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100000004

第4章 如何看待你与经济学——理念中的经济学常识(3)

欲望很多,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作出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一个为人熟知的选择。而你自己每天也是要面对各种选择:早饭吃包子还是油条;多花点时间工作还是多花点时间锻炼身体;平时多学英语还是多学习专业知识;是买房还是投资;是愁眉苦脸地计划将来的每一步路,还是干脆什么也不想,只是开心地过日子……如果仅仅从金钱方面看,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贫富差距巨大。但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还有很多东西是基本平等的,比如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比如时间,每个人每天拥有的都是一样多。

在时间与金钱之间作选择又是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时间在不同的情形下,所对应的金钱是大不相同的。对于穷人来说,时间可能并不值钱,对于富人则正好相反;对于同一个人,时间剩得越少,越觉得它值钱。一个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一个月有2000块钱就很是满足了。而当他即将去见上帝的时候,花2万块钱延长一天的生命,也觉得非常值得。

所谓选择,就是从几种可能性中选择出一种可能性去实施。那么在“选择”之前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状况,我们可以认为是各种“机会”。人们的“选择”无非就是在各种机会中筛选出最好的一种去实施。那怎么才能判断哪种“机会”是好的呢?

在自然界里,一个过程发生或者不发生、这样进行而不那样进行,取决于这个体系的“总能量”的变化。总能量降低,过程就进行,反之就停止。例如,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的势能降低了。在经济学里,对应这个“能量”的就是“成本”。一样东西能够使人们做某件事情的成本降低,人们就愿意使用、购买;消费者愿意向生产者支付“消费者酬谢”,生产者就愿意生产。总之,有两种办法可以得到某个结果,人们必然会选择成本低的那一种。

我们常常用“好”与“不好”来界定事物,其实本质上无非就是,前者付出的成本少一些,获得的好处多一点;后者获得的好处少一点,成本多一些。来个逆向思维,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不幸选择了一个获得好处少一点的机会,对于本来可以选择获得更多好处的那个机会而言,我们是不是损失了?因为,好处减少也是一种成本,一种机会损失的成本,这种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作出某种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一些选择,这就需要具有经济的头脑。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经世济国的学问,太深奥,是经济学家玩的游戏,与己无关。其实这些都是误解。在手中财产性收入愈来愈多的今天,如果你在追求个人幸福或资产利润最大化时,多多采用经济的分析方法来做出决策,会使决策更加理性和正确。

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假设: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关心你的切身利益。正是基于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人是自利的,并能做出理性决策。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并且做事情时都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

确实是这样,人们做出选择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最大化,例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等。其实,最大化是地球上所有动物的追求,是所有动物有意无意的行为动机。仔细观察动物的行为,狮子捕捉羚羊,燕子筑鸟巢等,都符合经济学的最大化要求。那么人追求目标实现的最大化靠什么呢?除了本能,还必须有理性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理论上说,每个追求自利的经济人都很清楚自己的需求秩序,也就是所谓的“偏好”,也总能找到一个最佳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经济人在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之前,都必须很精确地计算出各种各样可能的选择背后的成本与收益,然后选择成本与收益相抵后净收益最大的那种选择。在最佳选择处,任何变量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在经济学上,这种最佳选择被定义为一个所谓的“最优均衡”。可以说,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的毕生任务,就是在寻找那一个均衡点,而且在理论上找到这个点。

但实际生活中,真能找到这个所谓的“最佳选择”吗?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着名的《通论》一书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头布里丹的驴子,在两捆干草之间竟然饿死了,其原因是,这头驴子始终无法选择吃哪一捆草更好。凯恩斯由此感叹道:“一般而言,在一大堆选择中做出我们的决策时,没有一种选择会比其他选择更加合理……为避免陷入布里丹之驴那样的困境,我们不得不向习性、本能、偏好、欲望和意志等退却。”

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做出“最佳选择”呢?答案是,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讲究理性,但不能屈从于理性,也就是不要追求尽善尽美,因为那反而与理性的精神是相悖的。

经济学笔记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简单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用最少的精力和成本把事情办得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更理性、更聪明的学问。因此,我们不仅要有经济的眼光,还要有智慧的头脑,这样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关注经济学中的财富,更关注如何得到

经济学一方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活动的社会科学,它要研究人类满足欲望的种种努力。那么,在一切属于人类努力的结果并能满足人类欲望的要素中,有哪些可以被算作是财富呢?你头脑中的财富是什么?金钱?资产?

