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500000018

第18章 现代欧洲文学(8)

里尔克(1875~1926)是出生于布拉格的奥地利作家。他在现实中感到孤独痛苦,但仍希望现实能有所改变,他不像格奥尔格那样完全逃向远离现实的纯艺术的虚幻世界中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表现主义兴起,《蒸馏瓶》是奥地利表现主义的一份重要刊物。表现主义诗人特拉克尔(1887~1914)曾在《蒸馏瓶》上发表过作品。克劳斯(1874~1936)在表现主义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他利用所主编的《火炬》杂志猛烈攻击社会的各种弊端,在奥地利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代表作剧本《人类的末日》(1918~1919)广泛地反映了战前奥地利的生活,是奥地利第一部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哈布斯堡王朝崩溃,奥匈帝国解体,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人们思想中引起巨大的震动。探讨哈布斯堡王朝由盛到衰的原因就成为战后文学的重要主题。约瑟夫·罗特(1894~1939)的《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王墓室》(1938)是两部内容衔接的长篇小说,描写1859~1938年奥地利的历史变迁。穆齐尔(1880~1942)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1930~1943)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战前奥地利的社会画面,把奥地利社会看作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他的小说不仅内容深沉,而且写作手法也别具一格,是这个时期奥地利成就最大的作家。

另外,布罗赫(1886~1951)的三部曲《梦游者》(1931~1932)写德国从1888~1918年的发展,试图揭示德国帝国主义崩溃的过程。他对现存世界持否定态度,认为在这个专讲“实用”的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失去了本来的价值存在。斯特凡·茨韦格(1881~1942)和霍瓦特(1901~1938)在这个时期也分别在传记文学和戏剧方面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1938年希特勒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大部分作家投身反抗***统治的斗争,或流亡国外,或保持沉默。1945年战争结束,奥地利文学在战前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策兰(1920~1970)和巴赫曼(1926~)是战后初期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继承了霍夫曼斯塔尔和特拉克尔的传统。他们渴望在一个虚幻的世界找到真正的“人性”,认为现实世界充满欺诈和谎言,甚至连与现实相联系的语言也说不出任何真实的东西。

维也纳的诗人结成了“维也纳派”进行所谓“语言革命”,他们认为诗歌不再是通过表现现实来激发人的感情,给人以娱乐和安慰,而是进行“语言革命”的试验场所。这些诗人是阿特曼(1921~)、阿赫莱特纳(1930~)、吕姆(1930~)、维因纳(1935~)和拜尔(1932~1964)等。

1958年,格拉茨的画家和摄影师等在“城市公园”咖啡馆结成“城市公园论坛”俱乐部。1960年以后一些作家也加入了这个俱乐部,因而在格拉茨出现了奥地利战后文学的第二个中心,它的成就主要在戏剧和小说方面。战后,奥地利戏剧继承了战前古典剧和民间戏剧的传统,西方出现的各种时髦戏对奥地利并无多大影响。格拉茨中心的作家彻底否定了传统的戏剧手法,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创作所谓“反戏剧”。这些剧作家标新立异,从事“语言革命”。其中最著名的是汉特克(1942~)、鲍尔(1941~)。

战后奥地利的小说也经历了类似戏剧的发展过程。多德勒尔(1896~1966)继承了战前的传统,探讨奥地利的历史发展。他的代表作《斯特鲁德霍夫梯道或梅尔策和深重的年代》(1951)和《恶魔》(1956)是两部内容呼应的小说,分别展现了奥地利从1911~1925年和1926~1927年的社会画面。战后登上文坛的艾兴格(1921~)写作超现实主义的小说,而贝恩哈特(1931~)否定传统,从事“试验”。在这一时期,成就最大的是“城市公园论坛”的首领汉特克,他的“反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层次错杂,时空混乱,语言含混。

