963)。

摩洛哥作家穆罕默德·阿齐兹·拉巴比(1922~)著有诗集《希望的歌》(1952)和《苦难与光明》(1958)等,1960年曾率摩洛哥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德里斯·什拉伊比的讽喻性小说《驴》(1956)和《群众》(1961)以抨击西方式的文明为主题。

突尼斯作家阿什米·巴库什(1917~)著有自传体小说《我的信念常在》(1958)和历史小说《迦太基的贵妇人》(1961),以及讽刺剧《牛皮大王》(1959)。

阿尔及利亚女作家阿西娅·杰巴尔(1936~)著有小说《渴望》(1957)、《不耐烦的人们》(1958)和《新世界的儿女》(1962),后者描写阿尔及利亚妇女在解放战争中的觉醒和成长。1967年,杰巴尔发表小说《天真的云雀》,也以阿尔及利亚战争为题材,在创作技巧上作了新的探索。

阿尔及利亚作家协会负责人、著名作家穆鲁·马默里于1965年发表他的第3部小说《鸦片和大棒》。卡杜尔·穆罕萨吉(1933~)的小说《灰烬的沉默》(1963),描绘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苦难生活和他们为争取独立自由而进行的斗争。穆拉·布尔布纳(1938~)的小说《报祈祷时间的人》(1968)和穆罕默德·狄布的《巴巴里地区的神》(1971)讨论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的前途问题。

这个时期摩洛哥文学中的主要作品还有德里斯·什拉伊比的小说《公开的继承》(1962)以及《一位朋友将来看你》(1967)、《文明,我的母亲!》(1972);穆罕默德·凯尔·埃迪纳(1941~)用现代派的手法写作的小说《阿加迪尔》(1967)、《我是尖酸刻薄的》(1970)和《这个摩洛哥》(1975)等。

突尼斯作家阿尔贝·芒米于1969年发表他的第3部小说《蝎子》,他还主持编辑《马格里布法语作家选集》(1965),介绍了21位有代表性的马格里布法语作家的生平和作品。

现代非洲斯瓦希里语文学

斯瓦希里语属非洲班图语系,是东非国家坦桑尼亚、肯尼亚的国语,亦通用于东非、中非其他国家的部分地区。

早在16世纪,斯瓦希里语文学就受到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的影响。19世纪80年代,德国、英国殖民势力相继侵入东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先后沦为德、英殖民地。经过长期斗争,东非人民在20世纪60年代初赢得了民族独立。斯瓦希里语文学在上述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即德、英殖民统治时期。这是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殖民者对带有明显民族意识的作品加以重重阻挠,但仍有一些作家努力反映社会现实和民族斗争。诗人阿·贾马尔迪尼的长诗《马及马及之战》(1946)以1905~1907年坦噶尼喀人民的抗德武装起义为题材,描写了人民的深重苦难和反抗精神。

同类推荐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
  •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汉诗就像一朵暗自芬芳的兰草,朴实无华却最写尽人生百态。再没有哪个朝代的女人,会如汉时的女子那般敢爱敢恨,刚烈痴情。也再找不到那野性未褪,却温柔多情的汉子。用今朝的笔写汉时的情,迎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还有那些让你心动的爱恨情痴。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热门推荐
  • 夜访吸血鬼

    夜访吸血鬼

    故事要从一位如同西方亚瑟王一样伟大的国王说起,他的名字叫做威克拉姆。他曾对一位名叫乔治的魔法师说过,他能将挂在树上的贝塔尔(吸血鬼的一种)带到他的面前。让人惊讶的是,国王威克拉姆和他的儿子果真将吸血鬼带来了,这让魔法师乔治不能不对国王另眼相看......
  • 相爱恨晚

    相爱恨晚

    离婚那一天,徐晨曦告诉顾唯安,其实,我们有过一个孩子。你还记得吗,那天我被你的行李箱绊倒。丢下这一句,自此她离开了他的生活。后来,她才发现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守候着她。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爱定你:霸道校草霸道爱

    爱定你:霸道校草霸道爱

    她,天生带着残疾,没有人愿意跟她交朋友,甚至看不起她,嘲笑她。父母的抛弃便注定了她是没人疼爱的人。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不坚强没有人会替她坚强。她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的时候,一次无意间看到某人在墙角嘘嘘,结果就这样被霸上了。他说:“小丫头,你偷看了我的身体,你得对我负责一辈子。”某女瞪大双眼一脸的不可致信,嘴角抽搐:“我看你脑子出问题了,你也不看看我这个样子,你觉得我配吗?”她并不是看轻自己,因为自己知道什么叫作差别。某人挑眉,“那又如何?没有配与不配,只有爱与不爱。”“那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我不爱你。”某人轻笑:“没有关系,只要我爱你就行了。”
  • 宠妻之大婚难停

    宠妻之大婚难停

    七年后再踏进这个城市,她如何想的到会再与他重逢?那么巧合的利用,人群中他们一眼就认出彼此却还要淡定从容的共舞一支,之后……中午十一点半,一身稍微正式紫色连衣裙的靓丽女子挽着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的高个子男人从容的走出机场。女子的俏颜被那副白色边框的大墨镜遮住了大半,粉润的唇却依然那么夺目迷人。看着多年没再踏足的城市,她却只是嫣然一笑,然后一切云淡风轻。……
  • 洪荒逆天

    洪荒逆天

    成灵早于古圣人,证道还在洪钧前。收尽洪荒十三强,打遍上古四大圣。天道也做践踏物,逆天强者吾为尊
  • 惊魂探险2

    惊魂探险2

    误入鲸鱼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吗,美国的死亡谷真的有进无出吗,唐古拉有什么古怪?这些海底深山的险恶是真实遭遇还只是耸人听闻呢?
  • 嘿,你逃不掉的

    嘿,你逃不掉的

    拥有w城里著名家族企业的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叫童小天,一个叫夏小米。童小天性格开朗,如男孩子一般磊磊落落,可她的妹妹夏小米却永远是她的软肋,从小到大一直卑微的跟在那个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妹妹身后,直到两人进入同一所大学碰见了周夜生,那个会改变她们一生的男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但是怎样的习惯才有助于你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