经济学中所说的财富,可能跟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概念时所表达的含义不太一样。比如,河里面并非人工饲养的鱼群、沙漠中的石油、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是财富吗?不,它们都不是财富。因为它们不是劳动的成果,没有经过人类的劳动。它们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是属于谁的财富。

那么,自由市场上的鱼、加油站中出售的汽油、动物园中供人参观的禽兽、锯木厂中的木材是财富吗?是的,它们都是财富,因为它们经过了人类的劳动,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只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产品,才能算得上是“经济学”上所谓的财富。只有这种财富,才能为劳动者所有,也就是说,才能为私人所占有。

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了理解财富的本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最重要的论点之一就是批驳有人误以为金钱是财富。斯密解释说,金钱只是财富的一种形式,真正创造财富的原因是“生产”。这个观念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因此我们用国民生产额(GNP)的增加率来表示经济成长,用平均国民生产额来衡量国民的富裕程度。亚当·斯密也相信,自由竞争的市场是创造国家财富的最大力量。

在经济学之父看来,生产才是财富,劳动才是经济价值的来源,坐拥土地或金银的人对社会少有贡献,不事生产的人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当然,个人的财富并不是毫无用处,而是必须用于生产,也就是要用来投资,成为资本,才能创造价值,带来富裕。因此,积极使用财富从事生产的资本家与沉迷逸乐、四体不勤的暴发户,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这里,经济学家做出了价值判断,而且是一种我们乐于见到的判断。

那么,工厂里的废品、木材厂中烧焦的废木、鱼市上丢弃的发臭的死鱼是财富吗?不,它们都不是财富。尽管它们曾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现在已经“废”了,失去了交换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它们不是财富。这些白白耗费了自然资源、耗费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废品”,将会影响到生产的“效率”。

在经济学中,“效率”这个术语作为衡量创造财富的重要指标之一,已经成为经济学最高的评判标准。工人应该努力工作,提高个人的效率;资本家应该精打细算,提高资产利用的效率;企业应该致力于管理,提高员工的效率。

而在资本与市场的见解方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不仅用于生产,也用于劳动,市场则是资本家掌控财富分配的游乐场,因此,财富未必是努力生产所得来的,而是资本家剥削劳工的结果。有人看市场经济是让个人能力得以发挥的自由乐土,有人看市场经济是压迫剥削的罪恶深渊。但不管怎样,财富都是市场经济里众人追逐的目标。对于你来说,应该怎样追求自己的这一目标呢?

在现实世界中,个人的财富往往是机会的产物,或者说是制度的产物。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个人的意志与能力,毕竟在任何制度之下,都有特别会赚钱的个人。不过,制度影响的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里每个人赚钱的机会。机会虽然并不是制度带来的,而是来自于环境的变化,可是制度可以限制变化,所以影响了获得财富的机会。现实中的豪门通常是能够在适当时机把握特殊的机会而建立起基业的,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证。

比如,欧洲巨富杰夫柴尔德家族最早是靠着替威廉九世横征暴敛而起家的,即使封建王室垮台后,19世纪逐渐成形的资本市场还是可以让这个家族运用资金贷款给各国的落难的贵族,成为富可敌国的金融世家。19世纪美国臣富凡德堡与摩根等人,借着新兴的铁路事业崛起,再拿着飙涨的铁路公司股票进入资金市场,转往金融业发展。20世纪,洛克菲勒的财富随着汽车与公路的延伸而不断扩大。在进入21世纪之前,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比尔·盖茨被推上世界富翁排行榜的第一名。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让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发挥的最大空间,让这些人得以大富大贵。当然,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必然有赢有输,有机会,还要看人能不能掌握。如果你有经济方面的智慧,可以发现在现行制度下机会更容易在哪里出现,但能否把它握在手中,则要看你的实际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强调的是运用经济学常识的能力。你的聪明才智、专业知识结构可能与别人不相上下,但如果你有经济的头脑和眼光,将会比别人占据更多的优势。

比如,每一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每个人都知道“开源”和“节流”可以让利润增加,但只有经济学家知道通过分析总收益与总成本增量的变动来找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经济学家研究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增量的分析来找出实现总量最大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法。

经济学家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而引起的收益增加称为边际收益,成本增加称为边际成本。他们证明了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对许多企业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用这个原理去指导企业生产就可以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在经济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可以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那些。这些智慧结晶,其实也正是为了提高你获得财富的“效率”。

经济学笔记

在要对一件重复的事情作决策时,一个重要的决策标准便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对于特定的人而言,如果他是理性的,他应该考虑的选择点至少应该保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而一旦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那么这便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出的最佳选择。