20世纪70年代,萨尔茨堡两位青年小说家英纳霍夫(1944~)和沃尔夫格鲁伯(1944~)通过写自己的经历,反映下层人的命运,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现实主义成分。有人认为萨尔茨堡是继维也纳和格拉茨之后奥地利的第三个文学中心,并可能代表奥地利文学今后的发展趋向。

现代波兰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于1939年9月被德国***占领。在波兰被***侵占期间,一部分流亡在外的作家创作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的作品,另一部分作家在国内参加游击战争的同时,创办了地下刊物并发表了许多反***战斗性的诗歌。

这一时期的文学流派虽然很多,但进步和革命文学仍占主要地位。现实主义作家玛·东布罗夫斯卡的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是一部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品。卓·纳乌科夫斯卡、扬·维克托尔、古·莫尔青内克、波·戈亚维琴斯卡和海·古尔斯卡的作品反映了波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民族压迫。诗人尤·杜维姆、安·斯沃尼姆斯基、亚·伊瓦什凯维奇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末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他们的作品抨击了帝国主义战争狂人和***政府压迫人民的罪恶。莱·克鲁奇科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科尔迪安和乡下佬》(1932)、万·华西列夫斯卡的《祖国》(1935),描写了工农群众为民主、自由的波兰而进行的斗争。弗·布罗涅夫斯基的诗歌继承了19世纪末革命诗歌的传统,歌颂了广大工农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

1944年波兰解放初期,涌现了许多反映波兰人民战前、***占领期间、战后初期的生活的作品。如纳乌科夫斯卡的报告文学集《颈饰》(1946)、卡·布兰迪斯(1916~)的长篇小说《不可征服的城市》(1948)、耶·安德烈耶夫斯基(1909~)的短篇小说集《夜》(1945)和长篇小说《灰与金刚钻》(1948)、塔·博罗夫斯基(1922~1951)的短篇小说集《和玛丽亚告别》(1948)、耶·普特拉门特(1910~)的长篇小说《现实》(1947)和康·伊·加尔琴斯基(1905~1953)的诗歌等。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批反映波兰解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与此同时,伊·聂维尔利(1903~)的《一个人的道路》(1952)、布兰迪斯的《公民们》(1954)、《两次大战之间》(1948~1951)、普特拉门特的《九月》(1952)、博·切什科(1923~)的《战斗的青年一代》(1951)等,也反映了波兰人民战前的反***斗争和战后生活。亚·伊瓦什凯维奇于1956~1962年间发表的长篇小说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戏剧方面,莱·克鲁奇科夫斯基的《德国人》(1949)、《罗森堡夫妇》(1954)等写得较为成功。

1956年以后,波兰文学中出现了所谓“黑色文学”(指反映波兰社会阴暗面的文学)和“清算文学”(指反映波兰过去在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马·赫瓦斯科(1935~1969)等。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波兰文学作品的题材和流派较多,如生产题材、战争题材、政治小说、历史小说和黑色幽默小说等,从各方面反映了波兰的社会生活。

现代捷克文学

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捷克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现代捷克文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发展。反映在文学上的各种流派有自然主义、围绕在《现代评论》杂志周围的颓废派以及未来派。他们多从无产阶级观点出发,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道德观。诗人彼·贝兹鲁奇(1867~1958)在他的诗集《西里西亚之歌》中,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表达了工人群众对社会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强烈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捷克共产党成立。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的作家和诗人成了第一共和国时期文坛上的主力军。伊·沃尔凯尔(1900~1924)、斯·科·诺伊曼(1875~1947)、约·霍拉(1891~1945)、亚·塞费尔特(1901~)等无产阶级诗人,在作品中展示革命的美好未来;玛·玛耶罗娃(1882~1967)、伊·奥勃拉赫特(1882~1952)等共产党员作家努力塑造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兹·尼耶德利(1878~1962)、伊·沃尔凯尔的文艺批评,力图用阶级观点分析一切文艺现象。与此同时,以“旋覆花”社为代表的捷克现代派诗歌开始兴起。现实主义主要作家有亚·哈谢克(1883~1923)、弗·万丘拉(1891~1942)、卡·孔拉德(1899~1971)、卡·恰佩克(1890~1938)的散文,从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抨击了反动的****和残酷的帝国主义战争。所有这一切,使20世纪20年代的捷克文坛呈现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捷克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倾向增强了。涌现出许多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主要有贝·瓦茨拉维克(1897~1943)、尤·伏契克(1903~1943)等。他们始终坚持文艺批评中的党性、阶级性原则。还有写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了社会主义理想而进行英勇斗争的玛·玛耶罗娃、玛普伊曼诺娃等,以及运用现实手法、描写社会生活的著名的诗人维·奈兹瓦尔(1900~1958)、弗·哈拉斯(1910~1949)。

在德国侵略者占领时期,由于***的残酷迫害,爱国作家难于直接地暴露黑暗的现实,他们只好利用历史题材,抒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表示他们对捷克民族的光荣历史传统的怀念。

这类作品如万丘拉的《捷克民族历史图画》,通过描写捷克历史传说和故事,运用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激发人们反侵略和保卫祖国的斗志。但同时也产生了像伏契克在德国秘密警察监狱中所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那样的作品,歌颂了共产党人在同敌人的斗争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解放后,捷克文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奈兹瓦尔、弗·什拉麦克(1877~1952)、亚·塞费尔特、弗·赫鲁宾(1910~)以及散文家扬·德尔达(1915~1970)、娅·格拉扎罗娃(1901~1977)等人的作品中的常见的主题,是反对***战争,歌唱解放,赞美新生活和要求和平。

50、60年代的散文,大多描写新与旧的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农业合作化等问题,其中以扬·奥青纳谢克(1924~1979)的小说《公民布里赫》、博·日哈(1907~)的《老乡》较为著名。

20世纪70年代捷克诗歌与散文的主要特征是进一步探索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维·扎瓦达(1905~)、伊·斯卡拉(1922~)、约·里巴克(1904~)是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家扬·科扎克(1921~)的几部描写合作化运动的小说,展示了广阔的农村生活画面。

现代匈牙利文学

19世纪末,匈牙利文学界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方是美化现实的保守派作家,另一方是与官方对立的文学团体。

现实主义作家米克沙特·卡尔曼(1847~1910)在小说中运用讽刺与幽默的手法,暴露现实的丑恶。他的小说《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1908),反映了外国资本的渗透和国内阶级分化的过程;长篇小说《奇婚记》(1900)揭露上流社会的无耻和堕落。

1908年,出现了“西方社”的文学团体,并形成西方文学流派,它标志着匈牙利文学的复兴阶段的开始。这一流派的著名小说家莫里兹·日格蒙德(1879~1942)的作品反映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表达作者急于改变这种状况的急切心情。他在《七个铜板》(1908)、《饱吃一顿》(1910)等作品中,提出了只有民主和进步才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张。他的长篇小说《火炬》(1917)、《亲戚》(1930)等,在匈牙利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派著名诗人奥第·安德莱(1877~1919)认为,只要匈牙利能获得独立与民主,就能繁荣和富强。他的诗歌《向革命迈进》(1913)、《无产者儿子之歌》(1909)等,开始歌颂工人阶级,为匈牙利无产阶级文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期的另一个诗人巴比契·米哈伊(1883~1941)是具有保守观点的资产阶级唯美派诗人。科斯托拉尼·德热(1885~1935)是这一时期的印象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颓废色彩。尤哈斯·久拉(1883~1937)的诗带有感伤情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在匈牙利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成长过程。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许多作家流亡到柏林、维也纳,后来在苏联形成了匈牙利文学活动中心。伊列什·贝拉的《蒂萨河在燃烧》(1929)、《喀尔巴阡山狂想曲》(1939)、《祖国的光复》(1954),以及加博尔·安道尔(1884~1950)的报告文学,均为两次大战期间匈牙利流亡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代表主要是作家尤若夫·阿蒂拉(1905~1937)的主要作品《工人们》(1931)、《在城市的边缘》(1933)、《我的祖国》(1937)等诗篇,是匈牙利工人阶级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颂歌,表现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抗议。劳德诺蒂·米克洛什(1909~1944)惨死在**的屠刀下,卢卡契·拉斯洛、埃泰·日格蒙德、维托·米克洛什等死在德国集中营里,他们都是匈牙利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