同类推荐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热门推荐
  • 独自旅行

    独自旅行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即使有人相伴,也能因一句话,一件事,从你的生命中消失,终究各奔东西,开始各自旅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后宫传:苏如惠

    后宫传:苏如惠

    那年的夏初,她带着对母亲生前遗留下的破旧的故事,放弃了与相爱之人相守的机会来到了蓬莱帝国的皇宫大宛。在哪里,她要寻的不是真爱,也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女子的好奇心驱使下,对世间疑惑之事的追求。一个嫁过三个男人的女人,为什么临死还是一副哀怨的神情!她不甘这样平凡度过一生,相夫教子。亦或,这样的性子俨然促成了这个故事。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筑斯琰:蓬莱帝国的皇帝他对她三分怒气,四分忍让,五分包容,六分保护十分真情真意,却永远不敢去碰触她的真心,这又是为何?南宫紫昕:青梅竹马的恋人他恨她的抛弃,却又爱她的执着。只是,曲终人未散!是什么让相爱的人反目成仇!是什么让她义无返顾剑逼君喉。筑斯琛:蓬莱帝国的四皇子是报复吧!第一次他遇见她就在心里下定决心,她只会是他的女人!是仇恨吧!他毁灭了她,又遗弃了她。宋彷絮:蓬莱帝国的皇后谁都料想不到,在她要死之际,是被她逼得无路可退的皇后舍命相救!她们之间有什么真正的关系?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重生之名门贵妻

    重生之名门贵妻

    顾若瑾,前世号称商界女王的她被未婚夫抛弃,好友背叛,最后惨遭母亲毒害,带着真相含恨而终。重生后,她是人人鄙夷、家族厌弃的恶女,姐妹们算计仇视的(继承人选)对象。可她既然获得重生,那就势必要独揽大权!不再重蹈前世覆辙——名、利、权!她,尽握在手之时!定要掀起家族、商界新一轮风暴!!——宴会上,顾若瑾高调现身,重击自家姐妹,高傲的宣布:“今后,我,顾若瑾!将以继承人的身份正式进驻——顾氏!”——可当一切慢慢步入轨道时,却发现与那个玩转黑白两道,名动豪门的贵公子权慕锦纠缠不清。是命运使然,还是刻意的安排?她将如何选择。。。【
  • 豹王西傲【全本大结局】

    豹王西傲【全本大结局】

    他,天下四大神兽中镇守西方的豹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独得不到心爱的女人的心。她,一个爹不疼,后娘姐姐都竞相逼迫的孤苦女。却因容貌被妒,被后娘设计,代替异母之姐远嫁他国。两个本来不该有交集的神兽和凡人,却因为她与她酷似的容貌,而有了交集。他抢了她,用假意的温柔困住了她,以为不过是替身,所以忽略了其实早已经深爱。而她,陷落了心,陷落了情,却发现她一直不过是个替身,叫她情何以堪?————————简介实在不会写,亲们凑合一下吧!!!不过内容应当不会叫亲们失望。。。。。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母皇系统之千基变

    母皇系统之千基变

    一次有预谋的意外,让主角完整的融合了一只虫族母皇,成为拥有母皇基因改造系统的新人类,从此开始了在异界彪悍的升级之旅。 母皇,所有生物基因的终极处理器,打造完美肉体武装的无上神器。 豹之爪,虎之牙,鹰之翼,龙之息,比蒙之力,神灵之威…… 所有强大的生物基因,都是我手中的音符,我用它们谱写最华丽热血的战斗乐章。 千基变的乐章已经奏响,让我们开战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书《卖主角的小主神》书号3385777,已开,欢迎大家欣赏
  • 修仙鉴

    修仙鉴

    自古英雄出少年,成事必经多磨难!虽出身凡胎,最终却是不凡之命,两个身手了得的父母的强化训练让他通往强者之路,意外得到神仙赐予的法器,自是如虎添翼!逐渐退去懵懂的外衣,将修仙练的风生水起,且看主人公如何踏上仙界之路!
  • 给思维一对翅膀

    给思维一对翅膀

    《给思维一对翅膀》精心选取了 100个精彩的智慧故事,内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谓滴水藏海,小中见大,这些小故事同样折射出人类智慧的灵光。浓厚的文学气息、寓意深远的人生哲理、精美典雅的插图,有助 于开启青少年朋友们的心灵和智慧大门,为读者朋友 营造了一个清新隽永的阅读氛围