1945年匈牙利解放后,许多流亡作家例如伊列什·贝拉、盖尔盖伊·山陀尔、加博尔·安道尔等返回祖国与共产党员作家和民粹派作家之间增强了团结。

解放初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例如萨博·帕尔(1893~1970)描写土地改革的《新地》和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一寸土》。里德格·山陀尔(1902~)的小说《参孙》,塑造了一个同地主进行斗争的英雄人物形象;维雷什·彼得的短篇小说集《考验》,描写农民的新生活。还有希蒙·伊斯特万(1926~)、尤哈斯·费伦茨(1928~)的诗歌作品,歌颂了农业合作化和工厂国有化以后生产发展、工人阶级以主人公身份管理工厂的事迹。

20世纪60年代,一些曾经因为“匈牙利事件”被捕的作家得以释放,例如戴里·蒂姆尔等人又恢复了创作活动。他们同其他作家一道,为繁荣现代匈牙利文学作出了贡献。

现代罗马尼亚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罗马尼亚文学,现实主义流派仍占主导地位,但西方文艺思潮,如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艾尔梅主义等都在文学中有所表现。有些现代派作家走上了民主进步的道路,如杰·博格扎(1908~)和阿·巴兰格(1913~1979)等。

同类推荐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热门推荐
  • 天之仙侣

    天之仙侣

    相传:天地间有一部奇书:天之书。它记载着天地间所有万物的起源,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它就犹如时间一样浩如烟海,无可穷尽。在数千年之后,人间出现了三大派,他们是正道的领袖,是修真界的泰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开派祖师从哪里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豪门辣妻

    重生之豪门辣妻

    他,姒悬,28岁面瘫处女男,擅长高冷装酷,爱好宠养娇俏小萝莉!她,丁荼蘼,18岁,软绵绵腹黑萌妹纸,擅长扮猪吃老虎,爱好泡上某个高冷男!他,以为自己养的不过是只柔弱萌哒哒小猫咪,渐渐察觉这只伪猫咪原来是藏着锋利爪子的小狐狸!
  • 会说话的手

    会说话的手

    片段场景,无不言平凡之微妙,寓天下之大奇。读后或可逗你一乐,本书所收作品篇幅简短,掷书一笑了之,或可启你深思,语言精炼,领悟人生真谛。几句对话,鸟言兽语,故事奇特,人物行踪,寓意深刻
  • 足球闹天宫

    足球闹天宫

    《足球闹天宫》是《猪八戒公园》独立系列书之三,它是一套我国作家首创的,把神话人物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把小说叙述方式与人牛生活准则融会贯通,把魔幻想象与人类行为情节巧妙穿插,辅之以幽默、睿智、明快的语言,新颖生动、起伏跌宕的情节构成的优秀丛书。她在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将如魔幻小说《哈利·波特》、《魔戒》,生活小说《流星花园》、《还珠格格》一样,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给人以生活的启迪;若将它与《谁动了我的奶酪》比较,则更加好读耐读,故事感人。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老夫少妻

    重生之老夫少妻

    渣叔老白菜帮子看见向晖的第一眼,那上面贴着两个标签,青春,有朝气。渣叔的准则,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 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

    卫国国破,自城楼陨落的不仅是一国公主的非如此不可,更带走了两代君王的痴狂权谋与利用,女色与复国,诱惑与仇恨她游走于两代君王之间,却不知情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